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觸手帶來新突破?「快速自修復生物材料」有望在軟機器人領域獲...

2020-11-22 界面新聞

文 | 財聯社 黃君芝

近期,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t Systems)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科學家們聯合研發了一種生物合成蛋白材料,通過增強串聯重複多肽的癒合性能,成功解決了自修復軟材料目前的局限性。該研究結果日前被發表在《自然材料》雜誌上,並有望在軟機器人領域獲得重要應用。

一個人的皮膚被抓傷後,傷口會在一段時間後自動癒合。如果用來製造各種產品、設備的材料,也可以在磨損、開裂之後實現自動修復,豈不是可以延長它們的壽命,並保證其性能的穩定?近年來,受生物系統損傷後能夠自我修復的啟發,人工合成的自修復生物材料受到了科學家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自修復材料是一種在結構上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材料。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共同努力開發一種高強度合成蛋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自我修復微觀和宏觀的機械損傷,完全恢復其結構和性能,並具有可編程的癒合性能。這種癒合性能為仿生材料設計提供了新的機會,並解決了目前在軟機器人和個人防護設備中使用的自修復材料的局限性。而這項最新研究的靈感竟來自於章魚的觸手。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德米雷爾教授(Demirel)說:「我們改變了章魚觸手蛋白的分子結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這種材料的自癒合能力。在自然界中,自我修復需要很長時間,比如24小時。現在,我們把修復過程縮短到1秒鐘。」

該研究團隊的主要成員、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的Abdon Pena-Francis博士解釋說,章魚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痊癒,因為其觸手中的蛋白質分子只是簡單地交織在一起。

「但在實驗室開發的材料中,我們改變了分子的納米結構,使它們彼此連接起來。這些材料經過系統優化,以改善其氫鍵結合的納米結構和網絡形態,具有可編程的癒合特性(癒合1秒後強度為2 - 23MPa),癒合速度和強度均超過其他天然和合成軟材料的好幾倍。」他補充說。

該研究所的Metin Siti教授帶領其團隊研究了如何在軟體機器人中使用這種自修復軟材料。研究人員設計並製造了一種氣動的軟促動器,並構建軟夾持器,這是軟機器人技術在食品、製藥、包裝和零售行業中很有希望的應用。此外,生物合成蛋白材料為軟機器人更接近模擬複雜生物系統提供了一個有前途的平臺,並為多功能軟機器人提供了廣泛的設計空間。

相關焦點

  • 【行業動態】快速自修復生物材料,有望在軟機器人領域獲得重要應用
    【行業動態】快速自修復生物材料,有望在軟機器人領域獲得重要應用 2020-08-0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美研發快速自修復生物材料
    來源:科技日報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聯合研發一種生物合成蛋白材料,通過強化串聯重複多肽的癒合性能,成功解決了自修復軟材料目前的局限性。該研究有望在軟機器人領域獲得重要應用,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的《自然材料》雜誌上。 自修復材料是一類擁有結構上具有自癒合能力的智能材料。
  • 德美研發快速自修復生物材料
    該研究有望在軟機器人領域獲得重要應用,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日的《自然材料》雜誌上。  自修復材料是一類擁有結構上具有自癒合能力的智能材料。近年來,人工合成的自修復生物材料越來越受到科學家的關注,其靈感來自於在受傷後能自我修復的生物系統。
  • 我國生物材料研究面臨突破的若干新領域
    中國自70年代開始生物材料研究,迄今已有近40年的研究和發展沉澱,特別是在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各類科技計劃和產業發展規劃的支持下,現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產品,並在組織誘導材料、納米生物材料、鈣磷(矽)生物材料、生物礦化與自組裝、生物活性塗層、藥物控釋材料與系統等研究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機器人產業新突破:輕鬆抓取光滑物體的「章魚觸手」華麗現世
    一款靈活的機器人觸手已經問世——它有望在工廠和人們的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這種機器人觸手能夠「輕鬆優雅」地抓取光滑物體,或將物體遞到你手中。這款機器人名為「章魚觸手」(Octopus Gripper),由在製造仿生機器人領域經驗頗豐的德國公司Festo研發。
  • 華諾生物:研發自修復水凝膠材料,滿足創傷修復領域醫械耗材需求
    2016年,全球生物材料與組織修復再生市場規模超過1400億美元,我國市場規模突破了3700億元人民幣。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大量的器官移植需求,組織修復再生臨床需求將進一步加大。華諾生物自主研發的自修復水凝膠具備快速自修復、高拉伸性、高彈性、抗壓性強、操作性強、可注射、可列印、可塑形等優勢和特點,可用於創傷止血、組織粘合、骨修復等臨床場景。目前,華諾生物已經利用自修復水凝膠材料研發出了可注射止血凝膠和可注射骨修復凝膠兩款產品。其中,可注射止血凝膠已經實現規模化生產,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當章魚觸手機器人來敲門
    /videos/index.htm),而他們的研究範本是章魚靈活的觸手。自然界中的章魚通過複雜、交錯的肌肉系統來完成肢體的吸取、纏繞、伸長和縮短等動作,那麼仿生軟體章魚觸手該如何實現這樣的靈活性呢?研究團隊的秘訣是獨特的環形空腔。這種環形空腔分布在仿生軟體章魚觸手內部,經過完備的計算分析及有限元仿真,對環形空腔充氣,即可實現快速、精準的彎曲纏繞運動;改變供給的氣壓,軟體觸手的彎曲曲率也會隨之改變,從而可以抓取不同尺寸的物體。
  • 宜安科技在生物材料領域再取新突破
    專注於輕合金材料領域的東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宜安科技」)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近日,宜安科技及其創新團隊在生物可降解鎂合金及直入器件方面再次取得新突破,有望進一步加快其產業化過程。  創新團隊成績喜人  12月19日,宜安科技組織創新團隊專家在惠東巽寮灣宜安科技專家樓舉行了廣東省創新團隊第五次會議。
  • 章魚的觸手有自己的意識
    不僅僅是外形獨特,章魚觸手的靈活性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研究章魚行為和神經科學的科學家們一直懷疑,這些的觸手有著自我意識。 在6月26日舉行的2019年天體生物學科學大會上,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型。該模型在以往對章魚神經科學和行為的研究以及新的視頻觀察的基礎上,首次全面地展示了章魚的吸盤、觸手和大腦之間的信息流。
  • 讓人有點毛骨悚然的機器手臂——章魚觸手!
    以自然為靈感創造仿生機器人的德國 Festo 公司,在斯圖加特舉行的漢諾瓦預熱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他們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的成果 OctopusGripper——章魚觸手首次與世人見面,這不僅為 Festo 仿生動物王國填加了新的成員,也是 Festo 仿生學習網絡第一次與亞洲高校合作的研究成果。
  • 章魚的觸手為什麼不會打結?
    它們有八隻布滿吸盤的觸手,幾乎什麼東西都能吸住,自己卻似乎永遠不會打結。一份刊登於《Current Biology》期刊的新研究指出,這是因為章魚皮膚上有一種「自我辨認」機制,可防止吸盤吸到自己身上。並未參與研究的 Wood 表示,章魚的神經網絡遍布全身,但終究由大腦控制。「我們不真的清楚整個系統是怎麼運作的,」他補充。但這份新研究已讓研究者得以一窺章魚(Octopus vulgaris)究竟如何控制它們的觸手。
  • 章魚能用兩隻觸手走路
    據新華社華盛頓3月24日電美國研究人員24日報告說,他們發現印度洋底有兩種章魚在逃避獵食者時能用兩隻觸手走路,並同時用其他6隻觸手做偽裝。這是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可以進行兩足行走的水下生物。  其中一種是印尼條紋章魚,大小如蘋果。條紋章魚遇到潛水者時,會以兩隻觸手「行走」,其餘6隻觸手包裹全身,使其看起來像一隻滾動的椰子。
  • 這款最新的仿章魚觸手機器人,能輕鬆抓住雞蛋、大型健身球甚至活...
    該研究根據生物章魚觸手具有不同錐度的特點,通過數據統計,仿生設計並製造了集「纏繞+吸附」於一體的章魚觸手(Tentacle Bot),實現了對不同大小、材質,以及狹窄空間環境下物體的有效抓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該研究的第一單位、第一通訊單位。該研究涉及到包括生物、機器人、力學等多個研究領域交叉。北航機械學院的博士生謝哲新、哈佛大學博士生August Domel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 北航研製成功仿生軟體機器人 形似章魚觸手
    &nbsp&nbsp&nbsp&nbsp北航研製成功仿生軟體機器人 形似章魚觸手&nbsp&nbsp&nbsp&nbsp發布時間:2017-03-30 19:24來源:新華社作者
  • 章魚知道自己的觸手在幹嘛嗎?觸手會打結嗎?
    章魚的大腦經常不知道自己的觸手在做什麼,而觸手卻知道其他觸手在做什麼,科學家懷疑這些手臂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不同於大多數動物的大腦是控制中心,章魚的觸手具有高度自主性,很多情況下,觸手能繞過大腦,及時處理信息,和其他觸手協同分工。
  • 章魚觸手為什麼不會打結?
    它們還是強大的遁形者,能夠將自己柔軟的身體藏在極小的空間中。 對人類來說,如果胳膊會粘住碰到的所有東西,一定很抓狂。很幸運,我們只有在不小心打翻萬能膠時才會擔心這個問題。但是,章魚8根柔軟的觸手上排列著幾百個吸力超強的吸盤。那麼,為什麼它們不會被自己的吸盤吸住,也不會纏繞打結呢?一隻真蛸(Ooctopus ocellatus),俗名真章。
  • 科學突破:菠菜葉或有望修復受損心臟!
    供圖: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撰文:Delaney Chambers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利用菠菜培育人類心肌的方法,有望解決一個在修復受損器官領域長期存在的問題。今年3月,《生物材料》(Biomaterials)雜誌發表了上述研究,提供了一種人工培養血管系統的新方法。
  • 會動的章魚觸手U盤
    USB章魚觸手(USB Squirming Tentacle)——它簡單得就像是它的名字,USB接口的,一根章魚觸手……它能幹嘛呢?將它接上USB口,它就能蠕動、蠕動、蠕動、蠕動、蠕動……以假亂真的蠕動,這些綠色的、噁心         USB章魚觸手(USB Squirming Tentacle)——它簡單得就像是它的名字,USB接口的,一根章魚觸手……它能幹嘛呢?
  • 一項目有望解決中樞神經損傷修復世界難題
    膠東在線10月12日訊(通訊員 郭傳義 朱先俊) 日前,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立項項目相繼公布,煙臺正海生物科技公司在「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組織器官修復替代」和「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兩項重點專項領域獲批三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創一次性斬獲多項國家重大專項記錄。
  • 【視頻】這個軟體章魚觸手機器人成精了!
    原標題:【視頻】這個軟體章魚觸手機器人成精了! Festo去年推出的OctopusGripper章魚觸手是一個機器人臂手,靈感來自於章魚,從生物界的章魚那裡借鑑來了腕足和吸盤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