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挖出3萬年前鴕鳥蛋珠,原始人用來互相「點讚」,中國也有

2020-12-02 騰訊網

現代人表達親暱的方式很簡單,社交軟體上點個讚,表示我喜歡你,或者喜歡你分享的東西。作為社交動物,其實不光現代人懂得「套近乎」,原始人也會,他們表達親暱的「點讚」方式很特別——互相送鴕鳥蛋珠子。

新的研究表明,一種由鴕鳥蛋殼製成的珠子,可能是「點讚」的最古老版本。

在南非的卡魯沙漠,考古學家找到了一堆超過30000年歷史的鴕鳥蛋珠,他們認為這些珠子的作用是鞏固不同原始人群體之間的關係。

新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詳細介紹了生活在沙漠中的狩獵採集者群體,如何向生活在東部的友善群體贈送禮物。

從理論上講,生活在沙漠中較低位置的人們,會將鴕鳥蛋珠贈送給生活在降雨更豐富,資源更多的較高地區的人們。

考古學家認為,原始人這樣做是為了重申兩個部落群體之間重要的關係,表達「點讚」和友好。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人類是什麼?簡單說就是怪異的社會動物。」

「回溯30000年前或更早的狩獵採集社會,原始人為了生存,必須建立有效的社交關係。」

「鴕鳥蛋殼珠製成的珠寶,基本上像石器時代的『點讚』一樣,它有兩個作用,首先,與友善的群體保持聯繫;其次,它也提醒雙方不要忘記了這種關係。」

很早之前,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都發現過鴕鳥蛋珠,包括中國也有(中國本地鴕鳥在3萬年前滅絕),但這次在賴索托山區發現鴕鳥蛋珠並不尋常,因為鴕鳥通常不在這裡生活。」

研究人員說:「這些裝飾品來自很遠的地方。它們可能來自1000公裡之外。」

「珠子的交換,可以確保在動蕩時期裡,不同群體確認相互之間友善的關係。」

「50000年前一直到30000年前,地球的氣候正經歷著巨大的波動,沒有任何原始人能夠輕輕鬆鬆地活下去,不同群體之間必須交換資源,互通有無。所以那個時候,鴕鳥蛋珠的生產技術被發明了,這並不是巧合。」

「通過交換鴕鳥蛋珠,原始人可以獲取有關水源、動物、植物,甚至是婚姻對象的信息。」

石器時代持續了大約340萬年,直到公元前8700年至2000年(不同地區時間不一樣)結束。在那段漫長的歲月中,地球災害不斷,火山噴發、洪水、乾旱、低溫,人類要抵禦自然的威脅,只能報團取暖。

然而,有些群體佔據的領地,天生就比別人貧瘠,所以想要生存下去,只能瘋狂給資源好的群體「點讚」示好,最好直接能加入對方。

正是通過「點讚」行為,人類不斷融合,實力也越來越強,最終形成了文明,由此來看,點讚是促進文明發展的有益行為,看到這裡點個讚吧!

你對原始人互相送鴕鳥蛋珠怎麼看?

歡迎點讚、留言、轉發!

您的關注將支持我發布更加優質的內容!

相關焦點

  • 中國人起源非洲?許昌村民挖出10萬年前「寶貝」,打破非洲起源說
    前言最早的人類是從大約250萬年前的東非開始演化,祖先是一種更早的猿屬南方古猿。——《人類簡史》從小我們就有這樣的疑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而人類的本能也一直是在茫茫的世界中尋找自己的歸屬。非洲起源說一直都是較為強有力的學說,跟它齊頭並進的還有多地區起源說,非洲起源說的支持理論不僅從基因中得出甚至還有現代人結構學和語言學,許多歐洲學者還提出了中國現代人也是起源非洲。但是在幾十年前的靈井鎮裡,一位老伯手中的石英石,就開始悄悄命運般地將要打破這個權威……中國人起源非洲?人類在自我認知之後更強烈地想要尋找自己的起源。
  • 櫻桃溝考古新發現:4萬年前鄭州有鴕鳥生存
    按照非洲夏娃說理論,中國境內的遠古人類在最後冰期的寒冷氣候階段已經滅絕,現代中國人是在距今4萬~5萬年前後由起源於非洲的現代人類分別從南北兩路進入亞洲東部的中國境內。  昨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松林介紹,1月13日,國家文物部門最權威的報紙——《中國文物報》以6000多字的篇幅公布:鄭州發現老奶奶廟遺址,並詳細介紹了在鄭州二七區櫻桃溝景區這一重大發現。
  • 許昌萬年前長方打孔鴕鳥蛋殼為中央虎符笏件
    許昌萬年前長方打孔鴕鳥蛋殼為中央虎符笏件倪寄如 (退休工人)據報導14000年前許昌靈井古人就已經用「他山之石」的瑪瑙石作鑽頭的骨柄鑽,在長4釐米寬3、3釐米的鴕鳥蛋殼上對鑽雙孔作成一對笏件,雖然在北京山頂洞與寧夏水洞溝也有發現但多屬單孔且已殘破,而靈井出土的這兩件鴕鳥殼製品已經就是華漢物語圖語甲骨漢字的文化展現……首先長方形的鴕鳥殼就代表
  • 河南挖出古人化石,研究發現顛覆認知,學者:中國人未必源於非洲
    古人類學研究表明:在6萬年前,智人( 現代人)大規模離開非洲。然而,這一傳統認知如今卻遭到顛覆,原因很簡單,在中國河南許昌靈井遺址,考古專家挖出古人類化石,研究之後專家發現,「許昌人」距今時間卻遠超6萬年。正因如此,有學者指出,現代中國人未必源自非洲!
  • 3.5米高!古生物學家發現史前歐洲巨鳥!
    3.5米高!古生物學家發現北半球第一巨鳥!在我們的印象裡,史前巨型鳥類都分布在由岡瓦納大陸分裂出來的南方陸塊之上,比如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曾經生活在南半球的巨鳥包括有巨鳥、象鳥、恐鳥、雷嘯鳥、恐鶴科等。
  • 非洲的南部真的有鴕鳥人,專家說:這個傳說不靠譜
    比如,法國的一位古生物學家,曾在非洲南部發現了被稱之為「鴕鳥人」的部落,而且他們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讓古生物學家也感到十分疑惑。究竟什麼是「鴕鳥人」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秘。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非洲是地球上的黑色金土地,分布了61個國家和地區,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大洲,既有豐富的民族文化,也有多樣的社會風貌。從考古發現來看,非洲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就形成了文字。
  • 做火腿,朝鮮有用鴕鳥肉的,外國美女都點讚
    鏡頭下這個介紹解說的朝鮮女導遊,所指向的就是一個與火腿生產密切相關的鴕鳥農場。農場飼養區域內,信步閒庭的小鴕鳥,食草料沒有飼料,餵養起來成本不高。這座鴕鳥農場位於朝鮮平壤附近,規模不小,為平壤市民每天的一日三餐提供了不小的保障。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肉類加工食品。火腿腸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以家禽家畜為主要原料,我們身邊常見的都是豬肉火腿雞肉火腿等。
  • 人類是如何進化的:揭秘誰是第一個原始人?
    「走出非洲」理論認為,現代人類在距今較近的某個時候出現於非洲,並在其後遷移至世界的各個角落,取代了各地已有的古人種。對一隻被稱為「阿爾迪」的雌性古猿部分頭骨化石的檢測表明,她是比「露西」更早的人類始祖。多點進化理論則認為人類是在一個相當大的範圍內由各地的古人種分別進化而來,他們通過與鄰近的人種通婚而交換基因,最終形成了現代人類。
  • 許昌老漢挖出10萬年前「寶貝」,推翻非洲起源說,華夏祖先找到了
    直到在1924年,考古學家在非洲發現了一系列的人類化石,這些化石是人類發現的化石中年代最久遠的並且是最完整的。自此《非洲起源說》就這樣誕生了,人們對此相信不已。然而1964年年底,隨著河南許昌的一名老漢挖出的一件「寶貝」,徹底打破了這一理論。「快看!我挖到了一塊寶貝!」位於許昌市建安區西部的靈井村,因泉水而命名,雖說地處偏僻,卻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 非洲最「獨特」的部落,生下來就2個腳趾,腳掌形似鴕鳥的腳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非洲,帶認識一個最「獨特」的部落,這個部落獨特在哪裡今天所介紹的這個部落就是位於非洲辛巴威境內的鴕鳥人部落。他們世代生活在辛巴威境內的灌木叢林地區,過著一種完全與世隔絕的簡單遊牧生活,他們與其他部落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的腳不是五個趾頭,而只有2個腳趾,並且整個腳的看上去形似鴕鳥的腳爪,所以也被外界稱為鴕鳥人。
  • 原始人的生活,生吃肉真的會沒腦子?
    尖狀器是切割獸肉及挖掘植物根莖的工具,刮削器用來刮削木棒和剝取獸皮,砍砸器用於砍砸食物。這一時期的石器雖然還十分粗糙,但已可以對食物進行初步的加工處理,為原始烹飪奠定了最初的基石。我國從二百五十萬年前的元謀人遺址,至六、七十萬年前的北京人遺址,都留有用火的印記。在元謀人遺址的地層裡,炭屑的厚度約有三米;北京人遺址中的灰燼和灰屑更多,有些成堆,有些成層,有一處灰燼層厚達六米。這兩處遺址相當於考古學的舊石器時代前期和中期。
  • 科學解碼:縱觀人類進化史,了解原始人的勞動和生活發展歷程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原始人的勞動和生活發展歷程。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點讚加關注哦~除了已知的不同之處,人們也許可以假設我們的祖先和我們大致一樣。但這是一個有害無益的假設。原始人類與現代人間隔兩千代,以進化的時間尺度來說,這不算太長,但也足以產生顯著的變化。
  • 許昌村民,挖出10萬年前的「寶貝」,推翻中國人種的非洲起源假說
    提起中國人的「老祖宗」,大家基本都能想到的是周口人、河姆渡人、藍田人、元謀人、山頂洞人……而2017年3月美國《科學》雜誌上刊載的一則中美考古研究人員共同撰寫的報告上說,距今12.5萬至10.5萬年間,中國境內生存著一群體徵特殊的古老型人類——「許昌人」。他們的頭骨化石經研究證明,他們可能是東亞地區早期現代人的祖先。
  • 《Nature》登新考古發現:古人類在210萬年前就從非洲來到中國
    7月11日,一篇發表在 Nature 上的文章指出,中國的黃土高原出土了可能是最早「出走」非洲古人類的石器。這批「遺物」是由中國科學院的朱照宇院士領導的一支考古團隊在黃土高原南部上陳村發現的,主要包括石芯、刮刀、石錘、尖棍等石器。
  • 世界上第二大鳥澳洲鴕鳥,擁有其他同種類沒有的橘黃色眼瞳
    說起世界上體積最大的鳥類,人們便能馬上說出非洲鴕鳥。別看非洲鴕鳥體積這麼龐大,但它卻非常好飼養,人工養殖非洲鴕鳥只要根據它的生活規律定時、定量進行飼餵即可,因此每個國家都能見到非洲鴕鳥的影子。非洲鴕鳥以擅長奔跑而出名,然而在澳洲也有一種動物也是以擅長奔跑而出名,它就是——鴯鶓。
  • 非洲原始人腸道沒益菌卻比你健康 正在流行的原始人飲食法
    《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日發表了一篇研究,指出居住於非洲而生活原始的哈德薩人 普萊斯的旅程由瑞士山間的小村落開始,途中經過蘇格蘭海島、非洲部落,以及紐西蘭等許多當時尚未與文明大量接觸的孤立部落
  • 從瘋狂原始人談尼安德特人和智人
    期待已久的瘋狂原始人2終於上映了,距第一部上映已有七年,第一部講的是一個居住在山洞的原始人咕嚕家族離開山洞的冒險旅行經歷的故事
  • 原始人如何捕魚?山東挖出一塊魚脊骨,鑑定後被震撼,專家:魚鏢
    考古確實是能帶來許多的樂趣,它能為我們後人揭開許多古代的未知謎團,不僅能了解古人的生活習慣,還能從文物中去感受古人的歷史文化,甚至連原始人的秘密都能一一揭開,本文中我們將介紹一個關於原始人捕魚的工具。
  • 《瘋狂原始人》:一段真實的歷史,蓋和小伊生的寶寶有這些特徵
    現在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現代人類的祖先起源與距今至少20萬年前的非洲大陸上,在4.5萬年前去到歐洲,在約1萬年前到達今天的愛爾蘭。科學家將人類的DNA序列和黑猩猩、倭黑猩猩的DNA序列進行對比,發現三者的DNA相似度高達95%。所以說在200萬年前,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它的樣子看起來像黑猩猩。在他們的後代中,有的是人類的祖先,有的則是黑猩猩的祖先。
  • 非洲這個「鴕鳥人」民族,被稱為龍蝦一族,天生只有兩個腳趾
    非洲留給我們的印象,通常是神秘又貧窮,新奇又落後的。這裡人皮膚黝黑,生活貧困,不僅缺吃少穿,而且生存環境非常惡劣。可同時這裡又有著最美的開闊風景,豐富的珍稀動植物,還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以及日漸消亡的原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