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上高層半夜叫不停 聽聽專家咋支招兒

2021-01-17 洛陽網

立秋到,蟋蟀叫。每到夜晚降臨,想必您會聽到蟋蟀悅耳的鳴叫聲,不過這讓家住25樓的市民小李有些苦惱。近段時間,她家裡來了蟋蟀,夜裡躲在暗處鳴叫,吵得她睡不好覺。蟋蟀是如何來到25樓的?它們生性好鬥,不會趁人熟睡時咬人吧?昨日,《洛陽晚報》記者請河南科技大學的兩位老師對此進行解答。

  繪圖 雅琦

  立秋到,蟋蟀叫。每到夜晚降臨,想必您會聽到蟋蟀悅耳的鳴叫聲,不過這讓家住25樓的市民小李有些苦惱。近段時間,她家裡來了蟋蟀,夜裡躲在暗處鳴叫,吵得她睡不好覺。蟋蟀是如何來到25樓的?它們生性好鬥,不會趁人熟睡時咬人吧?昨日,《洛陽晚報》記者請河南科技大學的兩位老師對此進行解答。

  高層家中進蟋蟀,吵得她半夜起來捉

  姑娘小李家住在洛龍區某公寓的25樓。近段時間,廚房、臥室、陽臺……每天下班回來,小李幾乎都會在家裡發現蟋蟀的身影。

  令小李無奈的是,一到後半夜,藏在暗處的蟋蟀會發出此起彼伏的鳴叫,吵得她睡不好覺,她不得不翻箱倒櫃地找蟋蟀,然後把它們從窗戶丟下去。「這幾天晚上,我都要與蟋蟀『作戰』,連一個安穩覺都睡不成。」小李說,她比較困惑,這些小傢伙兒是咋跑到25樓的,莫非是飛上來的?

  提起蟋蟀,家住鼎盛國際小區的牛女士也煩惱,因為她27樓的家裡也有蟋蟀。

  家住天城一品小區的餘老先生也撥打本報熱線66778866反映,他家住31樓,也經常見到蟋蟀,這在以前很少出現,他想知道這是不是跟天氣有關。

  蟋蟀不僅喜歡鳴叫,還生性好鬥

  河南科技大學動物學院老師孫平說,前段時間持續高溫、空氣溼度大,有利於蟋蟀繁殖。「蟋蟀就是我們常說的蛐蛐兒,屬於趨光性動物,主要在草叢、瓦礫等地方活動。」孫平說,蟋蟀每年6月前後在泥土裡產卵,壽命一般有四五個月,溼熱環境有利於它們生長。

  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教授林曉民說,蟋蟀在古代叫促織,顧名思義就是催促人們趕緊織布,原因是蟋蟀一般在秋天開始鳴叫,古時候人們聽到蟋蟀的鳴叫聲,就知道天逐漸變涼,得趕緊織布做冬裝。

  蟋蟀有很多屬類,在洛陽比較常見的是油葫蘆屬、鬥蟋屬和棺蟋屬。「發出鳴叫的是雄性蟋蟀。」孫平說,雄性蟋蟀在生長期內通過摩擦翅膀,造成振動來發出聲音。蟋蟀喜歡在夜裡鳴叫,一是心情好,向雌性蟋蟀發出求偶的信號,二是「宣示領地主權」、爭搶食物,警告其他雄性蟋蟀不要靠近。

  林曉民說,無論哪個品種的蟋蟀,都生性好鬥,尤其是鬥蟋屬下面的米卡蟋蟀,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中華蟋蟀。其他蟋蟀與它們相比,簡直是業餘拳擊手與職業拳擊手的差距。「米卡蟋蟀決鬥起來六親不認,能把對方的腿給咬下來。」林曉民說,蟋蟀屬於雜食性動物,既吃青草、青菜等,也吃些蒼蠅等小蟲,而米卡蟋蟀更是喜歡撕咬小蟲。不過市民不必擔心,蟋蟀一般不咬人,因此即便進到家裡,也不會對人構成威脅。

  蟋蟀進到高層家中,有「搭便車」等多種可能

  不少人聽說蟋蟀好鬥,專挑大個兒的捉來,可無論怎麼引導,它們就是不鬥,這是為何?林曉民說,因為人們很可能捉到的是雌性蟋蟀。雌性蟋蟀既不會叫也不好鬥,這是它們與雄性蟋蟀顯著區別之一。此外,對於同一品種的蟋蟀來說,雌性蟋蟀個頭兒一般比雄性的大,且雄性蟋蟀尾部有兩隻尾巴,而雌性蟋蟀看似有三根,其實中間那根是產卵器。

  對於小李等市民反映的高層家中進蟋蟀的事兒,林曉民與孫平都認為蟋蟀雖然有一定的飛行能力,但一口氣飛上去的可能性不大。他們猜測蟋蟀出現在高層建築的原因有二:一是市民買回家的青菜等中藏有蟋蟀或蟋蟀蟲卵,蟲卵在適宜環境下成長起來;二是「走」樓梯、「坐」電梯或附著在人身上。

  「蟋蟀雖然飛不遠,但從1樓飛到2樓不成問題。」林曉民說,蟋蟀逐層飛到高層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同時,蟋蟀擅長蹦跳,也可能從樓梯一步一個臺階跳上去;「蟋蟀也可能『搭便車』到達高層,比如『坐』電梯或直接飛到人身上」。

  林曉民與孫平提醒,市民回家後可先觀察門周邊是否有蟋蟀,以免其跟進屋,同時窗戶上最好安裝窗紗。「市民帶回家的青菜等,要注意檢查,以免裡面藏有蟋蟀。」林曉民說,捉住蟋蟀通過窗戶扔到外面即可,若蟋蟀鑽到床或柜子底下,可把家裡的燈都關上,只留下一盞,利用蟋蟀的趨光性將其引到燈下,再將其捉住。(洛陽晚報記者 魏巍)

相關焦點

  • 許昌:蛐蛐「爬」上高樓擾居民 專家:能飛幾十米高
    王先生這時剛下班,正在用掃把敲打家裡的沙發,想把沙發下面的蛐蛐趕出來。「上周下雨後,我家出現了蛐蛐。昨天晚上關燈後,一隻蛐蛐叫個不停,吵得我們一家人睡不好覺。我好不容易才抓住它,沒想到今天凌晨又出現了蛐蛐的叫聲。我家這麼高,它們是咋爬上來的?」王先生說,為了阻止蛐蛐進屋,他嘗試過關窗戶,但關上窗戶屋裡悶熱。這讓他很頭疼。常在地面活動的蛐蛐咋「爬」上了高樓呢?
  • 最近這些天,家裡不斷進蛐蛐,咋回事?
    最近,大慶很多小區居民給《絕對現場》打來熱線反映家裡出現了很多蟋蟀跳躍能力很強,不好抓半夜會不停的「叫」攪的居民休息不好很多小區群裡大家也紛紛反映家裡蟋蟀多的情況這些小傢伙是怎麼進來的高層住宅裡為何也有?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影響嗎?「不知道什麼原因,今年蟋蟀明顯比往年多。我家住在18層,這麼高它咋進來的呢?」家住新村某小區居民王先生一直在為家裡的「不速之客」發愁,他想不明白蛐蛐兒是怎麼上來的。遇到同樣問題的市民不在少數,有的人住在30層左右的住宅樓裡,竟然也在家裡發現了蛐蛐兒。
  • 山東一隻蛐蛐賣11萬 小小蟲子咋這麼值錢
    (原標題:山東一隻蛐蛐賣11萬 小小蟲子咋這麼值錢)
  • 深秋陪伴國人千年的,就是那幾聲蛐蛐叫
    又是深秋季節了,這時候晚上安靜下來,我們常常聽到幾聲蛐蛐叫,不管是農村的堂屋還是城市的角落,晚上都少不了這幾聲蛐蛐叫。其實,這幾聲蛐蛐叫已經陪伴我們中華民族走了千年。不信,我們一起來聽聽:國風·唐風·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 農村半夜明明沒人,家裡的土狗卻叫個不停,啥原因?
    但是,很多農村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大半夜的,養在院子裡的狗忽然就汪汪大叫起來,一直叫個不停,把人吵醒以後也不停。等到穿起衣服開開燈,出門到院子裡查看,卻什麼都沒有發現,更別說有人了。那麼,這樣的情況,狗為啥會叫個不停,直到把主人吵醒呢?
  • 知了和蛐蛐減少,農作物病蟲害增多,似乎很矛盾,如何解釋?
    小時候(上一世紀七十年代),每年的暑假前後,山裡面可熱鬧了,一陣陣蟬鳴,直接割得人耳朵疼,恨不得撲過去將所有的知了全部殺滅,可惜並不知道怎麼處理,等到人們離得近了,翅膀一展,就飛到別出去了,奈何他不得。每天清晨,就被知了吵醒,睡不成懶覺,生氣之下就找一個竹竿,上面用苦竹彎一個圓圈,糊上幾層蜘蛛網,三五個小夥伴成群結隊粘知了去了。
  • 快樂老人苑松成會學蛐蛐叫
    為了展示他的口技絕活,苑松成首先給大伙兒秀了一把蛐蛐叫。只見他從院子裡的洋槐樹上隨手摘了一小片葉子放在了舌頭上,蛐蛐的叫聲就從他的嘴裡出來了,聲音惟妙惟肖,真讓人難以相信老人竟有這樣的絕活。老人說他會表演蛐蛐的三種不同叫法,它們分別是:休閒叫、打架叫、勝利叫。休閒叫的特點是聲音悠閒、慢、悅耳;打架叫的特點是急促、短、嘈雜;勝利叫的特點是高亢。
  • 「蛐蛐」賭場,賭前給蛐蛐洗澡按摩「找對象」
    民警仔細觀察廠房,發現在漆黑的夜晚,廠房上的窗戶,竟然沒有一絲光亮,這與裡面有眾多人員明顯不符。而唯一的解釋,就是窗戶都被嚴密地遮擋了,由此更加證明,廠房內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不僅如此,民警還發現,每到人員聚集的夜晚,廠房中就會出來一名男子,在廠房周圍來回走動,很顯然這是在望風。
  • 聽聽專家咋說
    聽聽專家咋說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人,對於大家來說四季如春的說法只是局限在一些城市。這種城市的數量太少。大家都喜歡春天,因為它溫暖是一個美好的季節,明媚但是並不耀眼,舒爽但不冰冷。不像夏天的灼熱,不像冬天的刺骨。那麼,如果讓你選擇一個100度的夏天和一個零下100度的冬天你會選擇什麼呢?
  • 濟源女子住10層高樓 意外發現家裡來了很多蛐蛐
    居民住高樓,卻聞蛐蛐叫  今年蛐蛐數量多,可能是陰雨天氣多所致  「我在這個小區裡住了好幾年,今年第一次在家裡見到蛐蛐。」小區的李女士家住在10樓,這段時間,她意外發現家裡來了很多隻蛐蛐。家裡來了「小客人」,孩子很是興奮,但是蛐蛐夜裡的叫聲讓她難以入眠。
  • 小蛐蛐「叫」來八方客,曲阜姚村鎮「蟋蟀經濟」真紅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康巖立秋到,蛐蛐叫。一年一度的 「蛐蛐季」——曲阜市姚村百姓的「黃金季節」,雖說暑氣未消,但難擋姚村鎮百姓捉蛐蛐、賣蛐蛐的熱情,蟋蟀聲裡數鈔票的日子又來了。連日來,姚村鎮的蟋蟀交易日漸火爆起來。
  • 黎叔|壁虎蛐蛐與蜚蠊目
    第三節:蛐蛐 華北光學儀器廠,是蘇聯援建的一個重要項目。我家離這裡很近。60年左右,工廠還沒建完,蘇聯專家就撤離了。留下一座座樓頂或圓或尖的俄式建築,樓棟各層高大的窗戶尚未安裝玻璃,它們像張著大口準備吞噬人的怪物般矗立著,樓座四周長滿了一人多深的蒿草。廣闊的廠區四周灰磚高牆,牆上扎著鐵絲網,由軍隊逡巡把守。
  • 敘詭筆記|蛐蛐:立秋之後的「千年鬥局」
    野草長得有半人來高,蛐蛐的叫聲此起彼伏,清脆得像剛從架子上摘下的小黃瓜,人的腳步一走近,它們就停止了鳴唱。可是儘管如此,經驗豐富的舅舅們還是能將它們翻出並拿下……可惜我從小就害怕各種昆蟲,所以聽聽叫聲尚可,連走近了看都是不敢的。 北京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後,有幾年的初秋似乎都聽不到蛐蛐叫聲了,反倒是攪拌機和砂土車的轟鳴聲讓那些酷熱的日子更加焦躁難熬。
  • 聽聽專家咋說……
    聽聽專家咋說…… 2020-10-01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方各路蛐蛐特點》
    缺點蛐蛐幹老度普遍差點(也有超級幹的)。選寧陽蟋蟀要整皮一色的!蛐蛐要選那種地勢高的地方,地勢低的蛐蛐雖然相貌大,但是普遍不幹!寧陽蟋蟀早秋要少動,十月一號以後慢慢開始鬥,常出好東西!但是報廢比例也很高。大戶老闆喜歡的地方!(散戶小戶頭岔皮時期要是坐檯收真心吃不消)曲阜蟋蟀和寧陽蟋蟀一樣,顏色,相貌都好看,總體比寧陽蟋蟀早熟點!黃蛐蛐裡面常出特大兇頭!梁山蛐蛐總體篇小,但是蛐蛐幹潔,肉細!
  • 蛐蛐的秘密:生命力僅百天的蟲子何以被把玩近千年
    老崔還算不上最痴迷的玩家。一位88歲的老爺子,被醫生宣告活不過80天時,從重症監護室出來,身上掛著尿袋、手背上打著吊針、坐著電動輪椅到了山東。他跟賣蟲的農民說,蛐蛐叫百日蟲,他可能活不到蛐蛐出戰了,但到了季節「特別想聽蛐蛐叫」。  黑風口  每年8月初,當第一場秋雨飄落,蛐蛐順利褪下最後一次殼。它們的翅膀變得厚實、亮麗。
  • 延津130多個村莊的農民靠逮蛐蛐發家,月入四五萬 | 豫記
    蟋蟀,又叫蛐蛐,是秋季河南農田裡最常見的昆蟲,但沒有太多人注意到它的價值。河南延津縣的農民卻不一樣,他們將一隻蛐蛐賣到八千甚至更高的價格,並做成了大產業。全縣130多個村莊70%的農民一到八九月就去逮蛐蛐,一個月掙個四五萬都是小意思。
  • 數百「蟲老闆」燈光市場收蛐蛐
    50歲的天津人劉建剛在一張長條桌前坐定,不慌不忙地把一個安裝了三腳架的探照燈固定在桌面上,之後一支細長的竹籤銜在嘴上,悠閒地玩起手機。  在村民們口中,劉建剛這些外地人被稱為「蟲老闆」,每年進入八月份後,他們從四面八方趕到這個偏遠小鎮,多達數百人。「20年了,每年入秋前後都會到這裡住上一個多月。」
  • 聽聽專家咋說……
    「理論上,幹細胞治療是無毒或低毒性的,效果也更持久」楊超博士說,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在臨床上主要用於兩大類疾病的治療:第一,機體無法自我修復的組織細胞和器官損傷的多種難治性疾病,如骨缺損及糖尿病等。第二,免疫排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移植物抗宿主病、紅斑狼瘡及類風性關節炎等。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方案將近300種。
  • 介紹幾種蛐蛐,給想要玩蛐蛐的人,這些事情你要知道!
    介紹幾種蛐蛐,給想要玩蛐蛐的人,這些事情你要知道!鬥蛐蛐是什麼信託大家都不陌生,但在全國陋習模的地方卻也實在不多,且應大局部集中在北方。但南方也並不是沒有,全國最大的比賽之一就在上海,擁有相稱成熟並且完滿的市場。吃瓜群眾對什麼感樂趣?自然是什麼樣的蛐蛐咬起來厲害,這故事可就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