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GANGA)的標誌
恆河沐浴是一種宗教禮儀
河岸邊有著各具風格的建築物
河岸邊有著各具風格的建築物
婦女們以鮮花在恆河邊祈禱
當地民居的精美雕塑
恆河晨浴後,穿紗麗的婦女也蒙上一層粉紅色
面對恆河打坐冥想的修煉瑜伽者
晨浴後一景,晾曬紗麗
恆河泛舟,東岸是一邊荒原,西岸則是瓦拉納西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林清清
當「恆河浮屍」成為人們檢驗心理承受力的神帖,當我們懷疑水質問題而產生各種聯想,但人們仍然一邊恬然地沐浴、飲用、朝聖,瓦拉納西不為所動,兀自佇立,如同它之前所經過的幾千年一樣。
喧鬧、繁華、髒亂、生機、死亡、詭譎、信仰……所有氣息混雜在一起,瓦拉納西這個因為朝聖晨浴與露天火葬而同時呈現生與死的「聖城」,外人眼裡的驚悚與獵奇,印度人最嚮往的死亡之地,值得你客觀地去觀察體驗,拾掇驗證那些關於它的種種傳說。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最印度的色彩,最獵奇的氣味,最執著的信仰,以及最變通的世俗生活。即便你並沒有相關信仰也會明白,這裡是一個天堂、地獄、人間同時存在的地方。
1諸神照耀百味齊放之地
印度不是用來聽說的,這是我的忠告。
無論是認為那裡有著「貧民窟的幸福」,還是令餘大師震驚的醜陋與不文明,無論是驚悚骯髒的恆河浮屍重度汙染組圖,還是在微博上曬出自己恆河中沐浴以示其比國內99%河水清澈的膽大國人,我想,最好的忠告是,做好萬全的準備,自己去觀察體驗。這個世俗生活與各種信仰摻雜在一塊的地方,某人的恐怖,也許是某人歡喜,而某人的興奮,也許正是某人之厭惡。所謂「Incredible」(印度旅遊局的宣傳語),就是可以帶有任何主觀色彩的奇妙體驗。
位於恆河中遊的瓦拉納西(varanasi),這個印度最古老的城市,著名的恆河朝聖處,它將印度混雜多樣的迷人氣息散發得最徹底。正如多神論的印度教,瓦拉納西這個地方,它同時是幾個宗教的重要地點,你可以看到最印度的色彩,最獵奇的氣味,最執著的信仰,以及最變通的世俗生活。
相傳瓦拉納西是由印度教中主管生死的溼婆大神所建。它是所有印度人一生至少要來一次的地方——能死在瓦拉納西葬入恆河是他們一生最大願望,因此不少即將死亡之人都會盡力來到此處等死。但你並不能武斷地認為那些躺在路邊怡然自得的襤褸老者都是來等死之人,因為相傳大多數印度教信徒有4大樂趣——敬仰溼婆、飲恆河水、結交聖人朋友和住瓦拉納西,顯然,這其中有至少兩項要在此完成。而當年玄奘西行取經的目的地,也是這裡,因為瓦拉納西西郊的鹿野苑,是釋迦牟尼成道後初轉法輪之處,佛教史上最著名的聖地。而耶舍(Yasa)也正是在此向親友推薦了釋迦牟尼的思想,而誕生了第一批佛教徒。
當你走在街上,會覺得伊斯蘭清真寺的規模也不遑多讓,例如著名的建於莫臥兒王朝的阿烏倫格澤布清真寺。這是因為公元11世紀時,莫臥兒王朝從中亞進入印度,尤其是莫臥兒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由於是一位極端的伊斯蘭教徒,大肆破壞了恆河流域的印度教神廟,極力推行伊斯蘭教。而這也是在瓦拉納西許多印度教古老神廟並不顯得很古老的緣故。
當然,除了恆河,這裡最著名的建築,大多數還是與印度教有關,例如供奉溼婆神的維什瓦納特金廟以及棲息著大量猴子的杜爾加古廟等。
2粉紅色恆河晨浴
不知道在這個恆河聖城行走是否需要堅強的心智,反正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走在一派繁華熱鬧的河邊,看到人們還在搬抬各種物事,小販們在小車上煮著印度熱奶茶,一轉身,走進另一條迷蹤小巷,突然你會發現周圍空無一人鴉雀無聲,房屋從五彩斑斕的彩色突然變成黑白灰色調,空中飄著一些白色塑膠袋以及某些物事燃燒過的灰燼。
但這裡的清晨日出的確是粉紅色的。
喧鬧的晨浴中,各色敬奉或裝飾身上的鮮花掩映著河岸邊漂浮的垃圾,在恆河水中、岸邊臺階上沐浴、禮拜的人們忙碌不已,他們相信恆河水可洗滌汙濁的靈魂,因此在河水中沐浴刷牙(令餘秋雨相當反感的反向刷牙方式:刷完牙後會將恆河水飲下),虔誠禮拜,敬奉鮮花……然後披上了清洗過的紗麗或籠基,帶上一壺壺聖水,滿意歸去。
隨著日光漸盛,河岸兩邊的粉紅色逐漸變為金色,你的眼光會愈發忙碌。你會驚嘆沐浴朝拜完的婦女們在公眾臺階上公然而周密地換上新紗麗,那絲毫不洩露春光的換裝方法。或是會被河岸邊臺階上某個專心正在做泥雕的婦女所吸引。河岸邊,做瑜伽的人、洗漱完開始讀報的男人、在臺階上晾曬紗麗的婦女,以及開始尋找遊人兜售坐船遊河的生意人……瓦拉納西開始喧鬧。
與其說,我們是在恆河晨浴的人群中感受到聖水的洗滌靈魂,還不如說其實是這柔和而充滿生機朝氣的粉紅色晨霧,撫慰了我們的厭棄之心。擺放在地上與祭奠水中的鮮花也顯得特別鮮豔,讓人可以忽略岸邊下遊堆積的淤泥與垃圾,忘記了前一天下午看到了不甚清澈的河水,明明漂浮著各種垃圾,甚至屍體。你也許會突然想起,這粉紅色光線籠罩著的一切,十分符合瓦拉納西歷史上的另一個名字:加西(意為神光照耀的地方)。而回顧歷史,瓦拉納西亦是相傳在5000年前興建的古代迦屍國首都。迦屍意思便是「光的城市」。
3恆河邊,生死界
在臺階上看完充滿生機的恆河晨浴,你可以開始選擇一條遊艇,沿恆河遊覽,與日漸升高的日光一起,開啟一日行程。沿岸可以盡情體會到從恆河反觀瓦拉納西的角度。
恆河東岸是沒有建築的一片荒原,而西岸則是巖石、臺階、建築與熙攘的人群構成的瓦拉納西古城區。
遊船時,請保持鎮定。你首先應該會看見河岸臺階碼頭升起的幾縷黑煙,那是在24小時不間斷焚燒屍體——來這裡死亡的人太多了,印度教認為火能洗清人生的罪孽,死後在恆河畔火化並將骨灰撒入河中,能令靈魂得以超生。有時,你也許還會直接看到河面上飄來浮屍——印度教認為,初生嬰兒、孕婦以及苦修者是不需要焚燒可以直接拋入恆河,因為嬰兒的雙腳還未踏入人世,沒有罪孽,懷孕婦女也因此聖潔;苦修者則是用一生的苦修洗清了罪孽。
這同時提供人們晨浴朝拜與焚燒屍體的臺階,從岸邊建築一直延伸至恆河中,人們刷牙、沐浴、洗衣、取水、朝聖以至拋垃圾焚屍,都通過這些臺階碼頭進行。臺階碼頭都以「Ghat」命名,由積善之人捐贈修建,共有64個。
喧鬧、繁華、髒亂、生機、死亡、詭譎、信仰……所有氣息混雜在一起。恆河邊的石階上,每天24小時不間斷上演著露天火葬以及聖水洗禮,這火與水的同時融洽相處,顯示出這裡是一個天堂、地獄、人間可以同時存在的地方。而連接三者的地方,是恆河岸邊的那些石階。即便你並沒有相關信仰,你也會明白,何謂「聖城」。在這裡,你是不會想到喜多郎的「GANGA」的,也不會想到泰戈爾的《吉檀迦利》。無論是粉紅色晨霧中朝拜晨浴的人們,還是河岸邊嫋嫋升起的灰黑色焚屍煙霧,甚至在河邊尋找機會賺錢以及自然而然伸出雙手乞討的印度小孩子,他們只是日復一日地做著他們認為最理所當然的事,呈現著自己「最印度」的姿態。
4灰色迷蹤小巷
遊船可以搭載你到你所想要去的臺階碼頭,當然最好的選擇是去Main Ghat。
上岸,從紅色城牆磚石堆疊而成的臺階進入古城,穿過熱鬧的市場,進入瓦拉納西的日常生活。各種兜售工藝品、印度紗麗的小販,吸引著著迷於印度風情的遊客。而深受印度本地人歡迎的,是售賣浴盆、肥皂等洗浴用品的商店,你知道,印度人來瓦拉納西,大多是為了恆河沐浴朝拜。路上會有吵鬧著要為你帶路的小孩,不斷問你是否需要坐船或買東西或介紹飯店、客棧任何買賣交易的印度人,或是可以用一種名為Hanna的植物液體為你繪手的小女孩。
這裡會有印度人最原始的日常生活情景,但行走其間,往往容易令你迷路。因為錯綜複雜的小巷,是這個古城最大的特點。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最近的河邊臺階碼頭,立即就能辨明方向,判斷距離自己的目的地或客棧還有多遠。
古城裡隨時會碰到各種印度教建築,不過非印度教徒是不能進入印度教寺廟的。例如你不用幻想溜進著名的金廟,當然你可以按照各種攻略所說,寺院後面小道的壁洞中窺視內部,不那麼執著的你,也可以找家恆河邊的客棧樓頂,嘗試向北遠眺金廟那據說用了880千克的黃金鑄成的塔尖。
滿街的清真寺廟及佛教寺廟則可以進入。不過對於不追求景點的行人,其實在老城裡瞎逛是很好的體驗。逛累了隨時可以找到空闊陰涼的路邊亭子,面對恆河坐著,喝杯路邊小車檔現煮的熱Chai(印度茶),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很是舒服。更不用說也許你還能順便就能瞥見某個臺階碼頭上對著恆河打坐冥想的瑜伽修行者,或是某個客棧陽臺或過道裡,修煉著高難度體位的外國人。
但你可能一轉身,便會從一條熱鬧街巷進入一條死寂無人小巷,破舊的房屋散發出來的破敗氣息,也許會嚇你一驚。或是一轉角,便走到燒屍臺附近,與正在忙碌搬運柴枝的人擦肩而過,或是看到停放在路邊的待燒屍體。如果覺得不安,扭頭便走即是。對於眾口紛紜的恆河浮屍、河臺燒屍,我並不認為是醜陋,但也並不認為是民主。我只認為這是一種樸素的直觀地對待生死的觀念,印度人的生死哲學。
5像少年派一樣迷失夜祭
傍晚,神秘的夜祭在河岸邊開始。恆河邊的Dasaswamedh Ghat,年輕純正婆羅門祭司拿著不同的法器,向著四個方向重複地吟唱、舞蹈,大意是感謝恆河恩賜,表達對恆河的崇敬。隨著儀式的推進,觀眾們亦會投入地跟隨著一起歌唱。此時你可隨之鼓掌吟唱,亦可果斷拍照,但要提防有人提出要收錢否則不允許拍照。事實上,只要不踩上祭師的表演臺,拍照是無妨的。
近1小時的吟唱後,人們紛紛走向河邊,將鮮花灑向恆河,放漂鮮花河燈許願,此情此景就如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當然,李安是將瓦拉納西恆河夜祭中最色彩斑斕的一幕唯美地呈現。不過,你只要能熬過一個白天,適應了瓦拉納西的雜亂氣味,到了晚上,夜幕遮掩了恆河的混濁,當你親手放一盞花燈於水面,這個溫柔浪漫的畫面感,還是能打動不少文藝範小清新的。
【實用提示連結】
●火車交通貼士
從首都新德裡坐一夜火車,傍晚5點出發,次日早晨7點左右便可抵達瓦拉納西。
外國人可去專為外國人開設的火車訂票櫃檯,有專業人士英文應答服務。只要訂到空調2等或3等臥鋪,環境基本乾淨整潔,廁所亦衛生情況良好,車廂內外也絕不會見到網上展示的那種人擠人疊羅漢場景。無空調的硬臥(sleeper,簡寫為SL)對於一般自助遊者基本都可以湊合一晚,被稱為「性價比最高」。當然你一定要確認,你所買到的是正式確認座位號的火車票,還是超買後需「排隊」的waiting list。很多人已經因為這個waiting list 以及更為可怕的RAC(即Reservation against cancellation,持此種票可以上車,但不保證有位子,而且不予退票)遭罪。建議對自己的火車生存能力、溝通能力、運氣指數沒有十足把握,不要輕易選擇。
網傳印度火車永遠晚點,其實不然。以記者在印度境內乘坐的數次火車,有時晚點,有時卻是提早到達。建議你提前了解目的地前後車站名字,以便提前兩三個小時開始關注,估算到達時間與站點。
●如何克服水土不服
很多人到印度都不能習慣這裡的飲食,拉肚子幾乎成為必經考驗。不少人全程只飲用礦泉水,或是自己帶水壺煮水,但仍避免不了拉肚子的經歷。記者的經驗是,必須要喝當地水,因為你無法避免從飯菜中接受到當地水土,所以循序漸進地安全地讓自己的腸胃適應當地水土才是正確的方法。
但一定要注意煮熟喝熱水。所有街邊的自來水以及生冷水果都不要直接進食。不少外國人天真地以為印度跟歐洲一樣,可以直飲水,這當然是極大的錯誤。但對於中國人,也要注意,當地水土要從少到多慢慢過渡。
印度奶茶Chai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過渡品。印度本身是全球最大的紅茶產地,而茶葉眾多茶多酚本身有消炎殺菌作用,加之製作方式是煮沸後喝,可以幫助你適應當地水土及食材。
林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