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A股中尋找能媲美茅臺的公司,那麼愛爾眼科應該算其中之一。11月,愛爾眼科股價連續創新高,一度漲至70元,市值突破2800億。自2009年上市以來近11年的時間,這隻股票上漲超過50倍,絕對稱得上是近十年的最大牛股之一。
今天我們和投資達人一起聊聊愛爾眼科,看看為什麼愛爾眼科可以這麼牛,眼科市場又到底是個怎樣的市場?
大白馬股愛爾眼科連續創新高,已經有超11萬投資者躺著賺錢,有人知道我國眼科是一個怎樣的市場嗎?
下文內容來源於答主(部分內容有刪減):墨香、財寶君、深度價值投資圈、資管裕道人、投研筆記、若水生花等。
眼科醫療的三個領域
眼科醫療市場共有三部分構成,分別是雷射近視手術、眼病診療以及醫學視光。
雷射近視手術主要以治療近視為主,通過手術的方式來改變角膜屈光程度。
眼病診療則治療多種眼部疾病,包括玻璃體、視網膜疾病,青光眼,視神經病變、白內障等。治療手段有藥物和手術兩種方式。其中眼科疾病的藥物治療佔比約25%,而手術治療佔比約75%。
醫學視光主要通過檢查患者光線入射眼球後的聚集情況,從而給出科學處方,幫助配置合適眼鏡。醫學視光一共有2個環節:醫學驗光和科學配鏡。
行業發展是企業優秀的基礎
我國的眼科醫療市場的總體規模從2013年的545億逐步增長至2018年的1083億。其中,公立醫院在整個眼科醫療市場領域佔有主導地位,2018 年達882億的市場規模,民營醫院則呈現快速發展之態,從2013年的80億的市場規模上漲至2018年的201億,複合增速為20.23%,以高於公立醫院約7個百分點的速度快速增長。而愛爾眼科就是受益行業發展的典型代表企業。
對於眼科醫療,業界有句話戲稱,「金眼科,銀外科」,即是說做眼科醫療的都非常賺錢。
以愛爾眼科為例,其眼科醫療的毛利率可以輕鬆達到45%以上。
眼科這麼賺錢主要是有幾個原因造成的,一是使用設備昂貴導致成本居高不下,二是眼科醫生資源稀缺,三是眼科患者越來越多了。
首先,由於眼科診療設備大多數是進口的,因此耗材價格非常昂貴。就拿近視眼做手術的費用來說,標準準分子雷射手術採用機械式板層刀制瓣,費用大約為9000元/雙眼。而個性化準分子雷射手術使用波前相差或角膜地形圖引導,費用大約為12000元/雙眼。飛秒雷射近視手術採用飛秒雷射製作角膜瓣,費用為15000元/雙眼。要是採用ICL晶體植入手術,費用更是高達2-3萬元不等。
其次,眼科醫生少,收費自然會高。據統計,我國也就大概有3.6萬名眼科醫生,其中每5萬人約有1.1個眼科醫生為其服務。而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發展中國家應該「每5萬人有一名眼科醫生才算合理」。對比之下,我國眼科醫療服務其實目前勉強也就才趕上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稀缺的醫生資源自然造成了在收費方面會比較昂貴。
最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眼科疾病也逐漸多了起來。
近視低齡化+老齡化為眼科帶來巨大機遇。
近幾年,特別是由於電子產品的普及,近視低齡化、高發病率形勢嚴峻;現下,我國初高中學生及大學生近視眼率已超過70%,高居世界榜首。對比全球 22%的近視率,我國近視患者高達人口總數的 47%,近視患者總人數已多達6億。
同時,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年齡相關的眼病如白內障、老視、眼底病等亦越來越多;以白內障為例,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00-2018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26億人增加到了2.49億人,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從10.2%上升至17.9%。人口老齡化加快導致白內障患病人數激增。國際防盲協會(IAPB)2019年發布的《World report on vision》表示,預計2020年中國患白內障人群(45-89歲)約達到1.32億人。
無論兒童青少年的近視問題,還是更多老年人的眼健康需求,都需要專業眼科醫療機構為廣大居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眼健康服務,這為我國眼科醫療機構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眼科器械其在增長空間大
從產品角度看,眼科市場又可分為眼科藥品市場、眼科器械和耗材市場以及眼科診療市場三部分。
近年來,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以及人們對眼睛的關注,眼科藥品市場和眼科診斷市場發展得如火如荼,市場份額逐年提升。而眼科設備市場的發展似乎欠缺一些火候。由於國產眼科設備起步較晚,在眼科設備市場上,國產眼科設備企業一直佔據較少的市場份額。
根據一項2014~2017年的數據顯示,因國內企業技術水平受限,眼科醫療器械市場仍然較多依賴於進口,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眼科醫療器械進口額為75.6億元,出口額為31.8億元。
另外從我國器械的結構來看,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中,前五大領域分別為醫用醫療設備(39%)、家用醫療設備(18%)、低值耗材(12%)、體外診斷(11%)和血管介入(7%),眼科佔比僅為1%。
反觀全球,眼科佔比高達7%,躋身前五大領域榜單。因此,從結構上來說,國內眼科器械市場規模相對也比較小。
(文章來源於:解析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