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遊》一部精彩的影片

2020-12-04 百家號

50年前,AlphaGo還沒有誕生,人工智慧的概念剛剛被人提出,科學界幾乎沒有人知道它將來能做什麼。

但是卻有一位導演用他天才般的想像力,將50年後——甚至更長遠的時代裡會發生的事情,拍成了一部電影,這個人就是斯坦利·庫布裡克。

這個才華橫溢的導演預見了人工智慧的出現,可以實現與人類的對話交流,對問題作出分析與處理。甚至是現在科技還未能達到,但是隨著腦神經的深入研究與非圖靈機式計算機的發明,有可能會誕生的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工智慧。以他非凡的創造力以及極具感染力的表現手法,呈現出這部經典的《2001太空漫遊》。

只因為他的洞察與表達過於超前,以至於影片在最初上映的時候,許多觀眾紛紛表示無法理解,甚至是在觀看的過程中產生不適的感覺。大家都認為36歲的庫布裡克已經江郎才盡了。

然而,能經受起時間考驗的才是經典,這部啟迪了無數現代導演,引領了未來50年科幻片的電影,終究會在影史中留下不可磨滅的一筆。

鴻蒙初闢

1

幾乎沒有人敢在一部電影開始的三分鐘不播放任何畫面,只有一首背景音樂。我估計第一次觀看電影的人都會認為畫面出現了問題。然而庫布裡克就是這樣的特立獨行,他想表達從天地混沌一片到宇宙中演化出生物的過程,於是就出現了影片開頭那不可思議的三分鐘。

鴻蒙初闢本無性,打破冥頑需悟空。

從此便有了宇宙,有了星系,有了天地,也有了生物。

生物的本能是生存,因為生存的需要,便有了捕食、競爭、協作等等一系列物種間的關係,更有了大自然幾十億年的演變。

直到有一天,一隻猩猩發明了工具。

物種進化

2

從會使用簡單工具的猩猩,到有社會協作分工的古代人,再到精通科學技術的現代人。人類的發展也如同生物進化的歷史一樣,不斷產生飛躍式的進步。

通過上萬年的演化歷史,人類早已擺脫簡單的生存需求。智慧給人們帶來科技生活,人也逐漸走出了地球,向著外太空進行不斷探索。

科技不斷革新,改善了我們的生活,最終某一天可能會實現機器完全取代人類進而輔助人類的人工智慧。

然而智能時代的到來,並不意味著沒有壞結果發生。過分依賴科技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甚至是超級人工智慧的誕生,帶給人們未知的恐懼。

同樣帶來的,還有「我是誰」的存在主義的思考,當一切社會分工被計算機所代替,那人類的存在價值安在,人類的自我價值又如何實現。

《創世紀》中上帝點醒了亞當,如今機器人點醒了人類。

黑色石板

3

當對科學的探索越發精深的時候,就越能感受到人類自身的渺小。看似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實際上在以的全宇宙維度上人類幾乎一無所知。

影片中多次出現的黑色石板,就像一把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在人類進化的歷程中,不斷啟迪著人們獲得智慧。黑色石板仿佛就是抽象意義的上帝,像點醒亞當一樣點醒著人類。如此的冷峻。

在那個開放式的結尾中,在那個房間裡,庫布裡克展現了從青年到暮年,再從暮年回歸嬰兒這樣生命的輪迴。

回到最初的形態,回到一切的起點。生生不息。

結尾

4

今年是《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70mm膠片4K重映版本已經在上海電影節上放映過,當熒幕上每次出現斯坦利庫布裡克的名字時,都會全場爆發熱烈的掌聲。希望今年有機會在大熒幕上能看到,畢竟影片本身要比我所講述的精彩一百倍。

相關焦點

  • 永遠不能被超越的2001太空漫遊
    ,也就是在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2001太空漫遊的海報這部電影是庫布裡克花了四年的時間製作的充滿哲學命題的鴻篇巨製影片一開始出現在眼前的是一群猿猴在圍繞著一個巨大黑色的石碑打鬧最後學會了利用工具,人類的命運從此開始改變。伴隨著藍色多瑙河的響起影片進入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開頭則是一艘太空艙橫在影片中間,人類已經進入了太空時代。鏡頭一直圍繞著一個博士展開,這位博士是受命去月球探索一個神秘的地方 因為月球上某處發出了類似於人造的電磁波。
  • 電影 | 《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許多人以為《2001太空漫遊》是2001年後的電影,其實影片於1968年上映的,它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一部科幻片,根據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
  • 《2001太空漫遊》發布重映預告
    時光網訊  不管家庭影院的技術已經多麼先進,有些電影還是需要在大銀幕上才能充分體現其魅力,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無疑就是其中一部。斯坦利·庫布裡克的這部經典科幻電影,將於下月在英國院線舉行特別重映。
  • 容易被忽略的一部科幻史詩劇,《2001太空漫遊》,需要細品才明白
    今天,我們來聊一部經典的科幻史詩巨著,《2001太空漫遊》,這是一部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科幻劇。這部電影是公認的現代科幻電影的鼻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影響了其後所有的科幻片創作。無論是在拍攝技術還是內容的立意方面,讓50年後的今天看起來依然讓人嘆為觀止,這麼多年來,大家對這部片子的的討論也從未終止過。
  • 《2001太空漫遊》50周年:一部電影和一整個時代
    安妮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很難想像,現在大眾對人工智慧的很多印象,其實來源於半個世紀前的一部科幻電影。1968年的4月,這部影片在美國上映。還是它,啟蒙當今深度學習大牛Yann LeCun走上AI研究之路,啟發了蘋果的整個產品線……它是《2001:太空漫遊》,今年整整50周歲了。若影片的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還健在,老人家應該剛好80周歲。
  • 《2001太空漫遊》:一部催眠且晦澀的史詩級科幻片
    說到科幻電影,必定要提到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與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合作的《2001太空漫遊》。這部影片拍攝製作長達四年之久,1968年在華盛頓上城戲院首映,這部史詩級電影以開創性的視覺效果和對太空旅行的現實寫照成為裡程碑式作品。
  • 《2001太空漫遊》配樂精彩,無論是技術還是鏡頭都很超前!
    《2001太空漫遊》幾十年來被譽為最偉大的科幻片,但小編還是更喜歡《銀河系漫遊指南》。這部電影開場的二十分鐘沒有半句對白,只是純粹的展示了類人猿的進化史,就像紀錄片一樣,可見這部電影對於觀眾來說是很挑剔的,也就是說這不是一部純粹的商業電影,導演的大膽和特立獨行才是更值得關注的。畢竟是科幻電影,大量的蒙太奇鏡頭是少不了的,在這部電影中腿骨丟到了空中,掉下來的瞬間變成了太空站,這不禁讓小編想起《銀河系漫遊指南》中飛船跳躍時變成的各種各樣的食物。
  • 《2001太空漫遊》開啟科幻電影新大門(圖)
    100 多年之後,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在他執導的電影《2001 太空漫遊》中,首次將《藍色多瑙河》與浩瀚的宇宙相接,流淌的音符仿佛在訴說廣闊太空的深邃與神秘,使人沉浸其中。半個世紀過去了,這部影片早已是眾多影迷心中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成為探索生命與宇宙的經典之作,同時也開啟了科幻電影新的大門。
  • 一部改變了其他電影的影片,《2001太空漫遊》WCL 4K紀念版開箱
    《2001太空漫遊》毫無疑問,《2001太空漫遊》是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而隨著我觀影數量的增多,以及一遍遍對太空漫遊的溫習,我才發現,是庫布裡克說了太多,而我懂得的太少了。2018年,WCL發行了4K解析度的修復版藍光紀念套裝,內容十分豐富。之前WCL出了《紅高粱》的數字修復BD,花絮添頭也是不少,算是國行能買到的良心碟了。這次得知某國內知名影評噴子大號進了幾十套,於是果斷下單。五百多塊的售價還是比價良心。
  • 《2001太空漫遊》:傑作何以能歷久彌新?
    《2001太空漫遊》的經典首先來自它的真實,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能夠歷久彌新的首要因素。 看回這些手帳,到今年為止最佳的觀影體驗還是年初在香港電影節看《2001太空漫遊》4K修復版。文化中心的千人大劇場,超大寬銀幕,儘管以前看碟看過不止一次,然而我一直認為庫布裡克這部傑作只有在儘量大的寬銀幕,最大的影廳和最好的音效看過才算真正看過。不久前,曾傳言全國藝聯將引進《2001太空漫遊》修復版,這一被影迷刷屏的消息後來官方澄清消息不實,影迷空歡喜一場。
  • 淺談電影《2001太空漫遊》
    所以,在一直聽說2001太空漫遊是牛叉中的牛叉的情況下,我一直拒絕這部牛叉。在我想來,那一定是比庫布裡克更庫布裡克化了的極致庫布裡克吧,搞不好會看得我過敏。直到昨天我打開了這部片子,足足5分鐘的音樂作為開篇,一開始我以為自己的電腦壞了要不就是片源太老舊暴風播不了了,直到一群大猩猩出現在畫面上,嘶吼著打著手語,作為一名對電影畫面頗為敏感的人,我才覺得這大概是一部講述人類進化史的片子,可是跟太空跟2001又有什麼關係?
  • 《2001太空漫遊》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
    《2001太空漫遊》自從上映以來就被有被冠為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稱。詹姆斯卡梅隆在節目裡提到,他曾經在電影院看了五遍《2001太空漫遊》,其中一次,有一個人直接衝到銀幕前大喊「It's God,It's God」。2001因為他所提出地問題之尖銳和深刻,也被我們稱為硬核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品,他包含了,人類進步的源泉,對科技的恐懼,人類的定義,宇宙對於人的無限。
  • 《2001太空漫遊》70mm版預告 重訪經典魅力無限
    《2001太空漫遊》70mm版預告 重訪經典魅力無限 時間:2018.04.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2001太空漫遊》:生命來自何方?
    文|啼豆影片《2001太空漫遊》改編自克拉克·阿瑟的科幻小說,是科幻電影的一座豐碑,影片呈現出一種宏大的宇宙視野,對生命做出了最深邃的哲學思考。人們嘆為觀止之餘,同時也在苦苦思索,試圖參透影像背後的奧秘。
  • 冷門| [2001太空漫遊]中,庫布裡克的小心機
    1968年的今天,斯坦利·庫布裡克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在華盛頓特區的住宅區劇院首映。票房、評論皆輸(寶琳·凱爾當時還稱之為「非常缺乏想像力的電影」)。但是如今,這部被視為「世界上最偉大電影之一」的[2001太空漫遊]高高地供奉在神壇之上。
  • 閒聊老電影 (2)《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
    事實證明《2001太空漫遊》並不像某些人想像中那麼生冷硬核難以融入,觀眾也許會對某些片段感到無聊,但是卻無法移開眼睛——這是一部能夠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時間中完全佔據你的大腦的影片。 庫布裡克達成的效果是完全的灌輸而非互動,不是憑藉在一幅畫面中塞入過多的信息,而是通過給出儘可能缺乏變化與角度更迭的畫面。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語言: 英語 / 俄語上映日期: 1968-04-02(華盛頓首映) / 1968-05-12(英國)片長: 149分鐘又名: 2001:星際漫遊 / 2001:太空奧德賽這部影片是庫布裡克花了四年時間製作的充滿哲學命題的鴻篇巨製。
  • 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是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為斯坦利·庫布裡克1968年的電影劇本所作的小說。這個故事是根據克拉克不同的短篇故事所拼湊的,其中短片作品「前哨」(The Sentinel)裡的某個概念,可看做本書基礎架構。庫布利克和克拉克最初一起合作,小說和電影同步進行,到後期庫布利克還投入編劇本的工作。亞瑟·查爾斯·克拉克,英國科幻小說家。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但要想找到一部像《2001太空漫遊》一樣大膽且具有如此影響力的電影,就必須追溯到弗裡茨·朗1927年的電影《大都會》。《2001太空漫遊》是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在探索複雜主題、先見之明和視覺語言方面具有開創性。它不僅在視覺上比較震撼,還將科幻電影分為兩大類,甚至近年來最好的科幻電影也沒有達到《2001太空漫遊》所能達到的水平。
  • 《2001太空漫遊》的黑石文化
    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所提供的超前理念具有裡程碑意義,甚至滲透到各式各樣的影視作品中。太空漫遊對外太空生活細節有著大量描繪:人聲識別系統、平板電腦、太空站、人工智慧等等等等,這些現在都已實現。看過《2001太空漫遊》之後你會發現,許多電影與遊戲的創意設計都是對太空漫遊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