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提出太空拖船理論!支撐人類徵服太陽系,一查八字還沒一撇

2020-11-09 不予心安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不予心安】」,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消息資訊

如果簡單的研究一下的話,不難發現美國在許多領域發展緩慢,比如:在航天領域似乎讓俄羅斯領先一步嗎?俄羅斯不僅賣美國火箭發動機,還要搶先搞定太空拖船。

太空拖船

別看在未來技術理念方面,美國人一直走在別人的前面,現在情況也發生點變化。在航天技術領域,俄羅斯搶先了一把。俄羅斯提出太空拖船理論!早在數年以前,俄羅斯已經提出了這個理念,試圖開發一種太空中的核動力推進系統,以便將重型船隻運送到太陽系的遙遠行星以及其他地方,從而支撐人類徵服太陽系。

太空拖船

如果要進行太空中的長途飛行,那麼使用什麼樣的推進技術成了一個頭疼的問題,目前來說,化學推進劑由於效率不高難以保證長期飛行的需求,俄羅斯目光轉向了核動力,主要原因就是核動力屬於一個不會枯竭的動力,一次裝料可以飛行多少年,長期能夠保持良好。

太空拖船

俄羅斯在核技術領域還是相當領先的,對於核動力技術也有著相當的研究,雖說依然有遙遠,一查八字還沒一撇,技術上還處於早期的研究階段,但是俄羅斯現在已經開始動手了,按照初步的計劃,先要在太空當中創建一個基於核電站的太空綜合體,這算是太空拖船的出發地,相當一個太空港,然後再使用太空拖船進行太空間的遠距離飛行,主要就是用於飛往太陽系其他行星的飛行。

目前有關太空港的技術已經在研發當中,正在研究冷卻系統,也可以看到相關的經費調拔的問題,可惜已經從紙面計劃進入早期預研階段,不能說是紙上談兵了!

太空衛星

這個理念想要變成真正的實現還有相當長的距離,以俄羅斯狀態來說,理念雖好動作手卻相當難搞,不僅在技術上過於前沿,許多東西還只是理念,要想變成現實,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還在於資金方面,這個項目過於龐大了,絕對不是一件小事情,花費自然是天文數字級別的,俄羅斯國力大大下降,現在想要上投入巨額資金絕對不可能,目前這個夢想有點遙遠,但是俄羅斯方面至少已經在理論上提了出來,且開始了一部分工作,這本身就是領先於別人的。

美國空天飛機

美國人也提出了許多理念,真正開始動手卻不多,到底誰真正的領先真的是難說了,美國第一的地位已經受到挑戰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參與討論或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星際飛行計劃之《核動力太空拖船》
    如果這一想法得以實施,這將是有史以來首次為俄羅斯和整個地球通往深空開闢道路。對俄羅斯來說,與國際合作夥伴平等交談的唯一機會是在月球開發計劃中加入俄羅斯正在研製的核動力太空拖船。在這個方向上,俄羅斯領先於合作夥伴很多年。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Roscosmos)第一副總裁尤裡·烏利希奇在莫斯科舉辦的空間學術會議上表示,計劃在2030年前將一艘核動力太空拖船送入軌道,開展飛行試驗。之後,俄羅斯將開始批量生產這種太空拖船,並將其用於商業用途。
  • 俄宇航局將在年底前籤署核動力太空拖船項目合同
    據塔斯社9月16日報導,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高級項目和科學主管Alexander Bloshenko表示,Roscosmos將在年底前籤署一份包含一艘核動力電推太空拖船在內的Nuklon空間綜合設施設計合同。
  • 人類徵服太空的七大步驟,從太空探測器開始
    太空是人類最後的也是最大的一塊處女地。人類首先將小心翼翼地穿過大氣層, 然後再去徵服太陽周圍的整個空間!人類文明徵服星空就像愚公移山,人類已經開始了徵服星空的徵程。新地平線號飛越冥王星,將衝出太陽系。第一步,發射太空探測器。從1957年10月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上天,人類一直不斷的在向星空發射探測器。人類發射的探測器已經拜訪了太陽系所有的行星。
  • 耶魯專家:外星文明可用「星際拖船」拖動太陽系,以避免滅頂之災
    根據《每日星聞》7月12日報導,耶魯大學科學家亞歷山大·斯沃羅諾斯(Alexander Svoronos)稱,在遙遠的外太空,有一個比地球文明發達很多倍的外星文明,他們可以用巨型機器「星際拖船」來推動整個太陽系,避免滅頂之災。
  • 人類能徵服太陽系嗎?
    人類已經成功繪製了地球大部分地區的地圖,但是仍然有一些地區未被探索,比如大部分海洋、南極洲和部分亞馬遜雨林,當我們繼續繪製自己的世界時,我們也把視線投向外面,投向更遙遠的遠方,今天,我們要回答一個靈魂提問,人類能徵服太陽系嗎,你渴求真相嗎,你是個好奇寶寶嗎,據我們所知,目前只有地球上出現了生命,所以,想要在太陽系的其餘地方蹦達。
  • 徵服太陽系和周邊宜居行星,人類必須突破五大關鍵技術
    距離太陽系50光年以內宜居行星都是人類的勢力範圍,犯我太陽系文明者,雖遠必誅。徵服太陽系和周邊宜居行星,人類必須突破五大關鍵技術。一,人類延壽技術或深度休眠技術。人類需要足夠長的有效率壽命,才能適應漫長的空間旅行。根據細胞分裂理論,人類的壽命為120歲。根據對多種動物壽命的觀察和總結,物種壽命按其生長期的5-7倍的基本公式計算,人的壽命為126歲。
  • 俄羅斯考慮在木衛三四號建造人類居住區
    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未來規劃和科研項目執行董事亞歷山大布洛申科(Alexander Bloshenko)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將木星的衛星木衛四(Callisto)作為一個可能的人類居住地。他指出:「木衛四是太陽系第三大衛星。科學界認為,Ganymede是繼月球和火星之後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雷射通信技術的突破,能讓人類控制機器人「徵服」整個太陽系
    當有一天,有人突然告訴你,人類雖然不能徵服整個宇宙,但是人類可以以另外一種方式來「徵服」太陽系,你相信嗎?你別不信,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布了一項名為「心靈」的太空任務,它的核心內容就是測試遙遠太空與地球之間的通信技術,研究太空探索前沿領域,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人類以另外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徵服太陽系——控制機器人登陸太陽系的各個行星。這次發布的太空通信技術既不是無線電通信也不是量子通信,而是雷射通信技術。
  • 俄羅斯有意研發太空垃圾清理飛船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俄羅斯國家技術倡議Aeronet工作小組文件顯示,該小組計劃訂製和撥款研發衛星維護和太空垃圾清理拖船。文件稱,這種太空拖船可能執行的任務包括:在軌道上配置衛星、維護衛星群、收集和銷毀太空垃圾。
  • 歐空局資助磁力空間拖船研發解決太空垃圾
    歐空局資助的科學家正研發一種磁力空間拖船(magnetic space tug)來解決日益增長的空間碎片問題。
  • 六種理論解釋為何人類還沒發現外星人
    我們已經可以將人類送到月球,並在太空環境中生活,研製出大型精密望遠鏡,能夠觀測更遙遠的太空區域,甚至火箭發射探測器至火星軌道,發射探測器至太陽系邊緣。現今已有一些太空項目掃描恆星,搜尋智慧生命的跡象,儘管他們許多人數十年一直觀測太空,但是我們還沒有收到任何關於外星人的聯繫信號,同時,當前人類探索外星人仍存在一些問題。說得婉轉一些,我們的太陽系非常古老。事實上,科學家仍在探索分析太陽系的真實年齡,從採集的隕星顯示太陽系已存在50億年時間,同時,周圍的恆星系統很可能比太陽系古老幾十億年。
  • 太空殖民-2030年人類將開始徵服星辰大海?
    人類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開啟大航天時代,開始星際殖民。人類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宇宙間無數的超級地球等待著人類去徵服。人類殖民太空必須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首先在哪裡殖民。很顯然,人類首先要徵服的是太陽系。太陽系適合人類殖民的固態行星有月球,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塔)等,這幾個星球都有固態表面和水,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坦)還有大氣層。(NASA拍攝的火星照片,這是火星的一個蝌蚪型撞擊坑。
  • 在月球表面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站,徹底解決人類的能源需求
    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能源支撐,隨著工業化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類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而現在很多能源供應,都需要耗費大量石油和煤等資源,給環境造成了很大汙染,特別是火力發電站這樣的大汙染源,讓人類感覺到獲取能源,需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想要獲得想要獲得更多的清潔能源,也是未來人類最大的追求
  • 如果千萬億顆氫彈同時在太空爆破,能毀滅太陽系嗎?
    目前,人類已經是地球上面的最頂端的生物了,但是當人類飛往太空之後,人類才知道,即便自己徵服了地球,卻沒有辦法徵服宇宙。當然了,人類其實連地球都沒有完全的徵服,但是人類卻製造出了能夠毀滅地球的武器,那就是核武器。一旦地球上面的所有的核武器全部爆炸的話,那地球就徹底完蛋了。不過有人卻提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把氫彈全部在太空當中引爆,太陽系能不能被炸毀呢?
  • 人類第一次《徵服太空》
    科羅廖夫的小鷹們為了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選,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他們的訓練的殘酷程度讓人吃驚,72小時不睡覺還在高強度訓練甚至成為了常有的事。加加林照片在這短暫的108分鐘背後,有幾組數字值得我們回憶。訓練結束之後,1961年4月9日,距離發射只有三天的時間,加加林才最終確定自己可以作為第一個升入太空的太空人。
  • 俄羅斯曝光21世紀初期4大太空目標 向火星進軍
    另外,俄羅斯還打算在2009年啟動「火衛一地面」計劃,這也將成為俄羅斯20年來的第一次星際任務。按預定計劃,「華光」飛船將從火星的兩顆衛星之一的火衛一提取地面標本並帶回地球研究。  科學家相信火衛一是由原始的原行星雲物質形成的。據悉,正是這種物質最終造就了整個太陽系的其它天體,當然也包括地球在內。
  • 俄羅斯科學家提出在火星和太陽系其他天體上尋找生命的新方法
    俄羅斯科學家提出了一種在太陽系中發現火星和其他天體生命的新方法-雷射掃描據俄羅斯衛星網絡:莫斯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5日,斯科比茲欣核物理研究所所長,國際空間研究理事會副主席米哈伊爾·潘納圖克對衛星通訊社說,俄羅斯科學家已經研製出一種新的在火星和太陽系中其他天體上發現生命的方法。
  • 航天史上的先驅者:人類是如何徵服太空的?
    這回我們開講一個新的系列,我們來講講航天史,講講人類是如何徵服太空的有些事兒,可能大家覺得事情從邏輯上和可能性上都挺靠譜兒的,但是在史書文獻上就是查不到。萬戶的故事我們都聽說過,說是明朝初年有個人叫萬戶,坐在綁著一捆禮花彈的椅子上,手裡舉著兩個大風箏,然後就讓人點了火。他想飛上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最後可能連屍骨都沒找全。
  • 人類還有希望徵服宇宙嗎?答案很明確,可能許多人不相信
    ,一聲聲吶喊還是猶如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一絲的回應。對這個理論進行解釋的人有很多,其中有讓人細思極恐的動物園假說、讓人覺得十分科幻的虛擬宇宙假說,甚至還有許多人提出人類可能是宇宙中的唯一。先拋開蟲洞是否真的存在這個問題,還用上面的例子。
  • 流浪太陽系!科學家提出「恆星發動機」概念 推動太陽飛出銀河系
    (圖片來源:Kurzgesagt視頻截圖)2019年熱播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