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英國醫學雜誌》(BMJ)發表的一項來自中國研究人員的新試驗發現,與安慰劑針灸和常規護理相比,針灸可以減輕偏頭痛。
研究人員表示,在與患者討論預防性治療策略時,醫生應該提供有關針灸的信息作為一種選擇。
全世界有超過10億人患有偏頭痛。它對生活質量有相當大的影響,並對社會造成很大的負擔。
對於經常偏頭痛的人,可以採取預防措施來減少頭痛的頻率,但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對藥物治療反應良好,許多人更傾向於避免藥物治療。關於針灸在預防偏頭痛方面的益處的證據是多種多樣的。
因此,一組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開始比較人工(真正的)針灸和假(安慰劑)針灸或常規護理的有效性。
他們的研究結果基於147名(平均年齡37歲)有偏頭痛病史但沒有先兆的患者,這些患者從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間從中國的7家醫院招募。
這些患者之前都沒有接受過針灸治療,所有人都被告知在試驗期間不要服用任何止痛藥或開始任何其他治療。
在基線評估4周後,患者被隨機分配在8周內接受20次真正的穴位人工針灸,20次非穿透性假針灸,或常規護理(包括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建議)。
在接下來的12周中,研究人員比較了從基線開始每4周偏頭痛發作天數和偏頭痛發作次數的變化。
與假針灸相比,人工針灸導致第13至20周的偏頭痛天數(3.9 v 2.2)和第17至20周的偏頭痛發作(2.3 v 1.6)的減少幅度更大,並且有明顯進一步減少的趨勢。
人工針灸和假針灸之間調整後差異在第13至16周時偏頭痛天數減少了1.4天,在第17至20周時偏頭痛天數減少了2.1天。
在17至20周期間,與常規治療(1.6 v 0.4)相比,假針灸導致偏頭痛發作輕微減少,在此期間有輕微下降的趨勢。
無嚴重不良事件報告。
研究人員指出了一些限制,比如研究周期相對較短的(20周),優點包括使用非穿刺針進行假針灸。
作者寫道,這些結果表明,與假針灸或常規護理相比,人工針灸治療「顯著降低了偏頭痛出現的天數和偏頭痛發作的頻率」。
他們認為,針灸「可以被推薦為預防治療」,臨床醫生「在討論預防治療策略時,應該向患者提供有關針灸的信息,作為一種選擇」。
研究人員呼籲進行更長期的研究,以評估針灸的效果能持續多久。
「我們現在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針灸是治療周期性偏頭痛的有效方法。」皇家自由倫敦NHS基金會信託(Royal Free London NHS Foundation Trust)的神經病學家希瑟•安古斯-利潘(Heather Angus-Leppan)在一篇相關的社論中寫道。
她承認,針灸(和其他預防治療)的效果是每月偏頭痛天數的適度減少,而且在我們有長期數據之前,臨床醫生很難知道這種程度的益處對患者是否明顯。
但她說,考慮到幾乎90%的偏頭痛患者沒有有效的預防治療,「針灸為我們的治療提供了一個有用的額外工具。」
她總結說,這項研究「有助於將針灸從輔助醫學領域的一種未經證實的地位,轉變為一種可接受的基於證據的治療方法。」
針灸不僅能減少偏頭疼,根據此前發表在《美國醫學會腫瘤雜誌》網站上的一篇綜述,使用針灸和/或穴位按摩能幫助癌症患者減輕疼痛,並減少使用止痛劑。
原文來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3-acupuncture-migraine-headaches.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