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解析

2021-01-09 想起如果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解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

1、長方體

長方體一般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稜長度相等。

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長的長度分別叫長、寬、高。

(1)長方體有6個面。每組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長方體有12條稜,相對的四條稜長度相等。按長度可分為三組,每一組有4條稜。

(3)長方體有8個頂點。每個頂點連接三條稜。三條稜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2、正方體

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所有的稜長度都相等。

(1)正方體有8個頂點,每個頂點連接三條稜。

(2)正方體有12條稜,每條稜長度相等。

(3)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面積相等。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3、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表面積。

(1)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 ×6

字母表示:s=a×a×6=6a

(2)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字母表示:s=2(ab+ah+bh)

或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長×高×2+寬×高×2

字母表示:s=2ab+2ah+2bh

4、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物體的體積,用字母v表示。

(1)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字母表示:v=a×a×a=a(a讀a的三次方或a的立方,表示三個a相乘)

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字母表示:v=sh=(a×a)×a=a×a=a

(2)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字母表示:v=a×b×h或v=abh

(3)長方體或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x高

字母表示:v=sh

5、體積單位間的換算

體積單位:立方米(m)、立方分米(dm)、立方釐米(cm)、升(L)、毫升(mL)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字母表示:1m=1000dm

1立方分米=1000立方釐米;字母表示:1dm=1000cm

1升=1000毫升;字母表示:1L=1000mL

1升=1立方分米;字母表示:1L=1dm

1毫升=1立方釐米;字母表示:1mL=1cm

1立方米=1000升;字母表示:1m=1000L

1立方分米=1000毫升;字母表示:1dm=1000mL

6、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

(1)長度單位:米(m)、分米(dm)、釐米(cm)、毫米(mm)

1米=10分米;字母表示:1m=10dm

1分米=10釐米;字母表示:1dm=10cm

1釐米=10毫米;字母表示:1cm=10mm

每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2)面積單位

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釐米(c㎡)、平方毫米(m㎡)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字母表示:1㎡=100d㎡

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字母表示:1d㎡=100c㎡

1平方釐米=100平方毫米;字母表示:1c㎡=100m㎡

每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3)體積單位

立方米(m)、立方分米(dm)、立方釐米(cm)、升(L)、毫升(mL)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字母表示:1m=1000dm

1立方分米=1000立方釐米;字母表示:1dm=1000cm

1升=1000毫升;字母表示:1L=1000mL

1立方米=1000升;字母表示:1m=1000L

1立方分米=1000毫升;字母表示:1dm=1000mL

每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

相關焦點

  • 最新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練習題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小學五年級數學的重要學習內容,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要重點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同時還要學會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學習本節課的內容,我們最新推出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練習題。一、填空題。
  • 課程解讀:人教版五下《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知識點匯總
    上節課,黃老師給大家講了五年級下冊分數部分的知識點時曾經說過,五年級下冊的計算,知識點的連貫性非常強,是小學階段最複雜的一部分。今天我們要講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五年級下冊圖形題的內容,五下的圖形部分雖然只有這一個單元,但是其中需要掌握的概念和公式比較多,題型也是多種多樣,要想把這單元的內容和題型全部掌握,和學習分數部分一樣,也需要下很多功夫。
  • 五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卷(人教版),想考100不容易!
    本節小隴分享的是人教版五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卷,雖說題目並不是太難,但想考100並不容易。人教版五年級這學期的數學所學習的內容是:1、觀察物體,2、因數與倍數,3、長方體和正方體,4、分數的意義和性質,5、圖形的運動,6、分數的加法和減法,7、折線統計圖,8、數學廣角——找次品,9、總複習;學習的內容還算是挺多的,這些內容在本套試卷上都有所涉及,但是考查的內容都是比較基礎的,都是平時老師在課堂上三令五申強調過的,只要平時學習的紮實,做起來應該沒有問題的
  • 教師招聘面試《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說課稿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節內容,主要講述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是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和認識長方體和長方體的基礎上的進一步學習,為以後繼續學習打下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
  •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你掌握多少,一份試題檢測你學習水平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知識,這個單元主要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和體積單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容積和容積單位、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等,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進行了簡單的觀察物體的學習基礎上,進一步全面系統地認識
  • 課程解讀:人教版五下《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需掌握題型
    解析:因為在長方體的稜長中,共有四組長、寬、高的和,所以可以先求出稜長總和的1/4,也就是一組長、寬、高的和,再用和減去其中任意兩個量,就得出第三個量。解析:要求正方體的稜長,必須知道它的稜長總和。因為長方體和正方體是用同樣長的鐵絲焊接成的,所以它們的稜長總和相等,只要求出長方體的稜長總和,也就是正方體的稜長總和。
  • 小學數學說課稿:《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說課稿一.說教材.1.教材內容.本節所講的內容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的第25----26頁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的教學內容。2.教材簡析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基本上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性質,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這節課要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認識體積公式的來源,掌握公式的意義和用法。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是以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為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並學會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 【五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重要公式
    這一周,我們學習完了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對於這一個知識點,你是否已經完全掌握了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遍吧。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梳理
    七天長假,身心放鬆固然重要,而對9月份的學習進行查漏補缺以及為小升初六年級的第一次期中考試進行未雨綢繆更顯關鍵。因為第一次期中考試的成敗將會直接影響到小升初的選擇。     十一假期來臨之際,藍精靈格格巫,為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每日一個知識點,每日一練,幫助大家輕鬆穩定學習。
  • 教師招聘面試《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本節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第三節的內容,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此課程對學生今後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二、學情分析: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在知識上的一次飛躍。
  • 「五年級答案04」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重要公式
    這是上一篇文章中的答案,上一篇文章地址【五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重要公式1.典型題目:1.2.一個長方體的的長、寬、高分別是9釐米、8釐米、7釐米,如果把它的長、寬、高都擴大至原來的2倍,那麼,它的表面積擴大為原來的多少倍?
  • 北京小學五年級數學下期中試題(二)
    北京小學五年級數學下期中試題(二)   一、填空題   1、3.05m =( )cm 10.8m2 =( )dm2 6050cm3 =( )dm3 2800mL =( )L =( )dm3   2、寫出12的所有因數和50
  • 體積和容積單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知識點小結和培優訓練
    一、五年級數學下冊(BS版)第一課時《體積與容積》知識點小結1、教室裡的物品很多,如課桌、粉筆盒,這兩個物品佔的空間大的是( 課桌 ),佔的空間小的是( 粉筆盒 )。2、常見的容器如水桶、水杯,這兩個容器放的東西多的是( 水桶 ),放的東西少的是( 水杯 )。
  • 人教版數學教學知識點整理
    對人教版數學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整理如下:一年級知識點(1)20以內數的認識(2)100以內數的認識(3)鐘面的認識(4)人民幣的認識和簡單計算(5)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6)長方體、正方形五年級知識點(1)數的整除(2)小數的乘除法(3)分數(4)分數的加減法(5)用字母表示數(6)簡易方程(ax±b=c,ax±bx=c)
  •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總結與易錯點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 》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生也是第1次接觸體積的計算方法。所以要要求學生在理解體積概念的基礎上,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一、理解體積的概念,對體積形成直觀的認識。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1. 使學生理解,長寬高都是相對的。隨著長方體擺放位置的不同,長寬高都是可以互相變化的。2.特別強調在計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單位的統一,在單位不統一的情況下不可以計算。
  • 六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複習資料
    長方體6個面中最多有2個正方形,此時4個側面完全一樣,長方體中至少有2個面完全一樣。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正方體有8個頂點;12條稜, 12條稜相等。一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稜長總和 L長=4(a十b十c),L正=12a(a丶b丶c分別是長方體的長丶寬丶高)二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1丶概念:長方體或正方體的6個面的面積之和叫作它們的表面積。
  • [六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練習卷
    一、填空   1、用一個長36釐米的鐵絲焊成一個正方體時,它的體積是( ),表面積是( )。   2、一個正方體稜長擴大了3倍,表面積就擴大( )倍,體積就擴大( )倍。   3、一個長方體,長4釐米,寬2釐米,高2.5釐米,它的體積是( ),表面積( )。
  • 五年級數學:什麼樣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學生不懂,老師來解答
    該內容是部編人教版數學課本五年級下冊P79頁。它到底有什麼規律呢?書中是這樣說的:只要把一個最簡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就能知道這個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人教版五年級數學課本P79把一個合數,用質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例如:4=2×2,15=3×5,30=2×3×5,這種方法叫做短除法。
  •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春學期數學期中考試卷
    6、一個正方體的稜長擴大到原來的3倍,它的體積就擴大到原來的( )倍。7、把10個稜長為1釐米的小正方體排成一排,得到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 ),表面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