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酸奶,你喝對了嗎

2020-10-30 光明網

在奶製品中,酸奶因其風味獨特,營養健康,備受大家喜愛。目前,市面上酸奶種類繁多,如燕麥酸奶、青汁酸奶、風味酸奶、老酸奶、乳酸菌飲料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摻雜著「假」酸奶。

如何區分「真」 「假」酸奶呢?北京航空總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張田指出,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是區別「真」 「假」酸奶的重要標準。

酸奶的益處

張田表示,酸奶屬於優質蛋白,建議每天適量攝入 500g液態奶,以滿足成人每天對鈣及蛋白質等營養元素需求。

低溫冷藏的酸奶中富含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活菌和益生菌,可有效改善人體腸道菌群平衡,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

酸奶在發酵過程中把乳糖分解成乳酸,有效解決了部分人群的乳糖不耐受問題。酸奶的分類《GB 19302-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發酵乳》將酸奶分為兩大類:發酵乳和風味發酵乳。

發酵乳:以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經殺菌、發酵後製成的pH值低的產品,沒有發酵菌種的限定。其中,發酵乳還包括含酸乳。

風味發酵乳:以80%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添加其他原料,經殺菌、發酵後 pH值降低,發酵前後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果蔬、穀物等製品。風味發酵乳還包括風味酸乳。

如何選購酸奶

從原料含量來看,發酵乳要求 — —只以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而風味發酵乳要求— —80%以上的生牛(羊)乳或乳粉,意為可以添加其他原料,如果醬、果粒、燕麥等。

從發酵菌株來看,發酵乳和風味發酵乳沒有發酵菌種的限制。而對於酸乳和風味酸乳來說,是指需要用特定的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發酵的一類酸奶。

從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來看,按照國家標準,每100g發酵乳和風味發酵乳中的蛋白質含量應當分別大於等於2.9g和2.3g,這就意味著國家標準對發酵乳的要求高於風味發酵乳。另外,張田建議,在選購酸奶時, 「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越低越好」,儘量選擇含糖量低的酸奶,碳水化合物營養參考價值在10%-11%之間最為理想。

文:宋安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中國家庭報

相關焦點

  • 牛奶的家長裡短——奶,你喝對了嗎?
    牛奶有助眠作用嗎?許多年輕人失眠,不是因為沒喝牛奶,多半是手機刷的停不下來。牛奶含有的一些成分比如L-色氨酸,是合成褪黑素和5-羥色胺(助睡眠的物質)的原料。但是含量不多,助眠效果有待考證。相反,奶喝多了可能還老想上廁所影響睡眠,如果晚上喝奶建議睡前1-2小時喝。眼花繚亂的奶,該如何選擇?
  • 一碗酸奶相當於兩杯可樂?別慌,給孩子選酸奶,認準三個字就夠了
    不過,如果寶寶願意的話,可以少量嘗一嘗酸奶,酸奶的營養是非常高的。關於酸奶,目前流傳著很多的謠言和誤區,最常見的說法就是「一碗酸奶=兩杯可樂」,酸奶咋還和可樂扯上關係了呢?一碗酸奶相當於兩杯可樂?乍一看,還真有點「酸奶也胖人」的感覺,但仔細想一想,一碗酸奶最多也就120~140g,而一瓶可樂卻有330g,從總量上看,還是可樂更「胖人」了。
  • 買酸奶時,不管什麼牌子,只要包裝上有這「2個詞」,都是假酸奶
    但是市面上的酸奶琳琅滿目,其中也有「假酸奶」,以次充好,根本不是拿純牛奶發酵做成的,不管是大人喝還是孩子喝不僅沒有營養,反而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酸奶才是真酸奶?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挑選好酸奶的方法。一、看食品名稱,確定是否為酸奶首先,酸奶飲料不是酸奶。
  • 你喝的養樂多並不是酸奶哦
    揚子晚報網 12月24日訊(記者 姜婧儀 通訊員 沈倩 馮陽 攝製 許倩倩)酸奶、酸乳、發酵乳、優酪乳、風味酸奶、乳酸菌飲品.......面對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各類奶製品,你真的選對了嗎?其實,很多消費者一不留神很可能喝到的是 「假酸奶」。
  • 生命之源—水你喝對了嗎?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大家也知道隨著出汗多了,要及時補充水分的,可是有大量運動的人,只是補充水分就可以了嗎?答案是NO!因為在運動過程中隨著汗液代謝出體外的還有一定的鹽分和能量,所以只是單純的補充水是不夠的,而是需要適量補充淡鹽糖水,將流失的鹽分和糖分補回來。單單是流汗喝水就這麼有講究了,那你平時喝的水又喝對了沒有呢?
  • 酸奶香蕉同食會中毒是真是假?酸奶的禁忌都在這裡了
    酸奶大概是日常生活中受歡迎的飲品之一了,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比較喜歡酸奶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一般我們會把酸奶當做零食在吃,也有的時候是在吃早飯的時候喝上一點。那麼酸奶的食用禁忌你知道嗎?想了解的話就請看今天的內容吧!
  • 1瓶=8塊糖,別再給娃喝假酸奶!買酸奶,出現這2個字多是假貨
    就拿生活中家長最常買的酸奶而言,基本上90%以上的人都會買錯。一、1瓶=8塊糖,別再給娃喝假酸奶琳琳的女兒2歲了,身體素質不是特別好,每次吃飯都只吃個一兩口就不肯吃了,尤其腸胃這塊非常脆弱。琳琳帶女兒去兒科醫院檢查,醫生建議給女兒吃點酸奶,從而促進腸道消化吸收。可在琳琳看來,超市貨架上的酸奶五花八門,醫生也沒有具體說明哪款酸奶好。
  • 你真的會喝酸奶嗎?酸奶9大謠言不要信
    隨著酸奶的熱銷,酸奶的各種傳言也層出不窮,在網頁上搜索的它的功能,一下子冒出好多,如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美白等,很多的帖子都說這酸奶有益健康。酸奶的這些傳言是真的嗎?今天我們來給大家一一解析!飯後喝酸奶有助於消化嗎?每天吃早、中、晚飯後,難免會出現吃得太飽而使胃撐得難受的現象,這時人們就會從冰箱裡拿出一杯酸奶進行食用,因為酸奶本身具有促進腸胃蠕動和消化的功能,在消化系統不好,或者出現便秘時都是可以食用酸奶。
  • 酸奶這樣喝不僅能減肥,還能補充維生素,你選對了嗎?
    很多人都說減肥可以喝酸奶,其實酸奶的本質還是牛奶,喝酸奶有益於身體健康很多人都知道,酸奶是經過了發酵這道工序,所以比起牛奶就更加有營養價值了。今天小黑想說的是問題也是大多數減肥的人所關注的,喝酸奶到底能不能減肥?
  • 知名酸奶抽檢黴菌超標5600多倍:超市80%酸奶都不能給娃喝!
    這哪是酸奶,這不就是個行走的細菌罐子嗎! 以前我只知道照顧著寶兒的感受,根據她的喜好來給她買酸奶,現在了解了酸奶的「內幕」之後,我才發現竟然給她買了好幾年的「假酸奶」!
  • 這些酸奶誤區你知道嗎
    本報綜合報導 吃多了喝杯酸奶幫助消化;不用冷藏的酸奶營養價值肯定不高……這些朋友圈裡流行的傳言都是真的嗎?食品營養專家表示,關於酸奶,有很多觀點都存在認知誤區。誤區一:喝杯酸奶助消化真相:酸奶僅是對人體腸道比較友好,能減少胃腸道感染的機率,但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酸奶能促進消化。
  • 買酸奶時,不管什麼牌子,只要有這2個字,很多是「假酸奶」!
    酸奶是一種風味獨特的奶製品,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和水果、小零食等混搭出全新的美味! 現在,超市的酸奶櫃檯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原味酸奶、風味酸奶、復原乳,乳酸菌,乳酸飲料.....各式各樣。 站在櫃檯前,想買個酸奶真是糾結呀!
  • 巴氏鮮牛奶可以加熱喝嗎?
    有木有人超愛巴氏牛奶,嘻嘻,這個巴氏牛奶你喝對了嗎?
  • 人類具備求真的能力嗎?「真」與「假」,誰才是客觀存在?
    殊不知,當客觀事物一旦進入人的感知通道,我們就自然將書屋按照我們的認知框架進行解構,形成符合我們人類的所謂邏輯的判斷,判斷出來的結果還能保證它是事物的本真嗎?難怪西方有這麼一句諺語:人類一思考,上帝就會發笑。
  • 酸奶可以隨便喝嗎 喝酸奶有哪些禁忌
    ,因此,人們更喜愛喝酸奶。  所謂的酸奶,就是正常的牛奶製品加入益生菌使其發酵,因此,會有一種酸味。因為酸奶畢竟不是屬於純天然的奶源,因此,在喝酸奶的時候也是很有講究的,很多人存在著很多的誤區,那喝酸奶有哪些禁忌呢?  禁忌一:酸奶可當飲料隨意喝。因為酸奶酸甜適度,因此很多人把酸奶當成零食,每天隨便喝著玩。營養專家告訴我們,這是一個誤區。
  • 茶知識—保溫杯真的不能泡茶嗎?
    當然,凡事無絕對,保溫到底能不能泡茶,還真不能一概而論,主要取決於你泡的什麼茶。既然用保溫杯泡茶的過程,相當於是在煮茶葉,不是也有適合煮的茶葉嗎?比如黑茶,以木香型為主的,這類茶本身就適合煮著喝。你喝對了嗎?
  • 喝酸奶補益生菌,能管多大用
    近年來,一些酸奶號稱添加了十幾億益生菌,具有排毒、美容、通腸、減肥、增強免疫力,乃至抑制機體衰老等功效。 益生菌到底是啥?益生菌酸奶真有那麼神奇的功效嗎?在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裡你有沒有胡吃海塞到肚子漲漲的不消化?
  • 酸奶可以助消化?為你揭開有關酸奶的 10 大真假傳言
    酸奶,總是莫名其妙背負各種營養上的輿論壓力。下面這些傳言,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幾個。下面說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們就來一個一個說。理論上來說,酸奶確實比牛奶好,從牛奶到酸奶,營養並沒有損失,其中的一些活細菌還能帶來一些額外的好處。但問題在於,我們在超市裡買的酸奶,通常屬於含糖量高的「風味酸牛乳」,其中最典型的標誌就是成分表裡含有白糖。糖越多,整體的營養價值就會越低,「風味酸奶」添加的糖,足以抹殺乳酸菌發酵帶來的所有的可能好處。2、酸奶可以助消化?
  • 光腿神器你穿對了嗎?「假肢」上線,太假!你中招了嗎?
    這不冬天到了,想光腿並不難,直接買上幾雙光腿神器,不過你有沒有認真好好看看自己穿上的樣子,真心好看嗎?有些光腿神器不是我吐槽,白的發光,不過跟假肢有什麼區別?還有一些人為了保暖選擇很厚的光腿神器,不過真的好看嗎?
  •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假作真時真亦假
    假作真時真亦假,真假混為一談,世界是混沌的,或許從科幻的角度,到那個時候會出現一種新的認知、新的規則,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一個新世界,就像《三體》中的星艦文明,就像歌者的二向箔。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天問」,有「明月幾時有」的追思,時空的無限與永恆,很容易讓人類產生共同的一種「萬古愁」,古人祭祀、寫詩、暢想宇宙,今人在科技和知識的加持下,在思想上走得更遠,思考外星文明、星際旅行、人工智慧、多維空間等諸多可能,依照科技發展的規律,有的科幻想像竟成了真,更多的想像像無數的思維觸角,去敏感著顫抖著,伸向廣闊的宇宙與時空,不知道何日有迴響,不知道那思維本身是不是就只是虛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