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家裡常備藥都有頭孢類抗生素,感冒發燒就吃一顆,大部分時候都有效果。但是,這其實是一種抗生素濫用的現象。
抗生素是用於細菌感染的抗菌藥物,如果是由於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使用抗生素不會有效果,反而有可能「養出」耐藥菌。
什麼是耐藥菌?
耐藥菌是指具有耐藥性的病原菌。也就是說,常用的抗生素對其無效,不能控制這種細菌的生長繁殖。如果患者感染了這一類細菌,治療起來就會遇到困難。
很多人生病了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來一粒抗生素的這個行為,無疑是會促進細菌的耐藥。細菌繁殖速度快,容易產生變異。
如果我們長時間濫用抗生素,那麼不能耐受抗生素的細菌都被殺死了,如果這時候有一小部分細菌產生了耐藥性,這一部分細菌不會被殺死,就等於是被我們自己篩選出來繼續生長的。
時間一長,這些耐藥菌在我們身體裡肆無忌憚的繁殖,等到引起症狀的時候想要去治療,就會增加很多困難。
耐藥菌感染有多可怕?
直觀地來說,如果患者出現耐藥菌感染,那麼很多常規的抗生素都可能對其無效,如果不能找到敏感的抗生素的話,醫生可能只能看著患者病情惡化而束手無策。
不過針對於耐藥菌感染,我國大部分醫院會有針對於耐藥菌感染的藥品庫存,一般常用的就是萬古黴素,不會出現患者因為耐藥菌感染而出現無藥可以的現象。
但是使用萬古黴素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也是比較多的,比如耳鳴、聽力減退、皮疹、腎臟損害等等。如果到了需要使用萬古黴素的時候,也不可避免地會對患者產生一定的傷害。
由此可見,最好的方式還是避免濫用抗生素,延緩耐藥菌的出現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