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因子分析螢光激發發射矩陣識別大氣發色團的種類和來源

2021-01-21 大氣氣溶膠化學前沿


Figure. Diagram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e EEM profiles with the possible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sources of atmospheric chromophores.


充分了解大氣發色團的物理化學性質和來源對評估它們對環境質量和全球氣候的影響至關重要。三維激發發射矩陣(EEM)螢光光譜是直接表徵大氣發色團的出現、來源和化學行為的重要方法。然而,關於EEM定義的發色團的來源和化學結構仍然缺乏足夠的信息。這種情況限制了EEM方法在大氣發色團研究中的廣泛應用。在這些不利條件下,這篇文章使用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模型對EEM數據進行分析,並綜合比較不同氣溶膠樣品(燃燒源樣品、二次有機氣溶膠和環境氣溶膠)中不同發色團的類型和豐度,以證明EEM方法可以區分不同發色團類型和氣溶膠源。這些發現為用EEM方法研究大氣發色團的來源和化學過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圖1.The average EEM spectra of (a1) water-soluble matter (WSM), (a2) methanol-soluble matter (MSM) and MSM-WSM (a3). Additionally,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the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different sample EEMs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EEM pixel data points of the three groups of samples.


這項工作全面研究了EEM方法,以區分不同的發色團物種和樣品類型。事實上,在這項工作中,在西安收集的環境大氣氣溶膠樣品的EEM光譜全年都非常相似,如圖1所示。但是,這個結果並不是因為EEM方法不能區分氣溶膠類型;相反,在所研究的樣品中,主要發色團的來源沒有顯著變化。

圖2. (a) EEM profiles of the chromophores derived from the PARAFAC model of the water-soluble matter (WSM) and methanol-soluble matter (MSM) of the primary (POA) and secondary (SOA) organic aerosol samples and Xi'an PM2.5samples. (b) The normalized fluorescence volumes (NFVs) of the WSM and MSM of the POA, SOA and Xi'an PM2.5samples. (c) Relative abundances of the chromophores of the WSM (c1) and MSM (c2) of the POA, SOA and Xi'an PM2.5samples. (d)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 fluorescent volumes of the WSM and MSM. In the figure, BB is the biomass burning sample, CB is the coal burning sample, CE is the cooking emission sample, VE is the vehicle emission sample, and classes 1–3 represent the SOA samples with low to high oxidation levels.


如圖2a所示,從環境樣品、初級樣品和次級樣品的EEM數據中鑑定出八個發色團,這八個發色團顯示出不同的EEM分布特徵,這與先前研究中鑑定的發色團相似。圖2c表明,不同樣品中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發色團的相對比例是不同的,並且它們也隨著季節而顯著變化。某些發色團的相對含量也表現出類似的季節變化;例如,粉塵和光化學過程相關發色團的時間趨勢可以有效地反映周圍大氣氣溶膠的來源和化學過程。

圖3. (a) EEM profiles of the chromophores derived from the PARAFAC model of the water-soluble matter (WSM) and methanol-soluble matter (MSM) in the ambient PM2.5samples. (b) Relative loadings of the chromophores corresponding to the different pollutants. (c) Relative abundances of the chromophores of the WSM and MSM in the Xi'an PM2.5samples. In addition, the sources represented by C1, C4, C5, C7, and C8 in the legends in panels b and c can only characterize the major sources of the fluorophore substances rather than individual sources.


根據這些發色團在不同化學示蹤劑中的載荷譜,C1、C4、C5、C7和C8發色團可分別被識別為來自工業源、燃燒源、次級無機氣溶膠、灰塵和光化學源(圖3)。總的來說,燃燒源是水溶性發色團最重要的來源(C4,平均值:40%);然而,未鑑定的C3發色團是最重要的甲醇可溶性發色團(平均值:34%)。光化學形成的發色團C8在夏季約佔水溶性螢光總強度的10%,但在冬季其強度貢獻為1%。灰塵衍生的發色團C7在春季和秋季更豐富,而在冬季相對較少。春季頻繁的遠距離沙塵暴的影響是春季C7發色團含量高的主要原因,而秋季局部地面灰塵可能貢獻更大。


文章來源:Chen Q , Li J , Hua X ,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and sources of atmospheric chromophores by fluorescenc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with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J].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18(May20):137322.1-137322.10.




相關焦點

  • ...三維螢光光譜法(EEM)鑑定大氣顆粒物中發色團物質的種類和來源...
    大氣發色團是氣溶膠中可以吸收太陽光的一類有機物質,可能對全球氣候產生影響。大氣發色團也可能通過形成三線態進而催化產生活性氧物質,因此對大氣氣溶膠的老化過程也具有重要潛在貢獻。充分的了解大氣發色團的理化性質和來源是掌握它們對環境的影響的本質要求。
  • JGR-Atmospheres: 中國典型燃煤城市的大氣顆粒物中發色團的粒徑...
    研究人員利用激發發射矩陣(EEM)光譜和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了大氣顆粒物中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發色團的光學性質,描述了大氣顆粒物中發色團種類和含量的粒徑分布特徵,增加了對氣溶膠中發色團物質理化特徵及其來源的認知。
  • JGR-Atmospheres: 中國典型燃煤城市的大氣顆粒物中發色團的粒徑分布特徵
    研究人員利用激發發射矩陣(EEM)光譜和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了大氣顆粒物中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發色團的光學性質,描述了大氣顆粒物中發色團種類和含量的粒徑分布特徵,增加了對氣溶膠中發色團物質理化特徵及其來源的認知。
  • 中國典型燃煤城市大氣顆粒物中發色團的尺寸分辨表徵
    不同粒徑顆粒的總吸光係數(Abs)和螢光強度(FV)均小於10微米,基於提取物中有機碳質量濃度的平均吸光係數(MAE)和平均螢光強度(NFV)隨粒徑的變化而變化。結果表明,粒徑越小,提取的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發色團的吸光度和螢光越強,表明小顆粒對光吸收和光化學反應的貢獻大於大顆粒。
  • 陝科大陳慶彩團隊: 三維螢光光譜法(EEM)鑑定大氣顆粒物中發色團物質的種類和來源 |前沿用戶報導
    研究團隊分別採集了城市、一次燃燒源和二次氣溶膠樣品,利用EMM方法和 PARAFAC模型調查了不同發色團在不同種類氣溶膠樣品中的含量,討論了EEM方法在分辨發色團類型以及樣品來源的能力。通過對實際大氣顆粒物樣品進行分析,從整體輪廓分析,確實發現實際樣品具有相似的EEM光譜外貌特徵。
  • 陝西科技大學陳慶彩副教授團隊ES&T:西安市水溶性PM的氧化潛能與發色團物質的關聯
    研究人員基於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水溶性PM中的吸光物質與發色團物質和二硫蘇糖醇(DTT)活性之間的關聯,提出了吸光物質中具有較大的吸光波長和螢光發射波長的特殊發色團物質貢獻了絕大多數DTT活性,這些特徵揭示了DTT活性有機物質應該是那些含有較大共軛電子的物質。這個發現將有助於較好的詮釋和理解有機氣溶膠氧化活性的產生機制,並且提供了一個基於有機氣溶膠的光學性質預測它們的氧化潛能的思路。
  • │以光為指導:MOF中的發色團相互作用
    1.本綜述著重於發色團動力學,該發色團動力學可增強,改變或調節包含單發色團和多發色團的支架的光致發光響應,以及排列導向的各向異性螢光。2.利用雜化晶體基序可以誘導發色團的優先取向,與隨機取向的發射分子相比,可以增強交流和定製行為。
  • 螢光蛋白種類和螢光蛋白標記技術
    常見螢光蛋白簡介以GFP為藍本通過基因技術合成的突變體發射光譜涵蓋了整個可見光波段,近幾年針對螢光蛋白的改造工作主要集中於提高螢光蛋白的亮度,改變Stokes位移(指激發峰與發射峰之間的距離)和光譜特性,以及尋找新型光轉換/光激活螢光蛋白等方面開展。下面介紹幾種較為常用的綠色/紅色螢光蛋白基因及發光特性。
  • 典型源排放中棕色碳的光學和分子組成研究取得進展
    棕色碳(BrC)是一類在近紫外和可見光區吸收光輻射的有機碳,不僅對大氣造成輻射強迫,更是對大氣光化學反應速率有著重要作用。棕色碳的結構複雜、種類眾多以及來源廣泛。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質燃燒、煤燃燒、機動車尾氣、生物排放以及二次有機氣溶膠等是BrC的重要來源。
  • 關於螢光蛋白的一切--結構和進化
    對於魚友來說,最關注的東西大概就是珊瑚生長和發色,生長的事情太繁雜散亂了,咱們可以來先說說發色的事情。發色這個事情也算是智商稅重災區了,這個我已經吐槽過無數次了,畢竟隨便拿點各種鹽配一配就能賣高價這種事情簡直不要太爽。
  • 時間分辨螢光免疫分析原理、信號原理、增強原理及應用介紹
    但是,當進行超微量分析的時候,激發光的雜散光的影響就顯得嚴重了。因此,解決激發光的雜散光的影響成了提高靈敏度的瓶頸。時間分辨螢光免疫測定(TRFIA)是一種非同位素免疫分析技術,它用鑭系元素標記抗原或抗體,根據鑭系元素螯合物的發光特點,用時間分辨技術測量螢光,同時檢測波長和時間兩個參數進行信號分辨,可有效地排除非特異螢光的幹擾,極大地提高了分析靈敏度。
  • 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一、FRET技術基本原理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是指兩個螢光發色基團在足夠靠近時,當供體分子吸收一定頻率的光子後被激發到更高的電子能態,在該電子回到基態前,通過偶極子相互作用,實現了能量向鄰近的受體分子轉移(即發生能量共振轉移)。
  • 簡述螢光蛋白
    1.2紅色螢光蛋白1999年,Matz等從珊瑚蟲中分離出了能在紫外照射下發出紅色螢光的蛋白質——紅色螢光蛋白(RFP)。其中,DsRed是最早用於研究的紅色螢光蛋白,2001年Yarbrough等人解析了它的晶體結構。相比於GFP,它有更高的螢光強度,成像背景低,並能激發和發射更長的波長。
  • 今兒細聊一下螢光蛋白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一起看一下螢光蛋白的發展歷史吧。       螢光的原理:電子吸收能量從基態躍遷至第一電子激發態,通過內轉化的方式到達第一電子激發態的最低態,之後躍遷至基態,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產生螢光。由於激發和發射之間能量的損耗,因此,發射波長比激發波長更長。
  • 螢光蛋白:帶你進入不一樣的視界
    1 螢光蛋白的發現及分類1.1 綠色螢光蛋白1962年,下村修從維多利亞多管水母中分離到一種蛋白,在紫外線激發下它可以發出綠色螢光,即綠色螢光蛋白 (GFP) 。他還採用生物化學方法初步推測了GFP的發光位點和發光基團。
  • 哪些是靠譜的紅色螢光蛋白?
    研究者通過一系列突變得到各種不同波長的突變體,大大豐富了螢光蛋白的家族成員。如此大量的螢光蛋白使得其在蛋白質分子標記和細胞內示蹤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的應用。 在紅色螢光蛋白發現以前,GFP 雖然能幫助生物科學家解決一些問題,但由於其發射光譜僅僅局限在 440-529 nm,細胞內成像時背景較高,不能夠解決活體生物皮下更深的螢光標記問題。
  • 微型光譜儀之螢光檢測
    螢光測量是利用靈敏的探測器和高效率的濾光片,將檢測樣本發出的微弱信號光和高強度的激發光區分出來,並通過探測器對區分出來樣本的微弱信號進行檢測。>圖3 激發波長和發射波長重疊現象  2、應用說明  螢光激發光譜可以通過有效的螢光激發波長來進行表現,並能夠得到螢光轉化效率。
  • BX53和BX43螢光顯微鏡的報價及波段選擇
    這樣的相互輔助作用就可以探究激發濾光片和發射濾光片光譜以及多色反光鏡的激發和發射濾光片的改變(為在紫外、藍光和綠光區的多色螢光標記設計的三波段激發光組合)是如何影響信號級別、光譜交叉、整體濾光性能和圖像對比度的。
  • 多功能酶標儀中螢光檢測技術介紹
    分子發光包括螢光,磷光,化學發光,生物發光等。受到光照時發光,光照切斷時發光立即消失的叫螢光,光照切斷時,發光逐漸變弱以致消失的叫磷光,吸收化學反應的化學能量而發光叫化學發光,由生物能轉變為光輻射的稱作生物發光。  由於發光物質不同螢光有分子螢光和原子螢光之分,分子螢光為帶光譜,原子螢光為線光譜,通常所說的螢光為分子螢光。通過測定所發射螢光的特性和強度,可以對物質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 光譜分析
    常用的原子光譜有:原子發射光譜法(AES)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原子螢光光譜法(AFS)X射線螢光光譜法(XFS)原子發射光譜法(AES)  原子發射光譜AES是根據每種原子或離子在熱或電激發下,發射出特徵的電磁輻射而進行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