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要如何控制幹體重?醫生指出做好這4點很關鍵!趕緊記住了

2020-12-06 騰訊網

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一定要控制好幹體重,幹體重是指身體中沒有多餘的水分瀦留,身體又不缺水時的體重。每次接受透析治療時需根據幹體重製定超濾量,使得透析後能達到或接近於幹體重,那如何做好自我判斷呢。

怎麼自我判斷是否需要控制幹體重?

1、透析後能維持理想幹體重

透析後若體重能減到理想幹體重時,患者能自覺感覺到舒適,走路時沒有氣短和呼吸困難,也沒有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臉部無浮腫情況且血壓恢復正常。做體檢時沒有頸靜脈怒張和肝脾腫大、下肢無浮腫。

2、血液透析患者體重的判斷

血壓正常,若血壓只是輕微升高,透析後半段血壓平穩下降到能承受的範圍。肌肉痙攣分為兩種,一種是能感受到肌肉抽筋,但無疼痛感;另一種是大發作疼痛難忍。肌肉痙攣和血壓是判斷幹體重的重要因素,需在透析液鈉合適時才會出現。若干體重長期錯誤可引起心包積液,使得患者透析最後半小時,能明顯感覺到心臟微震顫,此時是身體最舒適的時刻,能判斷幹體重。透析間隔體重增加3%~5%最為合適,其中的1%~2%在血管中,剩下的全部集中在組織細胞中。

如何才能維持幹體重?

1、限制水分攝入

若尿毒症患者每周接受兩次血液透析,每天的喝水量是300毫升的加前一天尿量;每周接受三次透析的患者,每天喝水量是500克加前一天尿量。兩次透析間體重增長需控制在幹體重的3%~5%,也就是說體重增長不能超過2~3公斤。

2、做好監測

接受透析的患者每天都要監測尿量,記錄好喝水量和服藥用水時的輸液量,同時要測量後體重。測量體重時保證同一時間、用同一個秤且在同一個地點上。用計量杯提前測量所用的茶杯和玻璃杯,把一天飲水用量倒在固定的容器裝好,平均分配到一天喝。

3、留意食物中的水分

不能大量攝入含水分太多的食物,如各種果汁茶湯啤酒和蔬菜以及牛奶等。另外要保持清淡飲食,控制吃鹽量,因為攝入太多鈉鹽可引起口渴。鈉鹽攝入量需小於2克,避免吃含鈉過高的食物,如豆腐乾或腸皮蛋和各種堅果等。

4、合理用冰塊糖果

把水果汁或牛奶凍成冰塊,感覺到口渴時可以含在口中讓冰塊逐漸融化,化掉之後必須吐掉。也可以把少量檸檬汁擠在嘴巴中能減輕口渴或咀嚼無糖口香糖。稍微口渴時可以用棉花棒蘸取少量水溼潤嘴唇或用溫水漱漱口。

溫馨提示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間一定要調整好喝水量,以免導致體重增加過快,從而加重病情。調整好飲食,避免吃太鹹的食物,做菜時等菜快要出鍋時再放鹽。感覺到口渴時可以適當地做輕度運動或看電影、聽音樂等,適當身體保持活動狀態,能幫助排汗,減輕想喝水的欲望。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現低血壓?不能忽略這8種因素,及時調整
    所有的尿毒症患者都需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能及時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以免毒素在體內堆積。不過部分老年人在透析過程中易出現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低血壓,若沒有及時治療可誘發心律失常和冠心病,因此應及時找出低血壓的原因,然後正確應對。為什麼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現低血壓?
  • 血液透析患者持續使用胰島素、血糖居高不下,為何?
    前幾日在內分泌科查房被主任問懵了~ 患者 62 歲,糖尿病 20 餘年,由於不夠重視,平素血糖控制不理想。本次入院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腎功能衰竭、終末期腎病,維持血液透析狀態。
  • 維護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
    隨著經濟發展,醫療保障的普及,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得以依賴血液淨化長期存活。然而,如果血管通路出現併發症,這不但會影響透析效果,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如何建立一個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維護和處理併發症是目前腎內科醫師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介入技術是K/DOQI指南推薦的血管通路併發症的診治方法。該方法安全,簡便,有效,比手術更具有優勢。
  • 怎樣預防透析時低血壓的「搗亂」?這幾招請您收下!
    那麼為了幫助血透腎友們將低血壓「扼殺在搖籃之中」,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如何預防透析時低血壓上門「搗亂」。1.對於容量相關因素導致的低血壓,應限制透析間期鹽和水的攝入量,並重新評估幹體重,控制兩次透析間期幹體重增長不超過5%。體重增加過多者可適當延長透析時間、增加透析頻率。
  • 透析時為什麼會發生抽筋?如何預防
    快按按……」在血液透析過程中,經常會聽到有腎友這樣說。 抽筋即肌肉痙攣,是透析患者常見的併發症,多發生在足部、腹部和胸部等,容易發生在透析時脫水較多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多出現在透析治療的中後期。 透析過程中引起抽筋的主要原因有低血壓、失衡症候群、幹體重不準確等,針對性進行預防,減少抽筋的發生,對於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 淺談日本透析器分類及選擇關鍵
    1990-2020 全球血液透析人數增長及預測 (單位:萬人,%) 《2017-2022年中國血透市場供需預測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ESRD(慢性腎衰竭)的患者人數和增速整體來說都處於增長狀態,而治療ESRD最主要方法就是血透,因此,選擇合適患者的透析器是首要
  • 血透新手必讀:血液透析的基礎知識點
    血液透析病人營養需要:①、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②、控制脂肪及膽固醇攝入;③、限制鈉離子的攝入;④、限制磷的攝入;⑤、制鉀離子的攝入;⑥、控制液體的攝取;⑦、適量的糖類和油脂;⑧、補充鈣和維生素。24.含鉀高的蔬菜和水果有:蘑菇、海菜、豆類、蓮子、橘子、水蜜桃、蘋果、鳳梨、楊桃、香蕉、櫻桃、紅毛丹、葡萄、火龍果、香瓜等。25.
  • 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部位形成假性動脈瘤怎麼辦?
    臨床案例患者劉某,男性、47歲,血液透析12年,動靜脈瘻術後10年。近日轉入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入院時評估血管通路情況為左側腕部及前臂形成5*5、6*7兩處假性動脈瘤。瘤體較大患者自訴動脈瘤形成約有4年左右。
  • 長期透析血管通路惡化,醫生用「人工血管」為尿毒症患者架起生命線
    楚天都市報5月30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馬遙遙)每個季度,尿症患者歐陽先生去醫院進行透析治療時總會來到病房,找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腎病風溼科黃小妹主任醫師合影,這一習慣,歐陽先生保持了近6年,即便因尿毒症導致眼睛幾乎失明行動不便,他也沒有間斷過。
  • 尿毒症透析患者曙光有望
    而程度最甚的,自然是尿毒症透析階段無疑。透析既費時——每周兩三次、每次4小時的時間,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又費力——相當於全身血液置換個遍,耐受度低的患者會感到非常痛苦。更不要說透析過程可能存在的種種緊急併發症,無一不牽動著尿毒症透析患者們的緊繃的神經。「如果能有一項技術代替透析,免受傳統透析方式之苦,該多好啊!」
  • 血液透析時,如何預防感染?
    為更好地預防和控制血液透析相關性感染,韓國腎臟病專家和感染控制組針對該問題聯合發布了血液透析感染預防臨床指南,具體推薦意見如下:一、預防和控制感染計劃1.>➤ 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家屬和訪客進入透析室時三、隔離防護➤ 必要時採取隔離措施,以防止疑似或確診感染的患者傳播感染➤ 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進入透析室時應戴手術口罩
  • 得了尿毒症到底要選擇腎透析還是選擇腎移植?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血液透析是腎衰竭患者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可以把它稱之為「人工腎」,是腎衰竭患者最為常見的治療方式。這種治療方式將體內的血液引流到體外,經過透析器的透析,通過超濾、吸附和物理交換,代替腎臟完成代謝、清除廢物、維持電解質等功能,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血液透析一周要進行兩次,經濟負擔是比較重的。
  • 透析患者的福音:穿戴式人工腎,不再是夢!
    終末期腎病(ESRD)或腎功能衰竭是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最終結局,在美國ESRD患者超過2600萬。其主要治療方法為腎臟替代治療(腎移植和透析),無法進行腎移植的患者,只能靠透析維持生命。雖然透析在淨化血液、清除多餘水分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每周透析2-3次,每次耗時4小時,嚴重限制患者的活動,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腎病科醫生一直致力於可穿戴式透析機的研究,希望有朝一日患者可擺脫笨重的大型透析機,獲得自由活動。而遺憾的是,研究人員一直未能找到足以使透析機穿於身上的小巧輕便裝置。
  • 進博會專訪|JMS CDDS--血液透析新技術
    據《中國慢性腎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發病率高達 10.8%,即有約 1.5 億人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約2%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會發展成為終末期腎臟病階段。根據中國CNRDS公布的數據,中國大陸地區2017年底的血液透析患者總數達52萬人。每年患者增長率高達11-14%,預計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血液透析患者總數將突破70萬人。
  • 41歲尿毒症患者為血液透析每周奔波450公裡(圖)
    今年4月,北京首家新農合血液淨化中心在朝陽區成立,朝陽區新農合參保患者可以就近進行血透。自付醫療費用大大減少,每次透析費用個人僅需負擔46元,而且節省了大量的交通費用,受到患者的歡迎。  今年41歲的李振雄患尿毒症已經4年了,由於華安縣沒有血透室,他要到漳州市區的醫院做血透,一周三次,一次來回奔波150公裡,兩年奔波的距離差不多就是地球赤道的周長。  尿毒症,即慢性腎衰竭的終末期,患者的腎無法過濾血液雜質、維持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等。血透裝置,相當於「體外的腎」,患者要定期用這個「腎」把全身血液過濾一次。李振雄生活的華安縣城,離這個「腎」有75公裡遠。
  • 微晶片人工腎臟有望使患者擺脫透析
    由心臟供能 靠血液運作 微晶片人工腎臟有望使患者擺脫透析 2016-02-19 科技日報 常麗君 這一技術或使腎病患者徹底擺脫透析。  該校醫學中心腎病學家、醫學副教授威廉姆·費塞爾說,他們正在創造一種生物混合設備,能模擬腎臟清除廢物、鹽和水,讓病人不再需要透析。現在的目標是將設備做得足夠小,可植入病人體內。  這一設備的關鍵是矽納米技術微晶片,其工藝與計算機微電子行業中的晶片一樣。這種晶片並不昂貴,卻很精密,可作為理想的濾膜。
  • 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現低血壓,離不開這8大原因!
    尿毒症患者會以維持性血液透析方式來延長壽命,但易發生低血壓。一旦發生低血壓將會導致透析血流量不足,引起超濾困,難內瘻發生阻塞,而且也易出現冠心病以及心律失常,那為什麼患者易出現低血壓呢。 為什麼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現低血壓?
  • 血透患者總是失眠該怎麼辦?堅持做好2個要點,對提高睡眠質量有幫助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腎臟替代治療方法之一,通過把體內血液引流到體外,清除身體中的代謝廢物,維持酸鹼和電解質平衡。同時也能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然後再把經過淨化的血液回輸到體內。不過血液透析易引發多種副作用,如噁心嘔吐、痙攣、低血壓以及發熱等。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失眠多夢的情況,即使能睡著後也會半夜醒來。
  • 醫生:紅斑狼瘡不一定長斑 家長要關注這一點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過敏免疫風溼病科主任曾華松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的採訪時提到,紅斑狼瘡病是一種嚴重威脅兒童健康的疾病,往往在青春前期起病,且表現形式非常複雜,全身的血管小血管發炎,過去叫做不死的癌症。因此,紅斑狼瘡的患兒一定要找到相關有經驗的醫生檢查,然後逐漸甄別出來。
  • 透析過程痛苦嗎?一個透析3年的患者家屬告訴你,請珍惜生命!
    直到三年前,父親查出尿毒症,母親覺得這事太大,偷偷打電話告訴我。 我深知尿毒症的嚴重性,於是到處諮詢醫院,找尋治療方法,但醫生給的治療建議都很一致:透析。 「那就透析吧!」父親表現得平淡,覺得就跟輸液一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