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發現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能產生葉綠素的生物---corallicolid

2021-01-09 生物谷

2019年4月24日訊/

生物谷

BIOON/---頂復動物亞門(Apicomplexa)是一組專性細胞內寄生蟲,包括瘧疾和弓形蟲病等人類疾病的致病因子。頂復動物亞門是由自由生活的光養性祖先進化而來的,但是人們對這種向寄生過渡的過程如何發生仍然是不清楚的。

一個潛在的線索在於珊瑚礁,在那裡,環境DNA調查已發現了未被描述的基底分支的頂復動物亞門的幾個譜系。造礁珊瑚與具有光合作用的Symbiodiniaceae dinoflagellates存在良好的共生關係,但是鑑定珊瑚的其他的至為重要的微生物共生體經證實是具有挑戰性的。

corallicolid存在於全世界70%的珊瑚中,圖片來自Patrick Keeling Lab, UBC。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群落調查、

基因組學

和顯微鏡分析鑑定出頂復動物亞門的一個譜系,我們將它非正式地命名為corallicolid。我們發現corallicolid在所有主要珊瑚群中是普遍存在的(存在於80%以上的珊瑚樣本和70%的珊瑚屬中)。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4月4日的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widespread coral-infecting apicomplexan with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genes」。

corallicolid是僅次於Symbiodiniaceae的第二豐富的珊瑚相關微真核生物(microeukaryote),因此是珊瑚微生物組的核心成員。

原位螢光和電子顯微鏡實驗證實,corallicolid生活在珊瑚胃腔組織的細胞內,並且它們具有頂復動物亞門的超微結構特徵。

這些研究人員對corallicolid質體進行基因組測序,發現它缺乏所有編碼光系統蛋白的基因;這表明corallicolid很可能含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質體(頂質體)。然而,corallicolid質體與所有其他已知的頂質體(apicoplast)不同,這是因為它保留了四個參與葉綠素生物合成的祖先基因。因此,corallicolid與它們的寄生性親屬和能夠自由生活的親屬存在一些相同特徵,這表明它們是進化

中間體

,並提示著在從光養性到寄生性的過渡期間存在著一種獨特的生化機制。(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Waldan K. Kwong et al. A widespread coral-infecting apicomplexan with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genes.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072-z.

相關焦點

  • 新奇生物:產生葉綠素但無光合作用
    新奇生物:產生葉綠素但無光合作用 2019-04-08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它看起來像一種寄生蟲,絕不進行光合作用,但它仍然會產生葉綠素。」  葉綠素是植物和藻類中存在的綠色色素,可以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來自太陽光的能量。  基林解釋說:「擁有葉綠素卻不進行光合作用實際上非常危險,因為葉綠素非常擅長捕獲能量,但沒有光合作用來緩慢釋放能量,就像細胞中生活著一顆炸彈一樣。」
  • 科學家發現新奇生物:產生葉綠素但無光合作用,寄居七成珊瑚
    科學家發現新奇生物:產生葉綠素但無光合作用,寄居七成珊瑚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科學家們首次發現了一種可產生葉綠素但不參與光合作用的生物體——「corallicolid」,其存在於全球70%的珊瑚中。
  • 基於光合作用原理,葉綠素也能製備太陽能電池
    眾所周知,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因素。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是光能被葉綠素吸收並將葉綠素離子化,產生的化學能被暫時儲存在三磷酸腺苷(ATP)中,並最終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和氧氣。地球上的自然光合成生物體經過了10億年以上的進化,才逐漸形成了完善的從光能到化學能的轉化體系,可以實現從光能捕獲到能量傳遞並最終實現電荷分離的全部過程。在能源消耗持續增多的當下,科學家們不禁想像,能否仿照植物的光合作用,用葉綠素製造太陽能電池呢?
  • 基於光合作用原理 葉綠素也能製備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眾所周知,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因素。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是光能被葉綠素吸收並將葉綠素離子化,產生的化學能被暫時儲存在三磷酸腺苷(ATP)中,並最終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和氧氣。
  • 科學家首次發現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脊椎動物
    現在,據著名的《自然》雜誌報導,科學家首次發現了一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脊柱動物。  這種不可思議的動物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斑點鈍口螈(spotted salamander)。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其實科研工作者對斑點鈍口螈一點都不陌生,而且還知道該動物的胚胎和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藻類有共生關係。
  • 光合作用一定會產生氧氣嗎?
    【釋疑】雙縮脲反應是肽和蛋白質所特有的,而胺基酸所沒有的一個顏色反應,一般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肽鍵化合物與CuSO4的鹼性溶液都能發生雙縮脲反應生成紫紅色或藍紫色的複合物,利用這個反應藉助分光光度計可以測定蛋白質的含量。
  • 第五種葉綠素(Chl f)的發現之旅--生物谷專訪雪梨大學陳敏(Min...
    【生物谷Bioon.com 編者按】8月19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刊登了澳大利亞雪梨大學陳敏(Min Chen)博士等研究人員的最新成果"A Red-Shifted Chlorophyll"。該研究發現了一種能吸收紅外光譜的葉綠素,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五種葉綠素。這一發現在國內外學界引起了極大反響。
  • 《科學》:科學家發現新葉綠素能吸收紅外光
  • 為什麼綠色植物不能吸收綠光進行光合作用?
    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生命形態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植物界現存大約有450000種植物,同時,越來越多的新物種不斷被發現,讓植物這個大家庭逐漸壯大。 作為生態系統的基石——生產者的重要組成,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並儲存在有機物中,不光用於自身生長、發育、繁殖,也為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所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主要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也是生物圈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重要環節。
  • 打開植物光合作用大門 葉綠素合成關鍵酶三維結構被解析
    萬物生長靠太陽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能量及物質的合成,經過了「黑暗-光明」的轉變。在生命誕生之初,大部分微生物都可以在黑暗中存活,引導它們合成物質和能量的,是一種名為DPOR(非光依賴型原葉綠素酸酯氧化還原酶)的蛋白酶。
  • 科學家揭秘原始生物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綠硫細菌是光合細菌大家庭中的一員,被認為可能出現在35億年前,這類細菌能夠從硫化氫、膠體狀硫黃和硫代硫酸鹽等物質獲得電子而進行厭氧的光合作用。火山溫泉以及深海溫泉等光綠硫細菌能夠在光照極弱的環境下進行光合作用,那麼,綠硫細菌的光合作用系統在結構上和其他細菌又有哪些差別呢?
  • 人類為什麼不在DNA中植入葉綠素,通過光合作用獲取能量?
    相信任誰都能區分出植物和動物的區別,除了外表,植物還能進行人類做不到的光合作用,雖然生物界有極小部分生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但這對人類來說確實望而卻步的。因為光合作用對植物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就相當於人類的日常飲食,只要有太陽,植物就不會缺少能量攝入的途徑。
  • 綠頌|葉綠素|綠色|光合作用_網易新聞
    春日登山極目遠望去,無邊綠色覆蓋大地,來自各種植物葉中的葉綠素。別小看了這小小的葉綠素,它具有光合作用,將太陽光的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合成碳水化合物釋放出氧氣;前者乃一切生物之能源,後者是動物生存所必需。自從1962年卡森《寂靜的春天》問世以來,綠色環境保護運動風起雲湧,席捲全球,成果纍纍。但抵制綠色環境保護運動的阻力也很大,造成嚴重後果。
  • 睡前生物(339)|光合作用的發現史
    他提出了這樣的假說:空氣中大概存在著一種東西,當它燃燒時空氣就會被汙染,因而成為不能供動物呼吸,也不能使蠟燭繼續燃燒的「受汙染的空氣」。然後他就在想:汙染的空氣能不能被淨化成能使蠟燭燃燒老鼠存活的空氣呢?
  • 曬曬太陽就能活,為什麼人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皮不夠厚
    為什麼我們不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畢竟,這會省去我們很多麻煩。內共生理論——細胞住進細胞最熟悉的綠色生物當然是植物。植物是綠色的,因為它們的細胞中充滿了內部細胞器——葉綠體,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中心。
  •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之間聯繫
    如果某生物產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氣量相等,則該生物只進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氣,只產生二氧化碳,則只進行無氧呼吸;如果某生物釋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氣量多,則兩種呼吸都進行。有氧呼吸、光反應、無氧呼吸(暗反應不能產生)。
  • 真正光合作用生活的動物,在海底吃掉藻類繼承人家的葉綠素和基因
    但是前邊說了它能夠做到基因轉移,那肯定不是它長得像綠葉就能說是神奇了,它的神奇之處在於,它還能夠和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這得益於它身體內的葉綠素。當你網上搜索「葉綠素只有植物體內才有嗎?」,會有答案告訴你,「只有綠色植物體內才有」、「不是所有植物體內都有的」、「有些花苞、果實體內也有」。
  • [高中生物高考知識點]光合作用
    過一段時間後,用碘蒸氣處理葉片,發現遮光的那一半葉片沒有發生顏色變化,曝光的那一半葉片則呈深藍色。證明: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澱粉。③1880年,德國科學家思吉爾曼用水綿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證明: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氧是葉綠體釋放出來的。④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卡門採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了光合作用。
  • 為什麼紅色葉子的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我們知道,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備物質,但是有些植物的葉子是紅色的,這類植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呢?植物的綠葉,被人們稱為「綠色的工廠」。誰都知道植物要製造有機物質,要進行光合作用,一定要有葉綠素存在。
  • 月光會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月光會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月光下能否「有」光合作用,以及月光下的光合作用能否「維持」植物的生長。第一個問題:月光下能否「有」光合作用。答案是能。光合作用可以大體分為兩個過程,一個叫光反應,只能在光照條件下進行,靠葉綠素或其它色素(下文以葉綠素指代)吸收光能,然後利用光能分解水,產生氧氣、還原氫以及 ATP, 為下一步暗反應提供還原劑和能量。另一個暗反應不需要光,主要利用前一步產生的還原氫和 ATP, 來還原二氧化碳,得到葡萄糖等能量物質。所以只要考慮光反應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