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談阿里,以及他的領軍人,馬雲。

因為阿里的劃時代性的成績和極富有戰略張合力的未來前景,十多年來,各方人馬各路分析,都希望能夠更好地了解他,分析出其成功的奧秘,總結起來大致如下幾點:
一、選對了時間,佔盡了先機;
二、選對了行業,有高瞻遠矚性;
三、團隊協調統一;
四、有充足的啟動資金;
五、近乎完美的分配製度。
其實眾家紛紜的可能還不止這麼多,多方角度可能要有上百個分析和上千個回答,而且也都是各取角度各有見地,都很好。
但我今天想給大家呈現的,並不是這些。因為以上的這些,都對,但也都看不到核心。一門學問,如若看不到核心,就永遠無法領悟到其精髓,學到的,只能是皮毛功夫。
那麼,什麼是核心?
核心,是驅動一件事物的內在動力,是其一切外在表現的內在蘊藏。這種蘊藏,是這件事物的本質屬性的體現,是價值的最終實現者,不以周身環境的變化而轉移。
我們再回頭看看上面的諸多答案。不管是時間和行業的選擇,還是團隊和資金的優勢,亦或者是分配製度,顯而易見,它們都儘是未定因素。何為未定?其實就是預先學不來也無法掌控的,因為這些因素都是在我們看到他的成功之後順勢追溯才發現的道理,把一切回歸到起初,沒人會看得到這些未定式,就像沒人會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到一樣。所以,這些都不是核心。
那麼,阿里的核心究竟在哪?
阿里的核心,我把他歸結為一句來自於金庸大作之一的天龍八部中的一句話,也是代表其中道家最高功法——北冥神功的核心:一切皆為我所用。
什麼是一切皆為我所用?很簡單,如字面所言,周身一切的萬事萬物,只要我想,就可以為我所用。理解起來雖然容易,但如何實現呢?其實也很簡單。因為萬事萬物雖各有其形,但事物都是普遍聯繫的。如果深入理解,就會發現很多相似相通的事物,並能在一些特別情況下相互轉化。比如,當你需要一個直尺測量物體的時候,發現身邊並沒有直尺,怎麼辦?找個棍子替代一下,先把自己的腳量一下棍子(你的鞋碼一定是知道的),然後做上記號,均分一下或者對比一下,大致就能估量出你想要測量的內容。
所以我們發現,我們在生活中,其實一直都在使用這種方法讓自己成長。在了解周邊一些事物的本質規律後,掌握一些必要的前提技能,就可以很好地把需求的事物屬性進行合理的分析,然後進行轉化利用,直到成為自己想要的內容。其實,這個實現過程,就是學習。
那麼,前行的路上,遇到那些不好轉化的,尤其是如同大山一般的阻力,或者是如牛毛般的細微之力,一時難以通過學習來駕馭的時候,該怎麼辦?

阿里有兩個方法——合流共榮,或者繞行。馬雲有句名言叫做,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其道理的精髓仍在一切即為我所用,不過這次要看到其中蘊含的雙向含義。剛剛我們講了的是第一個,是正向思維,一切都可以為我所用,是其核心指導思想;另外一層則是反向思考,即我可為一切所需,作為其執行方略。如果想一切皆為我所用,那麼只需要做到我可為一切所需;如果能做到我可為一切所需,那一切則順理成章地皆為我所用。這其中講的是事物之間二者的哲學辯證關係論述,看似麻煩但簡單點講也可以講,就是互利共贏關係。

阿里講的從來都是合作,從來不講的是競爭。可能會有人多產生疑問,他當年也貌似和騰訊競爭過交際軟體的市場,也和銀行等競爭過儲蓄市場,還貌似和京東有過一系列客戶的競爭呢。其實這就是阿里的高明之處。他在發現了一件他覺得有興趣有價值的事物的發展規律後,會用科學的行為策略來推進其順行下去。過程和今天的主題關聯不大我不多言,但我相信其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那就是微信和釘釘的和諧共榮,支付寶和各大銀行的和睦共處,京東和天貓的各具特色各有所長。所以說,阿里從無敵手,因為世上沒有他的對手,皆是他的朋友。若是非要說是有那麼一個競爭對手,那麼,阿里的對手只有一個,就是他自己(^_^)。
那,阿里是如何去實現我可為一切所需?
謙虛。
阿里最大的過人之處在於他的謙虛。謙,即為恭敬,代表著一種精神態度;虛,即為空,代表著一種事物的狀態。因世間萬物皆有其道理,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人僅為滄海一粟,窮其一生也不過縹緲煙雲,可謂是天地之大人之小哉!因為深知這個道理,阿里從一開始就懷著一顆對自然敬仰的心,放下足夠低的腰杆,尊重各方人才,攜手同行至簡大道。因此,阿里所至之處,他的每一步決策都是在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會把所涉及到的內容都精益求精的努力實現而出彩,其虛懷若谷,匯集江流而成海,氣度恢弘而連綿不絕。
所以,阿里為何會成功?
帶著一顆謙虛的心,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做事,順應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合流,求取所需之時先做被需求之人。胸懷海納百川的低勢場,承載萬舟通途而不爭,順大道之勢為之卻若無為。
因此,
阿里,早已不再是誰的阿里。
阿里,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劇透:近期將對阿里的戰略規划進行剖析,敬請期待。)
(圖片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