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試題
課程代碼:0039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語言是一系列對刺激的反應,是通過強化、塑造和模仿獲得的。這一語言學習模式屬於( )
A.行為主義的語言學習模式 B.先天論的語言學習模式
C.認知相互作用論的語言學習模式 D.社會相互作用論的語言學習模式
2.兒童語義的發展指的是兒童對三個語言結構層次理解能力的發展,這三個語言結構層次是詞、句子和( )
A.語段 B.概念
C.符號 D.語音
3.認知相互作用論的語言學習模式認為,決定兒童語言發展的因素是( )
A.人類先天的遺傳因素 B.語言環境的強化
C.兒童與語言環境中客體的相互作用 D.成人提供的恰當語言輸入
4.關於口頭語言的使用,開始的年齡一般是( )
A.1歲~1.5歲 B.1.5歲~2歲
C.2歲~2.5歲 D.2.5歲~3歲
5.兒童常常用「球球」表示「這是一個球」、「我要球球」等,這說明他們的句法發展階段處於( )
A.電報句階段 B.單詞句階段
C.複合句階段 D.完整句階段
6.整合教育觀認為,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內容的整合主要是語言知識和( )
A.社會知識、認知知識的有效結合 B.社會知識、學科知識的有效結合
C.學科知識、專業知識的有效結合 D.學科知識、認知知識的有效結合
7.學前兒童語言的活動教育觀強調( )
A.教師對兒童語言學習的直接示範作用 B.教師對幼兒語言操作活動的控制
C.兒童對教師提供的語言材料的牢固掌握 D.兒童在活動中主動操作語言
8.完整語言理論認為,語言的本質特徵是( )
A.交際性和豐富性的統一 B.工具性和對象性的統一
C.豐富性和靈活性的統一 D.工具性和靈活性的統一
9.幼兒園基本語言教育活動( )
A.主要指教師利用生活環節,給幼兒提供自由寬鬆的語言交際環境
B.有明確的語言教育目標要求
C.沒有規定的活動時間
D.充分體現個別化教育
10.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目標可以劃分為表述、欣賞文學作品、早期閱讀和( )
A.談話 B.遊戲
C.傾聽 D.討論
11.在組織幼兒園文學活動中,教師需要( )
A.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幼兒背誦文學作品
B.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幼兒創造性想像和語言表述
C.選擇有利於幼兒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文學作品
D.選擇有利於幼兒表演的兒歌或散文
12.具有「聽一聽」、「玩一玩」、「說一說」、「讀一讀」等幾種實施形式的語言教育類型是( )
A.滲透的語言教育活動 B.日常語言教育活動
C.基本語言教育活動 D.專業語言教育活動
13.滲透的語言教育的核心問題是( )
A.充分練習、鞏固和擴展兒童已有的語言經驗
B.幫助學前兒童獲得滿足其全面發展的最基本的語言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
C.促進學前兒童與教師、同伴之間的有效語言交流
D.提高兒童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和表達能力
14.幼兒園談話活動中有趣的中心話題是( )
A.與幼兒目前的關心點有關的話題 B.幼兒不熟悉的話題
C.有明確的談話內容要求的話題 D.曾經反覆提起和談論的話題
15.講述活動中,感知理解講述對象的觀察主要是( )
A.通過觸摸覺的途徑進行 B.通過聽覺的途徑進行
C.通過視覺的途徑進行 D.通過味覺的途徑進行
16.根據憑藉物的不同,幼兒園講述活動可分為看圖講述、實物講述和( )
A.敘事性講述 B.描述性講述
C.情景表演講述 D.議論性講述
17.幼兒園聽說遊戲包含一定的語言教育目標,其特點是含蓄的、練習的和( )
A.明確的 B.概括的
C.抽象的 D.具體的
18.幼兒園的故事表演遊戲可分為整體表演型、分段表演型和( )
A.角色活動型 B.細節表演型
C.結尾表演型 D.首尾表演型
19.幼兒園的文學活動有利於( )
A.提高幼兒對語言多樣性的認識
B.提高幼兒圖書閱讀的能力
C.培養幼兒對書面語言的興趣
D.培養幼兒運用語言的機智性和靈活性
20.幼兒園文學活動可以用來培養評析性傾聽能力、欣賞性傾聽能力和( )
A.有意識傾聽能力 B.分析性傾聽能力
C.概括性傾聽能力 D.理解性傾聽能力
21.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專門培養幼兒書面語言敏感性的活動是( )
A.文學活動 B.聽說遊戲活動
C.講述活動 D.早期閱讀活動
22.按編碼的特點,講述活動類型中不包括( )
A.議論性講述 B.描述性講述
C.敘事性講述 D.表演性講述
23.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可以幫助幼兒獲得前圖書閱讀經驗、前識字經驗和( )
A.前圖書製作經驗 B.前文字辨認經驗
C.前繪畫經驗 D.前書寫經驗
24.對幼兒英語學習效果的評價應當關注幼兒對所聽英語的理解程度和( )
A.幼兒對英語活動的興趣 B.幼兒用英語表達的準確程度
C.幼兒的語言模仿能力 D.幼兒對英語單詞的掌握程度
25.幼兒園雙語教育的一個主要特徵是( )
A.教師會說兩種語言 B.開設第二語言的課程
C.教師使用兩種語言組織幼兒活動 D.班上的幼兒會說兩種語言
26.幼兒園雙語教育重點在於( )
A.選派有能力的雙語教師 B.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
C.創設合適的兩種語言環境 D.選擇合適的兩種語言教材
27.語言矯治指的是( )
A.糾正學前兒童語言錯誤的過程
B.幫助學前兒童糾正方言幹擾音的過程
C.幫助有語言障礙兒童克服障礙的過程
D.幫助學前兒童改變不良語言習慣的過程
28.經常說出「我、我、我—拿—這個、好、吧?」或「為—什麼?」等不完整重複的話,屬於一種( )
A.構音障礙 B.言語流暢度障礙
C.聽覺障礙 D.情感性交往障礙
29.在幼兒園語言教育實踐中,計算機多媒體手段( )
A.應當與教師的教學有機兼容和整合
B.應當與教師的教學分別使用
C.可以取代教師的教學
D.可以幫助教師控制活動範圍和幼兒的學習效果
30.操作者與計算機之間的積極、頻繁的信息交換指的是計算機多媒體的( )
A.控制性 B.活動性
C.交互性 D.集成性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幼兒園談話活動
32.活動教育觀
33.滲透的語言教育
34.同時雙語學習
35.幼兒園聽說遊戲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簡述社會相互作用論的語言學習模式的主要觀點。
37.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目標制定的依據是什麼?
38.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評價的原則是什麼?
39.為什麼說聽說遊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遊戲?
40.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有哪些特點?
四、論述題(本大題15分)
41.比較幼兒園談話活動與講述活動的異同點。
五、材料分析與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5分)
42.材料:童話故事《野貓的城市》
森林裡住著許多動物,它們都沒見過城市,很想知道城市是什麼樣的。有一天,從城市裡來了一隻野貓,動物們見了,一起圍著問長問短,想請它說說城市的事情。
野貓可得意啦。它搖晃著腦袋,東瞧瞧、西看看,然後皺著眉頭說:「城市太大了,我怎麼能用嘴巴講得清楚呢?」忽然,它拍拍腦門,「有了,讓我來比劃給你們看吧!」
野貓先讓斑馬躺在地上。它告訴動物們,城市有許多馬路,人們過馬路要踩著斑馬線走。接著,它就帶領所有的動物從斑馬的身上走了過去。斑馬躺在地上覺得受不了,站起來踢踢腳,說:「看來城市是一個很疼的地方。」
野貓又叫小鹿馱著它,站到了花奶牛的身旁。它對動物們講城市很大很大,有一種地圖像花奶牛身上的圖案,這一塊那一塊表示不同的地方。野貓邊說邊用手指在花奶牛身上畫來畫去。花奶牛忍不住呵呵地笑著躲開它,說:「看來城市是一個很癢的地方。」
野貓想了一想,又拍拍腦門說:「對了,城市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城市裡的爸爸都喜歡坐在抽水馬桶上看報紙。」為了說明這一點,它讓大河馬張開嘴巴當抽水馬桶,自己坐在上面,又拉開小鼯鼠的兩手,裝出讀報紙的樣子。森林裡的動物們看得目瞪口呆,誰也說不出話來。正在這時,大河馬聞到了一點不好聞的味兒,它打了一個噴嚏,把野貓給扔了出來。哎喲,野貓剛落地,就聽見小鼯鼠輕輕地咕噥,「看來城市是個沒羞的地方。」
野貓講的城市沒人要聽了,森林裡的動物都不喜歡野貓講的城市。
有一天,一輛城裡來的汽車開進了森林,車上來了許多小朋友。動物們遠遠望著他們,都在想一件事,「城市真的像野貓講的那樣嗎?」
小朋友,如果你也從那輛汽車裡走下來,你想對森林裡的動物說些什麼?你說我們的城市是什麼樣的呢?
試分析童話故事《野貓的城市》的內容和形式特點,並進一步說明在幼兒園大班組織文學活動時,應當注意引導幼兒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以及教師可以採用的相關教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