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一早,楊家坪九龍電力大廈一家創業孵化中心,23歲的羅旭映打開桌旁的紙箱,將裡面一瓶瓶墨汁裝進手提袋裡,準備出門去推銷。這是他去年創業以來,每天必做的一件事,逢人便推銷自己研發的一款新型墨汁。
發現 傳統墨汁痛點多
△羅旭映
羅旭映來自四川江油,去年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北大有畢業生賣豬肉,我是專門賣墨汁的!」見到上遊新聞記者,小羅便自嘲道。
說起與墨汁結緣,還得從他父親說起。小羅的父親名叫羅會坪,是當地有名的畫家。從小看父親畫畫,小羅也耳濡目染,對黑黑的墨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小羅說:「父親畫畫多年,常常感嘆市面上一些墨汁質量比較差,有的黑度不夠,有的缺乏濃淡層次,還有的運筆不流暢。傳統墨汁裡加了骨膠,用來增加濃稠度,可時間久了便會變質發臭。這些問題成為書畫界的痛點。」
「小時候,有次父親花了很長時間創作一幅畫,由於使用的墨汁質量不好,在裝裱時,墨汁遇水在紙上散開了,一幅好的作品就這樣毀了!」看到父親傷心的樣子,小羅心裡暗自下定決心,長大了要研發一款好的墨汁給父親用。
創業 研發新型墨汁
△羅旭映用自己研發的墨汁試色
「有的畫家覺得是宣紙或筆的問題,總是花錢去買更好的紙和筆,很少有人去找墨汁的原因。」小羅說,父親很早就意識到這一問題,早在30年前,他試著找不同的原材料自製墨汁,由於工作繁忙,加上方法不當,自製墨汁始終沒有進展。
2016年,小羅讀大三時,便開始想著畢業後的出路。「現在國家大力鼓勵和扶持大學生創業,何不去闖一闖?」小羅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做什麼才好?小羅經過一番思索,想起了父親尚未研製成功的墨汁。
「爸,我想畢業後創業,把新型墨汁繼續研發下去,推向市場,好不好?」在宿舍裡,小羅鼓起勇氣給父親打去電話,沒想到,這一想法得到父親的大力支持。
「我支持他,是因為創業是他從小的夢想,年輕人就應該出去闖一闖,即使失敗了也是人生一段寶貴的經歷!」對於兒子創業,羅會坪如此回應道。
經歷 上百次失敗研發成功
△羅旭映研發的墨汁
要想顛覆傳統,就得從原材料入手。傳統墨汁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煙、膠等,從大三開始,小羅在父親鑽研的基礎上,開始尋找新的原材料。
原材料都是從網上購買,買回來後用研磨機進行研磨,磨成微小顆粒,然後再加水、香料等,每次制好墨後,就請父親試墨,在不同的宣紙上試,與市面上最好的墨汁進行對比,還要與各種顏料進行融合,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推倒重來。
小羅說,前期研發投入很大,最初墨汁裡加入的原料多達27種。有一次,有種原料只需要幾克,可是商家說至少要買一噸才肯發貨,實在沒法,小羅最後還是花700元買回了一噸,大部分都堆在角落裡,至今也沒用完。如今,小羅家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原材料。經過不斷改進,目前,墨汁所使用的原料縮減到6種。
經歷了上百次失敗,用壞了7臺研磨機,更換了數十種原材料。去年9月,小羅研發的新型墨汁大功告成,開始創業對外推銷。「這種墨汁幾乎全部解決了傳統墨汁的缺點,黑度高,濃淡層次分明,運筆流暢,託裱不掉色,還不會發臭,已經向國家專利局申報了兩項發明專利。」
打賭 誰的墨汁比我的黑獎500元
對於新型墨汁的主要原料,出於商業保密,小羅不願透露。他信心十足地表示,自己研發的新型墨汁,是市面上最黑的。為此小羅專門設擂PK,稱如果有誰的墨汁比他的黑,他願意獎勵500元。
小羅將自己的墨汁定位中高端產品,加上全手工製作成本高,每瓶250毫升售價58元。而市面上同樣規格的普通墨汁,售價只有一二十元。
創業之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為了能將墨汁賣出去,小羅曾背上墨汁去主城一些書畫培訓機構上門推銷,也加了167個書畫微信群,也開起了自己的微店。但是效果並不是很好,截至目前,他只賣出去200多瓶。
「剛開始銷售策略有誤,記得第一次推銷去了楊家坪附近一家書畫培訓機構,送上一瓶墨汁,機構負責人試了墨後,感覺墨汁不錯,但是一問價格就嚇住了。」小羅笑著說,當初真有點像瞎子摸象,現在想起來也覺得好笑,培訓機構的孩子們哪裡用得上這麼貴的墨汁?
「今後,我會瞄準專業人士和專業比賽,推銷我的新型墨汁,相信今後一定會贏得市場。」對於未來的創業之路,小羅充滿了信心。
上遊新聞記者 韓政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