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維的三大特點

2020-12-05 巧巧的小情緒

哲學思維具有抽象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哲學的抽象性是一種「形而上」的,將人類的抽象能力發揮到最高限度,力求把握「無限」的抽象;批判性是哲學思維對命題和對象進行帶有否定性的考察和分析;哲學的反思性是指它的批判矛頭不僅僅是「對外」的,即針對一切外部對象和已有的概念及思想成果,同時也是「對內」的,即針對批判著的思想自身。

關鍵詞:哲學思維;哲學的抽象性;哲學的批判性;哲學的反思性

一、哲學思維的抽象性

哲學的抽象性首先通過哲學概念的高度抽象性表現出來。人們談到哲學,首先想到的是抽象概念。哲學往往因為抽象而顯得脫離實際、晦澀難懂。但在實際上,思維的抽象性不僅是哲學的特色之一,也是它的優勢所在。因為正是有了抽象,人的思維才能夠超越現象走向本質,超越個別走向一般。

抽象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思維能力。一般而言,抽象是相對於具體而言的。抽象是從一些具體的事物中將一些共性的東西分離出來,加以理性的分析、概括和提煉,從而得到一個超越了個體形象的認識或結論。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用到。比如,「水果」是從蘋果、梨、草莓、桃子等中抽象出來的;「蔬菜」是從黃瓜、西紅柿、茄子等中抽象出來的;,這種抽象的意義,在於人們依次超越對象的個別屬性和表面現象,越來越深入地把握某一類事物的共性和個性。抽象是人類必不可少的思維形式。

以「物質」、「存在」等概念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哲學的抽象具有以下兩個主要特性:

1.哲學的抽象是一種「形而上」的,將人類的抽象能力發揮到最高限度,力求把握「無限」的抽象。而哲學作為追根究底之學,其意義正在於它要擺脫感覺經驗的束縛,進入一個超越經驗的層次,提供對普遍性的整體把握。正因為如此,哲學在經驗抽象的基礎上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抽象,力求在對象的總和意義上把握其本質。這種更高度的抽象所達到的,就是用「物質」來概括世界上已有的和可能的、有限的和無限的、一切可以通過人的感覺來體驗的事物;用「存在(有)」來概括包括物質和非物質在內的一切可言說對象的狀態。而「物質」、「存在」這樣的概念,因為它們本身已經超出了經驗的範圍,所以才能代表在「無限」意義上的抽象。同樣的抽象也表現在哲學其他概念,如運動、時間空間、質和量、可能和現實、必然和偶然等等之中。

在哲學的理論敘述中,基本的概念、範疇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典型的如「運動和靜止」、「現象和本質」、「歷史和邏輯」等;這種通過概念之間的橫向關係來自我限定的理論特徵表明,哲學的抽象始終是一種力求在最大限度上把握事物最普遍特徵的理性創造,並不是一種無所節制、隨心所欲、脫離現實的想像和臆造。

二、哲學思維的批判性

在高度理論抽象層次上的批判性,是哲學思維的主要特性之一。

通常所謂的批判,大致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對對象的揭示、辨析、鑑別和選擇;二是對對象的否定、揚棄。

1.批判性是哲學思維的本性和精神標誌。,是哲學批判與一切科學批判的共同特點。但是,哲學批判永遠不滿足於既有結果,不迷信任何權威,不拘泥於習慣和成見,而是對它們保持一定的懷疑和審視態度,儘管其結果完全顛覆了既有的認知,卻總是探索新的路徑,走向新的發現、發展和超越。

當然,僅僅從概念自身來理解哲學的批判性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概念的辯證法歸根結底源自人現實的生命和感性的實踐活動的辯證本性,換言之,它們本身就是一個與人類在實踐中把握世界和自我把握相聯繫的生成和發展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對概念的辯證的思維的把握中,始終要看到人自身的、社會歷史的辯證運動。所以馬克思指出,「合理形式」的辯證法的意義就在於它「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三、哲學思維的反思性

哲學批判是一種在邏輯上最具徹底性的批判。這種批判的徹底性還表現為,它的批判矛頭不僅僅是「對外」的,即針對一切外部對象和已有的概念及思想成果;同時也是「對內」的,即針對批判著的思想自身。這就是哲學的反思性特徵。哲學的反思性與批判性總是相互聯繫的。

哲學反思的特點和意義在於以下三個方面:

1.在各門科學中,哲學以最為自覺的理性形式,承擔著人類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批判的功能。

人類在重大普遍性問題上的反思和自我批判,往往通過哲學的反思和自我批判表現出來。而哲學的反思,則往往通過哲學家的批判性思考、探究以及哲學家們之間的爭論表現出來。

2.對概念及其邏輯體系無矛盾的完整性和徹底性,對理論與實踐之間統一性的追求,是哲學的使命,也是哲學反思性的內在動力。

可以說,人類「存在著一種系統感和對於我們思維的明晰性和統一性的要求——它們進入我們思維活動的根基,並完全可能進入到更深處——它們導源於我們所屬的這個物種和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不管是古典形式還是現代形式的形上學思想,其驅動都在於力圖把各種事物綜合成一個整體,提供出一種統一的圖景或框架,使我們經驗中的事物多樣性能夠在這個框架內依據某些普遍原理而得到解釋,或可以被解釋為某種普遍本質或過程的各種表現。」

3.在哲學的反思和自我批判中,同樣包含著強烈的前提性反思和批判意識。與此相應的是,哲學發展也表現出常常「回到起點」的特徵。

石裡克曾指出:「哲學事業的特徵是,它總是被迫在起點上重新開始。當然哲學的批判並不是簡單的「拋棄」,而是複雜的「揚棄」。每一個真正的哲學家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亞里斯多德對柏拉圖是如此,康德對唯理論和經驗論是如此,黑格爾對康德是如此,馬克思對黑格爾是如此,海德格爾對胡塞爾也是如此。哲學的反思和批判並不僅僅停留於概念和思辨的形式本身,思想的歷史延續聯繫著人和社會發展的生命。正如馬克思在談到黑格爾哲學與現實的關係時所指出的,黑格爾哲學是以最抽象的形式表達了最現實的人類狀況。正是以「最抽象的形式」表達「最現實的人類狀況」,促成了哲學永無止境的反思和批判,

相關焦點

  • 從哲學思維方式看中國歐洲籃球的特點和風格以及對中國籃球的啟示
    從哲學思維方式看中國歐洲籃球的特點和風格以及對中國籃球的啟示
  • 世界三大哲學體系,你知道幾個?
    目前公認為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分別為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以宗教為基礎,以各自的思想特點為分水嶺,世界上的哲學體系又可分為三大類,都哪三大類呢?一起來看。1,西方哲學以古希臘哲學起源為代表的西方哲學,以自然科學和神學為出發點,重視理性和邏輯,以實驗和科學分析為核心方法。其目的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最終走向的是一條科學理性之路。
  • 數學思維方法概述 ---數學思維方法與數學哲學
    數學思維方法的形成與發展往往與數學家,哲學家對數學整體的哲學思辨相關,對數學不同的哲學思考會形成對數學不同的思維模式。同時,對數學不同的哲學理解也對數學中不同的方法給予不同思維層面的解釋。因此可以說,數學思維方法與數學哲學是密切相關的 。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數學思維方法與數學史,數學教育的觀念也有著密切的關聯。不同數學哲學觀念形成不同的數學思維方法。
  • 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讀懂新時代
    這與他們嫻熟運用哲學思維展開對時代分析密切相關。可以說,哲學是分析現實、洞悉時代本質及其基本特點的科學思維方式。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好傳統,是我們黨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不同發展階段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寶貴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先後兩次提出並帶頭在全黨開展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充分證明了哲學思維對統一全黨認識的重要性。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維特質 宣講家網評論
    摘要:科學也靠思維,科學思維具有直接對象性的實證化的特點,是一種求真的思維;而哲學世界觀的思維則是一種理性的反思,是基於實踐活動和人類思想文化水平總體制約下的對於人和世界的總體關注和思索,是通過對人類活動和思想的反思來更準確地把握自身和客觀物質世界。
  • ——葛四友《哲學思維導論》通識課
    葛四友 課程名稱:哲學思維導論 開課教師:葛四友 開課院系:華東師大哲學系開課時間:2020年秋季學期選課模塊:思維、推理與判斷二、課程內容:整個課程將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課堂的講解(學生要求提前預習相應內容),內容會從三個基本層面來展現哲學思維的獨特性,第一個層面是闡述與介紹哲學思維與方法的基本特點;第二個層面是從個人同一性、自由與理性等增強對人的認識;第三個層面則是從人性角度來考慮國家
  • 從細節入手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
    從細節入手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 2020年05月18日 09:0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宇燕 字號 內容摘要: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辯證法:不是工具,而是哲學本身──評《辯證法與現代哲學思維方式》
    《辯證法與現代哲學思維方式》立足於現代哲學思維方式的變革,從現代社會生活和現代哲學所提出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出發,集中論述了辯證法與現代哲學思維方式的一致性。這是孫正聿先生花了十年時間研究辯證法與現代哲學思維方式關係的力作,是作者關於辯證法與現代哲學思維方式的專題研究,既在現代哲學思維方式的意義上推進了辯證法研究,又在辯證法理論的意義上深化了對現代哲學思維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1、人們對辯證法存在種種誤解  辯證法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三大體系」建設引領哲學社會科學邁向未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龔雲表示,一個國家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質,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哲學社會科學來回答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
  • 讀《世界哲學史》8——康德哲學(三大批判)
    三、康德的思想體系康德思想體系龐大,即使我儘可能濃縮精華,也免不了這篇文章的冗長,為此,請讀者對思維導圖儘量熟悉,也可以隨時回來查看對比,加上前面列出的著作,我們將能夠直觀掌握。康德哲學的三個階段換言之,理性主義是形上學,經驗主義是實踐哲學,康德所思考的問題就是形上學究竟是不是可能的。康德花了將近三十年思考這個問題,直到他五十七歲那年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二、批判時期——第二階段,我將介紹康德的三大批判,看他是如何從提出批判問題,最後解決問題的。
  • SaaS創業路線圖(廿七):哲學思維與底層商業邏輯
    如果只思考一城一池營銷上的勝利,那你只具備一個城市經理的思維方式;如果只考慮做出產品滿足客戶提出的需求,那也只是個初級產品經理。只具備這個級別思維能力的創業團隊,因為同一級別的對手太多,勢必容易陷入痛苦的價格戰。
  • 哲學中的20個主義,一起感悟哲學智慧,學習哲學思維
    14絕對主義絕對主義把事物以及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絕對化的思維方式。特點是割裂事物和人的認識的絕對和相對的關係,只承認其絕對性,否認其相對性。不承認一切過程都有始有終、此過程必然轉化為他過程,不承認絕對之中存在著相對。
  • 哲學的本質是什麼思維和什麼存在?
    哲學研究存在。哲學研究什麼樣的存在?哲學研究思維的存在。哲學研究什麼樣的思維存在?哲學研究存在作為存在,包括物質存在和思維存在,物質和思維的共時性與歷時性的存在。哲學家拿什麼作為對象來研究物質存在和思維存在,即哲學家看著什麼東西為對象研究存在作為存在。哲學研究存在作為存在的特殊對象是共時體系的共時性與歷時性的存在。哲學的任務是共時性與歷時性的思維和存在是如何存在。什麼思維?什麼存在?什麼樣的思維與什麼樣的存在?什麼存在是固有的存在,包括哲學的本體的存在,哲學的本體的共時性與歷時性的存在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的關係的存在。
  • 《哲學思維方式與領導工作方法》出版
    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8年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14年入選「萬人計劃」第一批哲學社會學領軍人才。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國務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兼中國人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副會長。
  • 宋詞哲學是人類思維方式的詞語集合表達
    哲學的存在,是物質存在之後,或者同時的存在,是感知物質存在的存在,可能的先有或者同時物質存在後有哲學的存在作為存在。哲學的物質和感知的物質,可能是一個物質,也可能不是一個物質。這就要從哲學是什麼談起。哲學是人類思維方式的集合表達。
  • 擔負起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崇高使命
    3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不斷推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和創新,為使哲學社會科學真正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而探索努力。本版今天特刊發3篇文章,圍繞建設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進行探討。
  • 科學三大領域——思維科學
    哲學、心理學觀點及研究方法決定了思維科學 行為主義、 聯想主義、 格式塔和 信息學等學派的形成。思維科學的研究對於科學體系結構與人腦潛力的發揮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基本介紹思維是人所特有的認識能力,它是人的意識掌握客觀事物的高級形式。
  •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馬克思、恩格斯還批判地接受了英國古典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的合理部分,吸收了自然科學的最新成果(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創立了克思主義哲學。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時代的產物,又是人類優秀思想不斷發展的結果。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標誌著人類哲學思想的發展進入到一個嶄新階段。
  • 高中政治《生活與哲學》說課稿《實踐及其特點》
    高中政治《生活與哲學》說課稿《實踐及其特點》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實踐及其特點》。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 世界主要三大哲學體系
    很多人認為哲學很枯燥、很乏味,其實非也。哲學是一種極度思辨。世界上最著名的人都是頂級哲學家。某雜誌曾邀請諸多當世名人,評選人類最偉大人物,排名前五的是:耶穌、穆罕默德、釋迦牟尼、孔子、老子。你看,這五位都是各個宗教的奠基者,而宗教,其實就是一種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