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研究通過可重複性實驗

2020-11-26 科學網

 

研究人員已經成功複製了癌症研究結果,但與小鼠有關的實驗是很難被重複的。 圖片來源:Adva

一個旨在檢測癌症生物學可重複性的項目近日公布了第二批驗證結果,這一次它帶來的是好消息:兩篇重要癌症論文的絕大多數實驗可以被重複。

最新可重複性研究6月27日發表於開放獲取在線生命科學期刊eLife,它們緊隨今年1月對5篇論文進行可重複性驗證之後。此前就高影響力癌症研究能否被重複的驗證研究產生了矛盾的結果。

但在此次的兩項新重複性實驗中,仍有一個重要小鼠實驗未能重複,《癌症生物學》可重複性項目負責人之一表示,這表明了動物研究可重複性當前面臨的問題。

該計劃與實驗室籤訂協議,就2010年到2012年間發表的約30篇高影響力癌症論文的關鍵實驗進行可重複性驗證。

今年1月,當首批5篇文章的可重複性研究公布後,批評人士對此表示擔心。當時,僅有兩篇研究可被重複,1項研究結果是負面的,另外兩項研究結果因為小鼠腫瘤模型問題而被認為是非確定性的。相關結論讓一些專家認為生物醫學領域正在遭遇可重複性危機。

現在,科學家的跟蹤記錄似乎正在提高。在其中一項新研究中,一家合作實驗室確定了2010年發表於《癌症細胞》的一項研究的結果:在一些白血病和腦癌中發現的IDH1和IDH2基因突變,會導致細胞產生一種刺激癌症生長的代謝物質。重複研究還證實了白血病細胞中該代謝物質的水平可揭示癌症患者是否存在IDH變異。

此次進行的另一項重複性研究檢查了2011年發表於《自然》的一項關於BET阻凝劑的研究,該化合物可控制基因是否被激活並能阻止一種白血病。在最初研究中,I-BET151化合物殺死了培養皿中的人類白血病細胞並減少了其在小鼠體內的數量。然而,與原論文不同的是,那些小鼠並沒有比未經治療的罹患白血病的小鼠生存得更久。(晉楠)

《中國科學報》 (2017-06-29 第3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癌症研究通過可重複性實驗—新聞—科學網
    ,這一次它帶來的是好消息:兩篇重要癌症論文的絕大多數實驗可以被重複。 最新可重複性研究於6月27日發表於開放獲取在線生命科學期刊eLife,它們緊隨今年1月對5篇論文進行可重複性驗證之後。此前就高影響力癌症研究能否被重複的驗證產生了矛盾的信息。 但在此次的兩項新重複性實驗中,仍有一個重要小鼠實驗未能重複,《癌症生物學》可重複性項目負責人之一表示,這表明動物研究可重複性當前面臨的問題。
  • 科學實驗的可重複性原則及挑戰—新聞—科學網
    2013年,癌症生物學領域重複性研究項目正式發起,目標在於重複2010~2012年間在《自然》《科學》《細胞》等期刊上發表的50篇癌症研究論文,以確定癌症研究領域內具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究竟有多大比例是能夠得到可重複驗證的。
  • 實驗的可重複性差都有哪些原因?
    文中,研究者們提到,儘管他們能夠重複出最近的100項心理學研究的原始實驗,但是其中僅有不到一半的重複實驗結果與原研究結果一致。這項研究的作者還給出了為什麼重複實驗會與原始結果不同的原因分析。該文章發表之後,英國牛津大學的發育神經心理學教授Dorothy Bishop給出了對該研究的評論。他首先首先提到,研究者需要知道有些因素會導致「文章灌水」,以至於實驗不可重複。
  • Science:5篇頂級癌症研究文章重複率差!
    Science報導了癌症生物學領域重現性項目(Reproducibility Project:Cancer Biology)指出該領域中一些高影響力癌症研究文章可重複性非常差。
  • 全世界的癌症研究都用錯了材料?這瓶液體可能耽誤了科學家60年
    ,重複性也一直飽受詬病。為了實驗更加簡便安全,人類將癌細胞放在培養皿裡進行研究,但超過 60 年,體外培養癌細胞的培養基一直沒有更換過。許多科學家已經表示這種常規培養基與體液相差甚遠,可能改變了癌細胞的性質,這也是癌症研究無法重複的原因,因為實驗從一開始就錯了.....
  • 心理所「國際信度與可重複性聯盟」神經影像大數據受到國際關注
    生物學研究中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是科學發現的可重複性。在人腦功能連接組學領域,各種幹擾因素的廣泛存在使得對人腦功能連接組學各種技術與方法的重測信度和可重複性的系統研究變得非常重要。但是,限於可用於此類評估研究的數據量,各種人腦功能連接組方法學的可重複性研究尚處在初步階段。
  • 通過血液中微生物組可診斷早期癌症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海英)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可通過分析血液中微生物組的特徵來確認測試對象是否得了癌症,以及是哪種癌症。他們在近日的《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稱,這種潛在的基於微生物組的腫瘤學診斷工具值得進一步探索,可能會改變癌症診斷的方式。
  • 研究癌症獲獎小學生實驗記錄 超出小學生認知
    【研究癌症獲獎小學生實驗記錄】近日,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某小學一名研究癌症相關基因獲獎的小學生火了。其研究的「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對此,有網友評論稱,小學生已經達到如此高的研究水平,陳某某應該是位神童。
  • 《自然》:已獲得與韓春雨實驗可重複性的新數據
    自2016年11月28日發布Cathomen等人的通信文章和編輯部關注以來,期刊獲得了與NgAgo系統可重複性相關的新數據,在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行動之前,我們需要調查研究這些數據。  不過,《自然-生物技術》未在這份聲明中透露上述相關新數據的詳細情況,包括數據來源等。該發言人也沒有說明下一步調查研究將進行多長時間。
  • 心理學研究實驗到底能不能複製?
    去年,為了確定心理學研究實驗的「可複製性」,由270名科學家組成的非營利機構「開放科學中心」(Center for Open Science)試圖重現100個已發表的研究結果。而超過半數的研究結果以失敗告終,即無法複製。該研究得出結論認為,超過半數的心理學實驗不可複製。一時之間使得心理學領域的「複製性危機」成為了全世界範圍的轟動話題。
  • 光纖連接器的反射係數漂移測試中的靈敏度和重複性研究
    ——EXFO公司測試方案介紹簡介     對高性能 UPC 和 APC 連接器執行精確和可重複的反射係數測量始終是一個挑戰
  • 癌症研究探秘:癌症如何進化?
    ,當組織生態系統發生變化如老化、吸菸或者受其他壓力影響時,癌變細胞可迅速適應變化後的環境,並在自然選擇中一代又一代傳承,這種腫瘤形成的新思路對癌症治療和藥物設計有深遠的影響。這種腫瘤進化的概念主要是圍繞腫瘤的生長,以及可增加腫瘤侵襲性的額外突變的獲得。腫瘤進展的多步模型暗示我們,癌症本質上是一種單克隆的壞東西,可通過及時的外科治療加以清除,或採用化療將其擊退。但這種便於醫學生理解的過於簡單化的模型,近年來已受到質疑,因為針對腫瘤組織的遺傳學研究顯示,腫瘤比我們原先認為的更有活力和更具有異質性。【2】盛行的癌變理論是錯的?
  • 正確理解重複性與重現性的概念
    重複性(repeatability)與重現性(再現性,reproducibility),二者都是用來評價分析結果的精密度。大多數人都不作嚴格區分,有的文獻中還常常混用。但是二者的實際意義是不一樣的。重複性比重現性概念大,應用範圍大。重現性內涵小,一般用在「現象」。
  • 某抗精神病藥物可使癌症幹細胞「改邪歸正」
    新華網溫哥華5月26日電(記者馬曉澄)加拿大研究人員日前在學術期刊
  • 細胞沒有能量可通過移植線粒體來補充 為癌症治療提供全新思路
    細胞沒有能量可通過移植線粒體來補充 為癌症治療提供全新思路  Emma Chou • 2020-03-24 15:05:35
  • 癌症患者有救了!最新研究一種脂肪酸可殺死人類癌細胞
    癌症具有細胞分化和增殖異常、生長失去控制、浸潤性和轉移性等生物學特徵。癌症的治療一直是世界性難題。近期,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證實,一種稱為二高γ-亞麻酸的脂肪酸可以殺死人類癌細胞。此外,研究人員還察覺到,醚脂質可以保護細胞免受DGLA影響,沒有了醚脂質,DGLA會導致細胞更快死亡。站在藥物研發的角度,促進鐵死亡,可以清除癌細胞或者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抑制鐵死亡,則可以保護健康細胞。科學家這次發現,一種不飽和脂肪酸DGLA能夠使線蟲的生殖細胞鐵死亡,還能導致癌細胞死亡,而內源性醚脂質可阻止這一進程。
  • 【盤點】非編碼RNA與癌症關聯性研究進展
    【4】JCI:促發兒童骨腫瘤的非編碼RNA尤文氏肉瘤是骨或其周圍軟組織癌症,主要影響兒童和年輕成人。尤文氏肉瘤的特點是易位事件的發生,即RNA結合蛋白——EWS與轉錄因子如FLI1的融合。以前的研究工作表明,該融合蛋白EWS-FLI1通過改變基因表達,促進癌症,但融合蛋白作用的靶基因是未知的。
  • 研究人員在澳洲袋獾中發現第二種可傳染的癌症
    日前英國劍橋大學和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袋獾中發現了第二種可傳染的癌症,這種癌症與此前發現的第一種可傳染的袋獾癌症一樣均可導致面部腫瘤,這正將一物種逼到瀕於滅絕的境地。 早在1996年,研究人員就在塔斯馬尼亞州發現了罹患腫瘤的袋獾,腫瘤影響了它們的面部或嘴部,不久之後他們發現這些腫瘤具有傳染性,可通過撕咬在袋獾之間傳播。
  • 癌症研究探秘:線粒體與癌症
    由於線粒體在細胞內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線粒體有時候和很多疾病的發病直接相關,比如癌症,日前,刊登在國際雜誌PLoS 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Wistar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腫瘤細胞中的線粒體含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網絡,該網絡對於維持線粒體的清潔功能非常重要,其不僅可以使腫瘤細胞擴散,而且還可以幫助腫瘤實現擴散。
  • 降低生長速率可「對衝」基因突變影響,或可阻止癌症
    降低生長速率可「對衝」基因突變影響,或可阻止癌症 王鬱嶄/科技日報 2019-07-30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