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La(Ⅲ)和Zn(II)協同模板的金屬有機膠囊

2020-12-14 CBG資訊


自組裝是將亞組分單位聚集在一起,最終形成複雜生物結構,並賦予結構特定功能的一種手段。科學家道法自然,成功構建了多樣的超分子結構,並在刺激響應行為、識別和催化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在超分子結構中,過渡金屬的研究相對廣泛,但對三維鑭系功能性超分子結構的報導相對較少。構築既含有過渡金屬又含有鑭系離子的異金屬籠將會具有兩類金屬的雙功能特性,當然也充滿了挑戰。一方面的挑戰是由於鑭系離子具有複雜的配位構型和多變的配位數目;另一方面,是能與過渡金屬配位的配體有可能也會與鑭系離子配位。


最近,英國劍橋大學的Jonathan R. Nitschke教授設計了含有2-甲醯基-8-氨基喹啉和三氮唑吡啶端點的亞組分單元。該單元兩個端部的相對取向和幾何結構使其能夠與ZnII和LaⅢ組裝,最終得到異金屬四面體籠。LaⅢ離子作為模板,結合三個亞胺鍵形成C3對稱性的金屬有機配體,佔據四面體面的中心。ZnII與金屬有機配體的另一端配位,確定了四面體的頂點。這是首次實現亞組分基元充當多面體的面,而不再是頂點(Figure 1)。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 Am. Chem. Soc.上(DOI: 10.1021/jacs.0c09991)


Figure 1(來源:J. Am. Chem. Soc.)


首先,作者對籠的合成與結構進行了探究。將12當量亞組分單元A與4當量Zn(OTf)2和4當量La(OTf)2組裝,通過核磁觀察到符合四面體T對稱性的一系列信號。同時作者還發現金屬當量和抗衡離子對籠的生成和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ESI-MS也進一步驗證了的組成。單晶結構表明,LaⅢ與三個亞胺鍵形成了碗狀的六配位大環結構,該平面向四面體1的外側凸起,另外每個LaⅢ中心還有四個水分子與之配位。亞組分單元A末端的三氮唑吡啶基元與ZnII形成了六配位結構,作為四面體1的頂點。結構研究中還發現,在1的內部和周圍存在ClO4−抗衡離子,內部通過陰離子-π相互作用包裹了4個ClO4−。DOSY和NOESY 譜圖上的信號與晶體結構也非常吻合(Figure 2)。


Figure 2(來源:J. Am. Chem. Soc.)


隨後,作者探究了1對不同陰離子的包裹能力。核磁結果顯示,只有加入ReO4−或 TfO−離子後,主體核磁信號才會有明顯的變化,這說明上述兩種離子可以取代1內部的ClO4−抗衡離子。作者進一步利用核磁滴定等手段探究了1對三種離子的鍵合能力,結果表明ReO4−和1的結合能力最強,同時表現出正的協同效應,並給出了ReO4− > TfO− > ClO4−的鍵合能力排序(Figure 3)。


Figure 3(來源:J. Am. Chem. Soc.)


最後,作者又利用螢光光譜手段探究了1對ReO4−的光學響應行為。結果表明,ReO4−對1的螢光表現出猝滅效應,而其它離子的加入對螢光強度的降低並不是那麼明顯,這也充分佐證了ReO4−與1是內部鍵合。


小結:本研究主要有兩個亮點,一方面,作者利用亞組分組裝「一鍋法」得到了同時含有過渡金屬和鑭系離子的異金屬籠,這在設計上是一個挑戰;另一方面,作者將亞組分組裝策略與鑭系離子結合在一起,運用到面的構築上,而不再是之前的頂點,這也是一個創新。該研究也充分表明鑭系離子的配位導向自組裝越來越受到關注。

相關焦點

  • 香港理工大學黃維揚教授JACS封面 ∣ 發光有機共晶陣列:有機共晶...
    目前,有序納米棒陣列一般局限於無機和半導體材料中,有機發光材料的有序納米棒陣列結構鮮有報導。圖1. 苯並苝微米片晶體轉化形成的二維納米棒網格的示意圖及相應給受體分子對分子結構。成果簡介近日香港理工大學的黃維揚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報導了通過晶體轉化策略,製備了一系列有機發光共晶二維納米棒網格。研究者們首先通過液相自組裝法製備了苯並苝(BP)微米片。
  • Nespresso推出秘魯有機膠囊咖啡——百分之百純天然咖啡
    秘魯有機膠囊咖啡的可持續生產是Nespresso的AAA計劃的一部分,AAA計劃是為進行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而與非政府組織——雨林聯盟於2003年共同發起的。該計劃成功吸引了來自全球15個國家的10萬多名咖啡種植者。
  • 青島能源所李朝旭團隊《AM》:利用液態金屬引發開環聚合製備多功能液態金屬納米膠囊
    液態金屬(Liquid metal, LM)具有導電性、導熱性、流動性、低模量和生物相容性等諸多優異性能,是製備柔性仿生功能材料的理想原料。所以獲得膠體/化學穩定性好、易於加工和處理,且功能豐富的LM液滴仍存在極大的挑戰。
  • 沸石模板納米碳、鹼金屬硫化物、聚合物粘結劑、核殼結構
    通過沸石-模板製備納米碳材料已經發展了20多年。近年來,以沸石為模板的納米碳的新穎結構和性能不斷得到開發,並在能源存儲和轉化領域也逐漸興起。在此,澳門大學湯子康教授聯合深圳大學張晗教授、東北師範大學郎中玲博士等人,總結了以沸石為模板的納米碳在先進合成技術、新興性質和新穎應用中的最新進展:i)由於沸石的多樣性,相應納米碳的結構眾多;ii)通過各種合成技術手段,可以獲得沸石-模板納米碳的新特性,例如多級孔隙率、異質原子摻雜和納米顆粒負載能力
  • 林文斌 JACS : 納米金屬有機框架-可服缺氧的光動力治療癌症免疫療法
    然而,PDT和ICB的協同治療很少被探索。【成果簡介】近日,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林文斌教授(通訊作者)等報導了一種納米金屬有機骨架(Fe-TBP),作為一種新型的納米光敏劑來克服腫瘤缺氧和提高PDT的敏感效率,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非炎症性腫瘤。
  • 通過碘捕獲實現多組分膠囊湧現自組裝——超分子自組裝的榫卯結構
    該類工藝不使用釘子和粘合劑,僅僅通過不同構件的按序組合,即可獲得豐富多彩、巧奪天工的木製用品。1875年,喬治·亨利·劉易斯 (George Henry Lewes) 首次用哲學術語闡述了湧現的概念,基本上定義了這種貫穿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系統特性,即整體性質不能還原為各組成部分結構和功能的簡單累加,具有非還原性和非加和性。湧現性所表現出來的特徵是各種組成部分之間複雜的、協同的相互作用結果。
  • 陳立桅課題組JACS:有機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界面偶極
    ;(b)反式結構有機太陽能電池和或傳統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根據器件極性可劃分為傳統結構(圖3a)和反式結構(圖3b),而由於報導的先後順序不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對於傳統結構(圖3b)和反式結構(圖3a)的定義正好相反。
  • 青島能源所利用液態金屬引發開環聚合製備多功能液態金屬納米膠囊
    液態金屬(Liquid metal, LM)具有導電性、導熱性、流動性、低模量和生物相容性等諸多優異性能,是製備柔性仿生功能材料的理想原料。液態金屬引發e-己內酯開環聚合製備液態金屬膠囊粉體及其應用展示。近期,該研究組首次通過在己內酯單體或其溶液中超聲LM引發開環聚合,製備聚己內酯(PCL)殼層厚度可控的包覆型LM納米液滴膠囊。
  • NSC系列10篇,JACS 6篇,催化前沿每周精選丨1021-1027
    將有機金屬均相催化劑錨定在表面上會產生聚集和活性降低的問題,而開發用於在氧化物載體上製備原子分散的貴金屬的技術通常很複雜。為此,人們已經投入巨大的精力來開發高效而穩定的無機半導體材料,包括矽,各種氧化物,石墨碳氮化物,金屬有機骨架和III-V化合物等用於光解水產氫。近日,福州大學Jinlin Long,魯汶大學Maarten B. J.
  • 導電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多孔配位聚合物(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 PCP)作為新的導電固體材料家族展現了廣泛的應用潛力,並已經在燃料電池、電池、超級電容器、催化、傳感、電學器件、熱電器件和自旋閥等應用領域展現了誘人的潛力。
  • 3D四羥基醌金屬-有機骨架中的電導率依賴於價態
    3D四羥基醌金屬-有機骨架中的電導率依賴於價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6:01:18 美國史丹福大學鮑哲南團隊發現,3D四羥基醌金屬-有機骨架中的電導率依賴於價態。
  • 共價有機框架與分立有機籠的動態轉化
    共價有機框架與分立有機籠的動態轉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1 13:58:32 南京理工大學張根課題組與日本京都大學Kitagawa課題組合作,實現了共價有機框架(COF
  • 基於雙鎳二硫代烯的金屬有機骨架結構的合成
    基於雙鎳二硫代烯的金屬有機骨架結構的合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09:04 南京大學左景林團隊研究了一種基於雙鎳二硫代烯的金屬有機骨架結構的合成,晶體結構,及其作為電化學葡萄糖傳感器的應用。
  • 「JACS」福建物構所基於網格化學構築多孔有機籠取得重要進展
    迄今為止,在這一領域的經典研究案例主要集中於金屬-有機框架(MOFs)和共價有機框架(COFs)材料。其實,網格化學也可以用來預測離散型的化合物,包括金屬有機-配位籠(MONCs)和多孔有機籠(POCs)。與傳統的MOF和COF材料不同,POCs和MONCs屬於孤立的結構,這些離散的構築單元通過弱相互作用組裝成有序結構,其孔隙由籠內空腔和堆積貫通孔組成。
  • JACS:小分子NIR-II螢光團的設計、合成和應用
    (DOI:10.1021/jacs.0c08187)相比之下,有機小分子染料,如亞甲基藍和吲哚青綠(ICG),已呈現出令人滿意的安全性,並已在臨床上使用多年。因此,有機螢光團是體內成像的首選。到目前為止,NIR-II型有機小分子螢光團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聚甲基,但其斯託克斯位移有限,化學穩定性差。另一類螢光團具有給體-受體-給體(D-A-D)特性,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苯並[1,2-c:4,5-c′]雙( [1,2,5]噻二唑)(BBTD)衍生物。
  • 南京大學研究團隊:新型金屬有機層狀結構和近室溫單相磁電耦合
    由於其獨特的物理性質,磁電多鐵材料在多態數據存儲和自旋電子學等領域具有很重要的應用前景,但是室溫下有較強的自發磁化、自發極化以及磁電耦合的單相材料尚未見有報導。金屬有機結構由金屬離子和有機配體橋接而成,由於具有分子篩、高面積電容和生物相容性等特點,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近年來出現了許多金屬有機磁體、鐵電體和多鐵材料。
  • 「JACS」華東理工:金屬有機網絡(MON)生長機制的可視化
    金屬-有機網絡(MON)是最近引起重大關注的新興領域的二維(2D)材料。此外,在MON的設計和製備,與一流的結構、化學和功能可調諧性取得了非凡的進展。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的原子解析度,在定義明確的表面上構造的MONs可以被直接可視化,這提供了在原子尺度上研究其生長機制的機會。
  • 【納米】JACS封面:多組分自組裝精確構築納米膠囊
    自1997年,Atwood教授成功利用杯[4]間苯二酚芳烴通過氫鍵作用構築納米膠囊以來,杯[4]芳烴被廣泛用作建構超分子膠囊的支架。然而,由於其特有的杯子形狀,杯[4]芳烴膠囊的結構主要限於二聚體和六聚體膠囊,杯芳烴膠囊結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只能寄希望於通過另外互補的連接基團實現。雖然這種設計策略非常明確,但是目前為止,還鮮有新結構報導,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缺少合適可用的互補對。
  • JACS:從原子團簇到單原子催化劑,雙金屬催化劑協同促進CO2RR
    成果簡介 近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王超教授和Tim Mueller教授(共同通訊作者)報導了雙金屬催化劑還原CO2的協同效應,這項工作發表在J. Am. Chem. Soc.期刊上。
  • 科研人員發現配體場反轉可調控生物有機金屬的反應活性
    科研人員發現配體場反轉可調控生物有機金屬的反應活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4 15:58:20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Hannah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