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練習題

2020-12-05 希望小學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小學五年級數學的重要學習內容,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要重點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同時還要學會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學習本節課的內容,我們最新推出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練習題。

一、填空題。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 )個面,( )條稜,( )個頂點。

2、一個長方體的長是6釐米,寬是4釐米,高是3釐米,面積是( )平方釐米。

3、一個正方體的稜長之和是12釐米,這個正方體的表面積是( )平方釐米。

4、用3個稜長是1釐米的小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 )平方釐米。

5、一個長方體的稜長之和是24分米,長方體的長是4分米,寬是3分米,長方體的表面積是( )平方分米。

6、一個正方體的表面積是600平方分米,這個正方體的稜長之和是( )分米。

7、一個正方體的稜長擴大了2倍,那麼它的表面積就擴大了( )倍。

8、把2個稜長是3釐米的小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表面積減少了( )平方釐米。

二、選擇題。

1、把兩個小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表面積( )。

A、增加了 B、減少了 C、沒有變化

2、用若干個稜長是1釐米的小正方體,拼成一個大正方體,拼成的大正方體的表面積至少是( )平方釐米。

A、20、 B、22 C、24

3、至少用( )個小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體。

A、4 B、6 C、8

4、一個長方體的長是8釐米,寬是4釐米,高是6釐米,把它截成兩個長方體,表面積最大增加( )平方釐米。

A、96 B、64 C、48

5、一個長方體有4個面的面積相等,則其餘兩個面是( )。

A、長方形 B、正方形 C、不確定

三、判斷題。

1、兩個長方體,它們的稜長之和相等,所以它們的表面積也相等。( )

2、一個正方體的稜長擴大三倍,它的表面積也擴大三倍。( )

3、用4個同樣的小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體。( )

四、計算下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

五、解決問題。

1、要做一個長8分米,高20分米,寬6分米的木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木板?

2、用兩根同樣長的鐵絲分別圍成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圍成正方體的稜長是4釐米,圍成長方體的長是6釐米,寬是4釐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3、做一對長和寬都是30釐米,高40釐米的無蓋鐵皮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鐵皮?

4、把一個長方體截成兩段得到兩個正方體,表面積增加了72平方釐米,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5、工人叔叔要製作12節長方體鐵皮煙囪,長2米,寬4分米,高3分米,做成這些煙囪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鐵皮?

6、用一根鐵絲可以圍成一個長8釐米,寬5釐米,高3釐米的長方體框架,如果用這根鐵絲圍成一個正方體,那麼圍成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相關焦點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是以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為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並學會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解析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解析長方體和正方體1、長方體長方體一般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稜長度相等。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長的長度分別叫長、寬、高。
  •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你掌握多少,一份試題檢測你學習水平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知識,這個單元主要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和體積單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容積和容積單位、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等,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進行了簡單的觀察物體的學習基礎上,進一步全面系統地認識
  • 小學數學說課稿:《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說課稿一.說教材.1.教材內容.本節所講的內容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的第25----26頁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的教學內容。我力求以"長方體、正方體體積"這一數學知識為載體,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發現結論的過程,使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建立在自己的實踐經驗和主動建構之上。四、說教學流程教學時.我安排了情景引入.揭示課題,自主探究.推導公式,利用關係.類推公式,鞏固練習.運用公式,全課總結.交流評價五個環節.
  • 【五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重要公式
    這一周,我們學習完了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對於這一個知識點,你是否已經完全掌握了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遍吧。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梳理
    摘要:2012年無錫小升初已經結束了,下個階段無錫奧數網小編:藍精靈格格巫就帶領大家來整理一下複習資料,十一七天假期我們每天來做全方位的複習吧。 無錫小升初國慶七天專題特訓三: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點梳理(10月3日)    本單元重點研究以下幾個問題:
  • 課程解讀:人教版五下《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知識點匯總
    上節課,黃老師給大家講了五年級下冊分數部分的知識點時曾經說過,五年級下冊的計算,知識點的連貫性非常強,是小學階段最複雜的一部分。今天我們要講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五年級下冊圖形題的內容,五下的圖形部分雖然只有這一個單元,但是其中需要掌握的概念和公式比較多,題型也是多種多樣,要想把這單元的內容和題型全部掌握,和學習分數部分一樣,也需要下很多功夫。
  • [六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練習卷
    5、把稜長都是1釐米的三個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   )立方釐米。表面積是( )平方釐米。   6、把一個稜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薯塊切成稜長是1釐米的小立方體,並把它們挨個排起來,可排( )米長。長方體有( )個頂點,有( )條稜,有( )個面。
  • 「五年級答案04」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重要公式
    這是上一篇文章中的答案,上一篇文章地址【五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重要公式1.典型題目:1.2.一個長方體的的長、寬、高分別是9釐米、8釐米、7釐米,如果把它的長、寬、高都擴大至原來的2倍,那麼,它的表面積擴大為原來的多少倍?
  • 小學四年級數學重要性及銜接性
    .分數乘法2.分數除法3.分數四則混合運算4.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六下:1.圖形:扇形、圓柱、圓錐2.比例、正比例、反比例3.複習計算方面:四年級數學是小學一二三年級數學計算計算基礎和綜合運用的能力總結,這一年將學習完小學整數基礎計算,如加、減、乘、除法的豎式。
  • 教師招聘面試《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說課稿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節內容,主要講述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是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和認識長方體和長方體的基礎上的進一步學習,為以後繼續學習打下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
  •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訣表通用、加減法應用題五篇,重點掌握!
    今天朱老師分享的是,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訣表(通用)和加減法應用題,重點掌握!快快練習吧!10以內加法口訣表10以內減法口訣表20以內進位加法口訣表20以內退位減法口訣表小學數學一年級加減應用題1、同學們要做10個燈籠,已做好8個,還要做多少個?2、從花上飛走了6隻蝴蝶,又飛走了5隻,兩次飛走了多少只?3、飛機場上有15架飛機,飛走了3架,現在機場上有飛機多少架?
  • 【五年級】第三單元長方體與正方體內容與重要公式回顧總結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係,我們可以用圖示法表示:2.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2)表面積的定義:長方體或正方體(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求法: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如下圖,可以用字母表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 小學一年級數學期末必備,易錯題大匯總?
    家有一年級小朋友,每天輔導作業,真是錯誤百出,在大人看來,一年級的題太簡單了,但是孩子卻錯的五花八門,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對所學知識不理解。二、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識,造成對與生活聯繫緊密的數學知識缺乏基本的認知和理解,如認識位置、認識圖形、認識鐘錶等。
  • 六年級上學期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分類練習
    2.體積的計算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統一公式:底面積×高或橫截面面積×長1.已知底面積和高(橫截面面積和長),求體積例題1:一個長方體的木塊,橫截面積是8dm2,長是0.7dm
  • 體積和容積單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知識點小結和培優訓練
    一、五年級數學下冊(BS版)第一課時《體積與容積》知識點小結1、教室裡的物品很多,如課桌、粉筆盒,這兩個物品佔的空間大的是( 課桌 ),佔的空間小的是( 粉筆盒 )。2、常見的容器如水桶、水杯,這兩個容器放的東西多的是( 水桶 ),放的東西少的是( 水杯 )。
  • 小學數學時間單位換算表及定義定理公式
    石家莊奧數網9月7日:石家莊奧數網小編為2013年小升初的學生們整理了複習資料:小學數學時間單位換算表以及小學數學定義定理公式,希望對2013年小升初的學生們有幫助。   小學數學時間單位換算表   1世紀=100年1年=12月   世紀:計算年代的單位,一百年為一個世紀。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大月:指陽曆(公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公曆每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這七個月為大月,均三十一天。
  •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總結與易錯點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 》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生也是第1次接觸體積的計算方法。所以要要求學生在理解體積概念的基礎上,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一、理解體積的概念,對體積形成直觀的認識。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1. 使學生理解,長寬高都是相對的。隨著長方體擺放位置的不同,長寬高都是可以互相變化的。2.特別強調在計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單位的統一,在單位不統一的情況下不可以計算。
  • 三年級數學下冊:《面積和面積單位》練習題合集,掌握解題技巧!
    面積的相關知識點是三年級數學的重難點,對所有學生來講,這一知識點是值得認真對待的。對於小學低年級孩子來說,如何學好數學對今後的能力養成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思維水平和分析能力上。那麼小學低年級數學的學習方法是什麼呢?
  • 六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複習資料
    長方體6個面中最多有2個正方形,此時4個側面完全一樣,長方體中至少有2個面完全一樣。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正方體有8個頂點;12條稜, 12條稜相等。一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稜長總和 L長=4(a十b十c),L正=12a(a丶b丶c分別是長方體的長丶寬丶高)二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1丶概念:長方體或正方體的6個面的面積之和叫作它們的表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