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圖片來自G C. Stein。
2017年3月5日/
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和柏林楚澤研究所(Zuse-Institut Berlin)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鴉片類物質(opioid)。經證實,它會靶向大鼠中的疼痛區域,而且不會導致副作用。他們還描述了這種新的鴉片類物質如何在大鼠體內很好地發揮效果,而且如何不會產生副作用。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3月3日的
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nontoxic pain killer designed by modeling of pathological receptor conformations」。
大多人了解鴉片類物質的正面作用和負面作用:它們被用來緩解疼痛,但是也是高度成癮的,並且具有便秘和呼吸窘迫等副作用。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他們命名為NFEPP的鴉片類物質:這種物質僅在身體的疼痛區域中發生效果,但不會影響身體的其他區域,因而阻止副作用產生。
作為這項新研究的一部分,這個團隊注意到當身體在受傷後試圖自我修復時,受傷的部分通常會導致炎症。他們進一步注意到發生炎症的身體部分往往比其他的部分具有更強的酸性。基於此,他們著手開發一種僅結合到在酸性環境中的神經受體上的鴉片類物質。結合到身體中的非靶標區域會導致副作用,比如結合到胃腸道中的神經細胞會導致便秘,結合到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會導致欣快和成癮。
這些研究人員在大鼠體內測試了這種新的鴉片類物質,結果發現它在緩解疼痛的效果上與經常開出的鴉片類物質芬太尼(fentanyl)相比擬,但是它並不導致便秘、成癮、呼吸問題、心率增加或血氧水平變化。簡言之,它似乎表明這種新的鴉片類物質與當前使用的鴉片類物質一樣緩解疼痛,但是沒有任何明顯的副作用。
在將這種新的鴉片類物質在人體中進行測試之前,還需在大鼠和其他的動物中測試它的效果和安全性,但是如果經證實它在人體中的效果與大鼠中的效果一樣,那麼它可能引發醫學變革,也將是在疼痛緩解和控制中取得的一項真正的突破。(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原始出處:V. Spahn, G. Del Vecchio, D. Labuz et al. A nontoxic pain killer designed by modeling of pathological receptor conformations. Science, 03 Mar 2017, 355(6328):966-969, doi:10.1126/science.aai8636.相關會議推薦
2017天然藥物研討會:發現·設計與成果轉化
會議時間:2017.5.12 -2017.5.13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meeting.bioon.com/2017naturaldr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