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懸挑碳籠上用於高效氧還原反應的單原子鐵催化劑

2020-12-06 EdgingCatalysis

DOI: 10.1002/anie.202002665

Title: SingleAtom Iron Catalysts on OverhangEave Carbon Cages for HighPerformanc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Link: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02665

摘要:

單原子催化劑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電催化領域。然而,以往的工作大多集中在通過改善金屬負載來提高催化性能。催化劑的工程形態可以促進催化劑層間的質量傳遞,從而提高各活性中心的利用率,被認為是提高催化劑性能的有效途徑。本文利用氧還原反應(ORR)催化的二氧化矽介導的 MOF 模板化方法,設計了一種由單原子鐵離子修飾的懸挑屋簷結構。這種催化劑在鹼性和酸性電解質中具有優異的 ORR 性能,可與最先進的 Pt /c 催化劑相媲美,並優於迄今報導的大多數無貴金屬催化劑。這種活性來源於其豐富的邊緣結構,具有更多的三相邊界,反應物質量傳輸到可接近的單原子鐵中心(增加活性中心的利用率) ,這證明了這種合成方法的實用性。

圖文導讀:

Keypoint 1: 形貌表徵證明單原子的存在

Keypoint 2: ORR性質測試

Keypoint 3: Zn-Air 電池性能表徵驗證其應用前景

Keypoint 4: DFT計算表明Fe-N4-C是其電催化活性中心

相關焦點

  • 合肥研究院發展新型鐵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效電催化固氮合成氨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在常溫常壓下電催化氮氣還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工作首次報導了新型氧配位鐵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效電催化氮氣還原合成氨。
  • 清華大學王定勝教授Angew:稀土Er單原子用於光催化CO2還原反應
    太陽能驅動的光催化CO2還原反應由於其不僅能實現從太陽能到化學能的轉化產生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學物質,豐富了能源供應,同時也能減少CO2排放,因此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用於CO2還原的光催化劑的納米材料整體光催化性能仍不盡如人意。
  • 陳義旺JACS:氮磷雙配位單原子鐵催化劑高效促進ORR反應
    【研究背景】 以金屬空氣電池和燃料電池為主的可持續能源技術在發展上很大程度依賴於氧還原反應(ORR)電催化劑,它們是此類能源器件的核心。到目前為止,含有金屬/氮配位活性中心的碳材料(M-N-C,M = Fe,Co,Ni,Mn,Cu等)日益成為貴金屬基ORR催化劑最有希望的替代品。
  • 群雄逐鹿,單原子電催化劑的前世今生!
    圖6.透射電鏡配合同步輻射漸漸成為了單原子結構表徵的「標配」(Adv. Mater. 2019, 31, 1808066)。單原子催化反應機理的原位表徵單原子催化劑,給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能在原子層面研究反應機理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近年來科學家開發了很多原位的表徵手段,讓人們不僅對單原子電催化的反應機理,甚至是廣義的電催化反應機理,都有了新的認識。
  • 高效單原子Fe基催化劑用於鋅-空氣電池研究獲進展
    鋅-空氣電池的放電過程涉及氧還原反應(ORR),而充電過程涉及析氧反應(OER)。目前Pt基催化劑是優良的ORR催化劑,Ir和Ru基催化劑在OER反應中具有優異的催化性能,但是鉑族元素在地殼中儲量稀少、價格昂貴,穩定性差,且功能單一。因此,開發低成本、高效、穩定的非貴金屬催化劑對於鋅-空氣電池的商業化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 雙原子中心型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金屬-空氣等燃料電池的陰極反應,氧還原反應(ORR)的研究是當前新能源領域的熱點。理論計算表明在該活性位上,ORR過程的反應能壘被大幅降低,反應動力學顯著加快。該工作首次從理論和實驗上證實了雙原子活性中心更具優勢,為設計高效的非貴金屬催化劑開創了新的思路。
  • 陳軍院士課題組Angew:單原子催化劑普適性製備新策略
    該工作有望為合成用於多種電催化應用的單原子催化劑開闢新的途徑。背景介紹單原子催化劑具有100%的原子分散性、高度不飽和的配位環境和均勻的反應中心等特點,因而表現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因此,構建有效的配位位點去錨定金屬鹽前驅體,同時捕獲形成的金屬單原子防止其遷移團聚是合成單原子催化劑的關鍵。氧化剝離的石墨烯量子點(GQD)具有豐富的含氧基團,同時大量暴露的邊緣缺陷可以為氮原子的摻雜提供豐富的位點。此外,GQD的π共軛結構,允許GQD通過π-π相互作用牢固地錨定在各種碳載體上。因此,利用GQD束縛策略就可以實現不同單原子在不同碳載體上的負載。
  • 單原子催化劑、雙原子鐵催化劑、FeN4位點、中空層狀雙氫氧化物...
    單原子催化劑(SACs)集成了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劑的優點,並在近些年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可通過各種不飽和化學位點或空間限制作用,將SACs上單獨的金屬原子穩定在載體上,從而實現最大的原子利用效率。除了開發製備高載量和高純度SACs的策略外,該領域的另一個關鍵挑戰在於精確調控催化活性單金屬位點的幾何和電子結構,從而使該催化劑具有更好的反應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
  • 氮化鈦負載的鉑單原子催化劑用於選擇性電化學反應
    最近,韓國科學家Hyunjoo Lee教授領導的團隊成功製備出了鉑的單原子催化劑(single-atom catalyst),為鉑提供一種理想的最小化結構,並顯示出優異的催化活性。研究人員使用氯配體成功製備出氮化鈦納米粒子負載的鉑單原子催化劑。
  • 阿德萊德大學喬世璋教授Angew:單原子配位環境調控反應選擇性
    研究背景 單原子催化劑(SACs)是一類非常重要的電催化劑,其獨特的單分散結構集均相催化劑和多相催化劑的優點於一身,擁有最大的金屬利用率、優異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
  • Wiley能源催化領域最新進展 | 單原子催化劑、雙殼層Ni-Fe LDH增強...
    「屋簷」式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效ORR單原子催化劑是近年來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於提高金屬負載量以增強催化性能。通過改變催化劑的形貌以促進其層間傳質,增加活性位點的利用率,也被認為是一種有效方法。
  • JACS封面文章:單原子催化劑應用於類芬頓反應—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黃延強研究員、張濤院士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劉彬教授合作,首次將氮摻雜石墨烯錨定的Co單原子催化劑應用於類芬頓反應中)上。   近年來,以催化過硫酸鹽(PMS)產生自由基來實現有機汙染物分子高效降解的類芬頓反應受到廣泛的關注,設計高效的催化劑以提高PMS活化效率和實現有機物分子的高效降解是PMS類芬頓反應研究的重點。
  • 孫世剛團隊:一種新型高效酸性氧還原M/MN4複合活性位的構建
    所獲得的含有M-NPs和MN4複合位點的催化劑在酸性介質中表現出高效的ORR活性和穩定性,是迄今為止最好的M-N-C催化劑之一。背景介紹鐵-氮-碳是一種高效、潛在可替代Pt基的氧還原電催化劑。通過設計和合成具有高效催化效應的特定鐵-氮活性中心結構,強化和提高其氧還原電催化活性和穩定性,在氧還原電催化研究領域具有極大的挑戰。在合成鐵-氮-碳催化劑的同時,會形成金屬納米粒子並與鐵-氮-碳結構共存。通常認為鐵-氮是氧還原的活性中心,為了提高活性中心的密度,需要避免金屬納米粒子的形成。與之相反,也有些報導石墨烯包覆的金屬納米粒子能夠促進鹼性中的氧還原反應。
  • 廉價高效電解水制氫氧析出催化劑獲重大突破
    「終極能源」氫能市場化的關鍵一環是氫氣高效廉價的製取。其中,電解水是最被看好的製備方式之一。然而,電解水過程中必需的高效廉價的氧氣析出催化劑是當前面臨的最困難挑戰之一,與「非鉑氧還原催化劑的開發」並稱為氫能高效利用領域的兩大聖杯。氧析出常用的商用催化劑是二氧化銥。
  • 吳仁兵AEM:原子分散的Co-Pyridinic N-C催化劑用於促進氧還原反應
    過渡金屬-氮-碳(TM-N-C)催化劑具有高密度的活性中心和優化的電子結構,在電化學氧還原反應(ORR)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日,復旦大學吳仁兵教授,西北工業大學傅茂森副教授報導了一種新的溶菌酶修飾的沸石咪唑骨架,其中孤立的Co原子錨定在以吡啶氮摻雜為主的碳上(Co-pyridinic N-C)。
  • 納米石墨烯限域單原子鐵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合肥研究院製備出氧還原反應非貴金屬基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李越課題組在鐵基納米複合材料的OER催化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合成的FeP/Fe3O4/CNTs複合材料展現出優異的氧還原反應催化活性及穩定性,並具有很好的本徵活性和快速的動力學過程。
  • 中國科大電化學沉積法製備鉬鈷等34種單原子催化劑
    單原子催化劑因為具有最大化的原子利用率和獨特的電子結構,在水解、氧還原、二氧化碳加氫、甲烷轉化等化學反應中受到了廣泛關注。但目前合成單原子催化劑的方法對單原子和襯底都有比較高的要求,還不能實現在任何襯底上製備任何的金屬單原子催化劑,因此,發展對襯底和金屬無選擇性的普適性單原子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 【中安在線】中國科大成功製備釕單原子合金催化劑 廉價高效電解水...
    然而,電解水過程中必需的高效廉價的氧氣析出催化劑是當前面臨的最困難挑戰之一,氧析出常用的商用催化劑是二氧化銥。銥金屬市價為240-250元/克,工業上通過二氧化銥電解水制氫成本是33-38元/千克,而轉化為相同的能量所需的汽油成本是25-29元。這是高能、清潔、廉價的氫能源推廣的重大阻礙。
  • 中科大江海龍|MOF衍生單原子Ni催化劑實現低濃度CO2還原
    然而目前尚缺乏通用的單原子合成策略來可控構築單原子模型催化體系,進而辨識由於金屬物種改變帶來的活性差異。此外,雖然單原子催化劑在電催化CO2還原反應中表現出了極高的催化選擇性,然而目前研究都是採用純淨的CO2作為氣體來源,從氣體分離提純上就消耗了大量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