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呢?科學是真理嗎?你怎麼看呢?

2021-01-07 宇宙探索奧奧

科學到底是什麼呢?科學這個詞彙是和具體語境密切相關,只有在具體語境中才能準確理解的默意詞彙,所以我們很難給科學下一個統一和同一的定義。首先,我們還是給科學下一個抽象而泛意的定義:科學是人類依賴實踐發現和證實的,關於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的真理體系,包括關於實踐的方法論。這裡的要點至少有兩個,第一個是「實踐」,實踐是科學的唯一來源和評判標準,也是科學的本質之一。第二個是「真理」,科學就是真理,就是一個真理的體系,真理性和實踐性都是科學在本質層面上的核心,前者是科學的來源,後者是科學的性質。

現在我們面對的問題之一,就是所謂的「真理虛無主義」,真理虛無主義的特徵就是否定這個世界上存在真理,特別是喜歡否定科學的真理性。其實大家想一想不難明白,如果科學都不是真理,那就沒有真理了,也就意味著可以想怎麼說怎麼說,想怎麼辦就怎麼辦了。

否認科學的真理性會帶來很多問題和麻煩,比如說持續不斷的研究永動機。既然科學不是真理,熱力學定律不是真理,我只要證明一次熱力學定律不成立,那你一萬次證明成立也就作廢了!以此類推,所有違反科學的東西就都有意義了,反正科學被實踐證明一百萬次也不是真理,我只要證明科學不成立一次就行了,這種情況,顯然不算好事吧?!

其實實踐不會否定實踐本身,所以來自實踐的科學可能不完備,但絕對不會變成繆誤。如果我用一次實踐證明熱力學定律是科學(真理),那我就可以有把握的說你永遠也不可能找到否定熱力學定律的實踐!一次實踐發現的科學事實和規律,用來指導一百萬億次實踐也不會有錯,如果不是這樣,科學就沒有指導實踐的意義了!

相關焦點

  • 科學有盡頭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人類都有理性和感性兩個方面,本人認為科學就是人類探索真理的最理性的方法,先通過觀察、分析、思考、計算等方式來假定一個理論,然後再嚴謹的通過實踐來證實或證偽,從而逐漸建立起科學的基石。哲學介於理性和感性之間,哲學通過嚴密的邏輯來研究世間萬物變化的規律,很多時候哲學的研究對象都是抽象的、很難用實踐來驗證的。
  • 什麼是科學呢?科學包括什麼呢?現在是科學的新時代嗎?
    什麼是科學呢?科學是要在實驗事實面前,要勇敢的面對:證實了,不趾高氣昂;被證偽了,也不強詞奪理,死不認輸!科學是一個「歷史過程」:總會有新理論,總會有「新科學」,總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有「夏曆」天文曆法創始人,就有張衡、祖衝之,直到錢學森、王淦昌、潘建偉等。
  • 科學和真理的區別
    顯然,以上的科學和真理定義就是不接地氣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他們講的所謂科學和真理。因為,他們舉不出一個「接地氣」的科學和真理例子。下面,小編就來尋找一個「接地氣」 的科學和真理定義。二,真理的定義真理的定義也可以通過簡單的推理來得出。1,真理有用嗎?答:有用。2,這個用途是不是可以指導人們的行為或實踐?答:當然。
  • 科學實踐有什麼用?過時的科學還是科學嗎?
    這方面的原因很多,有科學自身的原因,有科學實施的技術上的原因(技術上難以實現,比如計算能力),有經濟成本的原因,等等等等,所有的這一切,都說明了,科學的運用是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的,不可生搬硬套。所以任何理論,都是存在一定的客觀規律與之相對應。所謂錯誤,是指理論的應用不對,應用場合不對,並不是理論本身的絕對錯誤。任何理論體系的核心基礎都是數學,數學永遠不會被自身證偽。(當然有偽證,偽證是另一回事兒,是一個邏輯沒走完。)
  • 科學,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嗎?——如何讓學生體會「科學精神」
    而「科學思想」……隨它去吧!其實,如果我們了解一點科學史,了解一個觀念是如何產生、演變、直至今天這樣的,並且能融入知識教學之中,就會讓學生產生一個強烈的認知:原來,「科學」並不必然意味著真理,它只是追求真理過程中的產物!以下內容摘自北大吳國盛教授的著作《科學的歷程》,大家可以從中進一步理解學科發展史為什麼有助於建立科學思想、開展課程思政!
  • 《科學大家》專欄|時間的意義:連接人文與科學的隧道
    如果過去已經過去了,不再存在了,你怎麼知道有過去呢?如果說我們靠記憶,這個回答沒有意義,因為只是換了一個說法,你怎麼知道記憶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個已經過去的東西呢?所有的記憶都是當下的記憶,我們又是怎麼區分當下的記憶和當下的其他感覺?
  • 宇宙最終會毀滅,那我們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只要是個生命體,最終都會消亡,不管曾經的地位有多高還是擁有的財富有多少,都會逝去,那麼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只是在宇宙當中活一次嗎?世界的真相又是什麼?宇宙之外又是什麼?還是這一切都是個騙局?沒有宇宙?沒有太空?
  • 僅用科學理論得出的並非是真理
    僅用科學理論能得出真理嗎? 顯然,僅用科學理論並不能得出真理的。假如僅用科學理論就能得出真理,那麼,科學界就沒有學術流派,也就沒有科學理論的發展了。 這次,面對新冠狀病毒疫情,美國及西歐一些國家就採用了「群體免疫」。
  • 萬有引力真的存在嗎,重力來源於哪裡,我們所學科學知識是真理嗎
    對普通人來說,科學就是真理,許多事物一提到它是科學的人們就不會再多問。科學甚至被上升到了國策,叫「科學發展觀」,那麼到底什麼是科學呢?前面的文章有詳細分析過,這裡就不重複,今天重點探討牛頓萬有引力到底存不存在。
  • 科學與哲學的關係,你怎麼看?
    但是說到底,無論是科學還是哲學,都是我們人類在研究它。無論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東西,我們都作為一個有限的個體在研究,並且期待這個研究事業能夠無限的進行下去。回到遠古時代,那個時候科學還不發達,很多現象我們是沒有辦法解釋,很自然的就把那些東西寄託於神靈。
  • 科學祛魅與人生意義的悖論
    無論如何,在這篇講演裡,韋伯的確提出了兩個密切相關的自我反思問題:一方面,對於科學家個人來說,「他在從事那些註定了要不斷過時的創造性工作時, 會相信自己能夠達成什麼有意義的東西嗎?」或者說,「對於獻身於這項事業的人們來說,以科學為業究竟意味著什麼?」[1](P28)另一方面,「在作為整體的人類生活中,科學的職業到底是什麼,其價值又何在?」
  • 質疑真理、現實、科學和哲學的作用
    Q1、引用理察·費曼的話,科學哲學對於科學家來說,就像鳥類學對鳥類一樣,你要怎麼保護它呢?著名的物理學家們認為哲學要麼是無用的智力活動,要麼就是不能進步,無法與物理學相提並論。這似乎是源於一種錯誤的假設,即哲學必須為科學家所用,否則它根本就沒有用處。但重要的是它一定有用處,我們不會根據羅馬人自己對羅馬歷史的有用程度來評估羅馬歷史的知識價值。
  • 有意義的科學可以從有意思開始
    一些人認為此獎項太不嚴肅,研究這些東西只能浪費時間,徒增笑料,這根本就不是科學!事實真是如此嗎?「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科學就是座輝煌的大廈,每一塊磚頭的堆砌都有其意義。正如有專家所言,科學精神在本質上是一種思維方式,「它關注知識本身的確定性,不考慮知識的實用和功利,而只關注真理的內在推演。」再者,一切科學探究都起源於自然和生活。
  • 科學的本質是什麼?
    什麼是科學?有人說,科學就是經過大量實驗,反覆證明是對的理論。看上去是這樣,但很難執行。比如,17世紀前,人們看到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你能得出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結論嗎?誰敢保證未來不會發現黑天鵝?再比如著名的「火雞問題」。
  • 你所堅信的科學真理可能是錯的
    外太空沒有引力、人體處於真空狀態時會爆炸、高空落下的硬幣能砸死人,這些是不是你長期以來一直篤信的「科學真理」呢?日前,美國媒體誠邀真正的科學界人士從現實生活和科學實驗兩個方面破除了以下六大婦孺皆信的科學謠言:外太空沒有地心引力恰恰相反,人在外太空仍會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
  • 科學是有什麼依據的呢?科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科學有什麼依據呢?科學邏輯推理與事實是一樣的,科學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己經過實踐檢驗的知識。 如果按照國內公知的觀點的話,科學而非技術是脫胎於神學的一種數理化認知方式。他量化了一些東西。但是根本上,絲毫上不涉及到世界觀。最早的」科學」而非技術就是歐洲的宮廷數學。教會數學,天文學。
  • 何為科學?科學一定是萬能的嗎?
    什麼是科學 ?一般解釋是指發現、積累並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科學是對已知世界通過大眾可理解的數據計算、文字解釋、語言說明、形象展示的一種總結、歸納和認證;科學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渠道,可其具有公允性與一致性,其為探索客觀世界最可靠的實踐方法。
  • 什麼才是真正的「科學」?
    最近由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科學」也開始變成了各大熱搜榜的常客,每個人都對「疫苗」、「科學家」、「病毒」等和科學相關的事物變得更加敏感。可你有沒有思考過,到底什麼才是科學呢?換句話來說,都知道科學怎麼念怎麼寫,可你知道科學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嗎?
  • 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我們人類生活在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每天為了生活而忙碌著,可能是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很少會有人靜下心來思考生命的意義何在。有的時候,小編也在想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是房子?是家庭?亦或者是金錢?但宇宙是公平的,每個人最終都會化為塵埃,從零開始,從零離去。今天,小編帶大家遨遊至宇宙的邊緣。希望大家能對生命的意義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 「鬼魂」真的存在嗎?如果科學證實有,將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
    我們經常說人是有靈魂的。早在2萬-5萬年前的人類,就已經有了「埋葬同伴」的習慣。那些原始人類對同伴具有「靈魂」這件事深信不疑。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宗教和哲學的出現,科學家對「靈魂」有了更多的解釋。那麼,靈魂又是什麼呢?科學界普遍認為,人類的靈魂就是我們的感官和記憶所形成的,複雜系統的大腦活動。我們以往認為,靈魂是依附於肉體,但又可以超越肉體而存在的。如果一個人去世了,他的靈魂就會以「鬼魂」的形式遊蕩在人間。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