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有提到過日本推廣昆蟲食品的公司ANTCICADA推出了蟋蟀啤酒。據了解,早在去年該公司就推出過有水蟲的琴酒。
嗯?把蟋蟀加到啤酒中,想嘗一下,有木有?
它長這樣↓看上去和普通黑啤沒什麼區別。
作為啤酒材料的蟋蟀,是採用由太陽Green Energy株式會社供應的黃斑黑蟋蟀,這些蟋蟀都是在最佳溫度與溼度下人工養殖出來的,所以品質有保證,經過清洗與處理後當成人類的食物不成問題。不過蟋蟀啤酒不是整隻下去泡酒,而是以萃取的方式加入黑啤酒中,入口的味道偏苦,有咖啡、可可、洋甘菊的氣味、再來是濃鬱焦糖香氣與鮮味,這些黑啤酒製造出來的剩餘殘渣將再回收用於養殖蟋蟀。
雖然用了一長串表達「美味」的詞,但這樣的啤酒,真的有人想喝嗎?想喝的同學歡迎評論區舉手!
做啤酒的,腦洞都特別大,這是啤酒人的驕傲,而且啤酒能玩的創意多了去了。能不能就放過蟋蟀?
你看拳擊貓的「第一血」加了紅棗,甜甜香香的味道對精釀入門級愛好者特別友好。
高大師用具有焦糖外皮的烤地瓜釀了一款特別的艾爾,有地瓜帶來的濃烈酒味,也保留了清香的酒花和濃重的蜂蜜香。
京A和Gigantic酒廠聯合釀造了一款「番茄西紅柿」,放入番茄、酸橙和辣椒,酸酸辣辣的奇妙口感,同時又不乏金色艾爾的熱帶水果香氣,喝過的人很難忘掉。
這些創意都讓人很有食慾,不是嗎?
啤酒和公益的組合,也可以很有創意啊。
2017年,Toast Ale啤酒公司跟Bread Alone Bakery合作,使用店裡剩餘的麵包來釀造啤酒,取代了約三分之一的釀酒穀物。
2018年,英國啤酒廠Seven Bro7hers與穀物巨頭家樂氏合作,用小麥和家樂氏廢棄的玉米片釀造了一款IPA。並且每售出一罐,啤酒廠都將會捐贈10便士給食品分發慈善機構。
還有的啤酒希望站在科學探索的前沿。
2014年, Ninkasi Brewing公司用火箭把釀酒用的酵母送上了太空,次年就發布了用這種酵母釀造的第一版GroundControl啤酒,吸引了一大批太空愛好者和啤酒愛好者。
當然,也有公司想給自己的啤酒來點鹹香的。
伊利諾州的一個家庭啤酒廠,因為有太多西紅柿和大蒜,於是就嘗試釀造一款啤酒,喝起來像液體質地的披薩餅。
啤酒的魅力之一,就是它擁有無限的可能性,但畢竟最終,它是給人喝的,好喝才是硬道理啊!把無盡的腦洞放在「好喝」上,放過那些「勸退型」原材料,這樣不好嗎?
在這次的蟋蟀啤酒之前,其實還聽說過用鬍子做啤酒、羊腦做啤酒,羊糞燻烤的麥芽做啤酒……對這類啤酒,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