長(正)方體經典題二:長、寬、高的變化導致表面積及體積的變化

2020-12-05 二哥數學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長、寬、高的變化常引起該幾何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變化,這也是本章常考的具有代表性的題型。而要想解決這類問題,就需要我們找出與所變動的量相關聯的量及它們的內在聯繫,再利用體積(或表面積)公式解決所給的問題。

例1、一個長方體,如果高增加3釐米就會變成一個正方體,表面積會增加84平方釐米,原來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體積是多少立方釐米?

分析:原來的長方體高增加之後就會變成一個正方體,說明原來長方體的底面是一個正方形;而且隨高而增加的表面積分別是以原長方體的長(寬)和增加的高為兩邊的四個長方形的面積,且這四個面的面積相等。

所以每個面的面積為:

84÷4=21平方釐米。

所以原長方體的長(寬)為:

21÷3=7釐米。

故原長方體的高為:

7-3=4釐米。

知道了原長方體的長、寬、高,則很容易就算出其表面積和體積。

解:84÷4=21平方釐米,

21÷3=7釐米,

7-3=4釐米。

S=(7×4+7×7+4×7)×2

=210平方釐米。

V=7×7×4

=196立方釐米。

答:原長方體的表面積為210平方釐米,體積為196立方釐米。

例2、一個長方體,如果高減少2釐米,就成了一個正方體,而且表面積減少了64平方釐米。原來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釐米?表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分析同上。

解:64÷4=16平方釐米,

16÷2=8釐米,

8+2=10釐米。

V=8×8×10

=640立方釐米,

S=(8×10+8×8+10×8)×2

=448平方釐米。

答:原長方體的體積是640立方釐米,表面積為448平方釐米。

例3、一個長方體,如果寬增加4釐米就會變成一個正方體,且體積會增加196立方釐米,原來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釐米?表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分析:由題意知原長方體的長和高相等,也即該長方體的前面和後面是正方形,體積增加的部分就是以原長方體的長和高為底,以4釐米為高的小長方體的體積。

所以原長方體前面的面積為:

196÷4=49平方釐米,

故原長方體的長和高為7釐米,寬為7-4=3釐米。

所以原長方體的體積為:

7×7×3=147立方釐米,

表面積為:

(7×3+7×7+3×7)×2=182平方釐米

答:原長方體的體積為147立方釐米,表面積為182平方釐米。

例4、一個長方體,其長為a釐米,寬為b釐米,高為c釐米,若高增加m釐米,那麼該長方體的表面積增加多少平方釐米?體積增加多少立方釐米?

解:

表面積增加2(a+b)m平方釐米

體積增加abm立方釐米。

相關焦點

  • 小升初總複習七:長(正)方體的高增(減)後成為新正(長)方體
    分析:原來的長方體在只有高改變的情況下成為正方體,說明原來長方體的底面是個正方形,如圖所示高增加4釐米,從圖示可以看出新的正方體和原來的長方體相比,增加的表面積是周圍塗色的這一圈,且這四部分面積相等,所以可求出每一小長方形的面積,從而求出原長方體的長和寬,進而求出原長方體的高,則原來長方體體積唾手可得。
  • 長方體的長、寬、高都變為原來的2倍,它的表面積和體積都發生了
    題目長方體的長、寬、高都變為原來的2倍,它的表面積和體積都發生了什麼變化?普通學生思路:(長×寬+長×高+寬×高)×2=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高=長方體體積第1個長方體:(2×1+2×3+1×3)×2=22(平方釐米);2×1×3=6(立方釐米)第2個長方體:(4×2+4×6+2×6)×2=88(平方釐米);4×2×6=48(立方釐米)第3個長方體:(8×4+8×12+4×12)×2=352(平方釐米);
  • 2020小升初專題複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表面積體積同步檢測卷
    【點評】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的關係及應用;小數點的網址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的應用;比例的意義及應用.4.【分析】把正方體切成完全一樣的兩塊長方體後,它的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2個正方體的面的面積,正方體有6個面,由此即可解答問題.
  • 小升初必考應用題之長方體相關的體積計算,教你輕鬆拿滿分
    小學升初中數學應用題之長方體體積相關的計算,跟我一起學數學hello,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馬上要升學考試了,你準備咋樣了,還不知道尖子生數理化教育?趕緊跟著咱們來學習吧!由題意知:長方體冰箱的長為50釐米,寬為20釐米,高為15釐米因此冰箱的體積為:50x20x15=1500(立方裡面)而1升等於1000立方釐米,因此冰箱的體積為1.5升。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
    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1、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因為長方體的表面積是指圍成長方體6個長方形面積的總和,所以,我們要求長方體表面積的時侯,可以分別求出這6個長方形的面積,再相加。即:前面的面積=後面的面積=長×高,左面的面積=右邊的面積=寬×高,上面的面積=下面的面積=長×寬。
  • 巧用思維導圖認識長方體,輕鬆掌握長方體的相關計算
    正方體是比較特殊的長方體,長寬高分別相等,並且6個面和12條稜都分別相等。點擊可查看視頻講解在實際操作之中,如摺疊和展開的過程,立體感受長方體的特徵。長方體有關的計算,包含稜長總和、表面積以及體積的相關計算。
  • 小學數學長方體表面積與體積錯題分析,數學不再難!
    初學長方體表面積和體積的時候,學生對公式的理解和記憶都不是很好,需要老師正確地加以引導。長方體表面積公式在實際的學習中會根據公式衍生出許多的類型題,貝貝老師認為主要還在對公式的理解上,只有學生完全能夠理解並熟練的運用公式,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下面是一道考察長方體體積和表面積的題。
  • 六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學習目標及求表面積、體積的題型歸納
    常見題型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與體積的題型有很多,但總而言之,題目中不外乎會有如下這些說法:①一種題型是,一個長方體因為高或長或寬的變化(擴大或縮小),或者是成為一個正方體,從而引起表面積的變化。②一種題型是,因為一個操作,切或者是割、截、鋸、鑿、挖等等,把一個長方體分成了幾段或幾個相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從而引起表面積的變化。③一種題型是,若干小長方體或正方體通過不同的拼接、組合、熔鑄變形,成為新的正方體或長方體,表面積發生的變化。
  • 2020年小升初數學複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展開圖圓柱知識點歸納
    點評:此題考查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圓錐的特徵.二.長方體的展開圖長方體展開圖形如下情況:例:把下面這個展開圖折成一個長方體.③測量有關數據(取整釐米數),算出它的表面積和體積.分析:根據長方體的特徵,6個面多少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A與E相對,B與D相對,C與F相對;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通過測量長3釐米,寬2釐米高1釐米;根據表面積公式,s=(ab+ah+bh)×2,體積公式,v=abh,把數據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 是什麼影響了表面積?
    2、長方體長方體的長寬高同時擴大2倍,其稜長和也擴大2倍,表面積擴大4倍,體積擴大8倍; 長方體的長寬高同時擴大3倍,其稜長和也擴大3倍,表面積擴大9倍,體積擴大27倍; 長方體的長寬高同時擴大n倍,其稜長和也擴大n倍,表面積擴大n2
  • 五年級數學「做題練思維」:長方體表面積體積的一個重要題型
    對於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體積的學習,不僅需要掌握相關的概念和計算公式,還要適當做些難點的題目。你會發現,在奧數上經常出現的,一般就是關於長方體正方體的拼接和切割類的問題,這類問題可以很好的訓練和培養我們的抽象思維。
  • 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僅供參考!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設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則它的體積V = abc=Sh     因為長方體也屬於稜柱的一種,所以稜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它也同樣適用。
  • 各類幾何體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問題
    稜錐、稜台、稜柱的側面積公式間的聯繫:二、柱體、錐體、臺體的體積1.柱體、錐體、臺體的體積公式2.柱體、錐體、臺體體積公式間的關係考向二 柱體、錐體、臺體的體積空間幾何體的體積是每年高考的熱點之一,題型既有選擇題、填空題,也有解答題,難度較小,屬容易題. 求柱體、錐體、臺體體積的一般方法有:(1)若所給定的幾何體是可直接用公式求解的柱體、錐體或臺體,則可直接利用公式進行求解.
  • 小升初正方體和長方體重點壓軸題,你孩子會嗎?
    下面來看關於正方體和長方體在生活中的兩個應用。應用一:如下圖解析:首先,要求這個水族箱佔地面積有多大?我們要知道佔地面積是指底面,底面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面積公式為S=ab=6×0.6=3.6平方米,其中寬60釐米化單位為0.6米;其次,第二問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玻璃?
  • 小學五年級奧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
    例題與方法   例1.一個長方體,前面和上面的面積之和是209平方釐米,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以釐米為單位的數都是質數。這個長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各是多少?   例2.在一個長15分米,寬12分米的長方體水箱中,有10分米深的小。如果在水中沉入一個稜長為30釐米的正方體鐵塊,那麼,水箱中水深多少分米?
  • 六年級奧數,立體圖形的表面積與體積,空間想像能力很重要
    1.長方體、正方體的稜長總和長方體稜長總和=(長+寬+高)×4=長×4+寬×4+高×4正方體稜長總和=稜長×122.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3.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統一公式:體積=底面積×高4.圓柱、圓錐的體積
  • 五年級最燒腦的一個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等你來挑戰!
    點擊右上角關注小西老師,更多小學語數資料等著你最近,五年級孩子的頭皮都快被抓破了,因為現在學到了最難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首先,你要認識什麼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知道長、寬、高,知道它們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這三個數字要背下來,因為填空題要考。接著,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得到一個展開的圖形,探索它們的表面積公式。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正方體表面積=稜長×稜長×6,光這兩個公式就已經難到不少記憶力差的孩子。
  • 小學體積與表面積的知識點都掌握了嗎?來測測吧
    例1.如圖1所示,在一個大的正方體某個面上打一個小的正方體洞,已知小正方體的稜長是大正方體稜長的,那麼餘下圖形的體積比原來減少了幾分之幾?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幾分之幾?〔分析與解〕此題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字,解答時可以將大正方體的稜長看作單位「1」,小正方體的稜長就是,因此,直接利用分率來列式。(1)體積比原來減少:(
  • 《數學提高》圓柱體積公式表面積公式
    圓柱體體積公式圓柱體積公式是用於計算圓柱體體積的公式。圓柱體積=π*r²*h=S底面積*高(h)先求底面積,然後乘高。圓柱體表面積公式π是圓周率,r是圓柱底面的半徑,h是圓柱體的高S=2πr(r+h)相關公式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三角形的面積
  • 【五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重要公式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長×高×2+寬×高×2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我們還可以用字母來表示它們的表面積:長方體2.一個長方體的的長、寬、高分別是9釐米、8釐米、7釐米,如果把它的長、寬、高都擴大至原來的2倍,那麼,它的表面積擴大為原來的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