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太空漫遊》:傑作何以能歷久彌新?
看回這些手帳,到今年為止最佳的觀影體驗還是年初在香港電影節看《2001太空漫遊》4K修復版。文化中心的千人大劇場,超大寬銀幕,儘管以前看碟看過不止一次,然而我一直認為庫布裡克這部傑作只有在儘量大的寬銀幕,最大的影廳和最好的音效看過才算真正看過。不久前,曾傳言全國藝聯將引進《2001太空漫遊》修復版,這一被影迷刷屏的消息後來官方澄清消息不實,影迷空歡喜一場。
-
《2001太空漫遊》:影史排名第一的科幻片也有黑歷史
因恰逢上映五十周年紀念的大日子,四月以來,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重又被推至輿論焦點。伴隨著一系列重映和紀念活動,這部美國電影學院票選出的影史排名第一位的科幻片的「黑歷史」,也在日前浮出水面。
-
永遠不能被超越的2001太空漫遊
太空漫遊2001太空漫遊的海報這部電影是庫布裡克花了四年的時間製作的充滿哲學命題的鴻篇巨製!這部電影就像是交響樂的樂章一樣分為了四個部分。影片一開始出現在眼前的是一群猿猴在圍繞著一個巨大黑色的石碑打鬧最後學會了利用工具,人類的命運從此開始改變。伴隨著藍色多瑙河的響起影片進入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開頭則是一艘太空艙橫在影片中間,人類已經進入了太空時代。
-
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但很多人不知道,劉慈欣的《三體》《流浪地球》都受到一部「科幻神作」的影響,就是《2001:太空漫遊》。正值人類登月50周年之際,讀客文化推出了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讓處在閱讀狂潮之中的國內讀者,再次領略這部「科幻界」曠世之作的魅力。談到再版的初衷,讀客文化總編輯許姍姍透露:「讓更多的讀者喜歡上科幻,甚至像劉慈欣那樣走上科幻創作的道路。」
-
《2001太空漫遊》這部了不起的科幻片
今天看《2001太空漫遊》,更多應注意它的美學貢獻。它的思想內涵,可惜建構在半個世紀前的科學認知上。1968年,人類首次登月前一年,《2001太空漫遊》上映。我願意相信,這部了不起的科幻片,其面世是為了昭示那個偉大時刻。
-
50年前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至今還未被超越
半個世紀之後的今天,《2001太空漫遊》早已是全球影迷心目中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也是美國電影學院票選出的影史排名第一位的科幻片。片中用到的各種視覺特效、電影語彙,乃至整個故事背後傳遞出的深邃理念,全都超越了時間的局限性,擁有歷久彌新的驚人魅力。
-
劉慈欣說:我所有作品 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而這些富有卓見又令人深思的構想,也讓《2001:太空漫遊》這本書被譽為了人類歷史上對太空和自身最偉大的想像,再也沒有人能夠超越。 劉慈欣多次向它致敬 憑藉《三體》和《流浪地球》等作品廣受歡迎的劉慈欣,在不同場合多次說過:「我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
「最難懂」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太空服準備拍賣,或將賣出高價
喜歡看科幻片的人,有誰不知道庫布裡克那部大名鼎鼎的「影史第一」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呢?於是,小編和《2001:太空漫遊》就相遇了,這部大名鼎鼎的科幻片,史匹柏看完都必須大呼神作。這部電影從內景到外景全方位地對未來生活進行了一些構思,可以說裡面的很多道具現在都已經成為了極具收藏價值的「古董」。比如在電影中出現的「太空服」們。
-
上海電影節|4K修復版《2001太空漫遊》來了!
《2001太空漫遊》劇照其中,最惹人矚目的當屬1968年斯坦利·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今年這部美國電影學院票選出的影史排名第一位的科幻片迎來了公映五十周年,而在SIFF經典單元,你將看到這部曠世奇作的最新4K修復版本,在最清晰的狀態下,感受每一幀畫面的視效震撼。
-
人類的太空史詩;《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年
談起科幻片,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2001:太空漫遊》是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這部電影從它產生開始就對後世的電影產生了難以迴避的影響。這部首映於1968年4月5日的電影距離今天也有50年了,50年已經是一段相當長的距離了。
-
崇古可以,但不必太過——《2001太空漫遊》觀影筆記
很多年前就知道《2001太空漫遊》這部被很多影評媒體和網友封神的大作,一直到最近才「拔草」。看完以後的第一感覺,相信和至少99%的網友是一樣的:不明覺厲。要說完全不明吧,也不盡然。第一章和第二章銜接時那個經典的蒙太奇,算是觀影體驗中的第一個小高潮:太空艙中的失重場景。
-
你們大家如何評價這部《2001:太空漫遊》電影
毫無疑問,影史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如今回頭再看這部誕生於五十年前的科幻電影,依然會為當時創作者的藝術思維和科幻思想而震撼。要知道,庫布裡克導演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是上世紀1965年。當時人類尚未登月成功,還沒有親眼見識過外太空當中的浩渺壯觀景象,而是完全依靠特效團隊的後期製作和手繪出來的場景,完成了這樣一部在當時幾乎不可能的科幻史詩探索。
-
為什麼大家都愛《2001太空漫遊》科幻經典定義時代
對於那些熱愛電影的人,《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個揮不去的魔咒,它總是不時地從各式各樣,相關或不相關的電影評論裡跳出來,看得你心煩意亂。《荒島餘生》裡漂流荒島的湯姆漢克斯,蹲在岸邊看著衝上岸的快遞箱子,這是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第22條軍規》美女出場時放的配樂,是向《 2001太空漫遊》致敬。就連《少林足球》的片頭,都是以一貫的星爺作風,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
-
北京電影節開票 《2001太空漫遊》5秒被影迷搶光
北京電影節開票 《2001太空漫遊》5秒被影迷搶光 時間:2019.04.02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妍
-
《2001太空漫遊》一部精彩的影片
以他非凡的創造力以及極具感染力的表現手法,呈現出這部經典的《2001太空漫遊》。只因為他的洞察與表達過於超前,以至於影片在最初上映的時候,許多觀眾紛紛表示無法理解,甚至是在觀看的過程中產生不適的感覺。大家都認為36歲的庫布裡克已經江郎才盡了。
-
閒聊老電影 (2)《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
太空漫遊》了,如果加上看原著小說(儘管這部電影的創作過程可能談不上「改編自小說」,克拉克和庫布裡克幾乎是同時協助對方完成了各自的作品),那可能就不止六七遍了。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2001太空漫遊》《與拉瑪相會》(最新譯版似乎已經改成《與羅摩相會》了)、海因萊因的《星船傘兵》《異鄉異客》、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銀河帝國》三部曲幾乎都是在50到70年代間創作的——二十世紀上半葉那些偉大的科學突破正在以可見的速度轉化為實用的技術,也許《2001太空漫遊》最經典的鏡頭中猿人擲向天空的骨頭還未落地就進化成宇宙飛船過於誇張,但是一個幼年時還在留著鼠尾辮的人在暮年就得以見到人類登月的
-
《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偉大的人類進化暢想曲
2018年6月16日開始的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該片列入SIFF經典單元欄目放映片單中,於6月22日-25日放映《2001太空漫遊》4K修復版。作為斯坦利·庫布裡克「未來三部曲」之一的《2001太空漫遊》上映於1968年,已跨越整整半個世紀。這部經典之作在上映之時遭人不解飽受爭議,隨著時間的流逝又受人頂禮膜拜。
-
上影節展映片|《2001:太空漫遊》有多貼近今天的生活
《2001:太空漫遊》50周年海報《2001:太空漫遊》在諸多方面都起著開拓性原創作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超越。在此之前,太空片並不藝術,是商業B級片,但庫布裡克想把這部電影做出一種非文字表達能及的影像藝術,不將一切講透,讓觀眾產生類似聽音樂或看圖畫獲得的感受。
-
【悅讀】2001:太空漫遊
克拉克也被譽為偉大的太空預言家,獲得過數學和物理學一等學位。他針對太空技術作出的許多預測都成為現實,他曾預言過人體冷凍、大腦記憶備份、全球通訊衛星、地震預防預測等尖端技術,地球靜止軌道正是因為他而被命名為「克拉克軌道」。
-
《2001太空漫遊》開啟科幻電影新大門(圖)
100 多年之後,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在他執導的電影《2001 太空漫遊》中,首次將《藍色多瑙河》與浩瀚的宇宙相接,流淌的音符仿佛在訴說廣闊太空的深邃與神秘,使人沉浸其中。半個世紀過去了,這部影片早已是眾多影迷心中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成為探索生命與宇宙的經典之作,同時也開啟了科幻電影新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