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和氫自由基的級聯反應在可激活光敏劑抗缺氧光動力治療中...

2021-01-14 科學網

氮氧化物和氫自由基的級聯反應在可激活光敏劑抗缺氧光動力治療中的應用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3 15:50:23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王樹團隊報導了氮氧化物和氫自由基的級聯反應在可激活光敏劑抗缺氧光動力治療中的應用。 相關研究成果於2021年1月8日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

以細胞器為靶點的可激活光敏劑對提高光動力療法(PDT)的特異性和可控性很有吸引力,但由於光毒性物質(主要是活性氧物質)的多樣性有限,它們在常氧和缺氧條件下的光活性都存在很大的問題。

該文中,研究人員通過用N-亞硝胺取代基有效地光老化π-共軛供體-受體(D–A)結構,建立了單分子穀胱甘肽和光共激活光敏劑,通過Ⅰ型和Ⅱ型(雙型)反應以及二次自由基參與反應靶向線粒體,實現了高效的PDT效應。特別有趣的是,通過電子自旋共振技術檢測到了氫自由基(H)。文章討論了質子還原生成氫自由基的途徑及其在Ⅰ型反應中的作用。

研究人員證明了多個反應物種的協同效應起源於串聯級聯反應,包括O2被H還原形成O2–/HO2和O2與NO的下遊反應生成ONOO–。這種新型光敏劑具有在近紅外光激發(800nm處為166±22GM)較大的雙光子吸收截面和螢光性質,在常氧和低氧環境下具有廣泛的生物醫學應用前景,特別是在低光劑量PDT中。

附:英文原文

Title: Cascade Reactions by Nitric Oxide and Hydrogen Radical for Anti-Hypoxia Photodynamic Therapy Using an Activatable Photosensitizer

Author: Jian Sun, Xuetong Cai, Chengjun Wang, Ke Du, Weijian Chen, Fude Feng, Shu Wang

Issue&Volume: January 8, 2021

Abstract: Organelle-targeted activatable photosensitizers are attractive to improve the specificity and controllability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however, they suffer from a big problem in the photoactivity under both normoxia and hypoxia due to the limited diversity of phototoxic species (mainl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Herein, by effectively photocaging a π-conjugated donor–acceptor (D–A) structure with an N-nitrosamine substituent, we established a unimolecular glutathione and light coactivatable photosensitizer, which achieved its high performance PDT effect by targeting mitochondria through both type I and type II (dual type) reactions as well as secondary radicals-participating reactions. Of peculiar interest, hydrogen radical (H) was detected by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technique. The generation pathway of H via reduction of proton and its role in type I reaction were discussed.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multiple reactive species originated from tandem cascade reactions comprising reduction of O2 by H to form O2–/HO2 and downstream reaction of O2– with NO to yield ONOO–. With a relatively large two-photon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 for photoexcitation in the near-infrared region (166 ± 22 GM at 800 nm) and fluorogenic property, the new photosensitizing system is very promising for broa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particularly low-light dose PDT, in both normoxic and hypoxic environments.

DOI: 10.1021/jacs.0c10517

Source: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0c10517

 

相關焦點

  • 用於腫瘤靶向治療的酶促級聯反應新策略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汪銘課題組設計了細胞內酶促級聯反應提高胞內氧化應激水平,並進一步激活活性氧響應的蛋白質前藥,基於這一原理和蛋白質遞送技術發展了腫瘤靶向治療新策略。細胞和活體層次蛋白質的功能調控對於研究蛋白質參與生命過程的化學機制,發展蛋白質生物治療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在疾病靶向治療中對蛋白質活性的選擇性控制是蛋白質療法的一個重要難題。特別是,能夠選擇性地控制蛋白質活性,使其在被外源性刺激或惡性細胞微環境(內源性因素)「激活」之前保持「惰性」,這種技術非常有限。因此,研究設計功能蛋白質的可控激活新策略勢在必行。
  • 為深部腫瘤診療提供新方案 上海光機所雙光子光動力治療研究獲進展
    東方網記者解敏3月29日報導:光動力療法是一項用光敏藥物和雷射活化治療腫瘤疾病的一種全新方法。近期,上海光機所團隊在雙光子光動力治療技術的實驗研究中取得新成果,有望應用於深部腫瘤治療。這一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Nanoscale[Nanoscale, 2019, 11, 3386]上。
  • 重點提醒:不建議自行「氫治療」
    自由基是含有未成對電子的原子、原子團或者分子,自由基本身是維持正常生命所必需的物質。自由基反應則是能量代謝的基礎。當人吸入氧氣、吃進食物後,能量物質和促進能量轉化的物質就在體內進行氧化反應,從而產生大量的自由基。人體體內的自由基不斷產生,也會不斷被清除,被維持在一個正常生理水平上。一旦自由基過多或者過少都會給機體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傷害。
  • 自由基鏈式反應和非鏈反應—有機反應機理系列50
    長鏈反應僅需要很少量的引發劑,或不需要引發。自由基轉移和自由基加成兩步都是放熱過程。如其中的碘代和溴代的反應物參與的自由基反應都是長鏈反應。而H取代反應物則是短鏈反應,因為其第二步(自由基轉移)的反應速率較慢。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類芬頓催化反應協同老藥新用的腫瘤治療   通過將納米催化劑引入腫瘤微環境中或者癌細胞內引發的原位催化反應(尤其是產生活性氧物種羥基自由基·OH的芬頓反應)會使得癌細胞受到劇烈的氧化損傷而發生凋亡   抑制細胞自噬增強內場響應的催化腫瘤治療   納米催化劑在腫瘤微環境中的原位芬頓催化反應產生活性氧物種羥基自由基·OH,以達到殺滅腫瘤細胞目的。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的腫瘤治療領域取得多項重要進展
    一、類Fenton催化反應協同老藥新用的腫瘤治療 通過將納米催化劑引入腫瘤微環境中或者癌細胞內引發的原位催化反應(尤其是產生活性氧物種羥基自由基·OH的芬頓反應)會使得癌細胞受到劇烈的氧化損傷而發生凋亡。
  • 羥基自由基是已知的最強的氧化劑,幾乎可和所有細胞成分發生反應
    所謂自旋捕集技術就是為了檢測和辯認短壽命自由基,將一種不飽合的抗磁性物質(稱自旋捕集劑,一般為氮酮和亞硝基化合物),加入要研究的反應體系,生成壽命較長的自旋加合物,可以用ESR檢測。它們和自由基反應都可以生成氮氧自由基,所得ESR波譜的一級分裂都是氮原子引起的三重分裂,這一點和自旋標記所得到的ESR波譜很類似。但是自旋加合物的ESR波譜常常被分裂為二、三級更複雜的圖譜,由二、三級分裂峰值的數目和強度可以推導出捕捉到自由基的結構和性質.
  • 脂質過氧化是一個產生自由基和自由基參與的鏈式反應
    技術判別羥基自由基的重要標誌.超氧陰離子自由基DMPO自旋加合物的典型ESR波譜,DMPO-OOH的ESR波譜是由4組12條譜線組成的,其中aN=1.43mT,aHβ=1.17mT,aHγ=0.125mT.這類ESR波譜常被人們用來檢驗一個體系是否有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產生的判據(圖3)。
  • 呂奔團隊破譯細菌內毒素激活凝血級聯機制
    呂奔團隊破譯細菌內毒素激活凝血級聯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7 15:43:56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呂奔課題組發現,細菌內毒素通過Gasdermin D依賴的磷脂醯絲氨酸暴露激活凝血級聯。
  • 空氣穩定的有機自由基:用於柔性電子的新一代材料?
    作者:南山作為一種開殼化合物,有機自由基是屬於在分子中帶有不成對的電子的有機分子或聚合物。自由基具有較高反應活性,能夠引發聚合反應,或者被氧氣和其他環境因素猝滅。由於大多數自由基的壽命很短,因此自1900年成功合成三苯基甲基自由基以來,穩定自由基的設計和合成就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對化學家而言頗具吸引力。但是目前為止,孤立的穩定基團,尤其是空氣穩定基團的種類仍然非常有限。
  • 腦梗死治療中的微循環修復
    腦梗死時,首先發生微循環障礙,然後啟動缺血級聯反應,最後引起神經元損傷。因此,關注腦梗死後微循環的改變顯得尤為必要,微循環修復也成為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 腦微循環結構的改變使其供應營養和作為屏障的功能喪失,神經細胞在缺血缺氧情況下產生興奮性胺基酸、自由基和Ca2+超載,啟動神經元損傷;同時,神經細胞直接暴露於血液成分也可造成直接損傷。
  • 光敏色素可以感知光和溫度,控制植物生長和開花時間!
    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植物學和植物科學教授孟晨(音譯)領導的一組細胞生物學家揭示:光敏色素B分子有意想不到被溫度激活的動態,而且根據溫度和光線類型的不同,其行為也會有所不同。
  • 依達拉奉右莰醇(先必新)在中國獲批上市,給腦卒中患者帶來治療信心
    腦卒中的病理生理機制大量研究證實,炎性反應在缺血性卒中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缺血性腦卒中發生後數小時,神經細胞缺血死亡,通過釋放許多損傷相關模式分子(DAMP)和活性氧自由基(ROS)等,激活腦內固有免疫反應,通過NF-κB促進炎性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等神經毒性物質產生,介導血-腦屏障破壞以及一系列炎症級聯反應的發生[4-6]。
  • 多功能可降解地膜光敏劑硬脂酸鐵的合成與表徵
    作者:錢慶榮 , 肖荔人 , 陳慶華 , 鄭勇峰 , 劉俊林 硬脂酸鐵在用作降解PP、PE等塑料光敏劑時,具有低毒、 廉價、 光敏化作用效果明顯等優點,因而得到廣泛應用.許多學者研究了其對PP、PE的光氧化過程熔體流動指數 、物理性能和羰基指數的影響,探討了光氧化降解的動力學,並提出了光降解作用機理
  • 北京大學化學學院朱戎課題組在金屬催化自由基反應研究中取得重要...
    在這一過程中,過渡金屬催化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傳統的烯烴官能團化反應一般可分為兩類:極性過程和自由基過程,二者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如何通過設計新的催化過程,在一個反應中融合上述兩種過程,取長補短,是實現更加簡潔、綠色的合成的重要途徑。
  • NSR綜述:氮雜環磷氫化合物的負氫轉移活性及其合成應用
    ,具有優異的負氫反應活性和催化性質,近年來被廣泛用於不飽和底物的催化還原。同時,物理有機化學家通過實驗和理論計算的方法建立了該類試劑磷-氫鍵的負氫反應活性定量標度,為新合成方法的理性開發和催化劑的高效設計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 光子嫩膚也能治療痤瘡,看看皮膚科醫生怎麼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幸運的是,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和進步,許多純物理的治療方式應運而生。 比如我們介紹過的刷酸、照紅藍光、光動力等方式,可以針對痤瘡發病的各個環節,改善毛囊口的過度角化,殺滅痤瘡丙酸桿菌,對抗痤瘡過程中的炎症和被激活的免疫反應,從而將痤瘡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物理方法很多時候可以達到跟口服藥物一樣的療效,是廣大不願接受藥物治療患者的福音。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雙光子光動力療法治療深度腫瘤獲進展—新聞...
  • 乾貨滿滿的光固化專家共識,解開你對光固化的所有疑問!
    1、複合樹脂的固化方式早期的複合樹脂是通過化學固化(又稱自固化)的方式完成聚合反應,在臨床使用過程中需將含有氧化劑或引發劑的組分與含有叔胺還原劑的組分完全調勻,組成氧化還原體系,該體系可迅速分解產生自由基,在室溫下引發聚合反應,經3~5 min可完成固化。這種固化方式在臨床上應用很不方便。
  • 中南大學在納米粒子抗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傳統的抗癌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治療、化療和放療。然而,腫瘤易產生復發和轉移,嚴重限制了抗癌治療效率。近年來,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開展抗腫瘤免疫治療,為抑制腫瘤復發和轉移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單獨免疫治療的效果較差,其主要原因在於腫瘤處於免疫抑制狀態,並存在免疫逃逸機制,抑制了體內抗腫瘤免疫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