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青島森麒麟輪胎有限公司成功過會,即將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這意味著青島境內上市企業有望達到43家,森麒麟也將成為繼青島雙星、賽輪輪胎之後,青島第三家以輪胎為主營產品的上市企業。
海外市場佔比超過九成
招股說明書顯示,近年來,森麒麟的經營業績穩定增長:
2016-2018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為241889.05萬元、361653.99萬元、417593.32萬元;
2016-2018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29454.99萬元、37876.30萬元、48851.47萬元。
從市場來看,森麒麟是個不折不扣的外銷大戶,近年來,其境外銷售佔總營業收入的比重近年來一路攀升,從2016年的86.96%提高到了2019年6月份的97.54%。
其中北美市場在境外銷售中又佔據了最重要的地位。數據顯示,2016—2019年上半年,森麒麟主營收入中來自美國的比例分別為36.97%、48.79%、55.71%和59.62%。
從2014年起,森麒麟和中國其它輪胎企業一樣,就受到美國商務部的「雙反」審查,並面臨美方的專利侵權訴訟。
同樣,公司隨即開始海外布局,隨著2015年其在泰國的工廠建成投產,泰國公司的主營收入逐年提升,2018年達到216859.61萬元,佔公司總營收的一半以上。
兩度衝擊IPO終成功
2017年1月,森麒麟便開啟了IPO之路,次年5月,森麒麟遞交的IPO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並且首次發布招股說明書,同年10月對IPO招股書更新預先披露。
但2019年1月,證監會對森麒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做出終止審查的決定。
森麒麟對上市募資的需求似乎是迫切的,同年6月份,便再次遞交了IPO申請。雖然前次失利的內因無從知曉,但從再次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來看,不少數字出現了較大改動。
舊版招股書顯示,2016年公司輪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7413.74萬元,淨利潤為66719.19萬元,上述兩項數據在新版招股說明書均發生較大變動,分別改為51913.74萬元和71442.96萬元,都比之前多出了4千多萬元。
此外,舊版招股書中2017年為採購前五大供應商天然橡膠的金額為7.47億元,與最新披露的數據相差2.12億元,2016年該項數據也相差約1億元。
財報顯示,目前公司面臨較低的流動性和較高的負債率。儘管輪胎行業乃至整個製造業都將絕大部分資金投入擴充產能建設中,森麒麟的境況並不是個例,但對於新項目研發投產來說,流動資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森麒麟對於上市的執著或許很大一部分原因出於此處。
青島上市公司中的輪胎板塊
森麒麟的主打產品為半鋼子午胎和航空胎。
其中半鋼子午胎有「路航」「德林特「兩大品牌,據公司表示,「德林特」品牌在美國高性能輪胎市場已佔據了2.5%的份額,為唯一榜上有名的中國品牌。2019年,公司正式推出了同名品牌「森麒麟」,作為森麒麟的主品牌。
在航空胎領域,自2017年打破國外壟斷生產出中國第一條民用航空胎後,公司表示已與中國商飛開展國產大飛機航空輪胎合作,而此次上市募資後,森麒麟將建設「年產8萬條航空輪胎(含5萬條翻新輪胎)項目」,這也將進一步完善公司航空輪胎的產能布局。
森麒麟官網產品介紹
隨著森麒麟的過會,青島三大輪胎生產廠商有望全部登陸資本市場。在美國《輪胎商業》雜誌公布的2019年全球輪胎前75強中,賽輪排名18(中國第3),雙星排名31(中國第9),森麒麟排名39——2018年,森麒麟排名57。
作為青島的傳統優勢產業,青島的輪胎橡膠工業一直在國內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圍繞著橡膠輪胎產業,青島形成了一條相對完善的產業鏈。僅從上市公司看,除了賽輪、雙星、森麒麟外;軟控股份是國內最大橡膠輪胎機械製造商;2019年完成資產重組更名的克勞斯,主營業務也是塑料和橡膠機械生產。
此外,6月1日剛剛過會的青島高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主營業務也包括生產應用於輪胎行業的輪胎成品測試裝備。
雙星成為青島國企混改「第一槍」,賽輪股權架構調整完成業績大增,再加森麒麟的過會,期待青島橡膠輪胎產業,再現當年「上青天」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