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盛中國研究:特色實體書店在購物中心生存法則

2021-01-13 贏商網

  隨著網絡資訊時代的到來,網絡書店逐漸興起。噹噹、卓越亞馬遜、京東等國內各大電商紛紛搶灘圖書市場,其巨大的價格優勢對實體書店形成了不小的衝擊。部分實體書店陷入倒閉的尷尬局面。在此背景下,小部分實體書店卻一枝獨秀,在激烈的競爭中穩步發展。

  一、實體書店在購物中心的生存現狀

  1.實體書店的生存現狀分析

  電子商務的興起,被視為實體書店銷售業績迅速下滑的開始。2008年之後,通過電子商務渠道銷售的圖書,年均增幅達100%。目前,電商渠道在出版社總體的市場佔比,已從當初的不到5%,增長到35%以上。對實體書店的節節敗退,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市場不斷在變,但實體書店的商業模式,卻始終停滯不前。

實體書店的SWOT分析

  2.實體書店的轉型應以讀者體驗為突破口

  單一經營圖書的模式一直是實體書店的主流模式,該模式在在當前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日益發達的今天,已經可以由更具優勢的網絡書店來滿足。

  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對實體書店的期待就發生了變化,讀者到書店來,不光是為了買書,更是為了享受書店的書香氛圍和意境。

  因此,實體書店的轉型,必須解決經營模式的問題。

書店

複合經營模式

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

在2004年引入複合式經營模式之後,將文化體驗與複合式經營完美結合,從而扭虧為盈,每年的顧客量超過9000萬人次,銷售額超過100億新臺幣,成為臺灣的文化地標和象徵

上海新華傳媒靜安店

一個全新概念的新華書店,除了圖書,還有圍繞圖書的文化沙龍、藝術品展示、動漫創意、高端教育培訓、影視休閒、咖啡餐飲等項目,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多維度、廣視角的文化體驗平臺

北京時尚廊書店

是一家後現代氣息濃鬱,以「Lounge」(閒逛)為理念的新概念書店,時尚廊充滿了現代感和人文氣息,它將書吧、咖啡吧、餐廳、小型活動廣場有機結合,充分詮釋了混搭、跨界、多元風格的獨特與協調,除了是一家書店,也是一個集畫作展覽、講座、誦詩會、產品發布、小劇場、裝置藝術、電影欣賞等於一體的多功能藝文空間

 

  3.借鑑:香港書店在購物中心活下來

  書店主題化的運營有助於給市民帶來新鮮的購物體驗,而在細節上的匠心獨運則滿足市民眾多個性化的需求,這顯然是實體書店向網絡進行大反擊的一大砝碼。為了吸引顧客的注意力同時為了生存下去,書店在經營上想了很多的辦法,其中跨界和混搭是其中最重要的內容。

 

  二、主題書店的經營策略

  1.細分圖書市場

  圖書市場的細分決定了消費者的群體,而主題書店就是將圖書市場細分之後為特定讀者提供特定服務的典範。做主題書店就不能求大全而應該求小全,小而全才是主題書店的生存之道,國外的主題書店在經營方面就是這樣,不論面積有多小,都儘可能地做到經營物品的種類全,同品種書籍的全。

  同時,作為主題書店一定要了解目標客戶,最好建立完整的客戶資料庫,由於顧客群體的特定性,因此主題書店的客戶資料庫容量並不大,但可以做細做精,讓讀者群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所有的商品信息,做到與讀者的互動。

  2.產品獨有的優勢

  主題方面的產品和其他書店在這方面的產品比較,必須要有某種方面的優勢,如品種數量的優勢、圖書品質的優勢、自有產品的優勢等。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穩定的讀者。比如商品的類別全面、品種豐富,讀者就會首先考慮到在這個書店最有希望買到他需要的圖書,這樣就能滿足各個層次讀者的需求。

  3.凸顯產品特色

  主題書店的某些產品一般的大型書店也會有,或者有可以替代的同類品種,在這種情況下要吸引讀者,就得凸現主題書店的特色。比如價格有優勢,圖書品質有保證,再比如可以提供增值服務等,這些都是體現主題書店優勢的地方。

  有優勢才有競爭力,要給讀者超乎其想像的服務,才能培養自己的讀者群,這樣的主題書店即使在書價上沒有優勢,也可以憑著特色和服務贏得顧客的喜愛。國外的主題書店經常會舉辦各種各樣的讀者活動,像廚師書店的「示範廚房」,博得書店的「親子同聚」;還有在相關主題領域有威望的作者的籤名售書活動,都是培養讀者忠誠度的好方法。

  4.做出高知名度

  主題書店的顧客面相對狹窄,如何維護現有的顧客,開發新的顧客讀者是關係到長久經營的大事。開發新讀者顧客,最直接的兩個因素是品牌形象與知名度大小。而擴大知名度主要的兩個途徑是廣告宣傳和顧客口碑相傳。維護顧客主要的因素是書店的品種結構優勢和服務水平。因此,開設主題書店必須要做出很高知名度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這樣就既穩定了老顧客,又吸引到更大範圍內的新顧客。

  三、國內特色主題實體書店

 

 

 

誠品書店

誠品集團於1989年涉足文化產業,成立誠品公司,開設第一家誠品書店,初期以售賣藝術人文方面的書籍為主,隨後陸續開設多家分店。誠品從一家小型人文藝術書店開始,逐漸發展為以文化創意為核心之複合式經營模式,目前營運範疇包含各地特色書店、文化展演活動、生活風格商場和美食餐旅事業。

誠品書店的發展策略打破了傳統書店的經營模式,先由品牌奠定成功基礎,再帶動商場、書店與零售的「複合經營」的方式來補貼書店虧損以及盈利,誠品70%的收入來自文化展演、創意商品銷售、餐飲等這些「副業」以及部分商鋪租金。

運營特色

(1)作為文化事業來經營

(2)另類的書種的組合

(3)因地制宜的經營創新

 

 

西西弗書店

 

西西弗書店於1993年在遵義創辦,隨後走出貴州,相繼入駐重慶、成都,目前已擁有十四家連鎖分店、6家矢量咖啡館,已成為一家以圖書零售為主,兼營咖啡、創意產品、文化藝術作品,提供圖書行業諮詢服務的具有一定行業和社會影響力的規模化現代連鎖民營企業。

經營模式分析

(1)經營理念先進,注重與城市文化結合

(2)咖啡館、生活創意館等多元產品經營

(3)營銷方式多樣

(4)書店布局和陳列注重讀者感受

 

方所書店

 

2011年11月25日,國內原創設計師品牌「例外」臺灣行人文化實驗室聯合打造的方所書店,在廣州太古匯商場愛馬仕店的旁邊開業,佔地面積1800平方米,集書店、美學生活、咖啡、展覽空間與服飾時尚等混業經營為一體。

廣州太古匯方所書店為在1800平方米空間內,融合500平方米的書店、400平方米的展示和銷售設計品的美學館、26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250平方米的服飾館以及90平方米的咖啡館。它提供的產品,包括圖書、服飾、美學生活產品、植物和咖啡,而且全部自營。

經營模式

(1)密集講座活動贏人氣

(2)小眾主義路線

(3)跨界經營但樣樣專業

(4)象徵精緻生活追求

(轉載請註明:本文選自贏盛中國《商業地產決策參考》)

  贏盛中國——商用地產綜合平臺服務商

       「 決策參考商業地產服務系統」為您提供最全面的策略型商業地產全程解決方案,是您項目的戰略級決策中心。

  加微信公眾帳號「贏盛中國」或微信號「www-winstep-com -cn」,免費為您提供最有價值的商業地產研究分析和商業地產動態資訊。

  官方網站:http://www.winstep.com.cn/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winstep

  聯繫電話:0755-88822660   020-62223325

本文轉載來自:贏盛中國,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沒有大型購物中心 農林下路商圈的生存法則在哪裡?
    但有意思的是,這一商圈以百貨及街鋪為主,沒有大規模的購物中心。多年來,一直看似不溫不火的商圈,現狀到底如何,其生存法則又是什麼呢? 現狀:三大百貨撐起一片天 農林下路商圈,真得沉寂了好久。最近的一次大新聞,還是發生在2012年。
  • 巨型購物中心生存法則:在中國有未來嗎?
    聯商網消息:近日,武漢夢時代廣場和重慶中國摩兩大商業項目的落地,將中國巨型購物中心的發展再次提上檯面。重慶摩的投建,意味著多次夭折的中國摩項目終於落地。據悉,其實擁有美國摩的加拿大555集團自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在中國選址,計劃在溫州、青島等地投建3個摩爾購物中心,但始終並無任何進展。中國巨型購物中心為何近年來不斷激增,詳情見《巨型購物中心進入增長新周期的背後邏輯》。
  • 線上大求生,值不值得實體書店借鑑?
    不過,近些年來,為了應對網際網路衝擊和突破自身因素限制,實體書店也在尋求生存發展之道。靠著經營多元化產品、打造精品閱讀空間、販賣文藝的生活方式等,誠品書店、蔦屋書店、單向街書店、西西弗書店、言幾又等品牌連鎖書店逐漸進入公眾視野並廣受讀者喜愛,實體書店呈現出復甦跡象。
  • 新加坡PAGEONE書店內地首家旗艦店落戶三裡屯Village
    這是新加坡連鎖書店品牌PAGEONE在中國內地開設的第一家旗艦店——1月29日開張時正逢嚴寒,聞訊而來的粉絲讓書屋充滿了暖意。  參觀者的注意力被這些簡潔的深棕色木質材料所吸引,配以周邊高大明亮的落地窗,仿佛置身在家中的書房之中。
  • 「小而美」購物中心生存法則:要做社群而不是做社區
    從「小而美」到「小而精準」   這就催生了一種新的購物中心業態:你的規模可以不大,但是你能夠特別精準地針對某一些人去做服務,特別了解他們,一樣可以做成很好的生意,這已經成為當前商業場所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於是,曾一度淪為小資情調,孤芳自賞的「小而美」購物中心,又回到我們的視線中。
  • 2020中國購物中心+峰會成功舉辦 見證「當下」商業的堅韌
    2020年8月5日,由贏商網主辦的「2020中國購物中心+峰會」在上海閔行寶龍艾美酒店成功舉辦,一眾行業大咖及業內人士齊聚於此,共迎中國商業重新「啟」航!   活動現場,四大主題演講,三大高端對話,一份中國購物中心年度發展報告,及特別環節「鏗鏘三人行」,全面展現了商業地產領域的新機制、新賽道、新消費。
  • 亞馬遜證實年底前在貝爾維尤開設第 10 家實體書店
    當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在 2015 年 11 月開設售價實體書店的時候,很多人都感到震驚不已。
  • 以聲為錨,發現書店裡的「大世界」——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書店...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二季於11月23日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APP、新浪讀書、喜馬拉雅、有書上線,該節目旨在挖掘北京優質特色書店空間,立體化、沉浸式講述書店故事,讓聽眾和讀者能在一天時間,探訪不同區域的書店空間,體驗不一樣的書店之旅。
  • 網際網路金融趨勢下的三大生存法則
    如果把網際網路金融拋向實體的角度,那麼上面的辯證關係只是道出了表面現象。生存法則一:信任趨勢在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在金融領域,以「中農工建交」為主體的國有商業銀行體系,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政府不僅是最大的股東,也是成為金融信用體系的最終擔保人。
  • 天貓掀起「文藝復興」,讓實體書店絕處逢生
    在網際網路對人們閱讀方式和消費方式的影響下,有一批書店陸續倒下,以近乎壯烈的方式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有一批書店絕處逢生,用更優美的姿態向新業態進化。10月26日,位於杭州的博庫書城天目店,作為全國最大的天貓新零售體驗書店正式開業,這也是天貓首次攜手新華系實體書店,試圖進一步探究未來智慧書店的可能性。
  • 購物中心如何應對品牌重複率:差異化組合尋求突破
    一、廣州購物中心的轉型情況   1.破除黃金比例增加家庭體驗業態   傳統購物中心招商一般都會按餐飲:體閒:娛樂:零售為3:3:4的黃金比例法則。但隨著傳統零售業的萎縮,很多項目招商時破除了這一黃金佔比規則,兒童、家庭體驗業態比例增加成一大亮點。
  • 2016已開業項目青睞新興業態:小眾、店少、特色多
    當購物中心遇上新興業態,越來越多有趣的跨界集合店就出現了。服飾店或書店裡能喝到咖啡。購物中心裡可以進行保齡球、攀巖甚至潛水等運動,農場、醫療機場入駐購物中心……這些新興的業態給消費者帶來新鮮感,也帶來新的體驗。   贏商網根據公開數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國共開業商業項目147個,總商業體量超1000萬平方米。
  • 滬上首家電影主題書店開業 實體書店"自救圖存"
    東方網12月23日消息:實體書店「自救圖存」又出一招:與電影聯姻。日前,大眾書局美羅城門店經裝修後重新亮相,這是上海首家以電影為主題的書店。  店面裡瀰漫濃濃的電影文化氛圍,老式電影放映機、電影海報、電影名人、電影膠片原片盒隨處可見,長長的通道打破了以往書店使用書架的陳列方式,甚至連圖書分類都打破常規;書店的右側分別為3個獨立包間,而第一個包間就是電影主題包間,其中與電影相關的圖書有2000種,按照奧斯卡主題專櫃、國際國內獲獎作品原著區、經典電影圖書鑑賞區等區域擺放陳列。
  • 從「9.12大悅瘋搶節」看後疫情期購物中心的經營法則
    然而陰霾籠罩下,大悅城仍逆勢突圍,藉助「大悅3.0商業平臺」在內容平臺上對優質資源的整合分發,以及在智慧平臺上對實體空間和購物時間的有效延伸,對忠實會員產生強大感召,用實力化危為機,在此次大悅瘋搶節中創下後疫情期銷售新高。從此次瘋搶節來看,大悅城正是通過以下經營法則,為消費者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提供來自大悅城的生活專屬確性。
  • 中國購物中心與連鎖品牌發展峰會6月20-22日深圳開幕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 ,簡稱協會)作為民政部授予的「全國先進社會組織」,致力引領和促進中國商業連鎖業的發展。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新消費論壇—2018中國購物中心與連鎖品牌發展峰會」(簡稱峰會)定於6月20—22日在深圳蛇口希爾頓南海酒店召開。峰會主題:「連接新商業生態,構建新消費平臺」。
  • 沉浸式主題街區,購物中心的新出路
    之後,購物中心會針對特殊業態,給整個樓層或者區域做主題裝修,在兒童品牌聚集區域打造卡通氛圍是最常見的。 購物中心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全場景思維似乎是個雙贏的破局方法。通過創造沉浸式空間,讓消費體驗有質的飛躍。 體現在商業主題區上,一方面是公共區域的設計、主題裝置、音樂等硬體氛圍的打造。另一方面,則是對於品牌租戶的選擇,以及租戶店鋪形象、產品特色與主題區域的匹配度。
  • 「夜貓子」吸引法則 | 購物中心如何在深夜運營?
    對於購物中心和百貨等實體商業來說,提供夜間消費服務是增加收益的重要方式之一。那麼,夜間消費對他們來說是怎樣的機會,可以如何把握,以及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夜間消費指的是晚間6點至次日早6點間產生的消費行為,一般來說,晚間10點之後產生的消費被稱為深夜消費。對於購物中心、百貨等實體商業來說,在夜間經營為延長經營時段以獲取更多營收創造了可能性。
  • 三大城市群,購物中心「藍海」在哪丨WIN DATA 研究
    相對住宅領域,一直以來,以購物中心為代表的商業不動產領域對供給側研究較多,而對消費側研究相對薄弱,例如對城市購物中心供給不足或過剩的主要依據基本是來自供給數據,對購物中心發展結論的說服力相對不足。 為了更科學分析購物中心市場發展態勢,贏商大數據創立了「城市購物中心人氣活躍指數」體系(後文均用人氣活躍指數指代),利用購物中心體量規模(供給)購物中心客流規模(需求)城市消費人口(需求)等數據,通過加權、濾波等算法處理得出不同城市的「人氣活躍指數」,代表城市消費者到購物中心的潛在活躍程度,從供給與需求兩方面指標綜合反映城市購物中心發展現狀及進入機會。
  • 民營書店老總2021年該怎麼做?這是個問題?!
    值此辭舊迎新之際,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特邀請17位民營書店老總,推出「2021高端預測」專題,從他們對書店未來發展的構想中,一窺民營書店的當下與將來。「圖書+」實現多領域探索賁友蘭江蘇慧源書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21年慧源書城將在非遺文創、直播、科技服務、科技教育等領域開展探索,同時立足文創產品研發,整合本地資源,利用直播開闢銷售新路徑。
  • 遇見奈目丨24小時書店聲音漫步
    作為城市文化名片,實體書店已成為人們生活的「第三空間」,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不再是「是否還需要書店」,而是「我們需要怎樣的書店」。 節目以實體書店扶持與城市文化之間的有機聯繫為索引,結合首都文化定位、城市公共服務、城市經濟、城市文旅、全民閱讀等多種背景和角度,延伸挖掘書店價值,著重宣傳實體書店的特色和文化創新聯結,突出創新性、示範性和可複製性的內容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