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納西說:請不要著急

2020-12-05 極至旅行

印度有一部很老很老的電影叫《流浪者》,主人公名叫悉達多。悉達多本是佛陀的名字,但是這裡它卻展現了一個出身貴族的婆羅門的年輕人,在印度尋找自我的修行之路。

他掌握了無數法門,卻總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學到。他跑到了城市中,開始做生意,又邂逅了城中最美的女孩子。但,他依舊覺得這樣的生活並非他所想。後來,他來到了一條河邊。坐在一條船上,輕輕泛舟。

河中的泛舟人不喜歡說話,無論和他們說什麼他們都是靜靜地聽著,笑一笑。聽著無數默默述說的聲音,它們或是高興、或是憂傷,但是都無比誠懇,無比淨透,似乎敲響了他內心的大門。終於,他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划船的人,做一個不善言談的舟子的助手。後來,很多人都來找他們,來看他們的微笑與緘默。

那條河,正是恆河。

一直懷揣著一個印度夢,越是心情煩躁,越是嚮往那裡。當小七得知3POLAR的印度之行出爐的時候,心中竟然浮現感動。那是一片屬於喧囂的社會,但是卻臣服於心底的寧靜。

他們沒有時間觀念

在印度,我們現代社會的時間觀念可能都要被重新定義。對我們來說,「馬上」是代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而在印度,當印度人對你說:「馬上!」的時候,它可能代表幾個小時甚至是半天時間。

印度的交通晚點是正常的,不晚點似乎還有些不太習慣。飛機晚點十幾個小時,火車晚點將近一天都是常有的事。但是很神奇的是,無論在車站還是在機場,雖然人潮湧動,雖然可能略顯破敗。但是人的臉上看不到一絲急躁,焦慮,擔憂。反而是該做什麼做什麼,很悠閒自在地等著自己的列車或者航班。

印度的月臺,和國內整潔空曠的月臺相比,或許難以想像。因為那裡是可以過夜的。在那裡,很多人就地打鋪,直接睡覺,沒有誰制止,亦沒有人去幹擾。這種看似無秩序的社會形態,就是印度最正規的秩序。

印度人說:既然知道會來,那麼就一定會來。為何要著急,不如自己先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印度人可以做出在堵車的高速路邊堆個柴火堆,架個鍋,燒一鍋飯先吃了,可以在晚點十幾個小時的火車月臺上墊個衣服呼呼大睡,等等令人嗔目結舌的事情。

無限平靜的內心和嘈雜的喇叭聲共同構建了印度社會。也許,是因為恆河。

他們並非沒有時間觀念

瓦拉納西,恆河拐彎處。一座城市,一條河,一個宗教的精神支柱。在巴勒斯坦地區的耶路撒冷是被三大宗教爭奪的聖城,而瓦拉納西卻至始至終只屬於印度教。

恆河上的舟子撥開了清晨的薄霧,瓦拉納西的一天開始了。

印度教徒只要是有能力,一生都至少要去一次恆河邊,在恆河水中沐浴,祈禱。自古,沐浴都被認為是淨身的一種方式。印度教也不例外,他們認為恆河中的沐浴會清除掉身上的罪孽。恆河中的教徒,虔誠無比的眼神令人久久難忘,不可思議與理所當然之間竟然如此沒有邊界。

印度教徒希望自己死在恆河中,永遠屬於恆河。瓦拉納西河道西岸的無數河壇每天都會火化屍體,然後用宗教的形式將屍體運入恆河。

達薩瓦梅朵是恆河最大的祭壇,被稱為「主祭壇」。每日每月每年的夜晚,無論刮多大的風,下多大的雨,祭祀都會如期而準時地進行。

一般到傍晚5點多,人群就從四面八方陸陸續續過來參加夜祭。祭祀開始前,傳道者忙碌於打掃衝洗達薩斯瓦梅朵河壇的祭司,擺放神像燈火法器等各種夜祭儀式物品的祭司,信徒、民眾以及遊客匯集在周圍的觀看區,整個場面雜而不亂,只有恆河依舊平靜。

6點來鍾,夜祭正式開始,遊人和信徒一起船上,欣賞祭祀的表演。沒有推遲,沒有取消,如期準時到可怕的祭祀,一延續就是上千年。

瓦拉納西說:請不要著急

河岸的苦行僧以自己的方式,面對奇怪的世界,他們或者終生不修剪指甲,或者終生高舉著一隻手,或者終生閉著一隻眼睛,甚至有的流派會用吃屍體的方式,進行修行。他們的行為在鏡頭下,無限絢麗。生與死的時間,只存在於一個姿態上的永恆。時間,分鐘,或者是一切數字,在他們的腦海中似乎至始至終都不復存在,只有修行之心和一個生、一個死。他們不會著急。

印度遍地的聖牛,也在恆河邊的城鎮溜達。它們慢慢悠悠,橫行馬路,甚至走進人家。在它們穿行馬路時,沒有人著急,在它們走進人家院子的時候,依舊被平和對待。作為動物,它們臉上竟然有著難得的平靜。除了聖牛,甚至是聖猴和家狗都異常平靜。時間緩逝,亦如恆河穩健的水流。他們不會著急。

印度之行,可能不會是最美好的,但是歸來後一定是最平靜的。那個國度中,有著難以置信的宗教濃度,也有著難以否決的時間態度,認真負責,淡定自如的處事態度。他們說:請不要著急。

///////////////////

了解更多資訊,搜索關注「極至旅行」jizhi3polar &「極至旅行指南」jizhitravel

相關焦點

  • 晨光中的瓦拉納西街道也是如此唯美
    如果說,在印度的全部旅行中,評選一個我最喜歡的地方,那麼瓦拉納西毫無疑問將以全部票數當選第一。中午過後,可以到河邊嘗試一個恆河馬殺雞(恆河邊有很多攬客的技師,會過來跟你握手,然後開始給你從收按摩,如果你不喜歡,千萬不要隨便和他們握手)馬殺雞是直接在恆河的石板上做的,按的很有勁道,當然,身體被石頭嗝的也有些疼。
  • 關於瓦拉納西的那些傳說
    恆河東岸是沒有建築的一片荒原,而西岸則是巖石、臺階、建築與熙攘的人群構成的瓦拉納西古城區。遊船時,請保持鎮定。你首先應該會看見河岸臺階碼頭升起的幾縷黑煙,那是在24小時不間斷焚燒屍體——來這裡死亡的人太多了,印度教認為火能洗清人生的罪孽,死後在恆河畔火化並將骨灰撒入河中,能令靈魂得以超生。
  • 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也是瓦拉納西的生命源頭
    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也是瓦拉納西的生命源頭。大多數遊客來到瓦拉納西就是為了一睹恆河的風景。清晨,恆河河畔的人們或是沐浴、洗衣,或是祭拜、進行火葬,這些令人感到不可思議而又覺得虔誠無比的場景,大概只有在這裡能看到吧。
  • 瓦拉納西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餘秋雨先生在《千年一嘆》中,把瓦拉納西(Varanasi)稱為「潔淨的起點」。在印度,瓦拉納西猶如耶路撒冷一樣,是印度教徒的心中聖地,他們人生的四大樂趣——住瓦拉納西、結交聖人、飲恆河水、敬溼婆神,其中3個都要在瓦拉納西實現。中國唐朝高僧玄奘當年曆經千辛萬苦,最終要到的極樂西天指的就是瓦拉納西。
  • 神廟、拆遷:瓦拉納西的美麗哀愁
    「瓦拉納西給了我很多的愛與力量,這是我的好運所在」。 莫迪在周一時候在瓦拉納西這樣和自己的支持者說,這座城市給了他很多的選票。 瓦拉納西是印度的精神之都,擁有大約23,000座寺廟、清真寺和少數的教堂。
  • 印度佛跡朝聖之旅I 瓦拉納西之行
    這不抽空請個年假,來一趟時間不長的旅行。首先來說說我那倉促的行程。根據《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中記載(南傳亦有類似記載),閻浮提八大佛教聖地是:淨飯王都迦毗城 龍彌儞園佛生處(藍毗尼園及迦毗羅衛國)摩伽陀泥連河側 菩提樹下成正覺 (菩提迦耶佛證道地)迦屍國波羅柰城 轉大法輪十二行 (波羅奈斯鹿野苑初轉法輪地)
  • 瓦拉納西,在這裡看到真正的印度,混亂的街道和平靜的內心
    今天,我想要帶小夥伴們走進印度的天堂和地獄-瓦拉納西。我們從德裡出發去玩了瓦拉納西,小夥伴們可以選擇火車,飛機或者包車都可以。我們選擇的是火車,火車是最便宜的,而且還算比較舒適,在路上還能看風景。選擇包車的話,建議有比較多的人一起會比較划算,但是包車確實是會最方便也最舒服的。
  • 瓦拉納西:六千年的聖城
    全球只有幾個聖地能真正稱得上世界的精神中心,瓦拉納西就是其中一個。這座印度聖城,如同流經它的恆河水一般,六千年來接受這無數信徒的膜拜和洗禮。在瓦拉納西,時間的流逝就像恆河流水,傳說恆河原本是在天上流動的聖水,溼婆讓它流向了世間。印度人叫恆河「岡伽」(ganga),岡伽是恆河女神的名字,是喜馬拉雅山神的女兒。
  • 文化財富和歷史名城,瓦拉納西
    行走在瓦拉納西街頭是件技術活,也不是沒去過混亂的國家,什麼牛車馬車平板車都坐過不少,在垃圾滿天飛的街道也能面不改色地去壓馬路。但瓦拉納西的亂不同,它是時刻在挑戰你的精神底線。瓦拉納西,所有可以接待外國人的旅館、酒店啥的,都集資建了自來水二次淨化水塔,嗯,就是你在瓦拉納西最大的ghat可以看到的那兩大圓柱子。
  • 瓦拉納西,感受印度聖地的世俗生活
    瓦拉納西以前稱為「貝拿勒斯」,歷史上還有「加西」(意為神光照耀的地方)之稱,因城市地處瓦拉納河和阿西河之間,1957年改為現名稱,是取兩條河的名稱合成的。瓦拉納西享有「印度之光」的稱號,是印度恆河沿岸最大的歷史名城,相傳6000年前由作為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溼婆神所建。
  • 一個最接近神的地方-瓦拉納西
    瓦拉納西是印度七大聖地,也是印度的耶路撒冷,更是釋迦摩尼佛陀《初轉法輪》的佛教聖地。中國的玄奘曾參訪過瓦拉納西。相傳蒙兀兒阿克巴大帝到了恆河,更加強對印度教寬容的信念。恆河全長2,510公裡,從喜馬拉雅的冰川,洶湧奔流注入孟加拉國灣,這是印度幾億人口安身立命的生命之河,流經數不清的城鄉,其中以「瓦拉納西」為最神聖之地,因為相傳這裡是溼婆下凡的地方,在古代亦稱此地為 「迦屍(Kashi)」 意思是「光的城市」也是溼婆的城市。
  • 恆河邊聖城-瓦拉納西 - 網易旅遊頻道
    ,是印度教徒的心中聖地,他們人生的四大樂趣——「住瓦拉納西、結交聖人、飲恆河水、敬溼婆神」有3個都要在瓦拉納西實現。中國唐朝高僧玄奘當年曆經千辛萬苦,最終要到的極樂西天指的就是瓦拉納西。   聖城不守人間規矩   記者對瓦拉納西的第一印象就是,聖城大概不重視人間的規矩。朝聖者走近這裡時,似乎逐漸喪失了記憶,不知道是該遵守人的規矩還是神的暗喻。好在朝聖者都有極強的承受力和適應力,他們在混亂不堪的街道上很快就掌握了八仙過海的本領,只是苦了記者這個無神論者。
  • 有個地方叫「瓦拉納西」
    一開始是因為「瓦拉納西」這個名字很好聽,後來因為一張瓦拉納西日落的照片吸引了我。之前只在紀錄片上看過些許瓦拉納西,感覺神秘又略微牴觸。出發吧,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和有趣的的人一起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用腳步丈量生命,用心感知溫暖,心靈有家,生命才會有路。
  • 世界上有各種聖地,但有一種聖地,叫印度的瓦拉納西……
    ,累的我實在無力表揚他們的交通系統(詳情請關注閱讀「夜半驚魂印度火車小站,天哦,這個神奇的國度,還有什麼不會發生」),其實,在旅社稍作休息,吃過一頓稍微像樣的午餐緩過神來後,我覺得,就進入瓦拉納西城區這一路直到我入住旅社,無力表揚的東西,更多更多。。。
  • 莫迪治下的瓦拉納西發生了什麼變化
    Manduadih是瓦拉納西的四個火車站之一,已經進行了改造。升級後的車站鋪著大理石地板,座位是不鏽鋼的,現在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機場。不過也有一些小故障,當我們去車站時,食堂裡一片漆黑。食堂經理Lokesh  Verma說:「過去三天,食堂都沒電。」
  • 瓦拉納西恆河火葬儀式與加德滿都燒屍廟有什麼不同?
    當提到聖城瓦拉納西恆河火葬儀式後,很多人都會說加德滿都的帕斯帕提納神廟(燒屍廟)也一樣啊?但真的是一樣的嗎?作為一個好奇寶寶,我還是去了趟加德滿都燒屍廟一探究竟。首先他們兩者有很多相同之處。這種香木據當地導遊介紹,每公斤需要70人民幣,而燃燒一具屍體需要300公斤-500公斤香木,所以在瓦拉納西火葬至少需要花費21000人民幣,這對當地人來說是一比很大的開銷,很多人積攢了一輩子的錢只為了在瓦拉納西火葬。而在尼泊爾的燒屍廟只是一種普通的木材。
  • 了解瓦拉納西,也許離讀懂印度很近
    瓦拉納西享有「印度之光」的稱號,是印度恆河沿岸最大的歷史名城,相傳6000年前由作為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溼婆神所建。印度教徒一般都認為能在瓦拉納西死去就能夠超脫生死輪迴的厄運。瓦拉納西介紹瓦拉納西是古代迦屍國首都。迦屍意思是「光的城市」。相傳是在5000年前興建。在公元4-6世紀曾為學術中心;12世紀為古王朝都城瓦拉納西主要名勝古蹟有:恆河浴場、印度金廟、杜爾迦廟、印度之母廟、拉瑪王廟、貝拿勒斯印度大學、新印度金廟、林訥格爾堡。
  • 印證神奇印度的古城——瓦拉納西,一個古老又神聖的地方
    印證神奇印度的古城——瓦拉納西,一個古老又神聖的地方。瓦拉納西古城(),又稱貝拿勒斯,位於印度北方邦東南部,坐落在恆河中遊新月形曲流段左岸,該市有各式廟宇1500座以上。印度教聖地、著名歷史古城。瓦拉納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著的城市,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開放式博物館了,因為整座城就是歷史。到這個城市隨便走進任何一條胡同,所看到的房子都有幾百年的歷史。印度的母親河——恆河也在這兒流淌。瓦拉納西的名勝古蹟有:恆河浴場、印度金廟、杜爾迦廟、印度之母廟、拉瑪王廟、貝拿勒斯印度大學、新印度金廟、林訥格爾堡等等。
  • 印度聖城瓦拉納西 洗滌靈魂之地(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印度的瓦拉納西是著名的印度教聖城,被認為是印度最古老、最神聖的城市。回想唐朝,高僧玄奘就曾歷經千辛萬苦來這裡朝聖,並在《大唐西域記》描繪了這裡的景象。如今,就讓我們追尋唐玄奘的足跡,跟隨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感受聖城瓦拉納西的魅力吧!
  • 瓦拉納西,最具有特色印度聖地
    瓦拉納西(),又稱貝拿勒斯,印度教聖地、著名歷史古城。位於印度北方邦東南部,坐落在恆河中遊新月形曲流段左岸,現有人口100萬,該市有各式廟宇1500座以上。瓦拉納西主要名勝古蹟有:恆河浴場、印度金廟、杜爾迦廟、印度之母廟、拉瑪王廟、貝拿勒斯印度大學、新印度金廟、林訥格爾堡。河岸附近的街頭巷尾,到處樹立著象徵溼婆的神柱(被稱為「林伽」,即男性生殖器),為印度教徒所頂禮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