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最燒腦的一個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等你來挑戰!

2020-11-29 小西老師

點擊右上角關注小西老師,更多小學語數資料等著你

最近,五年級孩子的頭皮都快被抓破了,因為現在學到了最難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你以為這個單元背幾個公式就足以應付考試啦?想法太天真!最難單元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首先,你要認識什麼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知道長、寬、高,知道它們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這三個數字要背下來,因為填空題要考。

接著,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展開,得到一個展開的圖形,探索它們的表面積公式。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正方體表面積=稜長×稜長×6,光這兩個公式就已經難到不少記憶力差的孩子。

記表面積公式只是第一步,直接套用公式的題目還是比較少,大量的生活中的例子來了。比如:給簡易衣櫃換布罩(沒有底面);給餅乾盒子貼標籤紙(上下面不貼);製作玻璃魚缸(上面沒有蓋);粉刷新教室(地面不用刷);給遊泳池四周和底面貼瓷磚……除了讀懂題目,還得具體分析哪一個面不用算,再列式計算,計算也是一個坑,數字比較多,很容易算錯。最後寫答案,帶上面積單位,不同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也要熟記,有時候需要轉化面積單位。

這種類型的題目,坑太多,稍微不注意就被扣分,孩子們一定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啊!

過了表面積的關,接著到體積和體積單位。體積公式相對好記一些。長方體體積=長×寬×高,正方體體積=稜長×稜長×稜長,還有一個通用的公式: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最容易錯的地方:4的三次方,很多孩子容易寫」12「,正確答案應該是3個4相乘4×4×4=64,8的平方寫成」16「,正確答案應該是8×8=64。

最後是容積和容積單位。這個知識點也是比較難的。常規的題目就是往水裡放石塊,求石塊的體積。更難一些的是,往裝滿水的水池裡放石柱,這時候有一部分石柱在水裡,一部分露出水面,水溢出來了,求溢出水的體積。這種題目別說五年級的孩子抓破頭,就是成人也未必會做。

總之一句話,這個單元太難啦!知識點又多又繁瑣!小西老師這裡有一份《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測試卷,題目清晰,考察知識點全面,可以列印下來做一做。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總結:這個單元你要熟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體積公式,面積單位、體積單位、容積單位的轉化進率。還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運用抽象思維,學會想像,當然還要多加練習,熟悉題型。

相關焦點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是以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為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並學會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 小學五年級奧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
    例2.在一個長15分米,寬12分米的長方體水箱中,有10分米深的小。如果在水中沉入一個稜長為30釐米的正方體鐵塊,那麼,水箱中水深多少分米?   例3.一個長方體容器內裝滿水,現在有大、中、小三個鐵球。每一次把小球沉入水中;第二次把小球取出,把中球沉入水中;第三次把中球取出,把小球和大球一起沉入水中。
  • 小升初正方體和長方體重點壓軸題,你孩子會嗎?
    五年級下學期剛剛更深入的學習長方體和立方體等立體圖形,雖然幼兒園、一年級就見過了這類圖形,但僅限於感性認識,進入五年級,要求的層次自然就提高了一大截,進一步從體到面再到線到點的深入學習下面來看關於正方體和長方體在生活中的兩個應用。應用一:如下圖解析:首先,要求這個水族箱佔地面積有多大?我們要知道佔地面積是指底面,底面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面積公式為S=ab=6×0.6=3.6平方米,其中寬60釐米化單位為0.6米;其次,第二問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玻璃?
  • 課程解讀:人教版五下《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知識點匯總
    上節課,黃老師給大家講了五年級下冊分數部分的知識點時曾經說過,五年級下冊的計算,知識點的連貫性非常強,是小學階段最複雜的一部分。今天我們要講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五年級下冊圖形題的內容,五下的圖形部分雖然只有這一個單元,但是其中需要掌握的概念和公式比較多,題型也是多種多樣,要想把這單元的內容和題型全部掌握,和學習分數部分一樣,也需要下很多功夫。
  • 【五年級】第三單元長方體與正方體內容與重要公式回顧總結
    我們已經結束了第三單元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學習,這一個單元的知識包括了以下一些知識:①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②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③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接下來,我們從這三個方面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1.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1)面、頂點和稜的認識:(2)長方體面、頂點、稜的特徵:①長方體有12條稜
  •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你掌握多少,一份試題檢測你學習水平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知識,這個單元主要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和體積單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容積和容積單位、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等,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進行了簡單的觀察物體的學習基礎上,進一步全面系統地認識
  • 【五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重要公式
    這一周,我們學習完了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對於這一個知識點,你是否已經完全掌握了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遍吧。
  • 一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測試,最難學的認識圖形來了,題量大難度大
    一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內容是認識圖形。為何說這部分內容,是最難學的呢?再如第3小題,也有難度,尤其是第3個,看圖形,下面隱藏了一個,如果沒有想像力,小學生就會忽略隱藏的這個小正方體。還有第二大題,對於不會認字的一年級小學生來說,要正確理解判斷這四句話,難度非常大,需要利用頭腦中所建構的立體圖形,進行對比和思考!像第3小題,兩個相同的長方體一定可以拼成一個正方體,如何來判斷呢?
  • 課程解讀:人教版五下《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需掌握題型
    上次講了《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的知識點的匯總。今天我們講一下這個單元需要掌握的題型,包括基礎題和稍有難度的易錯題兩部分。一、基礎題1、長方體的稜長總和是64cm,寬是4cm,高3cm,它的長是多少釐米?
  • 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積累(西師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
    1、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稜。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2)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3)正方體可以說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 「五年級答案04」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重要公式
    這是上一篇文章中的答案,上一篇文章地址【五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重要公式1.典型題目:1.2.一個長方體的的長、寬、高分別是9釐米、8釐米、7釐米,如果把它的長、寬、高都擴大至原來的2倍,那麼,它的表面積擴大為原來的多少倍?
  •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解析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解析長方體和正方體1、長方體長方體一般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稜長度相等。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長的長度分別叫長、寬、高。
  • 最新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練習題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小學五年級數學的重要學習內容,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要重點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同時還要學會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學習本節課的內容,我們最新推出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練習題。一、填空題。
  •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總結與易錯點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 》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生也是第1次接觸體積的計算方法。所以要要求學生在理解體積概念的基礎上,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一、理解體積的概念,對體積形成直觀的認識。一個魔方大約一立方分米。課本大約200立方釐米。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1. 使學生理解,長寬高都是相對的。隨著長方體擺放位置的不同,長寬高都是可以互相變化的。2.特別強調在計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單位的統一,在單位不統一的情況下不可以計算。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梳理
    摘要:2012年無錫小升初已經結束了,下個階段無錫奧數網小編:藍精靈格格巫就帶領大家來整理一下複習資料,十一七天假期我們每天來做全方位的複習吧。   無錫奧數網9月27日訊:2012年無錫小升初已經結束了,轉眼新的學期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即將迎來進入初中的第一個長假-國慶節。七天長假,身心放鬆固然重要,而對9月份的學習進行查漏補缺以及為小升初六年級的第一次期中考試進行未雨綢繆更顯關鍵。因為第一次期中考試的成敗將會直接影響到小升初的選擇。
  • 教師招聘面試《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本節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第三節的內容,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此課程對學生今後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二、學情分析: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在知識上的一次飛躍。
  • 巧用思維導圖認識長方體,輕鬆掌握長方體的相關計算
    正方體是比較特殊的長方體,長寬高分別相等,並且6個面和12條稜都分別相等。點擊可查看視頻講解在實際操作之中,如摺疊和展開的過程,立體感受長方體的特徵。長方體有關的計算,包含稜長總和、表面積以及體積的相關計算。
  • 教師招聘面試《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說課稿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節內容,主要講述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是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和認識長方體和長方體的基礎上的進一步學習,為以後繼續學習打下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
  • 5道燒腦的「智力題」,難倒了無數大學生,你敢來挑戰嗎?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大,大家有時候就會通過做智力題,來脫離枯燥繁忙的工作,放鬆一下身心。有些題目雖然難度大,但是趣味性強,能讓大腦保持活力,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5道燒腦的「智力題」,難倒了無數大學生,你敢來挑戰嗎?
  •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測試卷,想拿100分快來掌握這個做題技巧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測試卷,想拿100分快來掌握這個做題技巧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觀察物體一」。要求:1.孩子能認識到觀察不同的物體,可能看到的形狀卻是相同的形狀,如: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都可以看到正方形;圓柱體和球都可以看到圓形;長方體和圓柱體也都可能看到長方形,其中比較難理解的是,球和圓柱能看成什麼平面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