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珍餚海參腸

2020-12-05 騰訊網

[摘要]日本產海參,他們卻很少吃。江戶時代還有些吃法,現今也就是用醋等佐料涼拌(海鼠)下酒,嚼來有點硬。中國人一吃就吃出名堂,吃出了文化。

作者:李長聲(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旅日多年,寫了幾本隨筆,被稱作知日。信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總之,不裝)

吃什麼補什麼,這種飲食觀大概在地球上不多見,應算作中華文化的精華……之一。那麼,吃海參補什麼呢?明人隨筆《五雜俎》有云:「海參,遼東海濱有之,一名海男子。其狀如男子勢然,淡菜之對也。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海參。」哦,自有可補之處。

海參,日本叫它「海鼠」,其實這也是中國的叫法,但其形如鼠,終不如參,聽著就補養。《寧波府志》描述它,「無首無尾無目無皮骨,但能蠕動,觸之則縮小如桃慄,徐復臃腫」。撈來了海鼠,用淡水煮掉鹽分,這樣幹得快。待涼後用尖刀剖開,去掉內臟,然後曬乾或燻幹,乾燥得相擊有聲為上。這些乾巴巴的殭屍,日本叫「熬海鼠」,才是我們在市場上觀賞的海參。倘若分下工,鮮者為鼠,幹者為參,或許就免得我們的腦子裡沒有活海參的形象。18世紀末印行的《日本山海名產圖繪》當中有兩頁圖,一頁是捕撈海鼠,一頁是製造海參。日本人很會畫天工開物似的圖,而且有漫畫之趣。

(資料圖:捕撈海鼠)

(資料圖:製造海參)

海參是棘皮動物,生息在海裡,大約一千五百種,日本近海有二百來種。能食用的海參六十多種,從熱帶到寒帶四十來個國家在捕撈。有疣足的叫刺參,無疣足的叫光參。北海道產「真海鼠」細長,疣足多而翹然,勝過青森產,更不是關西產能比的,尤為中國人珍重,至於理由,好像日本人至今也莫名其妙。甲午戰爭過後,除了衝繩、鹿兒島兩縣,從北海道、青森到佐賀、熊本等二十四府縣都出產海參,帶刺兒的,供戰敗的我大清子民享用。「真海鼠」以體表紅褐色為高檔,通體黑色則便宜,暗綠色居中。聽說過去中國人喜好黑色的,日本人特意用艾蒿染黑,但現在中國人喜好紅褐色的了。大米、蘋果什麼的,日本貨往往比中國貨貴得多,惟有海參長國貨的志氣,中國產比日本產貴,以致北方店家大都把北海道產、青森產標為「遼寧海參」。《五雜俎》說「遼東海濱有之」,清初詩人吳偉業說「產登萊海中」,這兩處自古是海參產地,不過,天然資源趨於枯竭,那裡已變成兩大養殖地。中國養殖海參的產量超過全世界捕撈量,多得賣不掉,也惠及平民,小補聊勝於無。

《古事記》是日本最古老的史書,完成於唐詩人杜甫誕生的712年,我們有周作人的譯本。那史書寫道:「天宇受賣命送走猿田毗古神回來了,乃悉聚集廣鰭狹鰭各種魚類,問它們道:『你們肯給天神的御子服務嗎?』種種的魚都說:『我們給服務。』惟有海參不說話。天宇受賣命乃對海參說道:『你這個嘴,是不會回答的嘴嗎?』便用懷劍把它的嘴拆裂了。所以現今海參的嘴都是裂開的。」天宇受賣命是女神。天照大神鬧情緒,躲進巖洞裡,世界便一片黑暗,這個女神就在洞口大跳脫衣舞,陰戶也露了出來,八百萬個神狂笑,天照大神也探頭看,於是天下重光。奉之為演藝女神,日本的各種演藝不免都有點色。所謂服務,就是問:天照大神的孫子下凡,你們願不願意給他當盤中餐?這個神話使日本海參的形象變得沉默寡言,幾乎不主張什麼。不過,日本還有句諺語「吃油炸海參」,那可就粘粘滑滑,比喻說走嘴。

「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魯迅說這話是1932年,比他早些年,夏目漱石的《我是貓》裡主人公苦沙彌先生收到幾封信,上面就寫道:「第一個吃起海鼠來的人,其膽力可敬,第一個食河豚的漢子,其勇氣可嘉。吃海鼠的是親鸞再世,食河豚的是日蓮分身。」夏目漱石在筆記中是這樣寫的:「吃起海鼠來的人必須相當有勇氣和膽力,起碼像親鸞上人或日蓮上人那般剛毅。比最先吃河豚的人更了不起。」關於這部小說,夏目漱石在上篇自序中自我批評:「沒有主旨,沒有結構,文章像頭尾分不清的海鼠,哪怕就此一卷收場也完全無妨。」這個比喻,「頭尾分不清的海鼠」,取自江戶時代的俳人向井去來的俳句。夏目漱石也寫過幾首詠海鼠的俳句,且愛用海鼠打比方,例如小說《礦工》裡的「像海鼠一樣爬行」。更有意思的是長女出生,他吟道:平平安安生下像海鼠一樣的孩子。莫非緣於「海鼠」的發音與「子」相同,但不管怎麼說,孩子像海鼠,這個想像真有點匪夷所思。海鼠的模樣終歸不算雅,和歌幾乎不涉筆。

椎名誠是作家,他喜愛海鼠,或許是由於他的名字裡含有海鼠的另一種發音。寫了一本《海參》,自稱是第一本寫海參的小說。一說到海參,那就肯定是中國故事了,他寫的是香港。據神戶海關統計,北京奧運會之前的2007年是日本出口乾燥海參的巔峰,為350噸,2013年下降170噸,其中香港161噸,大陸才6噸,原來海參貿易歷來由香港轉口大陸。

大約清康熙年間日本開始向中國出口海參。德川家執掌政權後輸出金銀,並當作通貨從中國購買生絲、絲織品。1711年有「唐船」(中國船)54艘駛入唯一的貿易口岸長崎,滿載來綾羅綢緞,令武士和女人們狂喜,但金銀自不免外流。金銀不足了,代之以銅。銅錢又不足,天無絕人之路,代之以海產品,尤其是「俵物」。「俵」就是草袋子,用來裝米裝炭,我小時城裡常見,近年消失了。乾燥的海參、鮑魚以及魚翅也用它裝,叫俵物。三種俵物以海參為首。海參作為新的出口品,以鎖國政策壟斷了出口貿易的德川政府督勵生產。1744年輸出中國的海參總量達190噸。海參攸關幕府的死活,但到底強化了統治,還是垂死掙扎,終於走向明治維新,這是個日本史議題。

日本產海參,他們卻很少吃。江戶時代還有些吃法,現今也就是用醋等佐料涼拌(海鼠)下酒,嚼來有點硬。中國人一吃就吃出名堂,吃出了文化。吳偉業詠海參:預使井湯洗,遲才入鼎鐺。禁猶寬北海,饌可佐南烹。莫辨蟲魚族,休疑草木名。但將滋味補,勿藥養餘生。

日本有關海參的書不多見,我碰到一本,叫《海鼠的眼睛》,大三十二開本,厚達五百頁,賀見良行著。他寫道:海鼠沒有視覺器官,但調查海鼠與人族的交流史,有時就覺得好像有海鼠和人互相凝視似的對話。他要用海鼠的眼睛談談人族的自私自利。又寫道:「以海鼠為主題的文藝,除了澳洲土著的民謠和日本俳句以外不大聽說。確實,海鼠不像鯨魚那樣抵抗,不是能激發叛亂、復仇之類浪漫構思的生物,沒產生海鼠的《白鯨》。」日本也有漢詩寫到海參,例如江戶時代的漢詩人賴山陽的七絕:無牙萬鼠遙生翼,聲價飛騰去向唐,留得九迴腸在此,一回並得一杯長。

日本飲食很浪費,大概海鼠算是被利用得非常徹底的。海鼠「體壁」(海參)賣給中國人吃,自己吃海鼠的「腸」,各有所好,小小寰球才平衡。日本人愛吃鹽漬鮭魚籽,跟俄國學的,卻吃得比俄國人更日常。有的地方不吃鮭魚籽,加工出口給日本。美國牛的舌頭大都被日本人吃了。有日本人說,中國人吃什麼,什麼就沒了。怕別人吃,就不該死乞白賴把「和食」列為世界遺產呀。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世界上最無聊的兩件事是諾貝爾獎金與世界遺產。本來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各國有各國的吃法及活法,卻被這兩夥閒人折騰,庸人們一哄而上,結果是破壞。海參被中國人吃得價格上漲了三、五倍,竟至有黑鑽石之稱。

海參具有驚人的再生能力,受到外界刺激會吐出全副內臟以保身。《倭漢三才圖繪》記錄:海鼠「腹中有黃腸三條,醃之為醬者也。香美不可言,冬春為珍餚。色如琥珀者為上品,黃中黑白相交者為下品。過正月則味變甚鹹,不堪食」。其實,腸子不是有三條,而是比身體長三倍。寒天裡把海鼠的內臟鹽漬發酵成「鹽辛」,叫作「海鼠腸」,是日本三大珍味之一。

三大珍味是海鼠腸、海膽、鱲子,都是用來下酒的。過去跟日本人淺嘗過。但輒止,倒也不是因為珍則貴,而是不覺得其味多麼珍。「鱲子」是鯔魚的卵巢,鹽漬曬乾,形狀做得像中國的墨塊兒,所以日語的發音即「唐墨」。長崎縣產最有名,據說製造方法是明朝傳來的。臺灣叫烏魚子,當作土特產賣給日本遊客。海膽,常吃鮮的,但作為珍味,也是鹽漬。

有朋自一衣帶水的彼方來,說嘗嘗珍味,答曰:善。正好剛開通北陸新幹線,從東京直奔金澤,投宿淺田屋。平安時代海鼠腸就是這一帶的貢品,但三珍本來是漁民下飯的,其鹹僅次於鹽,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無益於健康,還是嘗嘗「海鼠子」吧,也叫作「口子」,是海鼠的卵巢製品。寒冬時節,海鼠在能登半島周邊產卵。捉將來掏出內臟和卵巢,空殼做海參,內臟做海鼠腸,把卵巢展開,幾片疊在一起,掛起來晾乾,據說至少用十來個海鼠才做出一張海鼠子,價格當然更不菲。做成三角形,很像三味弦的撥子,也叫它「撥子」。

用火烤了下酒,酒是清酒,怡然有日本之趣。但若不喝酒,或許就不大恭維那味道。朋友說:有一點鹹味。那並非加了鹽,而是大海的味道。

三大珍味之一究竟是海鼠腸抑或海鼠子,日本人說法不一,大概是他們其實很少吃的緣故。日本最古老的醫書《醫心方》說,生海鼠不能和鷹一起吃,「令腸中冷,陰不起」。

(用海鼠製成的海鼠子,李長聲攝)

(烤海鼠子,李長聲攝)

(本文原標題:《海參的腸子》)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被當成垃圾的「海參腸」,確是日本人的最愛,甚至比海參還貴!
    被當成垃圾的「海參腸」,確是日本人的最愛,甚至比海參還貴!隨著現在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尤其是很多人喜歡吃海鮮,都說海鮮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吃了還不容易發胖,主要是因為裡面的蛋白質含量高,但是脂肪的含量卻特別低,我們都知道日本是最喜歡吃海鮮的,而且日本也是最會吃的。
  • 如何解決慢性中毒導致的海參吐腸?
    如何解決慢性中毒導致的海參吐腸?排髒,俗稱「吐腸」,是海參受到強烈刺激時(如水質惡化、水溫劇烈變化、離開海水時間過長、機械摩擦等),常把其內臟(消化器官、呼吸樹等)全部由肛門排出來,這種現象稱為排髒。排髒是海參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本文介紹了海參慢性中毒導致吐腸的一個用藥成功案例。
  • 海參吐腸化皮損失慘重,愁壞了養殖戶!
    現階段海參吐腸也比較常見。海參吐腸對海參養殖戶來說也是很大的損失,那麼海參吐腸都有哪些危害?海參為什麼會出現吐腸呢?  海參吐腸原因最主要是纖毛蟲大量寄生,導致海參呼吸不暢和體質下降,在環境劇變的情況下,引發海參表現出缺氧症狀如爬邊等,特別是寄生纖毛蟲多的海參會極度不適,發生吐腸,有的爬邊吐腸,有的回礁吐腸。南方部分地區海參病害已經爆發,最嚴重的還是海參吐腸問題。各大養殖戶一定要提高警惕。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防範措施,關鍵還在於了解引起這種病害的原因所在。
  • 純白色的海參,奶牛紋的海參,全都被日本小哥做成刺身吃了
    作為一種數量較少的海洋產物,海參的價格只高不低,加上保存海參是一個大麻煩,一遇到油花,海參就會自動分解出分解酶,把自己融化掉。即使沒有遇到油花,只是將海參撈出來放在無水或少水的地方,海參也會逐漸融化,最後變成一灘黑色的水。
  • 海參「吐腸」來襲 千萬不要驚慌 快來看看如何扭轉局勢
    今年春季氣溫回升較快且波動較大,對海參生長無疑也造成了一定影響。北方部分地區海參病害已經爆發,最嚴重的還是海參吐腸問題。各大養殖戶一定要提高警惕。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防範措施,關鍵還在於了解引起這種病害的原因所在。
  • 海參「吐腸」來襲,養殖戶莫恐慌 專家與民間高手合力支招
    海參「吐腸」來襲,養殖戶莫恐慌 專家與民間高手合力支招 2016-11-29 20:4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沐嶼島        瀏覽量: 1751 次專家在做海參腸道檢測前幾日,筆者還在霞浦的盛威冷庫見到了一林姓養殖戶,因整車海參腫嘴,最後僱人重新從吊籠中抓出,煮成拉缸鹽寄存在冷庫中。
  • 侄女帶去學校的便當,這道海參腸厚蛋燒超受歡迎,都被吃光了
    之前侄女的學校帶她們去野餐,所以侄女請求我讓我給她做一份便當,帶去學校,小朋友的心思很簡單,都喜歡可愛精緻又美好的食物,所以我就滿足她的心願給她做了一道海參腸厚蛋燒便當,沒想到卻如此受歡迎。侄女帶去學校的便當,這道海參腸厚蛋燒超受歡迎,都被吃光了。
  • 世界著名海參大全
    在江戶時代,長崎開啟了日本的貿易之路,1739年以高級食材把海參出口中國,在北海道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那之後270餘年到如今,海參依舊屬於高級食材營養價值極高。特別是北海道產的刺參,被業界稱之為黑色鑽石,在中國各地被譽為最高級食品之一。 日本產乾燥海參日本產乾燥海參根據地域的不同,參刺數按 北海道產>關東產>關中產>關西產的順序從多到少。
  • 海參調查:環境起變化 海參會吐內臟「自殺」
    瀏覽量: 2081 次 我要評論   強降水和持續高溫使萊州的養殖海參出現大面積死亡,那麼海參適合生存在什麼樣的水溫和鹽度中?  曲維功介紹,海參無明顯的頭部,沒有眼睛,有腔腸。從海參中間切開,從內到外會看到海參腸、海參內臟、海參筋、海參體壁和肉刺。作為一種寒溫帶種類,不同生長期的海參對溫度的要求也不一樣。其生存的水溫範圍為-3℃-30℃,生長水溫為6℃-20℃。
  • 海參的形態和構造
    絕大部分海參的體形成呈圓筒狀,兩端稍細,體分背、腹兩面,具有輻射及左右對稱結構,但粗細、形狀和大小隨種類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常見的大型食用海參均為較粗壯的圓筒狀,背面的疣足具有感覺功能,而腹部的管足是還是你的附著器官和運動器官。口在前端,肛門在後端。
  • 有鹽的海參就是鹽幹海參?不要再被人騙了!
    ,今天我為大家來講解一下關於純淡幹海參體內到底有沒有鹽,鹽在海參當中到底起什麼樣的一個作用,海參當中含鹽是不是就叫鹽幹海參的一個知識講解。咱們國家對幹海參的含鹽量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在國標中,特級幹參的含鹽量低於12%,1級國標含鹽量低於20%,2級國標幹參含鹽量低於30%,3級國標幹參含鹽量低於40%,超過40%的含鹽量就是屬於不合格的幹參,真正意義上的鹽幹海參是把半乾海參放到泡鹽湯做出來的幹參。這是第一點,所以說咱們不能說海參當中有鹽分就是鹽幹海參。這是很多吃海參的朋友都會存在的誤區。
  • 海參的種類以及在日本料理中的食用方法
    仿刺參分布於日本、朝鮮和我國的山東、河北和遼寧沿海,主產於大連、煙臺、長山島等,捕撈期分春秋兩季。現已人工養殖。是北部沿海的食用海參中質量最好的一種。二、梅花參又名鳳梨參。體長一般60-75釐米,最大可達1.2米,寬約10釐米,高約8釐米,是海參綱中最大的一種。又因體形很象鳳梨,故又稱「鳳梨參」,分布於太平洋西南部,我國主要產於南海的西沙群島。
  • 海參的家常吃法
    海參買回來了,海參的吃法就很有講究了。如果吃的不對,營養就無法充分吸收,那麼吃海參毫無意義。那麼海參怎麼吃,營養吸收才是最好的呢,大家都注意看好了,小編在這裡教您幾種簡單的做法,希望能幫到大家。2.海參火腿豆腐湯水發海參150克,火腿肉絲50克,豆腐200克。在鍋中下油,燒熱,炒姜和蔥爆香,加雞湯500ml,煮沸後,加入海參,火腿,豆腐,煮熟,加精鹽,味精和胡椒粉,倒入麻油,溼澱粉勾芡。分1-2次乘熱食之,適用於貧血、肺結核、腸燥等症狀。
  • 「北冰源」海參 來自加拿大北極冰川的問候
    ,海參不僅是珍貴的食品,也是名貴的藥材。生長在北極冷水海域,海參生長慢,生長周期長,保證了海參體內營養物質和活性物質累積的更為豐富;所以加拿大海參比國內養殖的海參對人體的滋補效果更加明顯。而中國以及日本海域汙染問題卻日益嚴重,這導致了刺參品質的不穩定。
  • 環境起變化,海參會吐內臟「自殺」
    ,那麼海參適合生存在什麼樣的水溫和鹽度中?  曲維功介紹,海參無明顯的頭部,沒有眼睛,有腔腸。從海參中間切開,從內到外會看到海參腸、海參內臟、海參筋、海參體壁和肉刺。作為一種寒溫帶種類,不同生長期的海參對溫度的要求也不一樣。其生存的水溫範圍為-3℃-30℃,生長水溫為6℃-20℃。
  • 伍怡堂海參:海參身上營養豐富的幾個部位您知道多少?
    原標題:伍怡堂海參:海參身上營養豐富的幾個部位您知道多少? 一提到海參,大家第一反應除了貴之外,最重要的還是有營養,但是海參到底富含哪些營養物質呢?海參身上又有哪些容易被忽視但營養滿分的好東西呢?
  • 海參的煮法、海參的做法大全家常
    2、冷水發泡法,將海參浸入清水內,約3天即泡發;取出剖腹去腸雜、腹膜,然後再換清水浸泡,待泡軟後即可加工食用。此法在熱天要多換幾次水,並經常注意是否已變軟。泡發海參時,切莫沾染油脂、鹼、鹽,否則會妨礙海參吸水膨脹,降低出品率,甚至會使海參溶化,腐爛變質。發好的海參不能再冷凍,否則會影響海參的質量,故一次不宜發得太多。
  • 海參功效吃法你知道多少?一起花樣吃海參
    1.海參蒸冰糖水發海參50克,洗淨切絲,放在大瓷碗中,加入冰糖和清水200毫升,加蓋,上籠蒸至酥爛。炒鍋下油,燒熱,將薑絲、蔥花爆香,注入雞湯500毫升,燒開後,放入海參、火腿、豆腐,煮熟,下精鹽、味精和胡椒粉,淋麻油,溼澱粉勾芡。分1-2次乘熱食之。適用於貧血、肺結核、腸燥便秘等症。
  • 冬天滋補,海參靠譜!海參的幾個簡單家常菜做法
    海參,我們常常稱海鮮,為生長在海水中的人參。除了它的外形和人參有幾分相似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它的營養含量較高,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海參的家常做法。
  • 海參內臟營養價值也很高
    在西霞口海參加工區,工作人員解剖海參後,會提示市民收集營養豐富的參花。 與野生海參近距離接觸後,很多市民現場購買了海參,不少人還學到海參的營養做法。  當日,體驗團的團員們跟著漁民出海捕參,在專家指導下學習分辨野生海參和池養海參的方法後,紛紛排隊購買海參。西霞口海參加工區的工作人員也不閒著,這邊忙著解剖去髒,那邊忙著清洗,還有工作人員在鍋爐旁煮製。  「黃色的參花不要扔掉,營養大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