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學家研究發現:50歲後,每天堅持1項運動,大腦可變得更年輕
人老了,大腦也會跟著變老,變得健忘,總是笑著說自己「老糊塗」,若是一直能保持靈活的大腦,那真是太好了,不僅能讓工作和生活更加得心應手,還可以預防老年痴呆,那麼應該如何做呢?靜坐可以讓大腦變得更年輕神經學家拉扎爾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中受傷,治療師建議她多多練習伸展,於是拉扎爾報名了瑜伽課程,在課堂中瑜伽老師經常讓學員盤腿靜坐,經過幾周的瑜伽練習後拉扎爾發現自己的心境變了,變得具有同理心、同情心,還經常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對待比賽也不再焦慮,壓力變小了,睡眠質量提上了,於是她開始研究靜坐對神經的影響。
-
人前做「孫子」很憋屈?馮侖「孫子心態」告訴你,做「孫子」挺好
這個場景是否很熟悉,朋友相聚總在訴苦,工作太累,壓力太大,在客戶、領導面前天天得裝「孫子」,特別憋屈,心也特別累。說真的,人人都想做大爺, 沒人喜歡做「孫子」,畢竟做「孫子」不是啥愉快的事情,這意味著你要向別人低頭,夾著尾巴做人,明明心裡已經煩躁無比,想「罵娘」了,還得裝著滿臉笑容。
-
50歲後防痴呆,記住「5做,4不做」,讓你80歲頭腦靈光,記憶好!
50歲後防痴呆,記住「5做,4不做」,讓你80歲頭腦靈光,記憶好!老年痴呆是很多人最怕的事,因為老年痴呆不僅讓患者失去生活質量,也會導致親人受累痛苦。現代醫學對於老年痴呆疾病還是處於束手無策的狀態,對於這個疾病,我們能做的只有預防。
-
神經學家:人過50歲,1項運動值得堅持,可使大腦年齡變得年輕
神經學家發現,人過50歲,有1項運動值得堅持,或能使大腦變得年輕,下面就分別向大家介紹一下,不妨照著做,延緩大腦衰老,身體會更好。大腦從什麼時候會開始衰老?人到30歲的時候,其實大腦就已經開始衰老了。30歲正是而立之年,可以說是身體機能比較好的時候,但大腦與其他器官相比,衰老速度顯得更快一些。
-
如何改善大腦記憶力?美國最新研究:每周做這項運動20分鐘
我們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都會暫存在腦內的海馬體,形成短期記憶,最終送到大腦皮層,成為長期記憶。運動20分鐘也可提升記憶力多運動可帶來許多好處,不僅促進身體健康,過去有相關研究證實,運動能增加專注力和記憶力
-
不要和愛睡懶覺的人做朋友
看著姑娘一臉苦惱的模樣,我有一句話不好意思說出口:不要和愛睡懶覺的人做朋友。其實,在成績還沒公布的時候,有個朋友就和我聊起過這個小夥子,說他一定會成功。見我疑惑,朋友和我說,小夥子經常和一群驢友出去玩。
-
美國神經醫學權威:60 歲後每天做這 2 件事,活化大腦避免老年痴呆!
隨著年紀增長,或多或少都會有記憶力減退的跡象,但這並不表示你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差。其實,增強腦力的關鍵就在於大腦神經元。大腦神經元生成的過程被一種名叫BDNF的基因所控制。神經醫學界權威大衛.博瑪特在《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一書中指出,只要每天都做這兩件事,就能活化大腦,讓思緒更清晰!運動已經養成每天運動30分鐘的習慣了嗎?運動除了能增加人體心肺功能、鍛鍊肌肉,甚至還可以提升你的記憶力!或許這對你來說已經不是新聞,畢竟運動會讓通往大腦的血流增加,當然就會讓大腦獲得更多養分。
-
神經學家呼籲:50歲後,1項運動值得堅持,延緩大腦衰老
神經學家表示,人體的大腦在30歲處於峰值,而一過30歲,就會逐漸產生衰退,到了40歲會感覺到明顯的衰老。但專家也發現在50歲往後,有一項運動能夠延緩大腦衰老,值得堅持。神經學家莎拉·拉扎爾發現堅持靜坐能延緩腦部衰老莎拉在鍛鍊瑜伽時發現自己的視覺和之前相比更加開闊,也能夠發現生活中的問題更容易被解決。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異能文,她遭親人背叛,重生後幸得空間洗髓伐骨,做第一女富豪!
異能文,她遭親人背叛,重生後幸得空間洗髓伐骨,做第一女富豪!作為一名熬夜也要看小說的深井書蟲,書荒簡直就是最不能忍的事情,為了廣大書友們的幸福著想,接下來就由小編給大家推薦:異能文,她遭親人背叛,重生後幸得空間洗髓伐骨,做第一女富豪!
-
有種爺爺叫「別人家的」,樹幹、床墊做豪車,更有跑車「大黃蜂」
而老人們帶娃,特別是爺爺帶娃,就沒有父母那麼講究,經常會用自己的小創意,來博得孫子們的一笑,可謂是有種爺爺叫「別人家的」~別人家的爺爺,樹幹、床墊做豪車,更有跑車「大黃蜂」★大孫子放假回到農村爺爺家,沒玩多久就覺得沒意思,非要吵著回家,去坐城裡的小火車。
-
45歲後,是疾病爆發期,少做三件事,做好四相伴,或能為健康加分
45歲後,是疾病爆發期,少做三件事,做好四相伴,或能為健康加分少做三件事1、熬夜晚睡能眠者,能食,能長生。睡眠對於人體健康尤為重要,將近67%的人睡眠不足。研究發現,久坐不運動會增加人患心臟病,糖尿病甚至過早死亡的風險,久坐不運動的人,大腦中一個對記憶至關重要的區域,厚度會變薄,導致認知能力降低,增加痴呆症風險。所以無論你的工作多忙,一定要注意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每坐著一個小時就要起身走動走動,促進下半身的血液流動。
-
體重超重的二型糖尿病朋友,減肥前需要做的運動
如何減少體重呢1、體重超重的人,通常全身的關節壓力是很大的,加之有糖尿病,活動起來就更是困難,在活動的過程中,首先要先確保充分熱身(筋膜、肌肉的伸展、關節的激活)2、運動量的強度,運動中,運動強度同時最大心率的50%-55%。
-
各年齡段保持健康有妙方:50歲每天走上一萬步
堅持3分鐘後,來測測自己的心率。該年齡段的正常範圍為:男子每分鐘90~95次以下,女子每分鐘95~100次以下。 鍛鍊建議:在這個年齡段,你將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兩難問題,而在這個階段,鍛鍊也是必不可少的。英國某體育雜誌的調查表明:男子在40歲的階段如果還能堅持每天鍛鍊30分鐘,每周6天,無論你的鍛鍊強度如何,都將使你在70歲以前的死亡率降低四成。
-
每天堅持運動,並不一定健康?3種「無效運動」,勸你別再做
很多的人都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生命在於運動。對於現代人來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但隨之而來的也有多種多樣的疾病以及其他方面的困擾。此時運動是一種非常好的發洩方式。同時我們也一直被灌輸這樣的思想,那就是運動是有益健康的。那麼不是每天堅持運動的人,身體就一定健康的嗎?
-
泰森獄中讀《毛選》 重生成素食者想做傳教士
開始吃素的泰森決心把最好的都留給妻子和女兒米蘭,家是他開始蛻變的動力。成為素食主義者後,泰森不僅一年之內減肥50公斤,還找到了內心的寧靜。現在的他,不吸毒,不偷情,不毆妻。我不想賣給你,邁克。去訓練吧,冠軍!減肥吧,把那些龜孫子打倒!我愛你,邁克!這些毒品,都是狗屁,哥們兒!你他媽不需要這玩意兒!」泰森:「你,是聰明人,是吧?我謝謝你。不過你賣毒品,是吧?那你就乖乖賣,賣給我。別他媽當什麼道德警察。別再跟我廢話。或者乾脆點兒,你想吃我一拳?」毒販子:「他媽的!」
-
提肛運動,同樣適合女性,每天做50個,會收穫哪些好處?
人的生理結構很複雜也很神秘,由於長時間的發掘和研究,很多運動被開發出來,例如瑜伽、提肛運動等。絕不部分的人對瑜伽有些了解,但對提肛運動有些害羞,只聽說提肛運動適合男性,女性朋友也可以嗎?
-
老人每天運動多久可延長10年壽命?
研究表明,70歲左右的人群每天進行30分鐘的體育鍛鍊,可延長壽命5年。據法國健康雜誌《TOPSANTE》報導,挪威研究人員對1.6萬名在1923年至1932年間出生的老人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70來歲的老年人每周進行6天運動,運動強度不管是溫和、中等或者激烈,都可以平均減小40%的死亡率。
-
哈佛研究:0-3歲是大腦發育高峰期!6個方法促進寶寶智力發育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哈佛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團隊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大腦在0-3歲會經歷發育的高峰期,這段時間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智力水平。寶寶出生時大腦重量只有成人的25%,在3年發育到成人的85%。
-
6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掌握這6個方法能鍛鍊孩子左右腦
希望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到你的孩子開發大腦。1、適量的運動大腦掌管著各個部位,有數據顯示,跑完步的同學和一直在屋子裡坐著的同學智商截然不同,跑完步的學生大腦血液流動有助於激發左右腦,所以聰明,而一直坐在屋子裡的學生腦子絲毫沒有動,所以智商就一直停留在那個位置不會有所提升,所以要想鍛鍊孩子左右腦,就給孩子每天規劃一些適當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