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遊》:影史排名第一的科幻片也有黑歷史

2020-12-04 澎湃新聞

因恰逢上映五十周年紀念的大日子,四月以來,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重又被推至輿論焦點。伴隨著一系列重映和紀念活動,這部美國電影學院票選出的影史排名第一位的科幻片的「黑歷史」,也在日前浮出水面。

《2001太空漫遊》海報

在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本月推出的《太空漫遊:斯坦利·庫布裡克、阿瑟·克拉克和一部傑作的問世》(Space Odyssey: Stanley Kubrick, Arthur C Clarke, and the Making of a Masterpiece)一書中,作者麥可·本森(Michael Benson)巨細靡遺地回顧了該片由醞釀到最終完成的全過程,雖不乏獻給《2001太空漫遊》這部跨時代巨製的溢美之辭,但也做到了不為尊者諱,實事求是地將該片製作過程中的不和諧之音一一道來,其中就包括替身演員比爾·韋斯頓(Bill Weston)的嚴正控訴。這位身高馬大的英國替身演員1966年入行,截止2012年以70高齡辭世之前,共參與過百多部影視作品的特技、替身工作,其中不乏《星球大戰》系列、《哈利·波特》系列、《007》系列,以及《拯救大兵瑞恩》、《達·文西密碼》、《人類之子》等佳作。

去世之前,韋斯頓接受該書作者本森的採訪,回憶起當年拍攝《2001太空漫遊》的過程,仍不免抱怨連連。

《2001太空漫遊》劇照

他在該片中主要負責替男主角加裡·洛克伍德(Gary Lockwood)做替身,後者飾演的太空人弗蘭克·普爾被超級電腦HAL所算計,成了無垠太空中的漂浮物。觀眾所看到的那些他在空中不斷旋轉的畫面,全都由韋斯頓替身演出。

拍攝時,韋斯頓身上吊著鋼絲繩,橫著身體,掛在離地十米多的半空中,以模擬失重狀態。在他身後,是多重黑色絲絨幕布構成的「外太空」。如今依靠電腦就可以輕鬆完成的特效畫面,回到五十年前,只能靠人工才能完成。

《2001太空漫遊》劇照

庫布裡克在片場的各種暴君行徑,在圈內圈外都不是秘密,但當年韋斯頓的遭遇還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按照他的說法,為求最佳效果,庫布裡克拒絕了他要求多拉一根保險繩的要求,而且地面上也無氣墊或安全網防護。此外,韋斯頓曾表示,希望能在自己佩戴的太空人頭盔的背部,開鑿幾個小氣孔,以利於二氧化碳排出。但這同樣遭到了導演的無情拒絕——庫布裡克擔心那樣會有多餘的光線被攝入畫面之中。

《2001太空漫遊》劇照

在太空衣的背上,裝有一個氣囊,能提供十分鐘的氧氣。對此,作者本森在書中寫到:「鑑於這組鏡頭拍攝的複雜性,再加上光是把他送到半空中的準備工作,去要耗費好多時間,十分鐘根本就不夠。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雖說氣囊為太空衣提供了氧氣,但韋斯頓呼出的二氧化碳卻沒地方可去。它只能漸漸積聚,令韋斯頓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最終,他變得動作遲緩、僵硬起來,甚至失去了意識。」

幾十年後,韋斯頓回憶起拍攝那場戲時的危險狀況,仍免不了耿耿於懷。當時,因缺氧和二氧化碳中毒而漸漸失去意識的他,用盡了全力,伸開雙臂,擺出了一個大大的十字來——那是事先約定的危險信號,地面工作人員看到他擺出這個姿勢,就知道他出狀況了。很快,懸在半空的韋斯頓便依稀聽到,地面上有人告訴導演,「得停一停,讓他先下來吧。」但他怎麼都沒想到,面對同仁的請求,庫布裡克卻斬釘截鐵地回應:「拉倒吧,我們這剛開始拍才多久啊。別讓他下來!就讓他待上頭!」

《2001太空漫遊》劇照

下到地面之後,韋斯頓費了好一番功夫,才緩緩恢復過來。他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庫布裡克,好好理論一番。結果卻發現對方早已溜之大吉了,而且,按照韋斯頓的說法,之後的兩三天裡,庫布裡克一直都沒來拍攝現場,「就是因為他知道我一直都在找他」。

幾天之後,韋斯頓的情緒終於緩和下來。庫布裡克讓人給他加了薪水,還分配給他一間頗為豪華的休息室,冰箱裡放滿了啤酒。韋斯頓告訴本森:「斯坦利有許多優點,包括他在藝術上始終堅持自我,不做妥協。但在我看來,要說道德層面的話,他就有點遜色了。」

相關焦點

  • 《2001太空漫遊》這部了不起的科幻片
    今天看《2001太空漫遊》,更多應注意它的美學貢獻。它的思想內涵,可惜建構在半個世紀前的科學認知上。1968年,人類首次登月前一年,《2001太空漫遊》上映。我願意相信,這部了不起的科幻片,其面世是為了昭示那個偉大時刻。
  • 「最難懂」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太空服準備拍賣,或將賣出高價
    喜歡看科幻片的人,有誰不知道庫布裡克那部大名鼎鼎的「影史第一」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呢?於是,小編和《2001:太空漫遊》就相遇了,這部大名鼎鼎的科幻片,史匹柏看完都必須大呼神作。比如在電影中出現的「太空服」們。可能現在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大概會覺得,這些太空服看起來普普通通,感覺也沒什麼特別的呀。
  • 50年前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至今還未被超越
    半個世紀之後的今天,《2001太空漫遊》早已是全球影迷心目中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也是美國電影學院票選出的影史排名第一位的科幻片。片中用到的各種視覺特效、電影語彙,乃至整個故事背後傳遞出的深邃理念,全都超越了時間的局限性,擁有歷久彌新的驚人魅力。
  • 上海電影節|4K修復版《2001太空漫遊》來了!
    《2001太空漫遊》劇照其中,最惹人矚目的當屬1968年斯坦利·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今年這部美國電影學院票選出的影史排名第一位的科幻片迎來了公映五十周年,而在SIFF經典單元,你將看到這部曠世奇作的最新4K修復版本,在最清晰的狀態下,感受每一幀畫面的視效震撼。
  • 《2001太空漫遊》不敢相信這是1968年的科幻片,太震撼了!
    第一次看《2001:太空漫遊》時還很小,加上影片節奏不是一般的慢「影史最佳科幻片之一,現代科幻片鼻祖!現代人類的「影像《聖經》」!不管影片節奏有多慢,只需要知道影片「太空歌劇」般氣勢磅礴的配樂和美如畫的運鏡足夠吸引人。影片探討了人類的歷史和未來,深入地探討了進化的優勢和人工智慧的優點和危害。
  • 《2001太空漫遊》:傑作何以能歷久彌新?
    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在《偉大的電影》裡評價這部影史傑作寫道:「《2001太空漫遊》的天才之處不在於其豐富,而在於其簡潔:沒有一個鏡頭是僅僅為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而拍攝的,只有對自己的才華懷有無限信心的藝術家才敢於創作這樣精煉的作品。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將每一個場景簡化到極致。」
  • 北影節開票《2001太空漫遊》5秒被搶光,創歷史新高
    最快售罄的影片分別是:《2001太空漫遊》,《辛德勒名單》、《亂世佳人》,《雨中曲》、《日日是好日》、《遮蔽的天空》、《東邪西毒:終極版》、《低俗小說》、《荒野大鏢客》、《影武者》。其中,4K修復版《2001太空漫遊》更是開票5秒就被搶光,創歷史新高。《2001太空漫遊》劇照。
  • 《2001太空漫遊》一部精彩的影片
    以他非凡的創造力以及極具感染力的表現手法,呈現出這部經典的《2001太空漫遊》。只因為他的洞察與表達過於超前,以至於影片在最初上映的時候,許多觀眾紛紛表示無法理解,甚至是在觀看的過程中產生不適的感覺。大家都認為36歲的庫布裡克已經江郎才盡了。
  • 北京電影節開票 《2001太空漫遊》5秒被影迷搶光
    北京電影節開票 《2001太空漫遊》5秒被影迷搶光 時間:2019.04.02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妍
  • 《飛向太空》與《2001太空漫遊》:兩位大師的不同手法和同樣情懷
    《飛向太空》英國權威媒體《完全電影》(Total Film)評選的最偉大的10部科幻片中,《2001太空漫遊》排名第2,《飛向太空》排名第7。在我看來,《2001太空漫遊》同樣有2層主題:一是尼採的超人學說。電影中反覆出現的配樂——理察.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根據尼採同名作品為題材創作的。這個樂章在電影中出現了三次,分別是:電影的開始、人猿發現第一件武器的開始、大衛化身為星孩。
  • 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瘋狂的外星人》用其影版配樂說到《2001:太空漫遊》,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同名電影,1968年這部電影推出後在美國拿下了當年的票房最佳,並在次年奧斯卡上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以及三項提名,時至今日,不管在任何國家,提到科幻電影,就不能越過《2001:太空漫遊》,它早已成為影史公認的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 《2001太空漫遊》:這部影史不能被超越的傑作
    《2001太空漫遊》並不是一部單純的硬科幻電影,其實它意在講述生命起源的哲學。開片一段黑屏的2分鐘長鏡頭,這裡其實是從宇宙的概念到個體的過程,黑幕代表了無盡的宇宙,再到太陽系的地球,最後是地表的黑猩猩。《2001太空漫遊》是太空科幻電影的一座裡程碑,可以說是奠定了今日太空科幻電影的「標準」。
  • 人類的太空史詩;《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年
    談起科幻片,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2001:太空漫遊》是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這部電影從它產生開始就對後世的電影產生了難以迴避的影響。這部首映於1968年4月5日的電影距離今天也有50年了,50年已經是一段相當長的距離了。
  • 崇古可以,但不必太過——《2001太空漫遊》觀影筆記
    很多年前就知道《2001太空漫遊》這部被很多影評媒體和網友封神的大作,一直到最近才「拔草」。看完以後的第一感覺,相信和至少99%的網友是一樣的:不明覺厲。要說完全不明吧,也不盡然。第一章和第二章銜接時那個經典的蒙太奇,算是觀影體驗中的第一個小高潮:太空艙中的失重場景。
  • 一個普通觀影者眼中的《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在科幻愛好者和電影愛好者群體裡可謂如雷貫耳,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他是偉大導演庫布裡克的作品。不過同時,在一般觀影者甚至一些專業人士的眼中,它卻也是令人昏昏入睡不知所云的代名詞,可謂兩極分化。原作作者克拉克說:「如果有人覺得完全弄懂了《2001太空漫遊》在講些什麼,那一定是我和庫布裡克弄錯了。」
  • 劉慈欣說:我所有作品 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代表人類首次登月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乃至整個美國航空航天局都是《2001:太空漫遊》一書的鐵桿書迷。儘管在此後近50年的時間裡,再也沒有人登上過月球。但曾經鼓舞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至今仍在指引著人類探索太空。 人類的想像力到它為止?
  • 為什麼大家都愛《2001太空漫遊》科幻經典定義時代
    對於那些熱愛電影的人,《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個揮不去的魔咒,它總是不時地從各式各樣,相關或不相關的電影評論裡跳出來,看得你心煩意亂。《荒島餘生》裡漂流荒島的湯姆漢克斯,蹲在岸邊看著衝上岸的快遞箱子,這是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第22條軍規》美女出場時放的配樂,是向《 2001太空漫遊》致敬。就連《少林足球》的片頭,都是以一貫的星爺作風,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
  • 《2001太空漫遊》開啟科幻電影新大門(圖)
    上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隨著人類進入外太空和實現登月等重大科技進展,世界影壇上掀起了一輪太空科幻電影的新高潮。而《2001太空漫遊》作為20世紀最經典的科幻片之首,給後世的很多作品以啟示,如史匹柏和喬治·盧卡斯,他們執導的《第三類接觸》和《星球大戰》系列就深受《2001太空漫遊》的影響。而像《機器人總動員》乾脆直接致敬了《2001太空漫遊》。
  • ...它依然是最偉大的科幻片 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
    今天正值《2001太空漫遊》首映整整五十周年,時光君特此撰文,紀念這部如今看來依然是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1968年《2001太空漫遊》上映小說也於同年出版。1982年、1988年和1997年阿瑟·克拉克陸續寫出了《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和《3001太空漫遊》,想要更深入了解故事的可找來閱讀。)
  • 淺談電影《2001太空漫遊》
    所以,在一直聽說2001太空漫遊是牛叉中的牛叉的情況下,我一直拒絕這部牛叉。在我想來,那一定是比庫布裡克更庫布裡克化了的極致庫布裡克吧,搞不好會看得我過敏。直到昨天我打開了這部片子,足足5分鐘的音樂作為開篇,一開始我以為自己的電腦壞了要不就是片源太老舊暴風播不了了,直到一群大猩猩出現在畫面上,嘶吼著打著手語,作為一名對電影畫面頗為敏感的人,我才覺得這大概是一部講述人類進化史的片子,可是跟太空跟2001又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