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鈣血症,就是指因為各種原因所導致的甲狀旁腺激素分泌減少,或者是其產生了抵抗作用,維生素D的缺乏或是代謝發生異常。使得骨鈣的釋放減少了很多,腎小管重吸收的作用以及腸道鈣的吸收發生了障礙,從而引起血遊鈣的濃度降低。其主要的症狀就是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升高,嚴重的病人會導致呼吸發生困難、心律失常,甚至是猝死的情況。
當血清白蛋白的濃度在正常的範圍,而血鈣低於2.2mmol/Ll時就叫做是低鈣血症。但是,不同的醫院血鈣化驗參考值也有一些比較小的差別。一般來說,低鈣血症沒有什麼明顯的臨床症狀。並且,臨床症狀的輕重與否和血鈣降低的程度是不完全一致。也就是說,其和血鈣降低的程度沒有多大的關係,而是和血鈣降低的速度和持續的時間有關係。血鈣發生快速的下降,即使是血鈣的水平在2mmol/l左右,也會引起一些症狀的發生。
在治療方面,對於已經有症狀和體徵的低鈣血症病人應該給予治療,血鈣下降的程度和速度決定了需要改正低鈣血症的快慢程度。如果總的鈣濃度在7.5mg/dl以下,那麼不管是有沒有症狀的病人都應該要進行治療。如果是低鈣血症的症狀比較明顯,比如手和腳有明顯的搐搦、抽搐、血壓降低、心電圖示Q-T間期ST段延長伴或者是不伴有心律失常等情況,應該要馬上處理。一般是取用10%的葡萄糖酸鈣10ml,進行稀釋以後再進行靜脈注射。注射以後,如果立即就起作用,必要時可以進行重複使用來控制住病人的症狀。注射的過程中應該要密切的監測病人的心率,尤其是使用了洋地黃的病人,來防止病人發生嚴重的心律失常。
如果是症狀性低鈣血症的病人病情反覆發作,可以在6到8小時之內進行靜脈注射10~15mg/kg的Ca2+。同樣,也可以使用氯化鈣,但是相對來說靜脈注射的刺激大一點。並且,Ca2+的濃度不應該大於200mg/100ml,這樣是為了防止外滲後造成對病人的靜脈和軟組織的刺激。如果病人還伴有低鎂血症,就必須同時進行糾正操作。
總之,慢性的低鈣血症首先要了解低鈣血症的病因,比如是因為低鎂血症、缺少維生素D還是營養不良等原因,然後進行治療。另外,還可以給病人口服鈣和維生素D的製劑,口服鈣製劑包括葡萄糖酸鈣和碳酸鈣等。醫生要根據病人低鈣血症的病情來選擇適當的藥物和用法,保證病人可以迅速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