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小西老師,更多小學語數資料等著你
最近,五年級孩子的頭皮都快被抓破了,因為現在學到了最難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你以為這個單元背幾個公式就足以應付考試啦?想法太天真!最難單元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首先,你要認識什麼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知道長、寬、高,知道它們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這三個數字要背下來,因為填空題要考。
接著,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得到一個展開的圖形,探索它們的表面積公式。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正方體表面積=稜長×稜長×6,光這兩個公式就已經難到不少記憶力差的孩子。
記表面積公式只是第一步,直接套用公式的題目還是比較少,大量的生活中的例子來了。比如:給簡易衣櫃換布罩(沒有底面);給餅乾盒子貼標籤紙(上下面不貼);製作玻璃魚缸(上面沒有蓋);粉刷新教室(地面不用刷);給遊泳池四周和底面貼瓷磚……除了讀懂題目,還得具體分析哪一個面不用算,再列式計算,計算也是一個坑,數字比較多,很容易算錯。最後寫答案,帶上面積單位,不同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也要熟記,有時候需要轉化面積單位。
這種類型的題目,坑太多,稍微不注意就被扣分,孩子們一定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啊!
過了表面積的關,接著到體積和體積單位。體積公式相對好記一些。長方體體積=長×寬×高,正方體體積=稜長×稜長×稜長,還有一個通用的公式: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最容易錯的地方:4的三次方,很多孩子容易寫」12「,正確答案應該是3個4相乘4×4×4=64,8的平方寫成」16「,正確答案應該是8×8=64。
最後是容積和容積單位。這個知識點也是比較難的。常規的題目就是往水裡放石塊,求石塊的體積。更難一些的是,往裝滿水的水池裡放石柱,這時候有一部分石柱在水裡,一部分露出水面,水溢出來了,求溢出水的體積。這種題目別說五年級的孩子抓破頭,就是成人也未必會做。
總之一句話,這個單元太難啦!知識點又多又繁瑣!小西老師這裡有一份《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測試卷,題目清晰,考察知識點全面,可以列印下來做一做。




總結:這個單元你要熟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體積公式,面積單位、體積單位、容積單位的轉化進率。還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運用抽象思維,學會想像,當然還要多加練習,熟悉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