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書店與河北新聞網小悅讀者全腦開發實踐課
河北新聞網訊(於珊珊、劉曉婉)1月17日下午,河北新聞網與新華書店小悅讀者社會實踐活動在朝陽大街新華書店舉辦。到場的小朋友們跟隨童智道蒙教育核心課程的宋大水老師學習機器人的相關知識,和老師、家長共同度過了一段快樂而充實的時光。
-
書店+影院:新華系深入挖掘文化消費潛力
很多書店從業者總在抱怨為什麼網上書店分流了那麼多的讀者,為什麼書店賣一本20元的書那麼難,可是一張3D電影票上百塊錢,觀影者卻寧願排著長隊買票……可能某些問題如果用正向思維考慮便會鑽進牛角尖,如果倒過來想一下結果可能會大不相同:書店有自己的實體店,而且有渠道,如果做O2O更有優勢
-
新華書店蟲洞空間 / 杭州植田建築室內設計工作室
但作為紙質書的售賣場所——書店。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空間。本項目受中國著名書店品牌新華書店的委託。在杭州的良渚設計的一個手作及書店的集合空間。場地位於杭州市良渚文化區,餘杭的良渚現在剛剛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場地位於文化創意園區內,在這個1樓的空間裡面。包含著一些手作創意工作室。書店位於這些工作室的中間。同時也是他們的休息中庭。紙質書籍不同於電子書籍的一個重要的特徵。
-
從售賣場所到文化空間,從單一跨界到細分多元 帶你讀懂蘭州書店的...
從售賣場所到文化空間,從單一跨界到細分多元 帶你讀懂蘭州書店的「新定義」或許,和多年前相比,今天的書店似乎沒有什麼不同。店員們仍然每天早上準時開門迎客,為讀者找書、為書找讀者。好的書店,仍然是普通讀者心中的聖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然而,這些年來,書店似乎不再是人們心目中以前的那個書店。
-
青島這片千畝紅楓林媲美香山紅葉 遊客紛紛來打卡
眼下將迎來紅楓最好看的時節,山東青島市民去哪裡感受楓香紅葉?不必遠行,咱們家門口就有千畝紅楓林的震撼和絢爛。 上周末,記者跟隨千名市民和遊客的腳步,一起湧進了以「油畫小鎮」聞名的西海岸新區張家樓。這次,大家的目的地很一致,「網紅楓葉打卡地」——呈現層林盡染之紅的千畝紅楓林。「在這座文藝氣息濃鬱的小鎮,可以感受到就像北京香山一般的暖色調秋天。」
-
蔡鍔北路的古舊書店,讀書人的「淘書」聖地
據統計,民國時期湖南共計有書店500餘家,長沙佔到260餘家,其中100餘家集中在府正街、玉泉街、南陽街及周邊街道。新中國成立後,新華書店一直是長沙人的文化客廳。步行街開街前,短短幾百米的黃興南路上,就有3家新華書店,其中包括一家工具書店。五一路上的新華書店,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都是全國最大的新華書店。
-
贏盛中國研究:特色實體書店在購物中心生存法則
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對實體書店的期待就發生了變化,讀者到書店來,不光是為了買書,更是為了享受書店的書香氛圍和意境。 因此,實體書店的轉型,必須解決經營模式的問題。上海新華傳媒靜安店 一個全新概念的新華書店,除了圖書,還有圍繞圖書的文化沙龍、藝術品展示、動漫創意、高端教育培訓、影視休閒、咖啡餐飲等項目,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多維度、廣視角的文化體驗平臺
-
「有文化的米」什麼味道?上海三聯書店攜手光明,「稻田裡的書店...
剛剛結束的2019上海書展上,以「稻田裡的書店」為概念的上海三聯書店展位受到讀者矚目。8月28日,上海三聯書店與光明地產在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新天地店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主導的「光明·稻田裡的書店」將落地崇明東平光明特色小鎮,打造文化跨界合作平臺,開發戲劇演藝、沉浸式展演、文化民宿、研學旅行、大型文化展會等特色文旅書店業態。
-
新華書店現《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很黃很暴力
眼下,在新華書店的暢銷書裡放著這樣一本「格林童話」,書封言之鑿鑿地說「當下通行的格林童話竟是屢經修飾後的第七版,揭開美麗的帷幕,還原人性的真實面貌。」 三天前,她在新華書店買到了手上的這本《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你沒讀過的初版原型》。看了一則《白雪公主》,其中說到了本文開頭的內容,而《青蛙王子》裡的內容就更不敢恭維:公主喜歡每天晚上讓青蛙在身上爬,獲得性快感…… 黃小姐說她不相信這是《格林童話》,可她手上這本書,卻明明寫著作者「(德)格林兄弟」。「如果孩子們看到這本書,身心肯定受影響。」
-
以聲為錨,發現書店裡的「大世界」——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書店...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通過作家引領、書店參與和平臺互動,實現了「書店+」的跨界,突破地域、時間和行業,讓人們找到精神共鳴,重新發現書店。該節目推出後,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同時探索出城市文旅結合的更多可能性。
-
6萬遊客香山賞紅葉 園區外交通較擁堵(圖)
遊客太多,香山上人滿為患 昨天,香山公園一共迎來了6萬名欣賞紅葉的遊客,這一數字與景區最大承載量16萬人相比,遊園體驗還是相對舒適的,但園區外的交通情況比較擁堵。「按照目前的觀測結果,山下的紅葉變色率不足30%,但是山頂已達50%,相當於一半樹葉已經開始變色。」這位負責人提到的山頂,主要觀測的是海拔560米以上的樹葉變色情況。 今年,香山公園重點推薦了三條徒步「賞紅路線」。北青報記者發現,目前「歷史古道賞紅」線路的觀賞效果最好,靜翠湖、香爐峰附近已經能看到大片紅葉,而雙清別墅景區裡可以見到公園裡最大的銀杏樹,如今也正在逐步變成金黃色。
-
[周末私享]金秋賞楓葉,並非香山獨紅
香山紅葉紅滿天,在這膾炙人口的詩句中我們不難感受到香山紅葉秋景對於人們的吸引力,「雙節」剛過,人們仿佛還沉浸在長假的的歡愉之中,北京的秋卻恰如其分地到來了,漫山的紅葉仿佛一句句怒放的詩對於這種情況,旅遊小編夢哲(網易微博)絞盡腦汁為大家帶來網易旅遊獨家整合的周末私享:紅葉,並非香山獨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錯峰」來從側面領略紀曉嵐的那句「香山紅葉紅滿天」的精彩吧!
-
明清詩人筆下的香山紅葉什麼樣?乾隆寫過1300餘首,且極富韻味
又是一年秋葉紅,自古以來香山便是京城賞秋的首選之地,故有「七分秋色在香山」之說。早在金代,香山紅葉已成景觀,明清時已頗負盛名。每至金秋時節,到香山賞紅葉成為時尚,許多文人墨客為其寫下讚美詩篇。作者:戶力平吳鏑攝 資料圖自金代開始,香山紅葉逐漸成為京畿之景觀,但金秋時節到香山賞紅葉
-
媲美香山!寶雞秋天最美的紅葉就在這裡,色彩斑斕即將美翻全國!
寶雞這處景點可謂媲美香山,即將火紅起來~《醉美靈官峽》——張小國大自然毫無保留將最美的色彩鋪灑在了寶雞的這處幽谷,紅色的靈官峽,油畫般的蜿蜒峽谷,每一種顏色都讓人流連忘返。色彩濃鬱的紅葉依山勢起伏,呈現出層林盡染的絢麗景觀,是歷年來鳳縣舉行紅葉節活動的最佳紅葉觀賞區。《靈官秋色》——胡玉琦靈官峽紅葉觀賞每年長達一月之久。
-
書店寫作計劃04 | 蘇州東大書店:何須淺碧深紅色
書店」活動主辦方廣西師大出版社將聯手澎湃新聞·湃客,共同邀約對實體書店發展這一議題較感興趣的作者、學者、讀者等,親身走進書店進行觀察、體驗與訪談,並用文字記錄當下實體書店最真實的一面。蘇州經濟文化發達,市域又大,稱得上書店雲集。大店名頭響亮,如慢書房、誠品等,幾乎成了文青眼中蘇州地標,我在幾年前也曾訪過。察文化之盛,其實更見於尋常,在於街市坊間,絕非可以速成的高樓廣廈。古吳文化根深香遠,無需炫示。如觀前、平江、山塘等舊城景區本就熱鬧,且按下不表。在相城採蓮路上的東大書店,似最能體現蘇州書店業這種尋常巷陌的整體氣質。
-
[周末私享]金秋賞楓葉,並非香山獨紅(全文)
香山紅葉紅滿天,在這膾炙人口的詩句中我們不難感受到香山紅葉秋景對於人們的吸引力,「雙節」剛過,人們仿佛還沉浸在長假的的歡愉之中,北京的秋卻恰如其分地到來了,漫山的紅葉仿佛一句句怒放的詩對於這種情況,旅遊小編夢哲(網易微博)絞盡腦汁為大家帶來網易旅遊獨家整合的周末私享:紅葉,並非香山獨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錯峰」來從側面領略紀曉嵐的那句「香山紅葉紅滿天」的精彩吧!
-
天水天一書店:點亮閱讀之燈,打造文化空間
現在的天一書店從舉行各類講座和文化活動到增加水吧、文創產品售賣區、飲食飲料區、留言許願區等等,更多的人在這裡不僅享受閱讀的樂趣,也體驗著忙碌之餘的休閒生活。「如果所有的書店都辦成這樣子,還是很有情趣的。政治方面,文學方面的書籍隨便翻一翻,隨便走一走。
-
北大書店:未名湖畔 安然若素
北大書店分設了「墨階」——講演活動區、「文龍軒」——休閒閱讀區、「琰室」——研討交流區和「蘊坊」——嘉賓會談區,既別具一格又相輔相成。書店陳列著近兩萬冊圖書的竹木書架,讓置身其中的讀者不自覺地放慢腳步。窗邊的閱讀體驗區或下沉廣場旁的矮階可供讀者隨處而坐,擇一本書,染一身書香,體會「歲月靜好,安然若素」。
-
對談丨三聯書店與進步出版傳統
這件事情對我教育很大,教我怎麼做個好編輯。」談及範用先生的「老三聯」情懷,董秀玉講到緊鑼密鼓做了《讀書》和《新華文摘》後,他一直想辦一本有個性的雜誌,稱需要思想性的散文,銳氣不能弱於當年的鄒韜奮。這個願望變成了董秀玉後來創辦的《三聯生活周刊》。因為怕失敗,也因為囊中羞澀,初創《三聯生活周刊》,董秀玉沒敢告訴範用先生。
-
中軸線上的「城市書房」 中國書店北京雁翅樓店重張開業
12月18日,中國書店北京雁翅樓24小時書店再次面向讀者和市民開放。解文睿攝2015年7月在北京市西城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雁翅樓24小時書店正式開業,它是60餘歲的中國書店與600餘歲的雁翅樓相遇時,一起碰撞出的中軸線上的文化新亮點,吸引了眾多市民讀者和國內外遊客前來體驗古建裡讀書的獨特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