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家好,我是老許野生海參的許祖慶,今天我為大家來講解一下關於純淡幹海參體內到底有沒有鹽,鹽在海參當中到底起什麼樣的一個作用,海參當中含鹽是不是就叫鹽幹海參的一個知識講解。

首先,我要告訴大家的是,純淡幹海參當中,體內是有一定的鹽分的。當有商家回覆你,我家海參沒有鹽或者不加鹽,只能證明:要麼對方壓根不懂加工,要麼就是純粹把你當大傻子騙。能聽進去的就聽,聽不進去,認為我吹牛X,當沒看到,且行且珍惜!
咱們國家對幹海參的含鹽量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在國標中,特級幹參的含鹽量低於12%,1級國標含鹽量低於20%,2級國標幹參含鹽量低於30%,3級國標幹參含鹽量低於40%,超過40%的含鹽量就是屬於不合格的幹參,真正意義上的鹽幹海參是把半乾海參放到泡鹽湯做出來的幹參。這是第一點,所以說咱們不能說海參當中有鹽分就是鹽幹海參。這是很多吃海參的朋友都會存在的誤區。
鹽在海參加工的過程當中,到底是怎麼加進去的?咱們就要從純淡幹海參的加工工藝上去分析,也就說它是怎麼做出來的。其實也很簡單,海參捕撈上來之後,基本上要在兩個小時左右就是要把海參的腸子去掉。我們首先要經過一個去腸的處理。把海參長腸子去掉洗乾淨之後,放到鍋裡面去煮。主要的作用是是把海參體內的水分煮出來。但是煮出來只是煮出部分水分,並不能把所有海參體內的水分都煮出來。
那麼剩下的水分,咱們怎麼辦?古人就想出了最天然的方法,就是用鹽去燜。因為鹽的濃度比水大,所以把鹽撒到剛剛煮出來熱的海參裡面,鹽分就能把海參體內剩餘的水分給吸出來,這海參體內的水分少了,保存的時間就更長了。做到這一步,就做成了半乾海參。鹽燜之後,再回鍋脫鹽。煮出來晾曬成七八成幹,再次回鍋,回鍋兩到三遍,甚至三到四遍,最後乾燥而成,就是純淡幹海參。首先經過捕撈、去腸、水煮、鹽燜,這幾步就是半乾海參的工藝。也就是我們說的拉缸鹽海參。拉缸鹽海參再進行三到四遍脫鹽,最後乾燥,就做成了純淡幹海參。這就是完整的過程。ps:市面上也有極少部分直接用活參直接烘乾做出來的純無鹽海參,這種純無鹽海參有很大的缺點,品相醜,鹽度極低,加工又受季節限制,成本極高,所以市面流通量極少極少。絕大部分幹參都是先做成半乾,再由半乾做成幹參。
那麼鹽在海參當中具體起什麼作用?第一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脫水,脫去海參體內剩餘的水分,更利於保存。第二個作用是天然的防腐,有鹽在裡面,海參才能保存更長的時間。第三就是把海參的營養細分化,更利於人體吸收。
當你們了解完幹海參是怎麼加工出來的,所以以後有商家回覆你,他的海參一點鹽都沒有,那你就知道他要麼不懂海參加工,只是一個員工,要麼就是拿你當傻子騙,讓你買他海參為目的。
今天就是我為大家分享的內容,有興趣或者愛吃海參的人可以關注我,我帶你了解更多買海參、吃海參方面的知識。