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影《2001太空漫遊》

2020-12-02 百家號

老實講庫布裡克不是我喜歡的大師類型,單純通過電影表達方式看覺得此人有一種刁鑽的聰明勁,應該常常不屑於這個世界,以至於大多數時候都是45度角斜望著天空吧。

在今天之前我看了他的《閃靈》、《光榮之路》、《發條橙》、《奇愛博士》四部片子,每部片子看得各有各的糾結熬人之處,除了《閃靈》,沒有一部片子是一口氣順下來的,但是我常常在各種哪怕稍微對電影有點點興趣的人那裡聽到:庫布裡克,庫布裡克,庫布裡克啊……我想可能是我太low了,這些著名的電影裡,我除了看到個極有天才但是幹活兒卻極不認真甚至隨心所欲的導演形象來,沒覺得有多NB啊,在我以諾蘭為我心目中嚴密認真派導演標杆的前提下,庫布裡克的電影簡直漏洞百出,不知所云。

所以,在一直聽說2001太空漫遊是牛叉中的牛叉的情況下,我一直拒絕這部牛叉。在我想來,那一定是比庫布裡克更庫布裡克化了的極致庫布裡克吧,搞不好會看得我過敏。直到昨天我打開了這部片子,足足5分鐘的音樂作為開篇,一開始我以為自己的電腦壞了要不就是片源太老舊暴風播不了了,直到一群大猩猩出現在畫面上,嘶吼著打著手語,作為一名對電影畫面頗為敏感的人,我才覺得這大概是一部講述人類進化史的片子,可是跟太空跟2001又有什麼關係?

事實證明牛叉的庫布裡克依舊用著他繼續用慣的看似毫無邏輯性和關聯性的庫布裡克式剪接,在地平線第一縷陽光的指印下,大黑石如同先知一般屹立在人類最早的祖先面前,理查·史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宏偉而莊嚴,人類第一次拿起骨頭當工具,由此也代表著人類這個物種朝著自己獨有的物種性邁出了微弱的第一小步。

隨著那揚起的骨頭越拋越高,畫面倏忽一下切到了太空船裡。

雖說我對庫布裡克詭異的畫風早有心理準備,可是這一切還是讓我停頓了一夜。作為一個把電影學院和一切的所謂電影準則都只用一個詞「shit」來解釋的人,企圖讓他用影片的故事性來吸引我,那基本上就是下輩子的事情了,不過意料之外的,2001到我所停止的那刻為止,攝影還算很棒,竟然有種庫布裡克終於不再自說自話有那麼點點考慮觀眾感受的感恩感了。

直到那個說話非常緩慢(因為他說的句子我全部聽得懂)語音慈祥但是電影看多的人一聽就知道不是好人的hal乖順地出現,我的一雙膝蓋才終於是給庫老給跪下了——快60年過去了,從《終結者》系列到《駭客帝國》,原來一切牛叉的科幻片的原梗在這裡,竟然在60年代就已經提出了智能是否會有自己的意識和思辨這種終極問題。同時他那個太空艙和宇宙的特效和畫面感也太現代了,60年之後,看過那麼多導演重新打造之後,竟然沒有一點點的落伍感和簡陋感,相比同樣經典的30年前的《星球大戰》,現在重新來看簡直是慘不忍睹,我無法想像6、70年代的人們看到這部影片時的震撼感。同時我心中給了自己一個可怕的答案——這麼多年過去了,在踩在《2001太空漫遊》這樣一部牛叉影片的肩膀上,我們整個大時代的天體物理片是沒有任何進步的,還在原地踏步。

這是個多麼細思極恐的答案啊,在一個全球範圍內都是飛速發展的產業裡,裡面佔比很重的一支竟然60年都不曾進步過,庫布裡克你究竟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奇蹟?

到這裡也就罷了,已經足夠讓人吃不消了,可是!神來之筆還沒到呢!到影片最後太空人似乎是穿越過了無數黑洞的臨界點而站在了一個時間維度的拐角上,清晰的看到若干年後的自己,和若干年若干年後的自己,以及代表了人類新紀元的胚胎中的嬰兒,和那一塊像墓碑一樣的神秘大黑石。

到這裡好像已經沒有人能夠解釋什麼了,我相信一萬個人,會有十萬個答案,因為我自己就有三個——他的目的達到了:不在於告訴你什麼,而是讓你思考什麼,你能自圓其說的,就是他要告訴你的。

究竟是什麼?

我所感興趣的是,等到另外一部足夠牛叉到將該片拉下神壇的電影問世時,真正的我們人類又是什麼樣子了呢?

相關焦點

  • 電影 | 《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許多人以為《2001太空漫遊》是2001年後的電影,其實影片於1968年上映的,它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一部科幻片,根據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
  • 《2001太空漫遊》開啟科幻電影新大門(圖)
    100 多年之後,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在他執導的電影《2001 太空漫遊》中,首次將《藍色多瑙河》與浩瀚的宇宙相接,流淌的音符仿佛在訴說廣闊太空的深邃與神秘,使人沉浸其中。半個世紀過去了,這部影片早已是眾多影迷心中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成為探索生命與宇宙的經典之作,同時也開啟了科幻電影新的大門。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2001太空漫遊》是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在探索複雜主題、先見之明和視覺語言方面具有開創性。它不僅在視覺上比較震撼,還將科幻電影分為兩大類,甚至近年來最好的科幻電影也沒有達到《2001太空漫遊》所能達到的水平。
  • 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是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為斯坦利·庫布裡克1968年的電影劇本所作的小說。這個故事是根據克拉克不同的短篇故事所拼湊的,其中短片作品「前哨」(The Sentinel)裡的某個概念,可看做本書基礎架構。庫布利克和克拉克最初一起合作,小說和電影同步進行,到後期庫布利克還投入編劇本的工作。亞瑟·查爾斯·克拉克,英國科幻小說家。
  • 《2001太空漫遊》的黑石文化
    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所提供的超前理念具有裡程碑意義,甚至滲透到各式各樣的影視作品中。2001太空漫遊這部硬科幻電影上映於1968年,沒錯,1968年,那個越戰還很激烈,甘迺迪遭到暗殺
  • 影視點評:《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太空科幻電影
    《2001 Space Odyssey》,即《2001太空漫遊》,被稱為史上最深刻最富哲學涵義無人能懂的科幻電影。就是這部電影讓我期待了很久,終於完完全全地看完了整部電影,發覺有很多東西都已經被抽乾一般,需要不斷地重複才能更在文本中發掘出來。
  • 電影娛樂:《2001:太空漫遊》:電影與小說同看樂趣無窮!
    《2001:太空漫遊》影評:電影與小說同看樂趣無窮從小就喜歡看《黑客帝國》,有一天偶然看到《2001:太空漫遊》的推薦,看完之後很是莫名其妙,雖然看不懂但是依然覺得很震撼。在整部電影中最隱晦的莫過於最後一幕,戴維的經歷和星孩(書中稱為星童)的凝視。電影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就是指導《閃靈》的那個)和小說作者亞瑟·克拉克兩位大神共同創作而成的傳世佳作,而克拉克的書籍《2001:太空漫遊》更是殿堂級神作。
  • 閒聊老電影 (2)《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
    太空漫遊》了,如果加上看原著小說(儘管這部電影的創作過程可能談不上「改編自小說」,克拉克和庫布裡克幾乎是同時協助對方完成了各自的作品),那可能就不止六七遍了。前三次我都是努力沉浸在電影中,而這次我試圖抽離出來看,但是我(部分地)失敗了。事實證明《2001太空漫遊》並不像某些人想像中那麼生冷硬核難以融入,觀眾也許會對某些片段感到無聊,但是卻無法移開眼睛——這是一部能夠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時間中完全佔據你的大腦的影片。
  • 《2001太空漫遊》發布重映預告
    時光網訊  不管家庭影院的技術已經多麼先進,有些電影還是需要在大銀幕上才能充分體現其魅力,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無疑就是其中一部。斯坦利·庫布裡克的這部經典科幻電影,將於下月在英國院線舉行特別重映。
  • 半個世紀過去了,《2001太空漫遊》仍是最酷的科幻電影
    半個世紀過去了,《2001太空漫遊》仍是最酷的科幻電影 澎湃新聞記者 錢戀水 2014-10-23 17:37 來源:
  • 《2001太空漫遊》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
    《2001太空漫遊》自從上映以來就被有被冠為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稱。詹姆斯卡梅隆在節目裡提到,他曾經在電影院看了五遍《2001太空漫遊》,其中一次,有一個人直接衝到銀幕前大喊「It's God,It's God」。2001因為他所提出地問題之尖銳和深刻,也被我們稱為硬核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品,他包含了,人類進步的源泉,對科技的恐懼,人類的定義,宇宙對於人的無限。
  • 《2001太空漫遊》在科幻電影中是什麼水平和地位?
    現如今,電影業技術發達,形形色色的科幻電影,特效華麗逼真,讓人審美疲勞。殊不知在上世紀60年代,英國和美國就聯手拍出了一部鴻篇巨製的科幻電影,也就是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部《2001太空漫遊》。電影的開端,像猩猩一樣的史前人類集群生活。
  • 福利:送你2001太空漫遊
    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身的認知,它改變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它更是劉慈欣夢想的起點,無論什麼場合,劉慈欣都會變著法子表達對它的敬佩!這部偉大的作品,就是《2001:太空漫遊》。1964年,已經名聲大噪的電影大師庫布裡克,邀請科幻之王阿瑟·克拉克出手,兩位天神決定一起創作一部科幻作品。這一幹就是四年!4年後,電影《2001:太空漫遊》上映,從此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 《2001太空漫遊》:生命來自何方?
    文|啼豆影片《2001太空漫遊》改編自克拉克·阿瑟的科幻小說,是科幻電影的一座豐碑,影片呈現出一種宏大的宇宙視野,對生命做出了最深邃的哲學思考。人們嘆為觀止之餘,同時也在苦苦思索,試圖參透影像背後的奧秘。
  • 2001:太空漫遊與變形記
    ,然而當我正在看《2001:太空漫遊》電影時,覺得節奏對於我來說太慢,不是很看得進去。《2001:太空漫遊》裡的確出現了很多超前的概念。比如:視頻電話、空間站中利用自身旋轉的離心力來模擬重力、太空餐的特點以及太空廁所的使用方法等等…這些概念毋庸置疑是超前的,但對我沒有那麼大的震撼。對我產生1震撼的是這樣一種展望:人類以後器官會被機器所取代,當最後機器完全肉體時,我們便可以不再依靠宇宙飛船來遨遊宇宙,甚至到最後,我們可以蛻去肉體,以電磁的形式永生。這種想像衝擊了我。
  • 永遠不能被超越的2001太空漫遊
    太空人的未來科技感的太空衣看到這次未來風格的太空衣和這次舉足輕重的載人任務不經得讓人聯想到50多年前的一部科幻片,也就是在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2001太空漫遊的海報這部電影是庫布裡克花了四年的時間製作的充滿哲學命題的鴻篇巨製!
  • 《2001太空漫遊》:傑作何以能歷久彌新?
    《2001太空漫遊》的經典首先來自它的真實,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能夠歷久彌新的首要因素。 看回這些手帳,到今年為止最佳的觀影體驗還是年初在香港電影節看《2001太空漫遊》4K修復版。文化中心的千人大劇場,超大寬銀幕,儘管以前看碟看過不止一次,然而我一直認為庫布裡克這部傑作只有在儘量大的寬銀幕,最大的影廳和最好的音效看過才算真正看過。不久前,曾傳言全國藝聯將引進《2001太空漫遊》修復版,這一被影迷刷屏的消息後來官方澄清消息不實,影迷空歡喜一場。
  • 冷門| [2001太空漫遊]中,庫布裡克的小心機
    1968年的今天,斯坦利·庫布裡克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在華盛頓特區的住宅區劇院首映。票房、評論皆輸(寶琳·凱爾當時還稱之為「非常缺乏想像力的電影」)。但是如今,這部被視為「世界上最偉大電影之一」的[2001太空漫遊]高高地供奉在神壇之上。
  • ...州發現神秘金屬物體 「撞衫」庫布裡克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
    媒體將這一發現與斯坦利·庫布裡克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的一幕相提並論,引起網友熱議。相關新聞視頻截圖實際,這不是世界電影大師庫布裡克第一次上熱搜了。原因是就在前一年,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剛拍完一部登月題材的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影片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特效,並且與美國宇航局NASA合作,成就了電影技術與太空探索互相促進的美談。
  • 人生三問——《2001太空漫遊》
    作者丨錦上花看之前,這部電影已經是如雷貫耳。老師推薦過,電影清單裡推薦過,驀地和朋友品茗喝茶的時候,又聽到了它的名字——《2001太空漫遊》。就衝這知名度,這部電影就非看不可,何況是部經典呢。《2001太空漫遊》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根據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改編的美國科幻電影,於1968年上映,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影片獲得當年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4項奧斯卡獎提名,獲最佳視覺效果獎,獲1968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美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