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螞蟻醫生上期推出的《內分泌四大懸案之低鈉血症》,非常受歡迎,本期繼續送福利,除了繼續《內分泌四大懸案之低鈣血症》的話題,還有高鈣血症疑難病例討論哦~~
檢驗單上的血鈣值,並非代表體內真正的鈣水平
人體內的鈣,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血鈣只有300~350mg。
化驗單上看到的血鈣值,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游離鈣:直接起生理作用的鈣,大概佔血鈣的50%;
蛋白結合鈣:和血漿蛋白,尤其是白蛋白結合,約佔40%;
可擴散結合鈣:比如檸檬酸鈣,碳酸鈣等等,約佔10%。
這三者維持動態平衡。
也就是說化驗單上的血鈣,是總鈣水平。很多醫院目前無法測游離鈣。
如何明確低鈣血症的診斷?
知道了人體內鈣的分布與結合情況,再來看低鈣血症的診斷就易懂多了:
當血清白蛋白濃度正常時,血清鈣濃度低於2.2mmol/L或游離鈣低於1.0mg/dl,即為低鈣血症。
注意:診斷低鈣血症時,一定要考慮血白蛋白濃度對血鈣的影響。當血清白蛋白低於正常時,每下降1g/dl,血總鈣下降0.8mg/dl。
血鈣值校正公式:
經血清白蛋白校正血鈣值(mmol/L)=實測血鈣值(mmol/L)+[40-實測血清白蛋白值(g/L)]×0.02
體內鈣代謝是如何調節的?
體內鈣代謝,主要由甲狀旁腺激素(PTH)、1,25-(OH)2D3和降鈣素,作用於腎臟、骨骼和小腸三個靶器官進行調節。三者相互制約,相互協調,以保持血鈣濃度的相對恆定。當體內PTH、維生素D和鈣敏感受體等環節發生異常時,可引起多種鈣磷代謝失衡。
臨床遇到低鈣血症的病人應該怎麼辦?
對於急性低鈣血症的患者
必須馬上處理,升高血鈣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範圍,消除手足抽搐、喉痙攣、癲癇發作等症狀。
治療方案:10%葡萄糖酸鈣20ml或5%氯化鈣20ml,靜脈緩慢推注(>10min)。可重複給藥直到患者症狀消失。然後用葡萄糖酸鈣或氯化鈣溶解於葡萄糖中,靜脈輸液維持,每2~3小時複查血鈣。
合併低鎂血症的患者可以酌情補鎂。切記:補鎂和補鈣應該在心電監護儀下進行,一旦出現心律失常,需要及時處理。
對於慢性低鈣血症的患者
在糾正低鈣血症的基礎上,需要同時尋找病因,以便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1.如何找到低鈣血症的病因?
首先需明確低鈣是否真正存在,同時測定血清鈣濃度和血清白蛋白濃度,具體校正見上文。
然後綜合患者的病史、症狀、體徵和相關實驗室檢查、特殊檢查結果等綜合分析。
(1)問診與查體:主要圍繞低鈣血症的臨床特點,以及引起低鈣血症原因的相關病史
①低鈣血症的臨床特點:
有無口周及注意詢問有無口周及指、趾末端麻木,刺痛或感覺異常;肌肉抽搐、痙攣、手足搐搦、癲癇發作。急性低鈣可導致暈厥、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絞痛等。
有無皮膚乾燥、毛髮枯萎和指甲易碎,白內障引起視力障礙,牙齒、顱骨、胸骨、四肢骨異常畸形等長期慢性低鈣的症狀。
面神經叩擊徵(Chvosteksign):輕叩患者耳前面神經分布區域,誘發同側口唇、鼻側及眼周肌肉收縮為陽性。
束臂加壓徵(Trousseau sign):用血壓計袖帶綁住上臂,將壓力加至收縮壓之上10~20 mmHg,維持2~3min,造成前臂缺血,如出現同側拇指內收,掌指關節屈曲,指間關節伸展為陽性。
②引起低鈣血症原因的相關病史:
有無甲旁腺減、甲減、胃腸功能紊亂、胰腺炎、焦慮症、肝腎功能異常等疾病史;有無甲狀腺手術史及131I治療史;有無使用特殊藥物:磷酸鹽類抗腫瘤藥、鈣制、袢利尿劑等。
(2)低鈣血症的相關檢查
2.慢性低鈣血症的治療
(1)飲食:高鈣飲食;
(2)口服鈣劑:鈣元素至少1.5~2克/天;
(3)口服維生素D:VD3 800-2000U/d;腎功能不全者,選用阿法D3(1-6ug/天)或骨化三醇(0.5-3ug/天);肝功能不全者,使用骨化三醇;
(4)糾正低鎂血症:這個很重要,很多人忽視;
(5)必要時可使用噻嗪類利尿劑,以達到尿鈣排洩的目標<4mg/kg/24h。但應避免使用袢利尿劑。
血鈣一般糾正道正常低值或接近正常範圍(2.0~2.25mmol/L,8~9mg/dl)即可。糾正到正常偏高值可導致高尿鈣,易發生尿路結石和腎損傷。
參考文獻:
1. Endocr Dev. Basel, Karger, 2009, vol 16, pp-73-92
2. Goyal A, Bhimji S.Hypocalcemia.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17-.2017 Apr 25.
3. Cooper MS,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hypocalcaemia. BMJ. 2008Jun 7. 336(7656):1298-302
來源 | 螞蟻醫生網站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