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五連續發射成功表明質量已經越來越穩定可靠。基本解決了近地軌道發射載荷25噸到29噸級;地球同步軌道14噸級;月球轉移軌道8.5噸級和火星轉移軌道大約6噸級的需求。這也是超級重型同步軌道衛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和月球取樣並返回的嫦娥5號都可以順利升空的技術基礎。明年初還有新空間站核心艙的發射。以後天和號空間站的其他單一大件也基本不超過25噸級,用長徵5號進行五六次高密度發射就基本可以完成整個目標空間站的建設。可以說胖五的成功對大多數現階段的航天任務都已經迎刃而解。不過胖五畢竟是一種起飛推力只有1000噸級的「大火箭」,在當今全球的現役火箭運力中可以進入前5甚至是前3的位置。但是和過去一些真正的大火箭比,則還是差了一個大臺階。
比如發射美國太空梭的2個固體助推火箭,單純一個的推力就有1250噸的級別,比胖5的起飛推力還大。2個這種固體火箭推力就有2500噸,加上太空梭自身的推力660噸,合計起飛推力就是3160噸,可以把100噸級的有效載荷送入地球低軌道。而蘇聯的能源號火箭的推力更大。達到3500噸級。可以把暴風雪號太空梭和載荷共110噸送入地球低軌道。這個推力已經和當年阿波羅計劃中的土星五號的起飛推力非常接近了。目前看來,要實現有人登月並在月球表面建立長久基地,那麼地月轉移軌道的最小要求是40噸級,最好到50噸級。而想有人探測火星再安全返回。那麼地火轉移軌道能力最低要求40噸級。而且要先後發射2到3個有效載荷。在附近軌道對接後再一起飛向火星才可完成。這是目前胖5的最高能力都達不到的。
因此就需要長徵9號這種起飛質量4000噸,起飛推力5800噸級,地球近地軌道能力140噸級,月球轉移軌道能力50噸級,地火轉移軌道能力40噸級的超級終極火箭的來完成。長徵9號芯級最大直徑為10米級,總長過百米,其中助推器直徑擴大到5米,採用2臺48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起飛推力5873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40噸。140噸級的能力將是人類製造過的火箭運力的最高記錄。2016年8月,航天某院研製的48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已經完成了首次發生器與渦輪泵聯試,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通過試驗驗證了發動機系統和組件方案的可行性,標誌著48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研製關鍵技術攻關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7年3月,由航天某院某所研究設計的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高壓燃料搖擺裝置完成了首次高壓搖擺試驗,達到既定目標,取得圓滿成功。而220噸級高性能氫氧發動機已完成了多個組件方案詳細設計,進行了組件的研製試驗工作。
2019年3月24日,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一級發動機燃氣發生器與渦輪泵聯試成功,關深研製任務完成,意味著工程型號正式立項在即;預計年末至明年春季就會完成型號的正式立項。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由於長9這種超級巨型火箭研發成功後的發射任務也不會太多。而且在140噸級入軌運力和28噸級運力之間有巨大的空白。同時也符合火箭可回收重複利用的潮流,因此低軌運力50到70噸級的921這種次級巨型可重複利用火箭也會轉正。只要有足夠的資源支持,不論人參還是蘿蔔都是要嘗試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