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袋碎後造餐盒玩具,醫療廢物黑產業鏈為何久禁難絕?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醫療廢物黑產業鏈久禁難絕

  ◆ 醫療廢物黑產業鏈日益隱蔽、跨省銷售:

  黑作坊將未經消毒的醫療廢物加工成「破碎料」賣給下遊企業,下遊企業將這些「破碎料」生產成蔬菜網袋、塑料製品、洗臉盆、兒童玩具等物品,「不少外賣都用這種餐具」

  ◆ 高額利潤的誘惑:

  一噸醫療廢物處理完可賺4000元,處理一噸普通廢物賺1000多元

  ◆ 正規回收途徑不暢:

  我國醫療廢物的處理率總體偏低,2015年為31.3%

  垃圾焚燒廠處置規模和能力有限,對醫療廢物處理在人力和物力上都跟不上

  支出大、收益小,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

  ◆ 醫療廢物源頭關沒有把住:

  個別醫院內部管理混亂,對醫療廢物處置未按照相關規定進行

  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體系不夠完善

  ◆ 相關法規和監管機制不健全,分工仍有模糊

  輸液瓶、輸液袋、一次性注射器、血包……這些本該被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置的醫療廢物,竟被加工成菜籃子、洗臉盆、兒童吹泡泡的玩具行銷全國。

  更讓人憂慮的是,在幾番曝光、整治後,醫療廢物黑色產業鏈仍然若隱若現。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醫療廢物具有汙染空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汙染等特徵,危害性明顯高於普通生活垃圾,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通常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

  顯然,醫療廢物一旦處理不當,將可能嚴重汙染環境,造成對水體、土壤和空氣的汙染,甚至成為疫病流行的源頭,給人民群眾帶來極大的衛生健康隱患。

  醫療廢物處置的黑色產業鏈為何久禁難絕?

  黑產業鏈日益完備日益隱蔽

  醫療廢物本應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置。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明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建設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從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活動的單位,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經營許可證;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不得從事有關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的活動。

  這意味著,輸液瓶、輸液袋等醫療廢物,必須由具備相關資質的單位進行回收處理。其中,輸液管、一次性注射器等屬於醫療廢物,必須由具備相關資質的單位採用集中焚燒等方法進行無害化處理,不能作為普通廢物回收處理。

  近年被曝光的黑作坊普遍沒有相關資質。這些黑作坊偷偷將未經消毒的醫療廢物加工成業內所說的「破碎料」賣給下遊企業,下遊企業再將這些「破碎料」生產成蔬菜網袋、塑料製品、洗臉盆、兒童玩具等物品,有的醫療廢物甚至被製成塑料餐具堂而皇之登上百姓餐桌。一些黑作坊負責人表示,「不少外賣都用這種餐具」。

  與此同時,上述違規醫療廢物處理已然成為一條相對完備的產業鏈,並呈現日益隱蔽、跨省銷售等新特點。據本刊記者了解,為逃避檢查處理,河南省濮陽市某黑作坊老闆將加工醫療廢物的地點分散到三四處,加工好的「破碎料」源源不斷地被賣給下遊企業。

  湖南省高院2017年也曾通報一起案例,在湖南省汨羅市古培鎮一個隱蔽的農家小院內,從多地不同醫院流出的輸液袋、尿袋,夾雜著醫用手套、棉籤甚至注射器和針頭等醫療廢物共計140多噸,被犯罪分子仇某等人碾碎後,銷售給其在河北廊坊等地的「下線」,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回收、生產、銷售一體的產業鏈。此案共有來自湖南、湖北、河北、江蘇等地的12人因汙染環境罪獲刑。

  黑產業鏈四大成因

  醫療廢物黑色產業鏈的形成,首先是因為高額利潤的誘惑。

  河北保定某醫療廢物黑作坊主直言「知道這樣是違法的,但是一噸醫療廢物處理完可賺4000元,一噸普通廢物只不過1000多元,這個(醫療廢物)利潤高。」

  其次,正規回收途徑不暢。

  我國醫療廢物的處理率總體偏低。博思數據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醫療垃圾處理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醫療廢物處置量為62.9萬噸,醫療垃圾處置率從2008年的23.9%增長至2015年的31.3%,處理率仍然偏低。

  醫療廢物屬危險品,焚燒是主流處理方式。但我國目前生活垃圾焚燒廠的處置規模和能力有限,往往連居民生活垃圾都處置不及,對醫療廢物這種回收點多、回收分類處理要求較為專業的垃圾處理在人力和物力上都跟不上,心有餘力不足。特別是與回收醫療垃圾再加工為塑料製品牟利不同,醫療廢物的焚燒處理支出大、收益小,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

  第三,醫療廢物源頭關沒有把住。不少醫院負責人表示,目前醫療廢物回收存在現實困難。一方面,個別醫院內部管理混亂,對醫療廢物處置未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比如一些醫療機構沒有嚴格消毒處理醫療廢物,醫院相關管理部門也沒有直接參與監督檢查工作,只聘請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臨時工專職或兼職負責處理醫療廢物,導致醫療廢物流出醫院後被等同於一般垃圾。有的醫療機構將大量一次性輸液瓶(袋)作為一般性廢物由醫院後勤處置,要麼當作生活垃圾處理,要麼按廢品出售,這實際上給以輸液袋為主體的違規醫療廢物回收開了口子。

  另一方面,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體系不夠完善。醫療廢物成分複雜,按照相關規定,醫療廢物需分門別類進行處理,但醫療機構往往沒有人力物力專門從事垃圾分類,大多將醫療廢物的處置打包給第三方公司。而一些第三方公司由於利益驅動、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等原因,分揀工作做不到位,而是一股腦兒打包處理回收,讓相關規定淪為一紙空文。

  此外,相關法規和監管機制不健全。據本刊記者了解,我國目前主要由生態環境部、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共同管理醫療廢物處理,但其分工上仍有模糊。比如,有關條例規定醫院中的醫療廢物收集由生態環境部門監管,但生態環境部門事實上「不好管」,因此,長期以來的不成文規矩是,醫療廢物在醫院由衛生健康部門管,出了醫院才由生態環境部門管。

批捕 翟桂溪圖

  循環經濟是方向

  業內人士認為,長遠來看,醫療廢物處理的行業前景較為廣闊,但必須解決法規監管不健全等諸多痛點。

  針對監管薄弱點,多位醫療健康領域的專家建議,未來可在政策層面進一步加快醫療廢物處理措施和處理標準的制定,加大強制實施力度,鼓勵社會資本進入,促進行業規範發展。同時公安等部門要主動出擊,打掉黑色產業鏈,倒逼有關部門加強監管。此外,針對源頭管理的問題,醫療機構當在第一時間將其及時分類,以便回收處理。

  有衛健部門相關人士提出,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醫療廢物的循環利用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需要加強循環利用的相關研究。不少醫療廢物本質上是可以循環利用的,但需要經過完善的清洗、消毒、重塑等工序,這就需要研製、建設循環利用生產線,發展循環經濟,從而實現醫療機構與廢物處置機構的無縫對接,打通整個流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醫療廢物。

  一位環保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醫療廢物的處置還應遵循向規模要效益的原則,激發各主體積極性。儘量讓大型國有公司或上市公司參與,通過成規模的回收處理增加效益。同時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對醫療廢物資質單位的政策支持,包括用地、稅收方面的一些扶持政策。(《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陳弘毅)

相關焦點

  • 將醫療廢品加工後賣給注塑廠 再製成日常塑料製品
    裡面堆滿用過的針頭、棉籤、注射器,甚至有的輸液袋裡還有血,共計10噸醫療廢物。  如果再遲一步,這些讓人噁心的東西,就將粉碎成塑料顆粒後賣給永康的注塑廠,可能就變成你嘴邊的杯子或者孩子手中的玩具了。  近日,非法處理醫療廢品的國新塑料加工廠廠長楊國新及其妻子路素梅,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和2年。這是永康首例跨地區醫療廢品非法處置案宣判。
  • 衛生部明確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器械屬於醫療廢物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朱玉 劉奕湛)衛生部近日明確了對醫療廢物的分類。據衛生部介紹,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器械屬於醫療廢物,使用後的輸液瓶不屬於醫療廢物。  根據衛生部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聯合下發的《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規定,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器械,不論是否剪除針頭,是否被病人體液、血液、排洩物汙染,均屬於醫療廢物,均應作為醫療廢物進行管理。
  • 3·15晚會再曝多重消費陷阱 輸液瓶紙尿褲被「翻新」
    來源:北京日報危險的辣條,醫療垃圾的黑色產業,「化妝」的土雞蛋,不衛生的衛生用品……昨晚,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再次聚集消費者的目光,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網際網路消費等領域侵犯消費者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一一被曝光,晚會同時對老百姓的消費誤區和盲點進行消費預警。
  • 洋垃圾餐盒已形成產業鏈 監管不夠使其暢通無阻
    事實上,為了減少白色垃圾,國家已經明令淘汰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但目前全國每年生產使用的塑料發泡餐盒仍有近70億隻,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僅出事後的8月10—11日兩天,省質監局就在專項執法行動中查獲1000多萬個此類違規餐盒。有法律人士和業內專家呼籲,不能治標不治本,除了重罰,還應從源頭和進出口鏈條上加強追查、並採取多種執法手段相結合。
  • 河北綠蘿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每天處理近12噸醫療廢物
    全面消毒、分類收集、裝袋打包,不到二十分鐘,康博、杜雷就將這裡的生活垃圾、醫療廢物全部裝上了轉運車。此時,室外氣溫已降至零下9攝氏度。他倆直起身,跺了跺凍麻的雙腳,又對整個轉運車進行了細緻消殺後,開足馬力前往下一個醫療廢物暫存點。近日,河北綠蘿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收運員在新樂的一個小區進行生活垃圾的清運工作。
  • 關於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相關要求60問
    (5)化學性廢物廢物特徵: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常見廢物:①醫學影像室、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②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③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4、醫療機構使用後的輸液瓶,在未被病人汙染時是否屬於屬於醫療廢物?
  • 一次性餐具的黑幕到底有多黑?
    中國生活垃圾處理廠數量增長明顯 圖|北極星固網文章:2020年我國垃圾焚燒產能將達到60萬噸/日 年處理量近兩億噸然而,一份外賣通常還包括塑料餐盒、勺子和一次性筷子等。按每單外賣用3個塑料餐盒,每個塑料餐盒高1mm計算,僅一天所用的塑料餐盒就可達6000萬個/天,累計高度相當於6.78座珠穆朗瑪峰。
  • 【乾貨】趕緊收藏 | 最全醫療廢物警示標誌與危險廢物標誌牌
    北極星固廢網訊:上周小辰整理了篇每個醫務人員都應知曉的醫療廢物知識,有老師留言說「要是增加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就更全面了」,今天整理了下,希望能幫助到老師們,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區進行討論哦。醫療廢物警示標誌、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容器的警示標誌
  • 涉「疫」醫療廢物,怎麼處置?
    檢驗科是醫院醫療廢物產生的主要場所之一,做好檢驗科的醫療廢物分類及收集工作,對於防止傳染病傳播及保護工作人員免受職業危害十分重要。不知道各位院感同仁有沒有這種經歷,去臨床檢驗中心督導檢查時,總是會有很多關於醫療廢物分類收集的問題,比如試劑盒的外包裝屬不屬於感染性廢物?檢驗科使用後的標本是否全部需要滅菌或消毒處理?
  • 一次性餐盒原料90%為廢塑料 高溫加熱易中毒
    廢塑料舊光碟製成「黑餐盒」,讓你吃進鉛吃進鎘吃進螢光劑  「黑餐盒」調查  5月底的一天中午,黃埔區南安附近的小餐館和往常一樣,坐滿了等著吃盒飯的工人,一個個一次性塑料餐具裡瞬間裝滿飯菜,工人拎起餐盒就走……從來沒有人想過看看餐盒底部的編碼:SA-08、GF-08……這些編碼就是生產廠家的標識
  • 疫情阻擊戰,全國各省市環保措施匯總,醫療廢物,醫療廢水,汙水處理...
    為醫療機構自行採用可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置設施應急處置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提供便利,豁免環境影響評價等手續。   《指南》指出了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技術要點。肺炎疫情防治過程中產生的感染性醫療廢物,應嚴格按照《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容器和警示標誌標準》包裝。醫療廢物轉運過程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運行電子轉移聯單或者紙質聯單,應建立臺帳。
  • 送桌布贈砂鍋,豪華餐盒手提袋,外賣包裝如此浮誇有必要嗎?
    一名外賣用戶也向中新經緯記者吐槽,現在外賣包裝越來越浮誇了,在星巴克點了兩杯咖啡兩份麵包,居然裝了四個紙袋,外面還套著一個手提袋。這名外賣用戶還表示,在麥當勞、Costa點咖啡外賣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在Costa點一杯咖啡也是用一個四四方方的紙箱給你送來,很精緻,但也真的太浮誇,我提著杯咖啡跟提著一件衣服似的。」
  • 外賣垃圾「圍城」 餐盒源頭缺監管
    新京報記者 盧通 攝  足不出戶輕點手機,大概十幾分鐘後一份熱騰騰的美食便擺在了面前。近兩年,隨著外賣行業迅速發展,不斷增長的外賣垃圾潛伏的生態隱患引發擔憂。外賣平臺、商家能否從源頭控制餐盒材質及數量?巨量的外賣垃圾又該如何處理?
  • 垃圾回收站垃圾製成兒童玩具 味道大有毒
    主持人:歡迎回來,這裡是315在行動,各種塑料的飲料瓶,密封膠瓶,甚至輸液管這樣的醫療垃圾,在廣東汕頭市,竟然都是當地的搶手貨,經過整理都是成了玩具。  10、危險的玩具  解說:這裡是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一家垃圾回收站裡堆滿了回收來的飲料瓶、洗髮水瓶、密封膠瓶。
  • 涉「疫」醫療廢物怎麼處置?醫廢系統助力抗疫復工
    檢驗科是醫院醫療廢物產生的主要場所之一,做好檢驗科的醫療廢物分類及收集工作,對於防止傳染病傳播及保護工作人員免受職業危害十分重要。不知道各位院感同仁有沒有這種經歷,去臨床檢驗中心督導檢查時,總是會有很多關於醫療廢物分類收集的問題,比如試劑盒的外包裝屬不屬於感染性廢物?檢驗科使用後的標本是否全部需要滅菌或消毒處理?
  • 北京餐企限塑已「安排」:打包袋、吸管換裝,可降解餐盒進入日程
    這位負責人表示,在集團各品牌的門店,都會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打包餐盒、餐袋、環保紙袋、無紡布袋等非塑料產品,並通過積分獎勵等方式,引導消費者逐步使用可降解塑料或非塑料材料等替代產品。  老字號萃華樓和森隆飯莊從2021年1月1日起將全面停止使用塑膠袋,堂食打包袋以及外賣平臺的打包袋,將全部更換成紙質打包袋,所有飲品也不提供一次性吸管。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已經聯繫好了生產廠家,著手替換原來使用的塑料打包盒,全部更換為可降解的紙質環保打包盒,預計2021年1月左右將更換完成。
  • 北京餐企限塑「動起來」:打包袋、吸管換裝 可降解餐盒排上日程
    原標題:北京餐企限塑「動起來」:打包袋、吸管換裝,可降解餐盒排上日程   歲末年初,除了做好疫情防控,餐飲業還在為「減塑降塑」忙碌著。
  • 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醫療廢物處理處置汙染控制標準》(徵求...
    3.5 處置 disposal   指將醫療廢物焚燒或將經消毒處理後的醫療廢物殘渣置於生活垃圾處置場所填埋或焚燒的活動。   B.2.1.6 染菌載體:管長為2cm,內徑為4mm的輸液管。   B.2.1.7 模擬醫療廢物的成分大致包括:5%的有機原料(如漢堡包、肉包子、饅頭)和95%塑料、纖維素和玻璃等。模擬醫療廢物的總投加重量應大於或等於實際應用中的最大負荷重量。
  • 口罩、防護服廢棄後的隱秘產業鏈調查
    有機構投資者認為,醫療廢棄物處理將成為疫情期間繼口罩、消毒劑、雲辦公後的第四大行情。《科創板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相關的市場需求早已存在,但受制於種種因素未能被徹底激發,而今受疫情刺激,行業又將呈現怎樣狀況?醫廢的最終去向在業內,醫療垃圾被稱為醫療廢物,簡稱醫廢,一般包括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和化學性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