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試題
課程代碼:00393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兒童獲得語言之前,用語音及伴隨的表情或動作去代替語言進行交往的語言現象是( )
A.語言交際 B.前語言交際
C.交際傾向 D.交際信號
2.學前兒童的語言發展包含三個方面,即語言形式、語言運用技能和( )
A.語言理解 B.語言內容
C.語法結構 D.語言感知
3.認知相互作用論認為,兒童語言獲得的機制是( )
A.主客體之間相互作用 B.主體先天能力
C.環境影響 D.遺傳
4.先將詞安排在句子中學,將句子放在情境中學,然後再讓兒童逐漸學習詞、句子。這種先整體後部分的做法體現了( )
A.整合教育觀 B.完整語言教育觀
C.活動教育觀 D.教育目標的全面觀
5.完整語言教育觀指的是語言教育目標的完整性、( )
A.內容的全面完整性、方法的有效性和形式多樣性
B.內容的全面完整性、活動的真實性和形式多樣性
C.內容的全面完整性、形式的真實性和形式多樣性
D.內容的全面完整性、形式的完整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6.學前兒童語言的活動教育觀強調( )
A.兒童對教師提供的語言材料的牢固掌握 B.教師對幼兒語言操作活動的控制
C.兒童在活動中主動操作語言 D.教師對兒童語言學習的直接示範作用
7.決定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目標構成及分類的要素主要有兒童語言構成、語言教育目標本身和( )
A.語言學習特點 B.語言學科性質
C.語言發展規律 D.語言教育作用
8.從社會要求的角度來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目標應當( )
A.反映兒童的要求 B.反映家長的要求
C.反映教育機構的要求 D.反映國家現階段的價值觀念
9.學前階段兒童傾聽行為的培養,著重點應( )
A.放在從語音、語法、語義及語用四個方面掌握母語的表達能力上
B.放在學習正確恰當的口語表達上
C.放在對語音、語調的感知和對語義內容的理解上
D.放在願意向別人表達自己的見解上
10.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幫助兒童更好地運用語言獲得新的經驗,這種語言教育屬於( )
A.滲透的語言教育 B.專門的語言教育
C.日常生活的語言教育 D.基本的語言教育
11.組織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時應當遵循讓兒童積極活動的原則、促進兒童語言發展的原則、自由與規範相統一的原則以及( )
A.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的原則 B.客觀與主觀相統一的原則
C.幼兒自發遊戲的原則 D.示範與練習相結合的原則
12.有利於學前兒童對已有的零碎的語言經驗進行提煉和深化的語言教育是( )
A.滲透的語言教育 B.專門的語言教育
C.遊戲中的語言教育 D.其他領域活動中的語言教育
13.基本語言教育活動的形式主要包括談話活動、講述活動、聽說遊戲活動、文學活動和( )
A.早期複述活動 B.早期識字活動
C.早期閱讀活動 D.早期書寫活動
14.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評價必須遵循教師參與評價原則、客觀性原則、全面性原則和( )
A.針對性原則 B.基礎性原則
C.有效性原則 D.參照性原則
15.根據憑藉物的不同,幼兒園講述活動可分為看圖講述、情景表演講述和( )
A.敘事性講述 B.描述性講述
C.實物講述 D.議論性講述
16.幼兒園講述活動應創設( )
A.日常口語交往情景 B.按照一定規則進行口語練習情景
C.書面語言學習情景 D.正式口語表達情景
17.在幼兒園聽說遊戲活動中,教師創設遊戲情景,常常用實物、動作和( )
A.話題 B.唱歌
C.語言 D.憑藉物
18.競賽性質的「遊戲規則」在聽說遊戲活動中產生的效應是( )
A.激勵幼兒積極參與 B.教師易控制
C.保證完成活動 D.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19.幼兒園聽說遊戲包含的語言教育目標具有練習的特點、具體的特點和( )
A.明確的特點 B.含蓄的特點
C.抽象的特點 D.概括的特點
20.文學活動培養幼兒創造性運用語言的主要途徑有仿編詩歌散文、進行想像講述和( )
A.朗誦作品 B.編構故事
C.分析作品內涵 D.學習作品中的字詞
21.幼兒園的故事表演遊戲的類型可分為整體表演型、分段表演型和( )
A.角色活動型 B.細節表演型
C.結尾表演型 D.首尾表演型
22.學前階段兒童早期閱讀行為與兒童進入學校後的讀寫成績( )
A.存在很高的相關關係 B.不存在相關關係
C.存在一般的相關關係 D.存在很低的相關關係
23.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可以幫助幼兒獲得前識字經驗、前書寫經驗和( )
A.前圖書製作經驗 B.前文字辨認經驗
C.前圖書閱讀經驗 D.前繪畫經驗
24.幼兒園雙語教育的一個主要特徵是( )
A.教師會說兩種語言 B.開設第二語言的課程
C.教師使用兩種語言組織幼兒活動 D.班上的幼兒會說兩種語言
25.在幼兒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認知水平、模仿能力、情感動機和( )
A.語言環境 B.閱讀材料
C.第二語言的複雜程度 D.幼兒的社會化程度
26.對幼兒英語學習效果的評價,應當關注幼兒對所聽英語的理解程度和( )
A.幼兒對英語活動的興趣 B.幼兒在英語表達時的語言錯誤
C.幼兒的語言模仿能力 D.幼兒對教給的英語單詞的掌握程度
27.學前兒童的構音障礙類型包括錯音、丟音和( )
A.換音 B.拖音
C.混音 D.遲疑發音
28.對說話時聲母和韻母都有問題的幼兒,可以( )
A.先矯治韻母后矯治聲母 B.同時矯治韻母和聲母
C.先矯治聲母後矯治韻母 D.檢查發音器官是否受損
29.語言矯治指的是( )
A.糾正學前兒童語言錯誤的過程
B.幫助學前兒童糾正方言幹擾音的過程
C.幫助有語言障礙的兒童克服障礙的過程
D.幫助學前兒童改變不良的語言習慣的過程
30.在幼兒園語言教育實踐中,計算機多媒體手段( )
A.可以取代教師的教學
B.可以幫助教師控制活動範圍和幼兒的學習效果
C.應當與教師的教學有機兼容和整合
D.應當與教師的教學分別使用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專門的語言教育
32.語言形式
33.聽覺障礙
34.雙語學習
35.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從縱向角度和橫向角度來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目標具有哪些結構?
37.幼兒園談話活動中「有趣的中心話題」有哪些含義?
38.簡述幼兒園講述活動中講述憑藉物的主要作用。
39.活動教育觀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40.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應當幫助幼兒獲得哪些前圖書閱讀經驗?
四、論述題(本大題15分)
41.舉例說明聽說遊戲的設計組織思路。
五、材料分析與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5分)
42.材料:
詩歌《綠色的世界》
綠色的天空,
綠色的小貓,
綠色的甜糕,
綠色的手套。
這兒,一片綠,
那兒,一片綠,
到處都是綠、綠、綠。
當我把綠色的眼鏡拿掉,
綠色的世界不見了。
問題:上首兒童詩歌是否可以用來設計組織仿編活動?結合該詩歌內容說明理由並進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