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單原子Fe基催化劑用於鋅-空氣電池研究獲進展

2020-11-30 中國科學院

  能源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近年來,隨著化石能源的逐漸消耗和日益突出的環境汙染問題,人類對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急劇增長。水分解、燃料電池、金屬-空氣電池等高效、低成本能量存儲與轉換技術的開發已成為研究的前沿領域。其中,鋅-空氣電池使用水系電解液具有低成本、安全、環境友好的優勢,理論能量高達1084 Wh/kg,有望成為新一代儲能設備。根據使用需求,鋅-空氣電池可以做成一次電池、可充放電電池以及柔性電池。鋅-空氣電池的放電過程涉及氧還原反應(ORR),而充電過程涉及析氧反應(OER)。目前Pt基催化劑是優良的ORR催化劑,IrRu基催化劑在OER反應中具有優異的催化性能,但是鉑族元素在地殼中儲量稀少、價格昂貴,穩定性差,且功能單一。因此,開發低成本、高效、穩定的非貴金屬催化劑對於鋅-空氣電池的商業化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單原子催化劑具有高的本徵活性、最大化的原子利用效率以及特定的催化劑結構。近年來,基於單原子催化劑的製備、表徵和催化性能研究成為能源、材料和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非貴金屬的Fe基、Co基、Ni基、Mn基單原子催化劑顯示出優異的電催化性能,有望成為鉑族貴金屬催化劑的替代材料。特別是Fe基單原子催化劑在鹼性條件下的ORR反應中具有優於Pt基催化劑的性能,表現出更高的半波電位、更大的極限電流密度和擴散電流密度。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孫春文課題組副研究員韓軍興等人基於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包覆和高溫裂解技術成功製備了單原子Fe基催化劑。該工作以二價的FeSO4作為Fe前軀體;1,10-鄰菲羅啉作為有機配體(Phen),通過與Fe2+離子配位形成有機複合物(Fe-Phen)。在MOF晶體生長過程中,有機複合物分子(Fe-Phen)被原位包覆在具有分子尺寸的納米腔體中,彼此被MOF骨架隔離開。在Ar氣氛下經過900℃高溫焙燒後得到單原子分散的Fe基催化劑。電化學測試結果表明單原子Fe基催化劑在ORR反應中的半波電位高達0.91 V,比傳統的Pt/C催化劑高90 mV,並且優於目前文獻中報導的絕大多數催化劑;電化學活性表面積約是商業Pt/C催化劑的兩倍。將單原子Fe基催化劑用作一次-空氣電池的正極催化劑,電池開路電壓高達1.51 V,優於Pt/C催化劑(1.45 V);功率密度達到96.4 mW cm-210 mA cm-2的電流密度進行放電,一次鋅-空氣電池可以在1.28 V的放電電壓下穩定運行2000 min以上。

  除了表現出優異的ORR催化性能外,單原子Fe基催化劑還具有較好的雙功能(ORR/OER)催化特性,Ej10E1/2的電位差為0.92 V,小於貴金屬複合催化劑(Pt/C+RuO2)的(0.94 V)。將單原子Fe基催化劑用作可充放電鋅-空氣電池的正極,鋅-空氣電池1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可以穩定運行超過250 h。將單原子Fe催化劑用作柔性可摺疊鋅-空氣電池的正極,電池1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可以穩定運行超過120 h

  相關研究成果以Single-Atom Fe-Nx-C as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Zinc-Air Batteries 為題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該項工作得到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6YFA0202702)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672029, 51372271)的經費支持。

    文章連結

 

  1. a) 一次-空氣電池結構示意圖b) 不同催化劑製備的電池的開路電壓隨時間的變化曲線;c) 電池功率密度特性;d) 電池放電曲線;e) 1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電池恆流放電曲線;f) 展示鋅-空氣電池可以為電子手錶供電。

 

  2. a) 柔性可摺疊-空氣電池示意圖b) 1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電池充放電曲線c) 柔性-空氣電池的摺疊性能測試d) 串聯的兩組柔性-空氣電池為發光二極體陣列供電。

相關焦點

  • EES綜述:用於鋅空氣電池的雜原子摻雜碳催化劑:進展、機理和機遇
    鋅空氣電池由於其低成本,安全性,生態友好性和高比能量密度而被認為是下一代清潔和可持續儲能技術的有前途的候選者之一。在鋅空氣電池中,空氣催化劑會加速緩慢的氧氣電催化作用,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整個電池的性能。
  • 調控活性位密度和載體孔結構增強單原子Fe催化劑ORR性能
    鋅-空氣電池組裝與性能測試鋅-空氣電池具有環境友好、成本低、理論能量密度高(1084 Wh kg-1)等優點,被公認為是最有前景的新型儲能器件之一。作者將Fe-N-C/N-OMC催化劑用作鋅-空氣電池的陰極催化劑,分別組裝了一次鋅-空氣電池、三電極可充放電的鋅-空氣電池以及柔性可充放電的鋅-空氣電池。
  • 鋅空氣電池高效催化劑
    該研究提供了一種非常有前途的ORR催化劑,而且為設計用於能量轉換和儲存應用的1D多孔材料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問題推動了,對包括燃料電池和金屬空氣電池在內的有吸引力的能量轉換和儲存裝置的追求。鋅空氣電池因其理論比能量密度高、零汙染排放、低成本和安全而特別受到關注。
  • 科學:研究人員為可充電鋅空氣電池創造了第一個無金屬催化劑!
    科學:研究人員為可充電鋅空氣電池創造了第一個無金屬催化劑!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凱斯西儲大學和北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他們認為是第一種無金屬雙功能電催化劑,其性能與鋅空氣電池中的大多數金屬和金屬氧化物電極一樣好或更好,預計鋅空氣電池比行動電話和筆記本電腦中常見的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更輕,更便宜,更強大和耐用,並且越來越多地用於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這種碳基催化劑在氧還原反應和析氧反應中都能有效地工作
  • 能源催化領域最新進展集錦 | 可充電鋅-空氣電池、用於燃料電池的...
    1 OER/ORR雙功能催化劑用於高效鋅-空氣電池 理性設計、開發同時具有電催化氧還原反應(ORR)和氧析出反應(OER)活性的雙功能催化劑對實現高效的可充電金屬-空氣電池具有重大意義。
  • 生物質轉化合成Fe單原子-Fe2O3團簇及其ORR性能
    研究表明,均勻分布的Fe-N-C位點與Fe2O3團簇的耦合作用使催化劑具有優異的ORR活性(E1/2=0.86 V vs RHE;Jk, 0.8V =32.15 mA cm-2)以及良好的抗甲醇性和穩定性。組裝的鋅-空氣電池功率密度為179.0 mW cm-2,能量密度為837.4 Wh kg-1,可與商用Pt/C催化劑媲美。
  • 一篇ACS Nano,全面了解單原子催化劑在電池領域的應用!
    下一代電化學能源存儲和轉換設備,主要包括燃料電池,金屬空氣電池,金屬硫電池和金屬離子電池,已被視為未來大規模能源應用的有希望的候選者。所有這些系統都是通過一種化學轉化機制運行的,目前這種機制受到反應動力學差的限制。單原子催化劑(SACs)具有最大的原子效率和明確的活性位點。它們已被用作電極組分,以增強氧化還原動力學並調節反應界面處的相互作用,從而提高器件性能。
  • 陳義旺JACS:氮磷雙配位單原子鐵催化劑高效促進ORR反應
    【研究背景】 以金屬空氣電池和燃料電池為主的可持續能源技術在發展上很大程度依賴於氧還原反應(ORR)電催化劑,它們是此類能源器件的核心。到目前為止,含有金屬/氮配位活性中心的碳材料(M-N-C,M = Fe,Co,Ni,Mn,Cu等)日益成為貴金屬基ORR催化劑最有希望的替代品。
  • 雙原子中心型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雙原子中心型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2018-06-22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字體由於ORR動力學緩慢,催化過程需要貴金屬Pt過多,這是目前燃料電池成本過高的主要瓶頸。以非金屬單原子為中心的熱解型M-Nx/C催化劑在活性和穩定性方面備受關注。然而,現階段該類型與商業Pt催化劑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活性偏低、機理未定以及活性位點結構尚不明確。
  • 雙功能超薄Fe-Nx-C單原子催化劑用於同時製備乙烯和芳基氯化物
    近日,該課題組在1,2-二氯乙烷電催化脫氯方面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Nano Energy上。本研究為Cl-VOCs類汙染物的控制以及芳基化合物的氯化提供了高效經濟的途徑。1,2-二氯乙烷作為一種常用的典型Cl-VOCs,在實際生產中排放來源廣泛,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該課題組之前的研究(ACS Catalysis, 2019, 9, 10931−10939,ACS Nano, 2020, 14, 9929−9937)發現,電催化還原能高效的去除1,2-二氯乙烷的氯原子,降低其毒性,具有顯著的環境意義,同時還能夠回收高附加值的產物乙烯,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 鋅空氣電池的特點_鋅空氣電池發展現狀-電子發燒友網
    鋅空氣電池特點   (1)低成本特性:原材料負極鋅、正極空氣、水基鹼性電解液都足夠廉價。成本多產生在空氣電極催化劑,相比氫燃料電池催化劑,鋅空氣空氣電極催化劑服役在鹼性電解質中,催化劑種類選擇極其廣闊。
  • 新型氮化物電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社會的能源利用方式將從有限的碳基化石能源轉換到無盡的可再生能源。燃料電池和金屬空氣電池在這類能源轉換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前,燃料電池中一直使用的是昂貴的Pt催化劑;據報導,Pt催化劑佔到整個燃料電池成本的20%左右,這是導致這類高效能源器件尚未得到大規模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發展具有高活性和穩定性的低成本電催化材料依然具有極大挑戰。
  • 「碳基能源材料用於氧電極催化及其鋅空氣電池」學術報告開講啦
    近年來,研究者通過缺陷調控、耦合活性顆粒和原子級摻雜等工程策略,優化電子結構以及表面活性物種吸附/解吸行為,使碳基催化劑在電催化方面表現出可與商業貴金屬催化劑媲美的潛力。(固態)鋅空氣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可靠等突出特點,有望在能源轉化領域實現廣泛應用。目前,鋅空氣電池的發展依然面臨一些「卡脖子的問題」,如:低成本、高活性的空氣電極,高性能、耐久性強的準固態凝膠電解質和鋅負極枝晶等。
  • 我國首次將新型鎳基單原子催化劑應用於生物質轉化反應
    鎳基催化劑在生物質的加氫、加氫裂解和加氫脫氧等反應中已被證明具有高催化活性。然而,在生物質轉化的反應介質中(強酸、高溫、水熱),大部分鎳基催化劑並不能夠穩定存在,這主要是由於低價態鎳基催化活性物種在酸溶液中容易發生溶解、流失以及聚集長大等過程,從而導致催化劑失去活性。該缺點也成為了限制鎳基催化劑應用於生物質轉化反應中巨大的障礙。因此,急需發展一種新型耐酸穩定的鎳基催化劑並用於生物質加氫領域。
  • 群雄逐鹿,單原子電催化劑的前世今生!
    各式各樣的單原子催化劑也在電催化的方方面面發光發熱,和相對傳統的納米催化劑相比,單原子電催化劑有以下優勢:1)均一的活性位點(Homogeneous active sites):除了納米單晶,大部分的納米催化劑缺乏對表面活性位點的有效控制,表面通常是多種晶面的組合,這讓機理的研究往往比較困難。相較而言,單原子電催化劑通常具有均一的活性位點,讓研究人員可以在分子層面探究反應機理。
  • 北理工基於MOF的銦單原子催化劑設計及電催化CO2還原獲進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物理化學系能源催化研究所(籌)的陳文星副研究員、張加濤教授和清華大學的王定勝教授、李亞棟院士團隊合作,在In單原子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高效電催化CO2還原(CO2RR)製備甲酸鹽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Design of a Single-Atom Indiumδ
  • 北理工基於MOF的銦單原子催化劑設計及電催化CO2還原獲進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物理化學系能源催化研究所(籌)的陳文星副研究員、張加濤教授和清華大學的王定勝教授、李亞棟院士團隊合作,在In單原子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高效電催化CO2還原(CO2RR)製備甲酸鹽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Design of a Single-Atom Indiumδ+-N4 Interface
  • 高性能鋰二次電池研究獲進展
    為了降低不導電性反應產物硫化鋰充電時脫鋰離子的難度,加快電化學反應的速度,研究將單原子催化引入到鋰電池領域,結合球差矯正電鏡和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光譜(XAS)證實單原子催化劑的存在。結果顯示,單原子催化劑可明顯改善基於轉換反應電池的充放電速率,在12C(理論5分鐘充滿)時電池的容量仍有58 8mAh g-1),在5C時1000次循環容量衰減率為0.06%。
  • 合肥研究院發展新型鐵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效電催化固氮合成氨
    >新型氧配位鐵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效電催化氮氣還原合成氨。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在常溫常壓下電催化氮氣還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工作首次報導了新型氧配位鐵單原子催化劑實現高效電催化氮氣還原合成氨。
  • 【技術】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催化劑研究進展
    本文結合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催化劑的現狀,主要從鉑基催化劑、其他貴金屬催化劑和非鉑基催化劑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催化劑研究進展和熱點進行分析及展望。  隨著環境汙染和能源危機問題日益嚴重,尋找綠色可再生能源成為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燃料電池能夠將化學能直接轉換為電能,以其綠色化、高電流密度、低重量、緊湊型發電的特點成為可行的綠色能源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