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關閉「實際」制氫

2020-09-05 光伏人

以色列和義大利的科學家已經開發了一種可再生能源技術,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氫燃料-據報導,這種技術處於「實際」可行性的門檻。

這項新的太陽能技術將提供一種可持續的方式,將水和陽光轉化為燃料電池可存儲的能量,無論是將存儲的電力饋入電網還是用於燃料電池驅動的卡車,火車,汽車,輪船,飛機或工業過程。

海法以色列技術學院Technion的化學副教授Lilac Amirav說,將這項研究視為一種人造的光合作用。(如果可以擴大規模,該技術最終將成為「太陽能工廠」的基礎,在該工廠中,太陽能集熱器的陣列將水分解成氫燃料的存儲庫–以及出於下面討論的原因,一種或多種其他工業化學品)

「我們[開始]的半導體與太陽能電池板非常相似,」 Amirav說。但是,他們正在研究的反應不是採用利用陽光來釋放電子電流的光伏路線,而是利用陽光來有效,經濟地從水分子中剝離氫。

迄今為止,最大的障礙是氫和氧一旦分解就很容易重新結合-也就是說,除非將催化劑引入反應中,使水的兩個組成元素彼此分離。

進入棒狀納米顆粒Amirav和合作研究人員已經開發。棒狀的棒(長50-60納米,直徑僅為4.5 nm)全部用直徑為2-3 nm的鉑金球打磨,就像將納米尺寸的大理石固定在吸管的末端一樣。

自2010年以來,當該團隊首次開始發表有關此類特殊調節的納米棒的論文時,他們就一直在對設計進行調整,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從「太陽能到化學能轉化」中提取儘可能多的氫和過量能量的能力。

這使我們回到了那些「其他」工業化學品。由於從水中產生分子氫也會產生氧氣,因此他們意識到必須弄清楚該副產物的處理方法。「在考慮人工光合作用時,您會關心氫-因為氫是一種燃料,」阿米拉夫說。氧氣不是那麼有趣的產品。但這是該過程的瓶頸。」

從分解的水分子中釋放出的氧氣也帶走了反應中的能量,這一事實無可避免。因此,除非加以利用,否則它最終僅代表浪費的太陽能,這意味著整體反應效率下降。

因此,研究人員對該過程增加了另一種反應。他們的鉑尖端納米棒催化劑不僅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還利用釋放的氧氣將有機分子苄胺轉化為工業化學苯甲醛(通常用於染料,調味提取物和香水中)。

總而言之,納米棒將入射光的4.2%轉化為化學鍵。僅考慮氫燃料中的能量,它們就能將3.6%的陽光能量轉化為儲存的燃料。

這些似乎微不足道。但是3.6%仍然比以前的技術所達到的1-2%範圍要好得多。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說法,要達到研究人員所說的「太陽能氫生產的「實際可行性閾值」,所需的效率只有5%到10%。

在今年2月至8月之間,Amirav和她的同事在《NanoEnergyandChemistry Europe》雜誌上發表了有關上述創新的文章。他們最近還在美國化學學會的秋季虛擬會議上介紹了他們的研究。

在他們的演講中暗示了他們未來的工作方向,他們通過與AI數據挖掘專家的新工作來取笑進一步提高效率。

「我們正在尋找替代性的有機轉型,」 Amirav說。她和她的合作者希望,這樣一來,他們的太陽能工廠可以生產氫燃料以及一系列其他有用的工業副產品。將來,他們的人工光合作用過程可能產生低排放能量,並加上一些有益的化學提取物,以作為「實用的」和「可行的」副作用。

來源:環球能源網

免責聲明:該文章為轉載內容,文中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所發文字、圖片等內容僅為交流學習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刪除。

相關焦點

  • 太陽能新用途:美研製出太陽能制氫系統
    > 核心提示:日前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可鋪設在屋頂的太陽能制氫系統
  • 太陽能制氫 最有前景的制氫方法之一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制氫有著40年的發展歷史,被看作最有前景的制氫方法之一,其中,將太陽能發電和電解水組合制氫組合成系統的技術,是主流發展方向。然而,儘管所需的水是一種豐富的資源,但以前探索的方法使用複雜的路線,需要破壞環境的溶劑和大量能源才能大規模生產。高昂的成本和對環境的危害使得這些方法無法作為長期解決方案。
  •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Elisha 蓋世汽車2020-9-9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太陽能技術,可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並達到創紀錄效率水平。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和義大利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可再生能源技術,可將太陽能轉化為氫燃料。據稱,該技術正處於「實際」可行的臨界點。
  • 青島大學趙海光教授在太陽能光解水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青島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趙海光教授、韓光亭教授與加拿大國立科學研究院Federico,Rosei教授合作在太陽能光解水制氫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and Stable Hydrogen Evolution Based
  • 全球最大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開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全球最大規模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 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寶豐能源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計劃總投資14億元,氫氣產量將達到2萬標方/小時,同時配套建設光伏電站及下遊加氫站,預計2020年底投產。該項目將採用單臺產能1000標方/小時的國產最先進高效鹼性電解槽,為降低電解水制氫成本,促進位氫行業技術突破奠定基礎。
  • 太陽能生物質制氫
    劍橋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使用太陽能發電從生物質中製取既可持續又相對便宜的氫氣的方法。現代社會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廢物產生的影響,隨著自然資源大量減少,政府和企業對使用廢物生產能源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 太陽能光伏分解水制氫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這一研究成果拓展了空穴儲存層的應用,形成理性設計高效光電極的新策略和新思路,為實現高效太陽燃料製備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礎。
  •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創造新的太陽能制氫效率記錄
    ANU研究中概述的獨特方法還使用了廉價的半導體材料,並使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的效率達到了17.6%。這已接近安裝在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後者的效率約為20%。第一作者Siva Karuturi博士說,氫在解決可再生能源間歇性問題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種太陽能制氫的方法有顯著的成本效益,因為它不需要額外的基礎設施,而不像使用電解槽來制氫。」
  •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和義大利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可再生能源技術,可將太陽能轉化為氫燃料。據稱,該技術正處於「實際」可行的臨界點。這種新的太陽能技術將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將水和陽光轉化為可供燃料電池存儲的能源,而所儲存的電力可以併入電網,也可用於由燃料電池驅動的卡車、火車、汽車、輪船、飛機或工業流程。
  • 讓能源更清潔更綠色: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項目開建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近日,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在寧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目前國際頂級制氫儲能項目,預計建成後合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每年可減少煤炭資源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4.5萬噸。 氫能源是目前已知最綠色清潔的能源,通過太陽能電解水所生產的氫氣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氫氣」。當前,在行業整體發展的壓力下,「綠氫」項目的啟動對推廣發展清潔能源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 海水制氫:重啟藍色能源的傳說—新聞—科學網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等合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題為「太陽能驅動的、持續穩定的海水分解制氫」的研究論文,展示了一種通過微納結構化電極電解海水制氫的新方法,並且在工業電解電流密度下具有長達上千小時的穩定性。 「這種新型電催化劑不僅解決了海水電解制氫的工程化問題,也提示了未來從海水中同時製備氫氣、氧氣、鹽的可能性。」
  • 新方法通過微納結構化電極電解海水制氫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等合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題為「太陽能驅動的、持續穩定的海水分解制氫」的研究論文,展示了一種通過微納結構化電極電解海水制氫的新方法,並且在工業電解電流密度下具有長達上千小時的穩定性。 「這種新型電催化劑不僅解決了海水電解制氫的工程化問題,也提示了未來從海水中同時製備氫氣、氧氣、鹽的可能性。」
  • 太陽能的多種轉換形式
    太陽能-氫能轉換                                 氫能是一種高品位能源。太陽能可以通過分解水或其它途徑轉換成氫能,即太陽能制氫,其主要方法如下:1、太陽能電解水制氫。
  • 電解水制氫能否成為能源網際網路殺手級應用?
    電解水制氫技術可以用來調節電網峰谷變化削峰填谷,維持電網系統穩定。適合小規模分布式發電制氫場景,可以與太陽能、風能等潮汐式發電結合併廣泛應用。未來若能降低成本,電解水制氫技術將成為能源網際網路的殺手級應用。
  • 寶豐能源:公司開工建設的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是目前規模較...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開工建設的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是目前規模較大的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制氫儲能項目。項目主要包括新建20,000標方/小時電解水制氫裝置及配套公輔設施和200MWp複合型光伏電站、寧東能源中心示範站(含2000公斤/日加氫、10000標立/日加氣、10000噸/年加油、8個充電樁)1座,1000公斤/日加氫站1座(銀川),並將企業現有的兩座油氣共建站改造成油、氣、氫共建示範站。項目一期計劃於2020年底建成投產;寧東能源中心示範站加氫站計劃於2021年4月建成投運。
  • 新技術之太陽能光催化制氫技術
    然而,傳統的制氫方法,需要消耗巨大的常規能源,使氫能身價太高,大大限制了氫能的推廣應用。於是科學家們很快想到利用取之不盡、廉價的太陽能作為氫能形成過程中的一次能源,使氫能開發展現出更加廣闊的前景。
  • 科學網—讓電解水制氫變得更容易
    此外,採用這種方法製備氫氣並不會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因為重整制氫的過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與直接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是一樣的。」 目前,實驗室階段正在研究的替代化石燃料重整制氫的方法有生物法制氫、電解水制氫、光電化學制氫和光電催化制氫,其中電解水制氫技術在工業上已經有一定規模的應用。 電解水制氫的主要目的是將富餘電力轉化為氫能。
  • 「氫農場」策略下,太陽能水分解制氫效率創新高
    其中,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技術可把無限的、分散的太陽能轉化為高度集中的氫能,因此被認為是實現清潔可持續氫氣綠色高效生產的重要途徑。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將太陽能轉化並儲存為化學能,是科學家們長期探索研究的領域。但是,光催化過程是一個跨越多個時間尺度的複雜反應過程,涉及化學、物理、生物等一系列多學科的前沿科研問題。
  • 澳研究稱找到低成本制氫方法
    新華社坎培拉7月30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創造了太陽能制氫轉化效率的新紀錄,找到了一種低成本制氫的方法。澳國立大學日前在官網發表公報稱,該項目由西瓦·卡魯圖裡博士和申何萍博士共同領導。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先進能源材料》雜誌上。論文指出,新研究通過低成本的半導體材料,使太陽能制氫的轉化效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7.6%。
  • 通用電氣計劃關閉太陽能電板製造廠
    發表於:2009-11-10 00:00:38     作者:索比太陽能來源:Solarbe.com通用電氣公司計劃關閉其唯一一家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廠,因太陽能行業產能過剩及行業價格低於產品成本價。綜合外電11月6日報導,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計劃關閉其僅有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設備,因電池板售價降至產品成本之下。通用電氣公司發言人Milissa Rocker表示,通用電氣10月23日宣布,該公司正對太陽能業務員工進行重組,並計劃關閉紐瓦克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