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即將再次進入降息周期? | 寫在美歐央媽發出「暗示」的節點

2020-11-25 和訊

  澳大利亞降息了 ~

  印度降息了 ~

  美聯儲「暗示」降息 ~

  歐洲對降息「持開放態度」 ~

  估計也就英國被脫歐搞死,可能打算來個加息。

  遙想美國在2014年開始,嘴炮加息一年多,到2015年真的加息了,由此帶動全球進入所謂的加息周期。

  說白了,也就沒有加幾個點,跟歷史上美聯儲加息的幅度相比差遠了,現在就因為美股存在暴跌的可能性,就要進入加息周期?

  這事太不正常了 !!!

  美國的經濟制度是,總統選擇美聯儲主席,一旦被國會通過,則美聯儲主席以後的老闆就是國會。

  所以,川普滿心想搞個自己人上臺玩降息,可是人家鮑威爾上臺後直接就一把梭哈、拼命加息。

  因此,特大爺那個氣啊 ~~

  大爺破慣例,公開叫罵,要求降息,最好再給點QE作為配料。

  然而,大爺不知道的是,他已經徹底、且不可修復的破壞了美聯儲的獨立性。

  事實上,正是美聯儲的獨立性才讓美元的信用更有底氣。

  因為美聯儲明面上可以不用聽憑任何政治家的短期目標,完全按照專業的角度出發來作出決斷。

  現在,大爺把這層皮扒了,就等於直接給美元信用一個狠狠的耳光。

  以後,任何一個政治家都可以以大爺為榜樣,威脅美聯儲進行放水。

  那麼,美聯儲現在到底能不能進入降息呢???

  其實,經濟周期是有其自身的慣性的。

  在每一次經濟危機後,全球就會出現大量的閒置資源。畢竟,危機後,全球產業鏈已然崩壞過。很多地方的勞動力是下崗狀態,能源和礦產也沒有人要,日德的牛逼工廠也沒有人給訂單。

  因此,這個時候美國通過注水,保住資產價格,讓經濟緩緩的從衰退中復甦起來,就等於給本國的企業、政府、居民家庭以授信,讓他們該投資就投資、該消費就買買買。

  事實上,次貸危機爆發後的 3 輪 QE 正是為了覆蓋美國的這三個部門的授信所設立的。只不過,第一輪QE主要還是針對金融體系而已。

  好了,整個全球經濟體系中開始大量流通的貨幣,瞬間讓全球的工廠開始獲得訂單,買買買的熱情開始恢復。這就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開始,大致對應的時間在2012年左右。

  問題是,這種發展方式本質上就是燒錢穩增長,是債務驅動經濟發展。

  因此,伴隨著全球的復甦,美國的全國債務是飆升的。

  不僅如此,危機後,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債務全部是同步大幅上揚。

  而有債務就有利息,還本付息永遠只是時間問題。

  當債務疊加利息像滾雪球般,那麼新的危機其實也就不遠了。

  美聯儲能夠幹什麼?

  其實,無非就是在出大問題前,趕緊把利率上調,減少大放水。這樣既可以為未來必然發生的危機保留救市用的子彈,還能夠確保經濟不因為過熱而立馬歇菜。

  這活,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幹的!

  可不幹不行啊,保就業、促增長、穩物價,那都是國會給美聯儲的核心任務。當然,就是沒有保股價。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兩次大危機中的慣例,一般就是美聯儲先放水救市,這就是降息周期;等到經濟復甦了,就加息,這就是加息周期。一旦進入加息周期,最終必然通向危機,只不過就是時間早晚而已。

  那麼,有沒有可能進入加息周期後,再次進入降息周期呢?

  其它後進國家可以,隨便你怎麼搞。因為,它們最終看的還是美國的臉色;因為,它們經濟的主要支撐可以是出口。

  但是,美國不行!!!

  作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型內需強國,一旦進入加息周期,那麼美國經濟就開始處於由過熱到溫和的這麼一個修復階段。

  過熱的時候,通貨膨脹會起來。而加息本身,其實就是防止通貨膨脹快速起來後衝擊經濟的一種對策。這點我們可以在80年代的加息周期中看到很明顯的案例。

  不僅如此,加息周期本身,其實是在保護美國的儲蓄率不能過度消耗。

  我們可以認為是美聯儲努力維護美國經濟護城河的關鍵所在。因為,如果美國的儲蓄率徹底消耗殆盡,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當然,凡事多少都有例外。

  1998年的美國早就緩緩的進入了加息周期,但是,俄羅斯的違約差點引爆美國經濟危機。

  為了迎合當時的國會、總統、股民、金融機構,美聯儲大幅降息救市,提前把子彈打出來。

  於是,美股確實又漲了近 2年。只不過,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破裂規模之大,直接把美國經濟幹趴下了。

  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當時全球經濟中很多後進國家還有大量儲蓄。

  因此,美國人沒有儲蓄了也無所謂,可以先辦法燒人家的儲蓄。

  所以,突然搞一把降息周期,也是當時的歷史特點所致才能成功。

  而今,次貸危機後,全球主要經濟體早就開啟了大規模燒儲蓄的進程。

  現在美國要再立馬進入降息周期燒人家的儲蓄,其可能性已經極小了。

  而它自己的儲蓄率又一次回到了次貸危機前的最低點。

  沒有足夠的儲蓄,你降息就會引發大規模的通貨膨脹,這就絕對不是好玩的事情了。搞不好,直接引爆經濟危機。

  因此,站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歷史節點,對於美國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

  美聯儲拼命嘴炮降息,調整市場的預期。至於實質性的降息,今年估計已經沒有可能了。

  這就像歐債危機時,大鱷索羅斯要去幹歐洲。歐洲央媽說要搞千億規模的平準基金救市,索羅斯立馬閃人,不玩了。

  道理,其實是一個道理。機構畢竟幹不過央媽啊。

  那麼,這事對於我們中國經濟意味著什麼呢?或者說,我們中國央媽會不會真的降息呢?畢竟,我們還有穩增長的重要使命啊!

  今晚,我們會在A視野知識星球中,給到大家硬核解答吧 ~  點擊這裡加入【A視野知識星球】

  PS:誰是A視野?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A視野。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美聯儲降息!寬鬆開啟為何全球股市紛紛下跌?最新解讀說清了
    儘管鮑威爾強烈表達了此次降息不代表降息周期的開始,但如果金融市場因為降息幅度不達預期而出現大幅調整,美聯儲仍會基於金融市場穩定的考慮再次出手降息。美聯儲7月開啟的「預防式降息」很可能加速歐央行和日本央行在9月份明確加碼貨幣寬鬆。  經濟周期與利率周期賽跑決定中期資產價格表現,中期看好黃金。利率調降壓力借貸成本,但在當前經濟周期的時點唯恐加劇長期金融失衡風險。
  • 降息預期,連續3個月落空,樓市還有機會嗎?
    本文來源 Anson地產PLUS降息預期,再次落空!今天早上,央媽開展了4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但是,本次操作的中標利率依然為2.95%,與此前持平。今年以來,央媽一共進行過2次MLF的利率調整,分別為2月17日一年期MLF調降10個基點至3.15%,以及4月15日一年期MLF調降20個基點至2.95%。在此之後,央媽已經連續第三個月未做調整。也就是說,7月LPR大概率不會下調利率。
  • 全球負收益率債券規模突破14萬億美元,債市押注美聯儲今年再降息2次?
    美聯儲10年來首次降息後,全球負收益率債券規模達到了創紀錄的14.1萬億美元,在一些分析師看來,這不利於資產價格和實體經濟。同時,不少分析師指出,作為全球債市重要組成部分的美債市場目前出於對低通脹的預期,已開始押注美聯儲將繼續降息。此外,美國總統川普給全球貿易局勢帶來最新的不確定性,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性隨之增大,也提升了美聯儲進一步降息的概率。
  • 央行財政部隔空激辯 央媽救經濟推三個連續動作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肖君秀 深圳報導央媽隔空喊話「沒有赤字增加的積極財政政策就是耍流氓」之後,財政人士進行了第三次回擊。然而,央媽早已無心戀戰趕緊幹活去了。最近兩天時間內,央行亮出三個緊急動作,如通過國庫現金定存中標率下行進行「非常規性降息」,鼓勵買AA+評級上下的債券防止債券市場閃崩、讓銀行多貸款刺激經濟。「央行希望通過貨幣政策達成一些目標,但是很多問題並非貨幣政策能夠解決,市場目前對財政政策比較期待。」
  • 「雙倍降息」仍然大跌!2020年,為何如此詭異?!
    進入本世紀之後,美聯儲一共有7次「非常規會議降息」,三次發生在科技股泡沫破裂到911事件期間(2001年),三次發生在金融風暴期間(2007年到2008年),一次發生在新冠肺炎期間。由此可見,今天的這次降息非同尋常。
  • FOMC決議之夜:引爆全球市場的可能是一個意外?!川普或又有新的言論
    全球的大行情料將震蕩來襲……分析認為,眼下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降息25個基點,且已經基本計入價中,最大的關注點將是美聯儲對政策前景的立場。一旦美聯儲釋放任何鷹派的信號,勢必將導致金價遭遇瘋狂拋售。不過還有市場人士指出,鮑威爾或難言「鷹派降息」,黃金可能有絕地反擊的機會。除了美聯儲決議之外,隔夜,美國眾議院規則委員會公布了一份彈劾決議文本,就如何推進眾議院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彈劾調查進行詳細闡述。
  • 降息為美國經濟打上「強心針」美股指數再創新高但風險仍存
    此前,在全球貿易局勢緩和以及企業財報提振下,美股市場實現連續三周上漲。本周三,美聯儲年內第三次降息落地,在為美國經濟打上了「強心針」的同時,也助推美股再創新高。10月30日盤中,美股三大指數急升,全線收高。其中,標準普爾500指數收報3046.77點,再一次刷新了收盤歷史紀錄。
  • 央行超預期「降息」,信號意義明顯
    在經歷了11月5日調降MLF利率、11月15日超預期新作2000億元MLF後,央行再次送出溫暖,力度遠超預期。此次利率調整將帶來哪些傳導效應?央行逆回購,是指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借出資金,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再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
  • 關於降息、降準、M1、M2、社融的那些事
    人們對此的第一反應就是:央媽又放水了!是的,「放水」——這又是一個關注財經訊息的朋友們絕不陌生的名詞,每次只要出現降息降準的相關新聞,下邊評論就是一堆的「放水」。然而,相信還有很多人,對所謂「放水」的概念是模糊的,或者說是一知半解的,所以今天我們便來聊一聊這個話題,談一談關於降息、降準、M1、M2和社融之間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 凱氏物語:比特幣不死,周期永生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凱氏物語4日隔夜凌晨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全球為之一振。鮑威爾表示,降息行動是為了幫助美國經濟在危機中保持強勁。所以4號隔夜,大家看到了全球所有投資市場的多空雙爆,包括比特幣。用最簡單直白的話來表述,就是利好兌現成利空。但是有一點比較確定,那就是馬上就要開啟全球新一輪的降息潮了。預計隔夜加拿大央行降息50個基點,而非之前預計的25個基點。2號歐洲央行和日本銀行行長發表緊急聲明。
  • 馬拉度納,不僅全球球迷記得你,央媽也記得
    至此,一代球王隕落,引發世界體壇、全球球迷沉痛滿滿的哀悼之情。在綠茵場上,這位足壇傳奇的成就舉世聞名。但鮮少有人知道,他曾因為一位重量級球迷的演講,在全球央行的歷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此後僅僅過了幾分鐘,馬拉度納再次攻入了一個堪稱世界盃歷史上最精彩的入球——「世紀進球」。他獨自一人帶球自己方半場長途奔襲了五六十米,先後晃過英格蘭隊五名防守隊員,並最後越過了守門員的防線,將球打入。最不可思議的是,攝像機記錄下的影像顯示,馬拉度納跑的幾乎是一條直線。
  • 美聯儲和全球央行已來到「臨界點」 股市不確定性加深
    當然,這並不是說美聯儲下屬負責制定利率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不會像市場預期的那樣降息,但這很可能表明,市場有關美聯儲將會採取更多降息措施的擔憂情緒有所緩和。在過去一周時間裡,美國政府債券市場遭遇了沉重拋售,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這無疑表明,投資者對於經濟衰退即將到來和國際緊張形勢進一步升級的憂慮得到了減輕,因此正在拋售被視為安全避風港的資產。
  • 年內二度「降息」,未來還有空間?
    溫彬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影響」,這次LPR下調20個基點,是自去年8月LPR改革以來,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有利於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認為,貸款成本下降將有助於激發企業信貸需求,貫徹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意圖。
  • 財經57號|「央媽」最新季度報告中的貨幣政策傳遞了這些信號|貨幣...
    「央媽」每個季度發布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都是「重頭戲」,通常被視為下一階段我國貨幣政策的「風向標」。日前發布的三季度報告中,出現了不少與往期報告不同的新措辭、新表述。1、「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這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10月份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作出這樣的表述以來,「正常貨幣政策」再次被強調。「正常貨幣政策」並不是說此前的貨幣政策「不正常」,而是指與今年上半年貨幣政策加大力度,特別是國外實施「負利率」等超常規貨幣政策相比,我國貨幣政策力圖長期保持常態化。
  • 2020年的諸多異象,是否暗示著地球即將「休眠」?
    當「地球毀滅」,「世界末日」這些言論放在今年,不禁讓人談其色變… 小夫通過觀察近段時間全球的氣候、環境變化,有一種很難形容的感受。2020年全球頻發自然災害,是否暗示著地球即將進入「休眠期」? 為什麼會發生「休眠」這一生物現象?
  • 滅絕100年的巨龜再次現身,暗示著什麼?為何專家多次發出警告?
    滅絕100年的巨龜再次現身,暗示著什麼?為何科學家多次發出警告?烏龜,在很多部落中是一種長壽的象徵。坊間更是有「千年王八萬年鱉」的俗語,只是聽起來有點粗鄙。其實烏龜這種生物,比起其他生物而言,壽命的確略長一點。
  • 美聯儲閃電降息、道指仍大跌近800點 金價一度突破1650
    他表示,美聯儲將繼續關注冠狀病毒的蔓延,並將相應地調整政策,不過他暗示,應對措施將是降息,而不是額外的資產購買或量化寬鬆。當被問及官員們是否考慮使用其他工具時,鮑威爾說:「在目前的情況下,沒有。我們所討論的是,當前的政策立場,是恰當的嗎?我們認為做出改變是恰當的,今天我們就這麼做了。」
  • 希瓦的守護|央媽Q3報告說了啥
    利率回升,股票估值抬不動,只要經濟還在修復,則對周期風格有利。原文是「穩健的貨幣更加靈活」,就是看數據靈活機動的意思,只要經濟數據繼續好,就不要指望寬鬆;如果不好了,到了某個程度,水又會來的。目前國債定價是中性偏緊,等么蛾子來了,轉為中性偏松,就是機會了。么蛾子就是信用擴張轉為信用收縮,最晚到明年一季度可以看到。
  • 波動性飆升是否預示本輪上行周期的終結?
    那麼,波動性的飆升是否預示本輪周期的結束呢?資產管理規模逾1萬億美元的景順資產管理公司發表報告指出,本輪經濟周期的基本面是健康的,但新冠病毒和石油市場的混亂或將被證明是結束當前漫長周期的外部衝擊,可能會對經濟活動造成極大的破壞,但目前看來,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仍較低。市場對此有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