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小核糖體RNA新概念

2021-01-18 生物谷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PLoS ONE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組的最新研究進展:「Profi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Small rDNA-Derived RNAs and Their Potential Biological Functions」,提出了小核糖體RNA (Small rDNA-Derived RNA,srRNA)這一新概念,並初步發現srRNA和糖尿病存在相關性並具有生物學功能。

近年來小RNA的研究發展迅猛,各種類型的小RNA相繼被發現和鑑定,例如miRNA、piRNA、siRNA、snoRNA、qiRNA、sgRNA、sbRNA、vtRNA、scnRNA和diRNA等。在小RNA高通量測序數據中,經常會發現存在相當數量的和核糖體DNA (ribosomal DNA, rDNA)完全匹配的小RNA。但在常規的數據分析過程中,這些小RNA會被當作是降解的核糖體RNA (ribosomal RNA, rRNA)而直接捨棄。但有趣的是,qiRNA和sgRNA中相當一部分小RNA的序列和rDNA完全匹配。

翟琦巍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分析發現,小鼠miR-696、miR-712、miR-714、miR-715等已經鑑定的10種miRNA其序列和rDNA完全匹配,並且小鼠piR-16、piR-38、piR-165、piR-170、piR-171等已經鑑定的60種piRNA其序列也和rDNA完全匹配。這些都提示和rDNA完全匹配的微小RNA很可能是一類具有生物學功能的非編碼小RNA。該研究團隊博士後衛海濱、博士研究生周犇等在對小RNA高通量測序數據分析時發現,測序數據中存在相當數量和已有的人、小鼠等哺乳動物基因組不能匹配的小RNA。深入研究發現,由於目前的人、小鼠等哺乳動物基因組數據中不包含rDNA重複單元,這些小RNA中相當一部分可以和rDNA完全匹配。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若干個小RNA高通量測序數據,比較系統地分析了人、小鼠等物種的srRNA,發現srRNA主要分布在rDNA的編碼區並和正義鏈相匹配。利用擬南芥、果蠅和人的Agronaute (AGO)蛋白免疫共沉澱的小RNA高通量測序數據分析發現,srRNA可以和AGO蛋白特異性結合。進一步的小鼠糖尿病模型研究發現,srRNA的表達譜和糖尿病存在相關性。並且利用細胞模型的初步研究發現,srRNA具有生物學功能。

srRNA這一新概念的提出較易引起爭議,主要是在於srRNA很容易被認為是rRNA隨機降解的產物,但該研究團隊認為srRNA的存在並具有生物學功能有其合理性。首先,tRNA來源的小tRNA (tRNA-derived small RNA, tsRNA)這一概念目前已逐漸被接受,具有生物學功能的tsRNA可以看作是tRNA的降解產物,因此與之類似的rRNA降解產物具有生物學功能也有其合理性。當然,srRNA是否主要來源於rRNA的降解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另外,srRNA的序列和豐度分布是具有特異性的,其在rDNA上的豐度分布並不是隨機的,而是存在特徵峰的,這提示srRNA至少並不完全是隨機降解的產物。其次,srRNA可以特異性地和AGO蛋白結合,提示其可能和miRNA等一樣具有生物學功能。初步的生物學功能研究也確認了srRNA具有生物學功能。再次,目前已知的很多小RNA是與rDNA完全匹配的,也就是說這些已知的小RNA就是srRNA。

srRNA這一新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會加深對於小RNA的理解,另一方面會引起研究人員對於srRNA在不同生理病理過程中的作用和機制的重視,為糖尿病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該研究獲得了國家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和上海市科委等項目的資助。(生物谷Bioon.com)

Profi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Small rDNA-Derived RNAs and Their Potential Biological Functions

Haibin Wei equal contributor,Ben Zhou equal contributor,Fang Zhang,Yanyang Tu,Yanan Hu,Baoguo Zhang,Qiwei Zhai

Small non-coding RNAs constitute a large family of regulatory molecules with diverse functions. Notably, some small non-coding RNAs matched to rDNA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qiRNAs and small guide RNAs involved in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However, a large number of small rDNA-derived RNAs (srRNAs) are usually neglected and yet to be investigated. 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srRNAs using small RNA datasets generated 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d found srRNAs are mainly mapped to rRNA coding regions in sense direction. The datasets from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demonstrate that srRNAs are co-immunoprecipitated with Argonaute (AGO) proteins. Furthermore, the srRNA expression profile in mouse liver is affected by diabetes. Overexpression or inhibition of srRNAs in cultured cells shows that srRNAs are involved in various signaling pathways. This study presents a global view of srRNAs in total small RNA and AGO protein complex from different species, and demonstrates that srRNAs are correlated with diabetes, and involved in some biological processe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srRNAs and their functions in various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報】小核糖體RNA新概念提出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組在一項研究中,提出了小核糖體RNA (srRNA)這一新概念,並初步發現srRNA和糖尿病存在相關性並具有生物學功能。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雜誌上。 據介紹,近年來,小RNA的研究發展迅猛,各種類型的小RNA相繼被發現和鑑定。
  • 核糖體RNA及其大小
    核糖體
  • RNA控制核糖體基因的沉默
    在這種現象中一套親代遺傳給雜合體子代的核糖體基因遭受沉默。當核仁在從單親那裡遺傳來的染色體上形成時,細胞核內就會發生核仁顯性現象。核糖核酸RNA基因的表達驅動了這些核仁的形成。兩種不同種類的植物或動物雜合後,總是選擇表達雜合中一特殊親代種類的核糖體RNA基因,而無論該特殊親代種類是母系還是父系。 核糖核酸RNA是核糖體的一個主要成分,而核糖體是細胞的蛋白生產基地。
  • 光壽紅課題組在《PNAS》上揭示反義核糖體小幹擾RNA新功能
    核糖體RNA作為一類重要的非編碼RNA,是細胞內含量最高的RNA組分,同時也是細胞內蛋白質翻譯機器的主要組成成分。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壽紅教授課題組首次揭示了反義核糖體小幹擾RNA(risiRNA)參與核糖體RNA代謝調控和穩態維持:即細胞內錯誤加工的核糖體RNA片段除了被代謝降解之外,還可以激活細胞內的RNA幹擾通路,合成risiRNA,並通過細胞核RNA幹擾通路對核糖體RNA在轉錄水平進行調控。
  • 最微觀清晰的核糖體結構圖
    惠特福德和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合作者提出了一種計算的框架,被稱為核糖體的分子機器,這一研究可更好地幫助我們了解核糖體的引擎原理,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的PLoS計算生物學上。我們都知道,一般的汽車是如何工作的:踩動油門踏板前進,剎車停止,方向盤決定方向。不過,彈出打開引擎蓋,你會發現這些零件在不同的汽車中有很多的細微差別。
  • 非編碼RNA研究園地 | 一種大環肽與腫瘤發生的自然通訊
    該肽主要與rna結合蛋白(包括m6A)相互作用。m6A一個閱讀器IGF2BP1,因此被命名為「RNA結合調節肽」(RBRP)。具有編碼潛力的incRNAs的鑑定具有編碼潛力的incRNA必須與核糖體結合。
  • 核仁RNA聚合酶II促進核糖體生物發生
    核仁RNA聚合酶II促進核糖體生物發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6 16:48:37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Karim Mekhail及其研究組發現核仁RNA聚合酶II促進核糖體形成。
  • 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啥關係?
    核仁的功能是: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相關。那麼問題來了,這裡的某種RNA和哪種RNA?和核仁相關這麼理解?根據「與核糖體的形成相關」不難推出,「某種RNA」應該是rRNA,也就是核糖體RNA。那麼,rRNA的合成應該是以DNA為模板的轉錄。轉錄過程在哪裡進行呢?
  • 核糖體RNA基因拷貝數變異和表達調控方面獲進展
    核糖體是細胞中最重要的細胞器之一,負責將細胞轉錄出來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簡稱「mRNA」)翻譯成蛋白質。真核生物的核糖體,主要由4種核糖體 RNA(rRNA)和80多種核糖體蛋白組成。其中,45S rRNA基因位點通過轉錄加工可以產生18S、5.8S和25S rRNA;而5SrRNA基因位點行使5S rRNA的轉錄。隨後,25S、5.8S以及5S RNA結合核糖體蛋白形成核糖體大亞基,同時18S RNA與其他核糖體蛋白形成核糖體小亞基,最終組裝成細胞中的「蛋白加工工廠」。
  • 核糖體
    ,P49「核糖體有的附於粗面內質網上,有的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P56「核仁核糖體的形成有關」【疑難問題】真核細胞的核糖體和原核細胞的核糖體有沒有區別?核糖體的具體結構是怎麼樣的?核糖體的形成和核仁有什麼詳細的關係?【疑難解析】生物界有兩種基本類型的核糖體:一種是原核細胞核糖體,另一個種是真核細胞核糖體。兩種核糖體都由兩個大小不同的亞基組成,每個亞基都含有rRNA和蛋白質。
  • 核糖體的結構
    好多讀者說找不到我們公眾號了大家星標一下,下回就能正常看到推送了喲~核糖體的結構
  • Molecular Cell:反義RNA新機制 核糖體競爭mRNA起始位點
    生物谷援引華文生技網報導:Uppsala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全新RNA抑制途徑,即反義RNA與核糖體競爭mRNA的起始位點,從而達到抑制或影響RNA轉錄的作用。文章發表於近日出版的Molecular Cell上。      以往人們一直認為反義RNA通過與mRNA結合,從而抑制核糖體閱讀目標基因,抑制了mRNA轉錄。
  • 雙模塊非核糖體肽合成酶結構獲解析
    雙模塊非核糖體肽合成酶結構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8 12:50:16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artin Schmeing及其團隊利用雙模塊非核糖體肽合成酶的結構揭示了其構象靈活性
  • 全球最大規模的新年目標研究告訴你,2021年的flag如何不翻車 | PLOS ONE
    At a one-year follow- up, 55% of responders considered themselves successful in sustaining their resolutions.
  • 葉綠體核糖體RNA加工分子機制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植物所要實現精確的RNA操作,需要特異地識別靶向目標RNA分子並對其進行剪切。但到目前為止,這類序列特異的RNA內切酶在自然界中還沒有被發現。因此,尋找一類序列特異的RNA內切酶顯得尤為重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盧從明研究組日前在相關領域取得進展,相關論文2月6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 人工核糖體 科技快訊
    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近日成功在實驗室中製造出第一個人工核糖體,在生物學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真細菌、古細菌、真核細胞以及真核細胞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無一例外地用核糖體來合成蛋白質。所有的核糖體都有基本相同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這也是所有生物都有共同起源的一個有力的證據。核糖體有大、小兩個亞基構成。每個亞基都以核糖核酸(RNA)分子為骨架(這些RNA稱為核糖體RNA,簡稱rRNA),數十種核糖體蛋白質結合於RNA分子上,共同維持核糖體的三維結構。有
  • 英語英譯英閱讀:《新概念第三冊》L1 The hunt proved difficult
    英語英譯英閱讀:《新概念第三冊》 L1 The hunt proved difficult一、「音形義」閱讀課文,但切記:三者都必須是英語的任何「英譯漢」式英語閱讀都是失敗的。The search proved difficult, for the puma was often observed at one place in the morning and at another place twenty miles away in the evening.
  • 揭示核仁RNA聚合酶II促進核糖體合成
    2020年7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RNA聚合酶(Pol)II的酶促進核糖體構成單元(building block)的產生,其中核糖體是根據遺傳密碼製造細胞內所有蛋白的分子機器。
  • 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如何決定的?
    在各種mRNA起始AUG上遊約8~13核苷酸部位,存在一段由4~9個核苷酸組成的一致序列,富含嘌呤鹼基,如-AGGAGG-,稱為Shine-Dalgarno序列(SD序列),又稱核糖體結合位點(RBS)。用於mRNA與核糖體小亞基的結合,然後攜帶其實胺基酸的tRNA與小亞基結合,最後大小亞基結合,起始複合物形成,接著是肽鏈的延伸階段。
  • 研究解析核糖體組裝的動態過程
    核糖體是所有生物用來合成蛋白質的分子機器,是生命的基本元件。核糖體包括大亞基和小亞基,兩個亞基都是由核糖體RNA和大量蛋白質構成的大型複合物。在真核細胞中,核糖體的組裝是一個高度複雜、動態的過程,兩個亞基在成熟過程中會結合大量的組裝因子,形成一系列核糖體前體複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