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九龍坡著力構建區域「大交通」格局(組圖))
九龍坡區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部分分布示意圖
已竣工的嘉南線二期實景圖
軌道環線謝家灣站效果圖
12月7日,九龍坡區2015年建設項目集中開竣工儀式在嘉華大橋南延伸段工程現場舉行。當天,九龍坡區(含高新區)共集中開工項目30個,總投資180.2億元;集中竣工項目20個,總投資104.8億元。
在這些涉及基礎設施、現代產業、城市開發及社會事業等方面的建設項目中,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引人關注——就在儀式選址的嘉華大橋南延伸段,當天就有兩大項目與此有關: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二期工程順利竣工。這意味著從鵝公巖大橋方向和嘉華隧道方向進入九龍坡區的車輛,均可通過南延伸段直接到達直港大道中段,不必再繞行九濱路或者楊家坪環道,楊家坪環道及周邊道路的車行壓力將得到極大緩解。
與此同時,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三期工程正式開工。根據規劃,三期工程是將嘉華大橋繼續向南延伸至青龍嘴,最終對接李家沱大橋北引道。這條道路被指有望為謝家灣進入楊家坪方向分流20%~30%的車輛。道路建成後,從嘉華大橋南延伸段到李家沱大橋車行僅需15分鐘,比現有路線至少節約一半時間。
不止是嘉華大橋南延伸段建設,12月7日同期開工的五臺山立交二期工程、楊家坪商圈二環路、含谷立交、快速路一縱線(青龍咀至獅子口立交段)等,都將是加速九龍坡區內暢外聯,推動九龍坡區八大功能板塊建設的重要「推手」。
「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緊密圍繞全區八大功能板塊建設方向,九龍坡區始終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程。」九龍坡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九龍坡區城鄉建委將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八大功能板塊提速建設同步研究、同步部署,深入研究全區交通現狀及發展潛力,從城市主要幹道、軌道鐵路、隧道橋梁、人行過街系統等方面多點突破,立足本區,對接周邊,著力構建區域「大交通」格局。
2015年,在已有基礎之上,九龍坡區計劃全年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7個,啟動前期項目28個,項目總投資約570.9億元,計劃完成投資123.6億元,全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突破百億大關。目前,以華巖隧道、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擴容改造、謝家灣立交改造、軌道五號線一期、軌道交通環線等為代表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
「2016年,將是九龍坡區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關鍵的『攻堅』之年。」九龍坡區城鄉建委負責人表示,明年九龍坡將全面梳理斷頭路、瓶頸路、破損路等交通制約節點,加快推進市級重點項目啟動建設,高效承接續建項目,進一步充實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庫,著力打造現代化立體交通路網。
據介紹,2016年九龍坡區全年計劃布局建設交通基礎設施項目60個(含高新區),計劃總投資約552億元(市級重點項目投資約479億元);其中新增建設項目23個(市級重點項目12個),續建項目30個(市級重點項目8個),儲備項目7個,實現「建成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可持續發展。
21 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二期(竣工)
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二期是指鵝公巖立交至直港大道立交段,全長0.88公裡,雙向六車道,採取市區共建模式。此外,在直港大道北側主線橋下方,配套建總建築面積約3.8萬平方米的車庫,停車位1100個。
二期工程使得嘉華大橋與直港大道、楊家坪商圈環道實現直接連接,進而實現鵝公巖大橋至直港大道之間的快速連接。
九龍坡區城鄉建委負責人稱,該工程的投入使用,不僅可以緩解目前過江交通的瓶頸問題,還可以解決幹道之間的網絡聯繫,有效發揮越江大橋的交通功能,完善城市路網,實現主城南北的快速連接,同時也可大大減輕菜袁路、袁家崗立交、謝家灣正街等通道的交通壓力,對於整個主城的道路系統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完善和建立主城道路系統的重要舉措。
32 快速路一縱線(青龍咀至獅子口立交段)開工
快速路一縱線起於北碚,止於江津,全長約62.9公裡。其中,在九龍坡區範圍內總長就達到34.13公裡(高新區範圍內約13.23公裡)。
為推進這一重大項目順利實施,九龍坡區與市城投公司合作共建,將區域內的一縱線分為5段進行建設,合力「突圍」。其中青龍咀至獅子口立交段,北起青龍咀立交,南至獅子口立交,全長3.6公裡,路幅總寬度47.5米(包括主車道36米雙向八車道;東側雙車道輔道11.5米)。
5 華巖隧道西延伸段(完成設計方案)
項目位於九龍坡區石板鎮和白市驛鎮中間位置,起於華巖隧道西側白彭路,止於繞城高速九龍坡至永川高速公路收費站,全長5.77公裡。該項目是2015年市級重點工程,採取市區共建模式,即市地產集團負責工程建設,九龍坡區政府負責徵地拆遷及房屋徵收。
項目設計方案為白彭路至一縱線段採用「上層高架橋(雙六)+下層輔道(雙四)」路幅形式,一縱線至終點段採用「主線雙向六車道+輔道雙向四車道」路幅形式,含4座立交,徵地面積約1290畝。
24 金曾路南延伸段(方案設計中)
項目起於雙福新區組團大道(福星路),終點接華巖隧道西延伸線,全長2.2公裡,雙向八車道,含1座立交,總投資6.4億元。目前,正在進行方案設計工作。
10 五臺山立交二期(開工)
五臺山立交二期為快速路三縱線的一個重要節點。該工程位於石楊路與陳庹路交匯的楊石路口處,在石楊路北側、春風與湖小區的東側。項目採取變異渦輪型立交的布置方案,將新建大渡口往楊家坪方向、陳家坪往大渡口方向等6條匝道。建成後,五臺山立交將東接楊家坪,南連大渡口,西接陳家坪,北通江北、渝北。
在新建的6條匝道中,有4條匝道將與紅巖村隧道相連。通過這4條匝道,車輛可以順暢地往來陳家坪與隧道或楊家坪與隧道之間。同時,二期工程還將修建兩座跨線橋,分別連接隧道進出口,而兩座跨線橋的另一端則都與通往大渡口的翼龍路相連。
41 含谷立交(開工)
項目連接九龍坡橫三路、青龍咀立交,雙向六車道,全長3.4公裡,分流匝道0.8公裡,全線為高架橋為主,橋梁總面積約33650平方米,佔地約207畝。
25 楊家坪商圈二環路(開工)
為緩解楊家坪環道交通,與楊家坪商圈升級改造擴容配套,楊家坪將迎來「二環時代」。所謂「二環時代」,是指在現有的楊家坪商圈交通環道基礎上,還將另外建設一個楊家坪商圈二環。這個二環道路將接通南北幹道,成為楊家坪以至於整個九龍坡區與南北相連的大通道。這也意味著,「二環」可將進入楊家坪商圈環道的過境交通剝離出去,為環道分流。
楊家坪商圈二環路具體走向為:謝家灣-保利花半裡-西郊路-鐵馬廠-直港大道-萬象城,全長4.6公裡。其中率先啟動的二環北半段起於謝家灣正街,止於保利花半裡已建成道路,全長約610米,雙向四車道。
27 28 29 華潤片區道路(在建)
由華潤大廈、華潤二十四城、華潤萬象城共同締造的高端生活圈,是目前九龍坡區最具標誌性的所在。隨著這一區域居住、辦公、休閒的日益成熟,華潤片區的交通也備受關注。
據了解,華潤片區主要涉及華潤三支路、華潤東西線景觀大道、華潤南北線。其中三支路計劃明年啟動,項目全長約1.1公裡,雙向四車道。起點接謝家灣正街,向東依次與二支路、規劃道路、嘉華大橋南延伸段、華潤四支路平面交叉,終點接南北線延伸段。華潤東西線西起謝楊路,東接在建的華潤南北線,全長1109米,計劃於明年1月建成通車。華潤南北線南接在建的東西線,北接已建的大黃路延伸段,道路全長733米,計劃2016年春節前通車。
22 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三期(開工)
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三期工程是將嘉華大橋繼續向南延伸至青龍嘴,最終對接李家沱大橋北引道。工程全長2公裡,設計等級為城市快速路,設計時速60公裡,主線雙向六車道,被視為徹底鬆綁楊家坪商圈環道以及動物園、沃爾瑪、毛線溝沿線交通壓力的重要工程。
根據規劃,嘉華大橋南延伸段三期工程與九濱路和李家沱大橋大致平行,將成為九龍坡東部城區的重要幹道,配套服務東城「商務型」城市建設,有望為謝家灣進入楊家坪方向分流20%~30%的車輛。此外,還可快速疏解巴南區經李家沱大橋與渝中區的過境交通。道路建成後,從嘉華大橋南延伸段到李家沱大橋開車僅15分鐘,比現有路線至少節約一半時間。
19 軌道五號線(在建)
軌道五號線一期工程起於園博園,連接北部新區、江北區、渝中區、九龍坡區、沙坪垻區、大渡口區,終點在跳蹬。線路建成後將同3號線相呼應,成為重慶南北交通的又一條「主動脈」。
5號線一期全長約39.7公裡,設車站25座。一期工程九龍坡區段為石橋鋪站——跳蹬站,線路長約15.323公裡,設車站10座、中梁山車輛段及大修廠1個。目前九龍坡區內各站點均已進場施工,其中部分站點主體施工已基本完成,部分區間已貫通,中梁山車輛段正在開展徵地拆遷工作。
20 軌道環線(在建)
作為主城區軌道交通線網的骨幹線路,軌道交通環線被譽為九線一環的「主骨架」。通過它的重要「環繞」,將連接起九龍坡區、沙坪垻區、江北區、渝北區、南岸區主城5區。
軌道環線在九龍坡區段的線路總長約12.6公裡,設有6座車站及華巖主變電站1座,工程總投資約45.92億元,目前6個站點按施工進度正常推進中。
文/王萃 王靜 榮瑞瑞 圖片由九龍坡區城鄉建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