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支撐 豆粕走勢偏強

2021-01-15 金融界

來源:期貨日報

美國大豆價格在庫存降低、南美減產等因素支持下,維持強勢,我國進口大豆成本居高不下,而春節後通常油脂需求將轉淡,壓榨企業利潤只能再度轉至依靠豆粕,因而未來一段時間,國內豆粕市場或維持強勢格局。

美豆庫存依舊維持低位

最新的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顯示,美國大豆的播種面積預計在8310萬英畝,略高於上年度的7610萬英畝,但新豆的單產預估處於50.2蒲式耳/英畝,低於上次預估的50.7蒲式耳/英畝水平,這便導致大豆產量僅處於41.35億蒲式耳。此外,美國本年度的大豆出口預估在22.30億蒲式耳,壓榨預計處於22.00億蒲式耳,分別高於上年度的16.82億蒲式耳和21.65億蒲式耳,這導致美國大豆的期末庫存僅僅處於1.40億蒲式耳,大幅低於上年度的5.25億蒲式耳,亦低於此前市場預估的1.75億蒲式耳,並使得庫存消費比迅速由上一年度的13.28%降至當下預估的3.07%。作為全球豆類市場走向的重要參考指標,利多的報告數據自然利於國內豆粕價格走勢。

阿根廷大豆大概率減產

目前南美大豆正處於重要的生長階段,天氣對大豆產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尤其阿根廷農業基礎設施較差,大豆產量基本「靠天吃飯」。從以往「拉尼娜」年份南美大豆的最終產量來看,巴西大豆減產的概率較低,而阿根廷減產概率偏大。美國農業部預估阿根廷新豆產量在4800萬噸,較之前預估的5000萬噸繼續調低。

進口大豆成本依舊較高

目前臨近春節,部分油廠有停機計劃,加之春節後南美大豆將開始陸續上市,大豆進口廠商對進口大豆採購有所降低。然而美國所剩大豆不多,南美存在一定的天氣炒作題材,且罷工影響港口貨船裝運,這都對CBOT大豆市場構成支撐。目前,我國進口3月船期的巴西大豆升貼水為160美分/蒲式耳,折合我國進口大豆理論到港成本為4292元/噸,維持近幾年高位水平。進口大豆成本的堅挺必然會使國內油廠增強對豆粕挺價的心理,因而豆粕會繼續呈現偏強走勢。

國內養殖狀況明顯改觀

隨著近兩年生豬養殖效益的改觀,以及各地政策的扶持,國內可繁母豬、生豬存欄數量快速升高,國內的生豬養殖得到顯著恢復。同時,過去幾年豬肉供應降低、價格走高,也刺激了國內肉禽、水產、反芻等養殖收益改善,繼而國內其他養殖規模也有所提升。這對豆粕的消費需求起到積極的推升作用。

除此以外,春節過後國內煎炸食品消費將有所降低,油脂便處於消費淡季,而對於油廠而言,若要穩定壓榨利潤,只能依靠豆粕,因而豆粕的價格必然會受到油廠挺價銷售。並且,隨著新冠疫苗接種的開展,國內外經濟將逐漸回歸正常,這對於豆粕等快速消費商而言也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作者單位:然厚商貿)

相關焦點

  • 【豆粕】種植面積報告意外利多 連粕大幅上漲
    美國農業部(USDA)周二公布,美國2020年大豆種植面積預估為8,382.5萬英畝,市場此前預估為8,471.6萬英畝,3月預估為8,351萬英畝,短期美豆市場將維持偏強震蕩走勢。國內市場來看,國內油廠繼續維持超高開機水平,大豆、豆粕庫存快速增加,豆粕庫存9連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據當前油廠壓榨水平看3季度豆粕供應偏充足,也將制約豆粕市場基差走勢,而4季度大豆供應取決於美豆進口情況,短期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報告意外利多,有望帶動國內豆粕市場價格偏強走勢,不過大豆單產仍取決於作物實際生長水平,未來3個月大豆生長關鍵期,天氣尤為重要,另外中美貿易關係仍具有一定不確定性,美豆進口節奏及中國需求也需持續關注
  • 做空豆粕?三個要點不容忽視
    美國國家和海洋大氣管理局最新的氣象模型顯示,目前極端天氣發生偏中性。此外,澳大利亞氣象局的拉尼娜手錶指針指向不活躍,這意味著未來幾個月幾乎沒有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發展的跡象。不過,氣象預測是個世界性難題,時間越遠,預測的誤差也就越大,天氣模型參數可以調整,所以後期天氣走勢還需要投資者密切關注。
  • 以鐵礦、豆粕、化工品為例 如何看待商品基差與供需的關係?
    但由於不同工藝的品種,其作為替代品,其價格走勢往往基本一致。而在基差的計算中,會呈現一些差異。PVC電石法的基差要整體小於乙烯法的基差,乙二醇煤制的基差也會整體小於油制的基差。這種差異體現的是不同工藝直接的品種差異。雖然不同工藝的品種之間存在差異,但其價格可以互相構成支撐和壓力,進而影響不同品質基差間的強弱關係。
  • 連豆粕可能呈現偏空走勢 未來需關注美國天氣
    上周以來美豆及連豆粕結束回調,重拾升勢。昨日,隔夜美豆11月合約上漲1.64%,收盤連豆粕9月上漲1.89%。本輪上漲主要源於兩個原因,一方面上周美國農業部公布的7月美豆月度供需報告數據偏利多,另一方面美國大豆進入生長季節,而最新的天氣預測顯示未來1-2周美國大豆主產區預計高溫少雨。
  • 抗跌的豆粕值得做多嗎?看看他們怎麼說!
    在此驅動下,一般工業品跌幅整體大於農產品,而在眾多農產品中,不少品種其實也伴有著工業品的屬性,如油脂、棉花、白糖等,而豆粕、玉米等飼料、糧食農產品屬性更強,相對堅挺抗跌,這是由商品的宏觀屬性所決定的。其次,近期豆粕自身供需基本面也整體偏強,受3-4月大豆到港大幅下滑影響,未來一段時間油廠開機以及豆粕庫存低位運行,近期華南地區基差快速上行也反應了國內現貨偏緊的事實,疊加近期油脂受累嚴重,豆粕更表現出相對堅挺抗跌態勢。最後,從資金面看,相對年前火熱的油脂、白糖行情,豆粕原本就處於一個價格的相對低點,較大程度上出清了下跌風險,空頭資金狙擊的意願不強。
  • 寶城期貨豆類油脂日報:油粕比反覆 棕櫚油偏強
    兩粕和棕櫚油表現偏強。豆類區間盤整,資金並未出現明顯波動,油粕比價有所反覆。油脂市場整體高位波動,棕櫚油略顯偏強,上行短期壓力6150。相比之下,豆粕圍繞2750一線振幅繼續收窄,整體震蕩區間並未打破。
  • 信達期貨:預計本周銅價繼續維持震蕩偏強走勢
    信達 期貨:預計本周銅價繼續維持震蕩偏強走勢; 上周銅價繼續維持反彈偏強走勢。目前來看,宏觀方面,歐美經濟正在逐步復工,疊加各類刺激政策,經濟復甦預期升溫,但同時國際貿易關係趨於緊張,對本就脆弱的市場信心蒙上陰影。國內來看,基建、房地產搶工推動近期現貨端表現較好,需求平穩庫存去化。但從最新的5月PMI來看,內部復甦較好,但出口訂單下滑拖累明顯。
  • 利多消化疊加供應寬鬆 豆粕期貨將進入弱勢震蕩
    國內大豆到港成本亦持續上漲,為國內豆油提供成本支撐。   2、美豆出口強勁,支撐美豆價格   截至10月底,美豆累計出口銷售1664.7萬噸,同比增加731萬噸。   二、國內豆粕震蕩調整,走勢明顯弱於外盤   1、四季度大豆到港量預估上調,大豆供給充裕   從四季度大豆到港預估來看,11-12月大豆到港月均都在900萬噸左右,本周到港量繼續上調30萬噸。
  • 多重利多共振 豆粕高開高走
    近期商品市場資金活躍度持續偏高,油脂期價的反彈吸引資金關注,因油脂當前主力合約對應需求淡季,新高位置前資金較為謹慎,元旦節後飼料廠商補庫積極,推動豆粕基差走強,國內新冠疫情再現反覆,市場擔憂進口供應受限,加速節前備貨,
  • 關於豆粕和白糖波動率指數的研究與應用
    如圖1所示,IV和MVIX走勢基本趨同(這裡的IV是加權IV,由ATM及上下兩檔期權的成交量加權得出),但MVIX走勢更加平滑,整體的指數略高於加權的IV。  2017年3月31日,豆粕期權上市初期,豆粕期貨價格下跌,但MVIX回落後在4-5月在15數值下小幅震蕩,5月下旬開始緩慢持續攀升,同期6月份期間,豆粕價格在2600支撐上震蕩運行。
  • 金信期貨傅博:美豆漲勢不改,豆粕逢低做多任理念
    近期 豆粕和豆油 的走勢出現分化, 而 豆粕走的明顯比豆油要弱的多 ,對此,金信期貨研究...全球穀物、油脂油料作物8月份以來呈現上漲趨勢。近期 豆粕和豆油 的走勢出現分化, 而 豆粕走的明顯比豆油要弱的多 ,對此,金信期貨研究院農產品研究主管傅博應邀來到第一財經《市場零距離》演播室,為投資者進行詳細解讀。
  • 機構:把握近期豆粕走勢的幾個要點
    受到五六月份巴西進口大豆大量到港的影響,國內豆粕現貨17日中跌了16日,而另一方面,在誘人利潤和政府強力扶持政策下,生豬養殖行業熱情如火如荼,不免讓人對相應的粕類需求增長充滿憧憬;然究是利多於空,抑或空強於多?且聽下面分解。
  • 豆粕 重心料再上一層樓
    其中,蛋白飼料以豆粕為主。所以,研究生豬價格走勢時,就不能避開豆粕市場。巴西大豆庫存低位刺激美豆出口巴西大豆出口量創歷史新高,而當地大豆供應開始緊張,不得不從巴拉圭進口大豆供本地壓榨企業使用。根據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局1月6日發布的報告,2020/2021年度巴西大豆期末庫存水平較低,佔國內供應的0.36%,而2019/2020年度為0.5%。
  • 怪不得國內豆粕跌了!還會漲嗎?看分析師怎麼說
    行情寶數據顯示:7月28日國內豆粕市場全面回調為主,大部分地區油廠及貿易商豆粕報價較昨日下跌20-70元/噸,基本回吐了周末開啟的漲價幅度。隔夜美國大豆期貨市場出現了滯漲走勢且電子盤美豆出現了回落,引發了今日的跌現象。
  • 豆粕調研報告:「非洲豬瘟」蔓延 生豬補欄積極性重挫
    針對未來中美貿易摩擦的走勢,油廠方面紛紛表示已經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即便是外資油廠也表示,在中美貿易摩擦緩和之前不會進口美豆,這也意味著若中美貿易戰持續,今年12月至明年2月國內進口大豆供給將會非常緊張,對豆粕價格形成較強支撐。
  • 拉尼娜將影響哪些農產品走勢?
    拉尼娜將影響哪些農產品走勢?具體到品種,市場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受豬周期產能釋放、拉尼娜現象、主產區乾旱等因素的疊加影響,玉米、豆粕等農產品今年下半年走出了趨勢性上漲行情,受到市場參與者的廣泛關注。當前,農產品市場的關注焦點仍在拉尼娜現象的形成及其帶來的影響。
  • 南美兩國出現天氣異常「苗頭」,豆粕...
    周日晚些時候,阿根廷穀物出口商會(CIARA-CEC)提出了一項新的提議,2020年將加薪35%,並根據2021年的生活成本指數進行調整,此外還會額外提供840美元的獎金。如果他們再繼續罷工24小時,來自三個不同工會的大豆壓榨商將於周一下午4點進行評估。3、據外媒報導,近月天然氣期貨在前三個交易日下跌超過17%,跌至9月下旬以來的最低盤中水平。
  • 05PP價格MTO成本定價,或隨成本弱勢震蕩
    原油  隔夜國際原油延續前一交易日的上漲走勢,日內漲幅近1.5%,美國原油主力2月合約11個月來首次站上50美元/桶的整數關口。總體來看,在貫徹堅決減產政策的支撐下,油價將維持震蕩偏強的走勢。(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做入市依據)  昨日聚酯產業鏈三個品種呈現震蕩偏強的走勢,短纖主力2105合約延續著上衝的態勢,MEG走勢相對偏弱。昨日終端產銷率繼續向好,市場成交情況良好,聚酯成品價格延續著普漲的態勢,在整體庫存偏低及利潤尚可的情況下,現階段聚酯企業維持較高的開工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