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著力構建區域「大交通」格局(組圖)

2020-12-06 網易新聞

(原標題:九龍坡著力構建區域「大交通」格局(組圖))

九龍坡區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部分分布示意圖

已竣工的嘉南線二期實景圖

軌道環線謝家灣站效果圖

  12月7日,九龍坡區2015年建設項目集中開竣工儀式在嘉華大橋南延伸段工程現場舉行。當天,九龍坡區(含高新區)共集中開工項目30個,總投資180.2億元;集中竣工項目20個,總投資104.8億元。

在這些涉及基礎設施、現代產業、城市開發及社會事業等方面的建設項目中,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引人關注——就在儀式選址的嘉華大橋南延伸段,當天就有兩大項目與此有關: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二期工程順利竣工。這意味著從鵝公巖大橋方向和嘉華隧道方向進入九龍坡區的車輛,均可通過南延伸段直接到達直港大道中段,不必再繞行九濱路或者楊家坪環道,楊家坪環道及周邊道路的車行壓力將得到極大緩解。

與此同時,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三期工程正式開工。根據規劃,三期工程是將嘉華大橋繼續向南延伸至青龍嘴,最終對接李家沱大橋北引道。這條道路被指有望為謝家灣進入楊家坪方向分流20%~30%的車輛。道路建成後,從嘉華大橋南延伸段到李家沱大橋車行僅需15分鐘,比現有路線至少節約一半時間。

不止是嘉華大橋南延伸段建設,12月7日同期開工的五臺山立交二期工程、楊家坪商圈二環路、含谷立交、快速路一縱線(青龍咀至獅子口立交段)等,都將是加速九龍坡區內暢外聯,推動九龍坡區八大功能板塊建設的重要「推手」。

「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緊密圍繞全區八大功能板塊建設方向,九龍坡區始終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程。」九龍坡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九龍坡區城鄉建委將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八大功能板塊提速建設同步研究、同步部署,深入研究全區交通現狀及發展潛力,從城市主要幹道、軌道鐵路、隧道橋梁、人行過街系統等方面多點突破,立足本區,對接周邊,著力構建區域「大交通」格局。

2015年,在已有基礎之上,九龍坡區計劃全年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7個,啟動前期項目28個,項目總投資約570.9億元,計劃完成投資123.6億元,全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突破百億大關。目前,以華巖隧道、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擴容改造、謝家灣立交改造、軌道五號線一期、軌道交通環線等為代表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

「2016年,將是九龍坡區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關鍵的『攻堅』之年。」九龍坡區城鄉建委負責人表示,明年九龍坡將全面梳理斷頭路、瓶頸路、破損路等交通制約節點,加快推進市級重點項目啟動建設,高效承接續建項目,進一步充實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庫,著力打造現代化立體交通路網。

據介紹,2016年九龍坡區全年計劃布局建設交通基礎設施項目60個(含高新區),計劃總投資約552億元(市級重點項目投資約479億元);其中新增建設項目23個(市級重點項目12個),續建項目30個(市級重點項目8個),儲備項目7個,實現「建成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可持續發展。

21 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二期(竣工)

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二期是指鵝公巖立交至直港大道立交段,全長0.88公裡,雙向六車道,採取市區共建模式。此外,在直港大道北側主線橋下方,配套建總建築面積約3.8萬平方米的車庫,停車位1100個。

二期工程使得嘉華大橋與直港大道、楊家坪商圈環道實現直接連接,進而實現鵝公巖大橋至直港大道之間的快速連接。

九龍坡區城鄉建委負責人稱,該工程的投入使用,不僅可以緩解目前過江交通的瓶頸問題,還可以解決幹道之間的網絡聯繫,有效發揮越江大橋的交通功能,完善城市路網,實現主城南北的快速連接,同時也可大大減輕菜袁路、袁家崗立交、謝家灣正街等通道的交通壓力,對於整個主城的道路系統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完善和建立主城道路系統的重要舉措。

32 快速路一縱線(青龍咀至獅子口立交段)開工

快速路一縱線起於北碚,止於江津,全長約62.9公裡。其中,在九龍坡區範圍內總長就達到34.13公裡(高新區範圍內約13.23公裡)。

為推進這一重大項目順利實施,九龍坡區與市城投公司合作共建,將區域內的一縱線分為5段進行建設,合力「突圍」。其中青龍咀至獅子口立交段,北起青龍咀立交,南至獅子口立交,全長3.6公裡,路幅總寬度47.5米(包括主車道36米雙向八車道;東側雙車道輔道11.5米)。

5 華巖隧道西延伸段(完成設計方案)

項目位於九龍坡區石板鎮和白市驛鎮中間位置,起於華巖隧道西側白彭路,止於繞城高速九龍坡至永川高速公路收費站,全長5.77公裡。該項目是2015年市級重點工程,採取市區共建模式,即市地產集團負責工程建設,九龍坡區政府負責徵地拆遷及房屋徵收。

項目設計方案為白彭路至一縱線段採用「上層高架橋(雙六)+下層輔道(雙四)」路幅形式,一縱線至終點段採用「主線雙向六車道+輔道雙向四車道」路幅形式,含4座立交,徵地面積約1290畝。

24 金曾路南延伸段(方案設計中)

項目起於雙福新區組團大道(福星路),終點接華巖隧道西延伸線,全長2.2公裡,雙向八車道,含1座立交,總投資6.4億元。目前,正在進行方案設計工作。

10 五臺山立交二期(開工)

五臺山立交二期為快速路三縱線的一個重要節點。該工程位於石楊路與陳庹路交匯的楊石路口處,在石楊路北側、春風與湖小區的東側。項目採取變異渦輪型立交的布置方案,將新建大渡口往楊家坪方向、陳家坪往大渡口方向等6條匝道。建成後,五臺山立交將東接楊家坪,南連大渡口,西接陳家坪,北通江北、渝北。

在新建的6條匝道中,有4條匝道將與紅巖村隧道相連。通過這4條匝道,車輛可以順暢地往來陳家坪與隧道或楊家坪與隧道之間。同時,二期工程還將修建兩座跨線橋,分別連接隧道進出口,而兩座跨線橋的另一端則都與通往大渡口的翼龍路相連。

41 含谷立交(開工)

項目連接九龍坡橫三路、青龍咀立交,雙向六車道,全長3.4公裡,分流匝道0.8公裡,全線為高架橋為主,橋梁總面積約33650平方米,佔地約207畝。

25 楊家坪商圈二環路(開工)

為緩解楊家坪環道交通,與楊家坪商圈升級改造擴容配套,楊家坪將迎來「二環時代」。所謂「二環時代」,是指在現有的楊家坪商圈交通環道基礎上,還將另外建設一個楊家坪商圈二環。這個二環道路將接通南北幹道,成為楊家坪以至於整個九龍坡區與南北相連的大通道。這也意味著,「二環」可將進入楊家坪商圈環道的過境交通剝離出去,為環道分流。

楊家坪商圈二環路具體走向為:謝家灣-保利花半裡-西郊路-鐵馬廠-直港大道-萬象城,全長4.6公裡。其中率先啟動的二環北半段起於謝家灣正街,止於保利花半裡已建成道路,全長約610米,雙向四車道。

27 28 29 華潤片區道路(在建)

由華潤大廈、華潤二十四城、華潤萬象城共同締造的高端生活圈,是目前九龍坡區最具標誌性的所在。隨著這一區域居住、辦公、休閒的日益成熟,華潤片區的交通也備受關注。

據了解,華潤片區主要涉及華潤三支路、華潤東西線景觀大道、華潤南北線。其中三支路計劃明年啟動,項目全長約1.1公裡,雙向四車道。起點接謝家灣正街,向東依次與二支路、規劃道路、嘉華大橋南延伸段、華潤四支路平面交叉,終點接南北線延伸段。華潤東西線西起謝楊路,東接在建的華潤南北線,全長1109米,計劃於明年1月建成通車。華潤南北線南接在建的東西線,北接已建的大黃路延伸段,道路全長733米,計劃2016年春節前通車。

22 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三期(開工)

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三期工程是將嘉華大橋繼續向南延伸至青龍嘴,最終對接李家沱大橋北引道。工程全長2公裡,設計等級為城市快速路,設計時速60公裡,主線雙向六車道,被視為徹底鬆綁楊家坪商圈環道以及動物園、沃爾瑪、毛線溝沿線交通壓力的重要工程。

根據規劃,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三期工程與九濱路和李家沱大橋大致平行,將成為九龍坡東部城區的重要幹道,配套服務東城「商務型」城市建設,有望為謝家灣進入楊家坪方向分流20%~30%的車輛。此外,還可快速疏解巴南區經李家沱大橋與渝中區的過境交通。道路建成後,從嘉華大橋南延伸段到李家沱大橋開車僅15分鐘,比現有路線至少節約一半時間。

19 軌道五號線(在建)

軌道五號線一期工程起於園博園,連接北部新區、江北區、渝中區、九龍坡區、沙坪垻區、大渡口區,終點在跳蹬。線路建成後將同3號線相呼應,成為重慶南北交通的又一條「主動脈」。

5號線一期全長約39.7公裡,設車站25座。一期工程九龍坡區段為石橋鋪站——跳蹬站,線路長約15.323公裡,設車站10座、中梁山車輛段及大修廠1個。目前九龍坡區內各站點均已進場施工,其中部分站點主體施工已基本完成,部分區間已貫通,中梁山車輛段正在開展徵地拆遷工作。

20 軌道環線(在建)

作為主城區軌道交通線網的骨幹線路,軌道交通環線被譽為九線一環的「主骨架」。通過它的重要「環繞」,將連接起九龍坡區、沙坪垻區、江北區、渝北區、南岸區主城5區。

軌道環線在九龍坡區段的線路總長約12.6公裡,設有6座車站及華巖主變電站1座,工程總投資約45.92億元,目前6個站點按施工進度正常推進中。

文/王萃 王靜 榮瑞瑞 圖片由九龍坡區城鄉建委提供

本文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構建更有效的京津冀區域治理格局(圖)
    原標題:構建更有效的京津冀區域治理格局(圖)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不僅是京津冀區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構建更加有效的京津冀區域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區域治理現代化水平,還須著力在更深層次和更廣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
  • 雙城記·九龍坡行(四)| 用好經濟圈產業集聚效應,同頻共振發展夢!
    產業集群是區域創新系統的一種重要實現方式,也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方式。九龍坡——西彭工業園區當下,成華正聚焦「成於中優,華在文商」工作主題,按照「1556」總體發展思路,加快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支撐、以都市工業為重要依託、以新經濟為轉型方向的現代產業體系,重構經濟地理、重振產業雄風
  • 重慶九龍坡區兩大城市功能區及八大功能板塊示意圖
    原標題:重慶九龍坡區兩大城市功能區及八大功能板塊示意圖   市委四屆三次全會成功召開,科學劃分了五大功能區域,為重慶九龍坡的轉型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根據功能區域的劃分,重慶九龍坡結合「東城再造、西城再戰」的重新崛起戰略,將整個重慶九龍坡劃分為了八大功能板塊。八大功能板塊如何謀篇布局?
  • 長三角區域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選擇
    其中,針對「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要求長三角區域要發揮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製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備和市場潛力大等諸多優勢,積極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8月24日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提出「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為中國未來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構築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項涉及多要素、多體系、多領域的系統工程。
  • 「黨建小程序」構建學習大格局
    青海德令哈市加強線上組織建設「黨建小程序」構建學習大格局(記者邢生祥 通訊員馬春香)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秉承「網際網路+」理念,著力加強線上組織體系建設,開辦德令哈「黨建小程序」,構建黨內學習大格局
  • 九龍坡劃分八大功能板塊 東西城聯動加快轉型發展
    原標題:九龍坡劃分八大功能板塊 東西城聯動加快轉型發展 九龍坡區兩大城市功能區及八大功能板塊示意圖 石橋鋪高技術服務板塊 楊家坪商圈板塊 彩雲湖休閒宜居板塊  市委四屆三次全會成功召開,科學劃分了五大功能區域,為九龍坡的轉型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 印力加速西南深度布局 凱德廣場·九龍坡更名九龍坡印象匯
    2018年10月16日,重慶凱德廣場·九龍坡正式更名為「重慶九龍坡印象匯」。同日,重慶凱德廣場·沙坪垻亦同步更名「重慶沙坪垻印象匯」。自此,開啟了印力集團商業布局全國的重要一步,未來,印力將依託集團運營經驗,加速西部市場的發展升級。
  • 區域一體化推進城鄉協調發展 南京開啟「雙主城」格局
    江心洲長江大橋正式通車,南京真正開啟「雙主城」格局;鐵路南京北站樞紐配套工程開工,江北新區邁入「高鐵時代」指日可待;T1航站樓重裝亮相,祿口機場「雙樓合璧」;生活垃圾開啟強制分類,從城市到鄉村流行起「新時尚」;汙水處理設施覆蓋80%農村,其中行政村實現百分百覆蓋……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南京城鄉同頻共振,綜合交通樞紐地位不斷強化,城市功能品質持續提升,引領「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範希春:著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應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氣。必須著力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需要正確處理市場與政府關係。必須進一步明確市場和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定位,釐清市場和政府邊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增強二者的適應性、匹配度、融合度,充分發揮兩個方面的作用和優勢,更好發揮我國制度優勢,實現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五華區以「小網格」構建城市治理「大格局」
    為深入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今年,五華區出臺了《黨建引領網格治理「以訴為哨、接訴即辦、未訴先辦」工作方案》,通過深化黨建引領「吹哨報到」工作體制機制改革,以城市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網格化,以居民小區為「小網格」,實施居民區黨建與物業服務「雙覆蓋」工程,不斷推動治理重心下移、服務觸角下延,著力構建「網格治理、條塊結合、層級負責、服務統籌」的基層治理「大格局」。
  • 區域交通加力填補空白 軌道上的城市群提速崛起
    具體來看,在京津冀地區,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構建「四縱四橫一環」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在長三角地區,新開工項目約4000公裡,打造1小時到1個半小時城際交通圈、城市中心城區與周邊城鎮組團間半小時到1小時通勤網。
  • 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位造業集群 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惠民在致辭中表示,要以創新為驅動,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性技術、生產一批標誌性產品、培育一批世界級企業,推進船舶和海洋工程及其配套設備自主化、品牌化,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位造業集群,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主持開幕式。
  • 劉建平、王昕偉:著力構建紅色基因傳承的三大科學化體系
    【劉建平、王昕偉:著力構建紅色基因傳承的三大科學化體系】  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建平、王昕偉認為,新時代,只有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和戰略高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才能真正傳承好紅色基因,堅定文化自信
  • 優化生態安全格局 提升區域生態系統服務
    一、生態安全格局優化是實現生態安全的重要基礎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提出,堅持綠色發展,有度有序利用自然,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態安全格局。
  • 石景山區著力構建「四個學區橫向交接 八個集團縱向引領」的教育...
    2019年11月20日《石景山新聞》石景山區著力構建「四個學區橫向交接、八個集團縱向引領」的教育事業發展格局 近年來,石景山區著力構建「四個學區橫向交接、八個集團縱向引領」的發展格局築夢京西 開啟未來石景山區「走進高校引才計劃」全面啟動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的有關精神,大力推進人才強區戰略,發揮高校人才資源集聚優勢,助力石景山區高質量發展,今天上午,石景山區2020年「走進高校引才計劃」在中國人民大學啟動。
  • 2021年中國經濟應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
    2021年又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需要從哪些方面著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2020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攻堅克難、轉危為機、逆勢而上,推動經濟社會恢復取得戰略性成效。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需要進一步穩固經濟恢復態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實現「十四五」高質量開局。
  • 成都武侯區構建內通外聯綜合交通體系 提升城市能級水平
    為全面優化城區空間,加快構建多極發展格局的總體功能布局體系,該區將加快對武侯區重點功能區域的更新和改造,打造「開放式」的扇形綜合交通體系。目前,武侯區主要通過人民南路、紅星路南延線、草金路、武侯大道、川藏路五條放射線作為進出城的交通聯繫通道,實現其與高新區、青羊區、錦江區、雙流的對接,實現區域間互聯互通。  「『十三五』交通規劃中,我們堅持統籌規劃、適度超前、整體推進,就是為了構建內暢外聯的交通體系,與主城實現同城化。」
  • 文安:構建區域水鄉生態體系(組圖)
    加快實施趙王新河省級溼地公園、環城水系景觀帶和萬畝荷花溼地三大生態亮點工程,逐步恢復文安窪溼地風貌,構建與白洋澱水脈相接、森林一體的區域生態體系。 通訊員高志丹 王暉攝影報導近日,文安縣趙王新河史各莊大橋段飛來數十隻水鳥,它們時而群起而飛,時而嬉戲水中,為趙王新河帶來勃勃生機。
  • 江西奮力跑出交通強省建設「加速度」 打造世紀水運工程八大千億...
    劉奇指出,加快推進交通強省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運輸工作重要論述的重大舉措,是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要求,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的戰略定位,搶抓機遇加快推進交通強省建設,打造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讓人民群眾享有更便捷的交通運輸,獲得更有溫度、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交通運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