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號順利進入高度100公裡圓形環月軌道

2021-01-15 東方網

  東方網10月9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今天(9日)上午11時32分,嫦娥二號衛星成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動,順利進入軌道高度為100公裡的圓形環月軌道,在軌測試後開始進行科學探測活動。

  11時17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發出指令,嫦娥二號衛星490牛發動機成功點火,約15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外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二號遠月點高度由1825公裡降至100公裡,進入周期為118分鐘的環月正圓軌道,第三次近月制動獲得圓滿成功。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助理唐歌實:非常成功,控制的非常精準,完全達到了我們預定的目標!在近月點、遠月點都是我們的目標高度,整個衛星的狀態——姿態狀態、發動機工作狀態都非常的正常!

  第三次近月制動結束,標誌著嫦娥二號的第一階段的任務已圓滿完成。按照預定計劃,經過一段時間的在軌測試後,嫦娥二號衛星上搭載的有效載荷將陸續開始工作,進行科學探測活動。其中最重要的是進行15公裡降軌,對未來嫦娥三號的著陸區進行高解析度成像。測控系統總設計師錢衛平告訴記者,確保衛星準確、安全運行在100KM×15KM繞月軌道上將成為能否完成虹灣地區拍照的關鍵。

  錢衛平:現在一個顯而易見的困難,就是怎麼能保證我這個軌道控制在15公裡的時候能夠精確、安全?因為大家知道月球上有山的,如果測的不準,控的不準,要是過低了,有可能就會撞山,這樣對我們的控制策略、測軌精度都帶來了新的考驗。

  因為我國選擇的拍照區在月球的正面,所以降軌的時候必須在月球的背面,地面是測控不到的,在這種情況下,要完全靠衛星自主控制,飛控中心主任朱民才說,這將是風險最大的。

  朱民才:要完成這個控制必須在月球的背面進行控制,怎麼樣使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嫦娥二號衛星能夠按照我們設計的程序,我們預定的軌道,能夠在月球的背面都能一步一步的完成好,這可能是我們比較擔心的,風險最大的!

>>>點擊進入專題:嫦娥二號拉響登月序曲

相關焦點

  • 嫦娥二號衛星首次近月制動成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當日11時6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二號衛星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32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周期約12小時的橢圓環月軌道。新華社記者 田兆運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田兆運、楊冰、姜寧)北京時間6日11時6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二號衛星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32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周期約12小時的橢圓環月軌道。
  • 距離月球只有15公裡?嫦娥四號進入著陸準備軌道!最快3天著陸?
    而在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只不過這次嫦娥四號的探測器還要經過多次變軌,最終在2019年的1月份才能著陸月球,說實話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 嫦娥二號進入環月軌道 我國擁有第二顆月球衛星
    嫦娥二號180度旋轉第一次近月制動於11時40分順利結束  我國第二顆月球衛星誕生  10月6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在經歷了星箭分離、衛星入軌、中途修正,約112小時後,今天,高速飛行的嫦娥二號衛星即將迎來探月徵程上的一次嚴峻考驗——近月制動。
  • 嫦娥三號成功被月球「捕獲」 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晨報訊(記者 韓娜)昨天,嫦娥三號完成了落月前的一個大「動作」,成功被月球「捕獲」,抵達月球周圍。昨天17時53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 嫦娥二號成月球衛星 將擇機入百公裡環月圓軌道
    嫦娥二號衛星發射以來經過的關鍵步驟示意圖。  7日下午,截至記者發稿時,嫦娥二號衛星在橢圓環月軌道飛行正常,將按計劃進入預定環月工作軌道,即100公裡的環月圓軌道。成功進入這個「使命軌道」,將標誌著此次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號」任務工程取得基本成功。  嫦娥二號已成月球衛星  從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成功升空後,嫦娥二號已經歷多重風險,並順利完成地月轉移軌道飛行,進入了近月制動階段。尤其是10月6日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成為一顆月球衛星,經受了一次至關重要的考驗。
  • 嫦娥五號踩了腳太空「剎車」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近月制動」究竟是...
    (原標題:嫦娥五號踩了腳太空「剎車」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近月制動」究竟是什麼?)
  • 嫦五「一腳剎車」,進了環月軌道
    11月28日,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距月面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正常,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 嫦娥二號實現六大技術創新 將直接進入奔月軌道
    對探月工程起承上啟下關鍵作用的「嫦娥二號」,將實現六個方面的技術創新與突破:——突破運載火箭直接將衛星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的發射技術。相比「嫦娥一號」先發射到地球附近的過渡軌道,再經過自身多次調整進入奔月軌道,「嫦娥二號」衛星將由運載火箭直接送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約38萬公裡的奔月軌道。
  • 嫦娥四號登陸月球 網友:終於能知道月球的背面有什麼了!
    據央視新聞1月3日報導,嫦娥四號探測器已於當日上午成功軟著陸月球——月球背面迎來人類第一個軟著陸探測器。嫦娥四號探測器於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發射升空飛向月球,12月30日8時55分,探測器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預定的月球背面著陸準備軌道。
  • 嫦娥二號探月解析度比嫦娥一號提高數倍
    1 技術驗證 備選著陸區成像試驗  嫦娥二號飛行期間,將開展6大技術驗證:一是配合運載火箭,驗證地月轉移軌道直接發射技術;二是搭載輕小型化X頻段深空應答機,配合我國新建的X頻段地面測控站,試驗X頻段測控技術;三是驗證距月面100公裡近月制動的月球軌道捕獲技術;四是驗證100公裡×15公裡軌道機動與飛行技術;五是試驗遙測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驗碼
  • 嫦娥二號衛星成功進入月球虹灣成像軌道
    資料圖片 2010年10月6日11:06,北京飛控大廳傳來「第一次近月制動開始」的口令聲,圖為飛控大廳大屏幕上顯示嫦娥二號打開發動機開始制動。李少峰攝新華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田兆運、姜寧)26日21時27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嫦娥二號衛星實施了降軌控制,約18分鐘後,衛星成功進入了遠月點100公裡、近月點15公裡的試驗軌道,為在月球虹灣區拍攝圖像做好準備。記者從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大廳大屏幕上看到,控制指令發出後,三維動畫顯示,衛星上4個小發動機同時噴出耀眼的火焰。
  • 嫦娥五號「剎車」制動進入環月軌道,「近月制動」究竟是什麼
    嫦娥五號成功「剎車」進入環月軌道,「近月制動」究竟是什麼 11月28日,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距月面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
  • 嫦娥五號成功「剎車」進入環月軌道,「近月制動」究竟是什麼
    11月28日,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距月面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正常,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 中國發布嫦娥二號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 (圖)
    中國發布嫦娥二號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 (圖) 全月球摩爾威德投影圖。嫦娥二號 攝 國防科工局提供   中新網北京2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6日在北京發布「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獲得的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製作完成的7米解析度全月球分幅影像圖產品共746幅,總數據量約800GB。
  • 「嫦娥」為何選擇200公裡工作軌道(圖)
    新華網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李宣良、白瑞雪、田兆運)「嫦娥一號衛星選擇距月球200公裡的圓形軌道作為"工作崗位",完全是出於有效載荷開展工作的需要。」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王也雋5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軌道高度是根據繞月探測的科學目標確定的,與軌道控制技術的難度無關。
  • 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實施近月制動已進入環月軌道飛行
    就在五天前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從我國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嫦娥五號經過五天飛行,在昨日晚20時左右成功實施近月制動,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進入環月軌道飛行。
  • 再次「剎車」,嫦娥五號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
    正在環月軌道飛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又進行了一次完美「剎車」。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在近月點再次「剎車」,從橢圓環月軌道變為近圓形環月軌道。這次「剎車」前,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距月面約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近月制動是月球探測器飛行過程中關鍵的軌道控制之一。高速飛行的探測器在靠近月球時,實施「剎車」制動,目的是使其相對速度低於月球逃逸速度,從而被月球引力捕獲。
  • 嫦娥五號成功抵達月球軌道!組合體分離難度僅次於阿波羅登月
    嫦娥五號也堪稱迷你版的阿波羅登月飛船,只不過是尺寸較小的無人版,所有的一切都暗示中國進行載人登月的時間將不遠了。出品:兵器瞭望臺(第2936期 頭條獨家)29日至30日,嫦娥五號工程傳來好消息,從29日晚上20時開始,嫦娥五號完成了近月點制動,這是一次「剎車」,從地月轉移軌道進入了環月軌道。
  • 「嫦娥二號」總設計師:中國深空探測任重道遠
    記者: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二號」,您的身份也從副總設計師變成了總設計師, 「嫦娥二號」和「嫦娥一號」有什麼不同?  黃江川:「嫦娥一號」是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起點,我國的探月工程分三期,簡單說是「繞、落、回」。「嫦娥一號」是探月一期工程,已經獲得了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實施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
    【僑報網綜合訊】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時間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經歷了約6天的環月等待,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軌道。月地轉移入射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月球軌道上的軌道機動,使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月地轉移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